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届苏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多份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9课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9课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苏教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源于选择性必修2 P102“知识链接”
反馈信号的极性与系统输入信号的极性相同,从而起着增强系统净输入信号的作用,我们称之为正反馈调节;其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往往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表现
注意 特例:冻原、沙漠等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比较低。
易错提醒 (1)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4个易混点
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与生物种类有关,还要考虑生物的个体数量。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
②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恒定不变的,因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
③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者一般呈负相关。
④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辨析:某一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视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
3.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考向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分析
1.(多选)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施加氮肥,是因为氮元素不能循环
C.一般来说,生物的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强
D.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不变
答案 AC
解析 农田生态系统中需要施加氮肥,不是因为氮元素不能循环,而是因为农田生态系统中氮元素的输出大于输入,B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强,C正确;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平衡的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保持相对稳定,D错误。
易混辨析 生态系统调节中正反馈和负反馈的比较
2. ( 2023·江苏南通高三期末)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历史上曾是树木葱茏的皇家猎苑,后来由于人类的活动退化为荒原。1962年林业部在塞罕坝组建林场,对塞罕坝进行了生态修复。起初他们种植了单一的人工林,结果出现了严重的病虫害,后来不断探索实践,用了50多年的时间才把昔日荒凉的塞罕坝魔法般地变成“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塞罕坝从皇家猎苑变成荒原再变成新的童话世界,说明人类生产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在人为干扰下,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原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C.多种树混交能使害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塞罕坝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答案 D
解析 塞罕坝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用实际行动诠释了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这既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和直接价值,D错误。
考点二 观察不同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设计和制作生态瓶的要求
(1)观察稳定性,可通过观察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水质变化、基质变化等判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由于生态瓶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抵抗力稳定性极低,其稳定性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瓶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
考向 生态瓶的制作和分析
3.下列有关制作小生态瓶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所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非生物因素无关
B.若模拟池塘生态系统,则不能将水装满
C.小生态瓶封闭以后,其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趋于相对稳定
D.制作的小生态瓶必须是透明且密封的,并给予适当的光照
答案 A
解析 无机环境是生态系统生物生存的能量和物质的来源,温度和光等因素对生物的生存都有重要的影响,A错误;在制作小生态瓶时,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4/5,要留出一定的空间,B正确;小生态瓶封闭以后,其内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在一定时期内会通过自我调节能力,趋于相对稳定,C正确;无色透明的玻璃可以让光透过,有利于生产者进行光合作用,将小生态瓶放置于室内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接照射,D正确。
4.(2023·江苏南通高三质检)一个盛有池塘水的罐子可以看做一个人工生态系统,该罐子中( )
A.水藻的存活与否取决于罐子所处的环境
B.流经浮游动物的能量大多用于其生长繁殖
C.碳元素在群落内部循环流动
D.消费者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
答案 A
解析 水藻属于自养型生物,需要光照,水藻的存活与否取决于罐子所处的环境,A正确;流经浮游动物的能量大多用于其呼吸散失,B错误;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循环,在群落内部不能完成碳循环,C错误;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要维持合适的比例,有利于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保持其稳态,并不是消费者数量越多,生态系统稳定性越强,D错误。
1.(2021·湖南,4)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和食草动物两个种群数量的动态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食草动物进入早期,其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
B.图中点a的纵坐标值代表食草动物的环境容纳量
C.该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与植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负反馈调节有关
D.过度放牧会降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答案 B
解析 早期食草动物进入草原生态系统,由于空间、资源充足,又不受其他生物的制约,所以食草动物的种群数量的增长大致呈“J”型曲线,A正确;环境容纳量是指一定的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而图中a点的纵坐标对应的数量为该食草动物的最大数量,所以环境容纳量应小于a的纵坐标值,B错误。
