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化学选择性必修1课件PPT+教案+分层作业+导学案(原卷+解析卷)整套(含单元复习+测试+解读课件)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获奖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获奖教案及反思,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后巩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题: 2.3 化学反应的方向
课时
1
授课年级
高二
课标要求
(1)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
(2)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教材
分析
《化学反应的方向》一节内容介绍了“焓判据、熵判据及自由能
(△G=△H-T△S)”知识,有一定难度。教材将本节内容安排在学生
学习了必修部分《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和选修部分《化学反应的
热效应》之后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决定反应进行方向的因素
不是单一的焓变,熵变也是决定因素之一。
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分四个层次就化学反应
的方向进行了介绍。第一,以学生熟悉的自发进行的放热反应为例,
介绍化学反应有向能量降低的方向自发进行的倾向——焓判据;以生
活现象为例,说明混乱度(熵)增加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化学
反应自发进行的一种倾向——熵判据。第二,用实例说明单独运用上
述判据中的任一种,都可能出现错误,都不是全面的。第三,要正确
的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需要综合考虑焓变和熵变的复合判据。第四,
简单介绍了自由能判据的结论性内容。
本课时是本节教学的第二课时主要进行探究反应熵变与反应方
向关系的内容教学。希望通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学习中亲身经历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反应熵变与反应方向之间的内在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化学反应方向判断的焓判据及熵判据;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化学反应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已有知识及日常生活中的见闻,使学生构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焓减和熵增与化学反应方向的关系
难点:熵的概念。
核心素养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并对物质进行分类;能从元素和原子、分子水平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能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认识物质是运动和变化的,知道化学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并遵循一定规律;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并伴有能量的转化;认识化学变化有一定限度,是可以调控的。能多角度、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具有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或证伪;建立观点、结论和证据之间的逻辑关系;知道可以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建立模型;能运用模型解释化学现象,揭示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学情分析
目前,学生已经详细学习了“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初步学习了
“化学反应快慢和反应限度”,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反应原理的相关知
识,同时已经学习和掌握了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知识,只要采用正确合
理的教学策略和学习策略,学生就能理解、掌握本节的内容。尤其值
得注意的是本课时涉及到“熵”的概念,这是一个新的物理量学生首
次接触。一定要注意教学的直观性和适当的情景创设。
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学生大部分已初步养成了科学探究的学习
习惯,具备了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能力。由学生自主搜集资料,自主
分析资料,自主探究总结升华得出知识要点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但
仍然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和解疑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导入
化学事故情境
【导入1】1.根据图片,判断两自然现象是否是自发的《瀑布》《水往低处流》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回答,瀑布是自发反应、水往低处流不是自发反应
【导入2】播放视频“墨韵”。联想小时候“滴墨入水”游戏。引发思考:1.墨滴在水中的扩散能否自发进行? 2.游戏时水会变热吗? 3.是什么原因使这个焓变极不明显的游戏过程能自发进行?
【学生1】看视频思考。
【预习1】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什么是熵?什么是熵变?
2.什么样的过程是熵增过程?
3.所有的自发反应都是熵增过程吗? 请从理论和实例两个角度说明。
【学生】学生自学知识(用时3分钟), 分组讨论上述问题(2分钟) , 展示学习结果。
回顾旧知,预习新知,通过提问的方式反馈评价学生的预习情况。
环节二、
氧
活动一、
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过渡】通过预习,我们来说说自发过程的具体含义和特点
【学生1】①含义:在一定条件下,不用借助外力就可以自发进行的过程。
【学生2】③特点;
a.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者释放热量)。
b.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自发转变为无序的倾向。
【教师】⒉焓变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
①多数放热反应是自发进行的。例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②有些吸热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2N2O5(g)⇌ 4NO2(g)+O2(g) ΔH=+56.7 kJ·ml-1。
结论:只用焓判据判断反应是否自发不全面。
⒊.熵变与反应的方向
(1)熵、熵变的概念
(2)熵值大小
①体系的熵值:体系的混乱度越大,体系的熵值就越大。
②同一物质的熵值:S(g) >S(l) >S(s),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的熵值不同。
(3)熵判据: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即熵增,ΔS>0)的方向转变的倾向,因此可用熵变来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4)熵变与化学反应进行方向的关系
①许多熵增的反应是自发的(多是气体分子数目增多的反应),如2KClO3eq \(=====,\s\up27(MnO2),\s\d5(△))2KCl+3O2↑;CaCO3+2HCl===CaCl2+H2O+CO2↑等。
②有些熵减的反应也可以自发进行,如
Ca(OH)2(aq)+CO2(g)===CaCO3(s)+H2O(l)。
结论:只用熵判据判断反应是否自发不全面。
4.自由能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1)自由能
符号为ΔG,单位为kJ/ml。
(2)自由能变化与焓变、熵变的关系:ΔG=ΔH-TΔS。ΔG不仅与焓变和熵变有关,还与温度有关。
(3)反应方向与自由能的关系
化学反应总是向着自由能减小的方向进行,直到体系达到平衡。
①当ΔG0时,反不能自发进行。
通过实例帮助学生理解混乱度。使抽象知识具体化直观化。培养学生运用基本概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渡】通过了解熵增,我们初步认识到熵增的特点,那么怎么样根据它判断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呢?
【讲解】1.自发过程
(1)含义
在温度和压强一定的条件下,不借助光、电等外部力量就能自动进行的过程。
(2)特点
①具有方向性,即反应的某个方向在一定条件下是自发的,则其逆反应在该条件下肯定不能自发。
②体系趋向于从高能量状态转变为低能量状态。
③体系趋向于从有序体系转变为无序体系。
2.判断化学反应自发性的方法
焓变(ΔH)
熵变(ΔS)
反应在某状况下能否自发进行
0
能自发进行
>0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精品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新课讲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节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方向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目标导航,重难点精讲,典题精练,名师点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