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第1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第2页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4课时生物群落的结构(苏教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群落:是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提醒 (1)种群与群落的关系:种群与群落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并非是各种生物的简单集合,而是通过相互之间的各种联系建立起来的有机整体。
    2.群落结构
    3.影响群落结构的其他因素
    (1)生态位
    (2)捕食
    例如,野兔往往捕食竞争力强的植物,这样的捕食提高了草原上草的多样性和草原群落结构的复杂性;反之亦然。
    (3)生物群落的空间异质性
    ①阳光分布的不均匀性是影响池塘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
    ②阳光也是影响池塘中动物昼夜分布变化的重要因素。
    ③不同季节的光照条件不同,也会引起浮游动物的垂直分布状况发生变化。
    4.群落随时间而改变
    (1)区分群落的标志
    群落的外貌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2)群落结构的特征
    群落的外貌常常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这是群落结构的重要特征。
    (3)群落的季相
    随气候的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这就是季相。
    延伸应用 如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请据图分析:
    (1)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不是(填“是”或“不是”)群落的垂直结构,原因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的植物属于不同的生物群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属于植物的地带性分布。
    (2)b处动物在群落中也有垂直分层现象,这种分布与植物的分层有何关系?
    提示 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3)有人说:“b处桦树高低错落有致,只存在垂直结构,而野草丛比较矮小,只存在水平结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提示 不对。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是指群落中不同种生物的分层或分布关系。同种生物如桦树的不同分布属于种群层次,不能构成垂直结构。矮小的野草丛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的存在。
    (4)立体农业和四大家鱼的混养的生态学原理和意义是什么?
    提示 立体农业是充分利用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进行立体种植、立体养殖或立体复合种养,从而充分利用光能、空间和时间资源,提高农作物产量。四大家鱼的混养利用了它们在池塘中占据着不同的生态位,从而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
    考向一 群落的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
    1.在森林中,某种鸟的成年个体主要生活在森林的上层,主要取食植物的果实,也捕食某些以果实为食的昆虫;而其雏鸟则生活在地面,主要取食草籽和某些食草昆虫。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种鸟的成年个体和某些以果实为食的昆虫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
    B.该种鸟发育的不同阶段,对群落结构的影响可能不同
    C.该种鸟的成年个体和其雏鸟在森林中的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食物是该种鸟的成年个体和其雏鸟在森林中分布不同的主要原因
    答案 C
    解析 该种鸟的成年个体和其雏鸟是一个种群,在森林中的不同分布,构成种群的空间特征,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2.(多选)为改善某湿地的环境和功能,科研人员综合考虑海拔差异和人为干扰,从江心到防洪堤将湿地划分为A、B、C、D四个区域(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B区的优势植物为芦苇,芦苇长势高低错落,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海拔高度不同的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在空间上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C.当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
    D.人为干扰下该湿地环境明显提升,改善后的湿地不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
    答案 BC
    解析 芦苇为一个物种,长势高低错落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A错误;C、D两个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正确;枯水期来临后,A、B区会重新露干恢复植被,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C正确;改善后的湿地需要从外界获得物质补给,D错误。
    考向二 群落结构的影响因素
    3.(2023·江苏泰州高三模拟)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生态位宽度是指被一个生物所利用的各种不同资源的总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中的种群生态位差异越大,群落的结构一般越复杂
    B.同一生态系统的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种群的生态位完全相同
    C.生态位相似但存在地理隔离的种群常会进化出相似的生理结构
    D.生态位宽度大的种群遇到外来物种入侵时,一般不易被淘汰
    答案 B
    解析 同一生态系统的处于同一营养级的不同生物之中,有的仅仅处于一个营养级,有的处于多个营养级,那么处于营养级多的个体生态位会更大,因此同一营养级的生物生态位可能不同,B错误。
    4.下列关于群落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空间异质性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B.温带地区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影响动植物在森林群落中垂直分层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D.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
    答案 D
    解析 生物群落结构中的空间异质性体现在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方面,A错误;温带群落的明显季节变化体现了群落的时间结构,B错误;森林植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光照有关,森林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与食物有关,C错误;水生群落的层次性主要由光的穿透性、温度和氧气的垂直分布决定,D正确。
    1.(2021·河北,13)烟粉虱为害会造成番茄减产。研究者对番茄单作、番茄玫瑰邻作(番茄田与玫瑰田间隔1 m)模式下番茄田中不同发育阶段的烟粉虱及其天敌进行了调查,结果见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的年龄结构改变
    B.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的空间分布类型改变
    C.由单作转为邻作,群落的水平结构改变
    D.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
    答案 B