2.(2019·江苏,15)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低的西部沙漠地区生长着一种叶退化的药用植物锁阳,该植物依附在另一种植物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捕食
B.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C.种植小果白刺等沙生植物固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锁阳因长期干旱定向产生了适应环境的突变,并被保留下来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锁阳的叶已经退化,说明其光合作用较弱或不进行光合作用,且其需要依附在小果白刺的根部生长,并从其根部获取营养物质,可推知锁阳与小果白刺的种间关系为寄生,A错误;该地区为沙漠地区,物种多样性较低,生物种类较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简单,所以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恢复力稳定性较低,B错误;突变是不定向的,锁阳在繁殖过程中出现了耐旱突变,干旱的沙漠环境起到了定向选择的作用,D错误。
3.(多选)(2022·河北,18)某林场对林下无植被空地进行开发,采用了“上层林木+中层藤本药材+下层草本药材+地表药用真菌”的立体复合种植模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林、藤、草和真菌等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该模式改变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渠道
C.该模式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该模式利用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群落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答案 CD
解析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真菌不属于生产者,A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渠道依然是经过生物群落(食物链和食物网)和非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分解作用),B错误;该模式增加了物种多样性,增加了消费者的生存空间,从而使食物链和食物网更加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
4.(2019·全国Ⅰ,31)某果园中存在A、B两种果树害虫,果园中的鸟(C)可以捕食这两种害虫;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Y诱杀B可减轻B的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果园中包含害虫A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食物链的第三营养级是________。
(2)A和B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种间竞争通常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引诱剂Y传递给害虫B的信息属于______。使用性引诱剂Y可以诱杀B的雄性个体,从而破坏B种群的______________,导致________________降低,从而减轻B的危害。
答案 (1)果树→A→C C (2)生活在同一区域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争夺同一资源而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关系 (3)化学信息 性别比例 种群密度
一、易错辨析
1.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
2.某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旅鼠的天敌、植物、旅鼠之间数量的变化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 × )
3.森林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 √ )
4.一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低,则恢复力稳定性就一定很高( × )
5.河流轻度污染后的净化恢复及火灾后草原的恢复均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 )
二、填空默写
1.(选择性必修2 P100)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
2.(选择性必修2 P100)抵抗力稳定性:即生态系统抵抗或消除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而不受损害的能力。
3.(选择性必修2 P100)恢复力稳定性:即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
4.(选择性必修2 P100)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多,遗传基因库越丰富,食物链、食物网所构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5.(选择性必修2 P100)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往往恢复力稳定性较低。
6.(选择性必修2 P102)在没有人为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的结果;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自我调节主要是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进行的。
7.(选择性必修2 P103)与自然因素相比,人为因素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常常表现得更为显著。
课时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河流生态系统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的轻度污染后,通过自我调节和净化作用,一段时间后能够消除污染,在消除污染的早期阶段,将依次发生下列变化( )
①藻类大量繁殖 ②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 ③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 ④NHeq \\al(+,4)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③④①
C.②④③①D.④①②③
答案 B
解析 河流受到有机物轻度污染后,需氧型细菌大量繁殖,需氧型细菌消耗氧气分解有机物,导致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产生了大量无机物,NHeq \\al(+,4)等无机盐离子浓度增加,藻类利用河流中的无机物大量繁殖,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故以此发生的变化是②③④①,B正确。
2.1月28日上午,国家生态环境部发布2021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叙述,合理的是( )
A.人为因素不会影响和改变自然生态系统的稳态
B.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总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C.人类活动要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之间的平衡
D.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数目都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
答案 C
