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4单元 17 散文二篇 PPT课件+教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17 散文二篇.pptx
    • 教案
      17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简案).docx
    • 视频
      《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双语开场白.mp4
    17 散文二篇第1页
    17 散文二篇第2页
    17 散文二篇第3页
    17 散文二篇第4页
    17 散文二篇第5页
    17 散文二篇第6页
    17 散文二篇第7页
    17 散文二篇第8页
    17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简案)第1页
    17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简案)第2页
    17 散文二篇(教学设计·简案)第3页
    还剩4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7*散文二篇集体备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17*散文二篇集体备课课件ppt,文件包含17散文二篇pptx、17散文二篇教学设计·简案docx、《朗读者》第二季第三期“生命”双语开场白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作家。他创作的童话、寓言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与诗意,被誉为“一种献给儿童的特殊的诗体”。主要著作有散文集《山寺暮》,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集》和长篇小说《一个人的烦恼》等。
    臼齿( ) 兴味( ) 洗涤( )牛犊( ) 疲倦( ) 茸毛( )消逝( ) 繁殖( ) 蔓延( )凋谢( ) 混为一体( )
    字形易错,与修葺(qì)的葺区分开
    表“兴致,兴趣”之意时读“xìnɡ”,其他情况下,一般读“ xīnɡ”。
    臼齿:磨牙的通称。茸毛:指人或动物的绒毛;植物体上的细毛。蔓延:像蔓草一样向周围扩展。凋谢:(草木花叶)脱落。
    朗读标题,请同学们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朗读全文,思考本文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
    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将下面小标题补充完整。
    第1段:慨叹有限的生命。第2段:感动_____的生命。第3段:感谢_____的生命。第4段:赞美_____的生命。第5段:咏叹生命的奇迹。
    作者为了表达其观点,先是将抽象的理论以比喻修辞呈现,而后又以现实生活现象呈现,同时又将其寄寓哲理性语句中去。构思十分巧妙。
    请同学们读课文边文中的“自读提示”,思考一下,你有哪些不能解决的问题?
    整体的生命是永久的,个体的生命是易逝的,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生命的这种奇妙状态?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有限的个体生命?
    做对整个人生有价值的事
    个体生命遇到不幸或痛苦该怎么看待?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
    怎么理解“我们应该看到生命自身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
    生命在永不休止地繁殖、蔓延。
    作者通过对生命更替的生动描述,形象地展现了新生命不断创造的流动与传承。
    “感谢生命的奇迹,它分开来是暂时,合起来却是永久。”怎样理解“分开来”“合起来”?
    整体生命的生生不息与生机盎然
    “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一句中的“凋谢”和“永存”矛盾吗?
    花儿凋谢,只不过是生命变换了一种存在的方式,它孕育出了果实。“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自己的生命滋养下一代,让生命得以延续、生生不息。将生命的消逝与不朽比作花朵的凋谢与永存,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生命的价值。
    作者认为,人们不应该为此感到悲观。我们没有时间悲观。个体生命有限,但我们的整体生命永恒。这是一种乐观积极、豁达向上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文章第1段说“我们都非常可怜”,而最后一段却盛赞生命就是“奇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篇哲理散文,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哲理散文吗?它有哪些主要特点?
    哲理散文又叫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往往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在一起,仿佛是与读者推心置腹,字里行间传达着真诚与睿智,让人获得思想的启迪。其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理性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文中有很多句子富含哲理,值得细细品味,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加以分析。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再补好。
    把个人生命与衬衣进行对比,突出了个人生命短暂、不可重来的特点。
    语言特点:生动脱俗,耐人寻味。
    地面上的小草,它们是那样卑微,那样柔弱,每个严寒的冬天过去后,它们依然一根根从土壤里钻出来,欢乐地迎着春天的风,好像那刚刚过去的寒冷从未存在。
    我们应该看到生命的神奇,生命流动着,永远不朽。
    在春天,我们以同样感动的眼光看着山坡上那些小牛犊,它们跳跳蹦蹦,炫耀它们遍身金黄的茸毛。
    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牛为拥有“遍身金黄的茸毛”而欣喜的情态,表现了年轻生命的神奇、鲜活。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
    个体生命虽然短暂生命永不止息
    生命哪,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要使你过的每一天,都值得回忆。——许渊冲
    上一节课我们在学习生命具有永久性的特点的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生命的个体性特征。是的,生命如此短暂,正如前文的感叹,“我们都非常可怜”。那么,在有限的生命里,也许我们该做点什么,换句话说,也许我们应该首先弄清楚,我们为什么而活着?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他是20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和平主义社会活动家之一,除哲学、数学、文学外,他的著述还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因而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思想家”。在教育上,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是培养“活力、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更多地发展个人主义。主要著作有《哲学原理》《哲学问题》《论教育》《物的分析》等。
    本文选自《罗素自传》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15年版)。胡作玄、赵慧琪译。有改动。罗素一生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可以说,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关怀意识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内心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本文是《罗素自传》的序言,从中可以看出罗素思想的全部内涵,也可以看作罗素生活的宣言书。
    遏制( ) 飓风( ) 肆意( )濒临( ) 俯瞰( ) 深渊( )星辰( ) 云霄( )
    遏制:制止,控制。飓风:发生在大西洋西部的热带气旋,是一种极强烈的风暴。濒临:紧接,临近。俯瞰:俯视。
    着重于制,对象多是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
    用于指从高处往下看。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我”为什么而活着。
    分析罗素渴望爱情的原因。
    爱情可以带来狂喜;爱情可以解除孤寂;爱情的结合可以看到想象的仙境的神秘缩影。
    罗素寻求哪些领域的知识?
    了解人的心灵;知道星辰为什么发光;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
    罗素同情人类苦难,具体指同情什么?
    饥饿的儿童,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
    怎样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一句?
    渴望减轻这些苦难但是无能为力,深受其害
    语言含蓄生动,充满激情,富于感性色彩。
    怎样理解“其次是因为爱情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一句。
    作者越是描述孤寂的可怕,越是反衬出爱情的可贵美好,从而表达出作者对爱情的热切追求。
    三种追求,哪一个让作者更执着、更痛苦呢?从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罗素?
    “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让作者更执着、更痛苦。
    追求爱情是人的情感需求,属于个人情感领域
    追求知识为了自己,也造福人类
    同情苦难体现了作者的大我意识、博爱境界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有爱心,有责任心,敢于奉献,胸怀博大,精神崇高的罗素。
    罗素是一个具有强烈社会主义关怀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他的胸怀里充满正义、良知、睿智、温情,高远深沉,博大精深。本文直抒胸臆,简洁明了,充分显示了作者博大的情怀和崇高的人格。
    既然活得这么痛苦,为什么罗素说是“值得”的?
    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
    像罗素一样心忧天下的人还有很多,你想到了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同情,使软弱的人觉得这个世界温柔,使坚强的人觉得这个世界高尚。——阿诺德
    罗素追求爱情、知识,同情苦难,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追求。我们的追求要有益于社会的发展,要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这样,我们的追求才会更有意义。

    相关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图片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上册昆明的雨图片课件ppt,共4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昆明的雨,生难字,词语集注,作画引出昆明的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16* 昆明的雨习题课件ppt:

    这是一份语文16* 昆明的雨习题课件ppt,共4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昆明的雨,答案C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4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习题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呈现,习题链接,课内知识优化练,课外阅读拓展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