解析 人为因素可以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态,也可能破坏环境使生态系统崩溃,A错误;人为条件下,生态系统可以朝着物种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也可以朝着物种减少、结构简单化、功能丧失的方向发展,B错误;人为增加生态系统内物种数目不一定有利于增强其稳定性,可能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D错误。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C.人们对自然生存系统的干扰不应超过其抵抗力稳定性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答案 D
解析 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负相关,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A正确;“抵抗干扰、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恢复力稳定性,B正确;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较强,但是一旦遭到严重的破坏后,很难恢复,所以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错误。
4.(2018·海南,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
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
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
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
答案 D
解析 某营养级的能量不能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每个营养级的能量都有一部分流向分解者和呼吸消耗,D错误。
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而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答案 B
解析 通过管理来提高某一种牧草产量,这会影响其他植物的生长,甚至影响某些动物的生长,从而导致此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6.改造盐碱化草原是利用多种恢复生态学技术治理退化的生态系统,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恢复到或接近受干扰前的状态,下图所示为一个简化的技术流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
B.演替过程中食物链逐渐缩短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C.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盐碱化草地的改造使生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答案 B
解析 盐碱地植被较少,生产者同化量较低,人为恢复生态系统时需向生态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A正确;随着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趋于复杂化,营养级数目增多,食物链不会缩短,而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与食物链长短无关,B错误;盐碱化草地的改造过程,随着群落的演替,草地的物种丰富度发生了变化,群落的空间结构也就发生了变化,D正确。
7.(2023·江苏徐州高三模拟)为观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缸,各缸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注:“+”表示有;“-”表示无。
A.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太阳光直射的地方
B.生态缸③中的氧气含量应该高于生态缸②
C.生态缸②的稳定性最强
D.实验说明消费者和生产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答案 C
解析 生态缸②③④应置于散射光下,不能置于直射光下,A错误;生态缸③中的氧气含量应该低于生态缸②,因为生态缸③比生态缸②中多了消费者小鱼,小鱼会消耗氧气,因此其中的溶解氧含量低,B错误;生态缸③中成分齐全,而生态缸④中缺乏分解者(泥沙),生态缸②中成分齐全,且消费者数量较少,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之间应保持适宜比例,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因此,生态缸②稳定性最强,C正确;生态系统应该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光能),由于四个生态缸都具有消费者,因此不能说明消费者是该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该实验能说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D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8.自然灾害和人类活动能破坏自然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需要利用恢复生态学的理论和技术。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恢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
B.恢复生态学主要是利用了生物群落演替理论,强调自我调节能力与生物的适应性
C.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再改变
答案 ACD
解析 抵抗力稳定性越低的生态系统一般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高,但是苔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都较弱,A错误;捕食者和寄生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减少后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会降低,C错误;生态系统恢复稳定后,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是不再改变,而是保持动态平衡,D错误。
9.(2023·江苏淮安高三模拟预测)塞罕坝地区的生态环境曾经受到过严重破坏,之后很多年是一片高原荒丘。近几十年经过当地人的努力,该地区森林覆盖率逐渐升高,生态系统逐渐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塞罕坝从森林退化为荒丘,群落中物种丰富度降低,群落结构趋于简单
B.近几十年森林覆盖率逐渐升高,说明人类的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C.森林植被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能,有效地提高了食物链中能量的传递效率
D.这一演变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该调节能力的基础是正反馈调节
答案 CD
解析 群落的垂直结构,能够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光照等自然资源,但是并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C错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D错误。
10.下列有关负反馈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B.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及稳态
D.人体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也属于负反馈调节
答案 BCD
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及稳态。它不仅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它的特点是通过自我调节,使生态系统内种群的数量保持相对平衡。
11.某同学打算制作一个生态缸并观察其稳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
C.生态缸模拟生态系统,其物质和能量都是自给自足的
D.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
答案 BD
解析 生态缸中的各种生物构成了群落,A错误;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使其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正确;生态缸所需的能量来自外界的太阳能等,C错误;生态缸应放置在通风、光线良好的地方,但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温度过高杀死生态缸内的生物,D正确。
三、非选择题
12.(2023·江苏宿迁高三期末)科研人员为修复稻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对照区稻田按当地耕作习惯进行日常管理,人工控制区进行如下处理:
①稻田冬闲期种植豆科绿肥紫云英,并在盛花期全株翻耕还田;
②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并在控制区中部设置茭白种植区;
③水稻生育期不喷洒杀虫剂,并控制化肥使用。
下图是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及其两种天敌密度的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中常用________法调查稻纵卷叶螟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________,主要原因: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________________;二是不喷洒杀虫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态修复实施5年后,人工控制区和对照区效益调查比较如下表:
①从物质循环角度看,稻田生态系统需要施氮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与对照区相比,控制区氮肥使用量较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氮元素在水稻、稻纵卷叶螟、蜘蛛间传递的主要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实施稻田生态工程修复时,可以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复杂性,提高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____________,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
答案 (1)样方 消费者 捕食、寄生 (2)更多 提供栖息地和产卵地 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降低了其死亡率) (3)①大量氮元素随农产品输出而缺失,同时氮循环过程十分缓慢,故需不断补充 控制区种植了豆科绿肥紫云英,豆科绿肥紫云英具有固氮的功能,且全株还田可以提供大量氮元素 ②含氮有机物 (4)抵抗力稳定性 提高经济
解析 (1)稻纵卷叶螟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采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蜘蛛和寄生蜂间接以水稻为食,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根据题干信息可知,蜘蛛和寄生蜂是稻纵卷叶螟的天敌,蜘蛛会吃稻纵卷叶螟,寄生蜂会寄生在稻纵卷叶螟体内,因此它们与稻纵卷叶螟间的种间关系分别是捕食、寄生。(2)根据图示可知,与对照区相比,人工控制区中蜘蛛和寄生蜂的数量更多,结合题干对于人工控制区进行的处理可知,一是稻田田埂全年保留禾本科杂草、控制区中部种植茭白等可为寄生蜂和蜘蛛提供栖息地和产卵地;二是不喷洒杀虫剂,不会杀死稻纵卷叶螟,而稻纵卷叶螟是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故不喷洒杀虫剂,增加了寄生蜂和蜘蛛的食物,也降低了其死亡率。(4)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与其结构的复杂性呈正相关,生态系统的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可减少害虫的数量,则水稻的产量增多,即通过保护害虫天敌种类和数量既能有效控制虫害,又能提高经济,最终实现生态和经济效益的协调与提高。
13.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A、B、C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依赖于______(填图中字母),碳元素在A、B、C之间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递。
(2)信息传递存在于_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之间,而且这种传递一般是________的。动物捕食过程中通过鸣叫给同伴传递的信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抵抗外界干扰、保持生态平衡的特性,该特性称为________稳定性,一般而言,A、B、C的种类越多,该稳定性越____________。
(4)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导致食藻浮游动物如水蚤等大量繁殖,接着藻类减少,又引起水蚤等食藻浮游动物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加速水蚤死亡,污染加重,导致更多水蚤死亡。此过程中,早期属于__________反馈调节,后期属于________反馈调节。
答案 (1)A 含碳有机物 (2)A、B、C 双向 物理信息 (3)抵抗力 强 (4)负 正项目
抵抗力稳定性
恢复力稳定性
区别
实质
保持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相对稳定
核心
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影响因素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多,遗传基因库越丰富,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
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越少,遗传基因库越匮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强
二者联系
①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弱,反之亦然;②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
项目
正反馈调节
负反馈调节
调节方式
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
结果
常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
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实例分析
设计要求
相关分析
生态瓶一般是封闭的
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
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
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
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
有利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瓶内温度;便于观察
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
便于操作;瓶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
生态瓶的采光应用较强的散射光
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
生态系统组成
光
水草
藻类
浮游动物
小鱼
泥沙
生态缸编号
①
-
+
+
+
-
+
②
+
+
+
+
-
+
③
+
+
+
+
+
+
④
+
+
+
+
-
-
处理
杀虫剂使用次数/(次·季-1)
氮肥使用量/(g·m-2)
水稻产量/(g·m-2)
经济效率/(元·m-2)
控制区
0.0
18.44
847.93
2.59
对照区
4.0
21.29
786.31
2.36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2课时种群数量的变化(苏教版),共2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6课时生态系统的结构(苏教版),共1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五营养级,易错辨析,填空默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