    解析 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的若虫与成虫的比值由16.5∶26.7变为1.8∶1.7,年龄结构发生改变,A正确;由单作转为邻作,烟粉虱种群中成虫在番茄植株不同部位的分布比例并无变化,仍然是上部叶最多,中部叶次之,下部叶最少,所以空间分布类型没有改变,B错误;由单作转为邻作,增加了玫瑰,群落的水平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可发生在同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玫瑰吸引天敌防治害虫,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调节生物种间关系的功能,D正确。
    2.(2022·全国乙,5)分层现象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分层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森林群落的分层现象提高了生物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 ②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灌木层 ③垂直方向上森林中植物分层现象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④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有关 ⑤森林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⑥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形成是由动物种类决定的
    A.①③④⑤B.②④⑤⑥
    C.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
    答案 A
    解析 森林植物从上到下可分为不同层次,最上层为乔木层,其下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②错误;森林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与食物和栖息地有关,④正确;群落中植物因受光照的影响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所以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与植物对光的利用有关,⑥错误。
    3.(2020·江苏,15)“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些诗句描绘了荷塘的生动景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荷塘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B.采用五点取样法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
    C.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体现出群落的垂直结构
    D.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和人类活动
    答案 C
    解析 由生物群落与它生活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叫生态系统,A项错误;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而且是一种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采用五点取样法(样方法的取样方法之一)不能精确调查荷塘中蜻蜓目昆虫的种类数,B项错误;挺水的莲、浮水的睡莲及沉水的水草在垂直方向上有分层现象,体现了荷塘群落的垂直结构,C项正确;影响荷塘中“鸥鹭”等鸟类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D项错误。
    4.(2020·浙江7月选考,26节选)一种当地从未分布的新杂草出现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排挤了原有的杂草而成为主要的杂草种类,对农作物造成了危害。回答下列问题:
    (1)当新杂草种群密度处于较长期的相对稳定阶段,表明其种群数量已达到了____________。
    (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属于________层。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杂草种类发生改变后,生物群落是否发生了演替?______________。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控制该杂草的种群密度,除了人工拔除杂草外,还可采取的化学措施有 ______________、生物措施有____________。
    答案 (1)环境容纳量 (2)草本 未发生 因为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改变 (3)施用除草剂 生物防治
    解析 (2)在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中,杂草分布在下层,属于草本层。群落演替是一些物种取代另一些物种、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该农田生态系统中,虽然杂草种类发生了改变,但是生物群落类型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该生物群落未发生演替。
    一、易错辨析
    1.一个池塘中的各种鱼和植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 × )
    2.森林群落中植物和动物均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以提高光的利用率( × )
    3.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 × )
    4.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 )
    5.玉米田中玉米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 )
    6.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 √ )
    7.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则这两种鸟的生态位完全一样( × )
    二、填空默写
    1.(选择性必修2 P37)群落:特定空间或生境中各种生物种群所构成的集合。
    2.(选择性必修2 P37)植物分层主要受到阳光的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而动物分层现象主要与群落不同层次可提供不同的食物和特定的栖息环境有关。
    3.(选择性必修2 P38)生态位:生态系统中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在一个群落中,往往有一些种群在数量、长势上占有一定的优势,而成为群落中的优势物种。
    4.(选择性必修2 P38)生态位的分化提高了生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5.(选择性必修2 P39)群落的外貌是区分不同群落结构及类型的主要标志。
    课时精练
    一、单项选择题
    1.大树杜鹃为杜鹃花属中最高大的乔木树种,因量少而珍稀。科研人员为分析大树杜鹃生存环境的群落特征,在大树杜鹃群落设置8块标准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群落的物种丰富度,调查结果如图。其中,辛普森多样性指数=随机取样的两个个体属于不同物种的概率。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时随机选取8个样地,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取样
    B.8个样地中物种分布有差异,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布有不同生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D.乔木层郁闭度的大小只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对草本层没有影响
    答案 D
    解析 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属于垂直分层,乔木层郁闭度的大小不仅影响灌木层的物种多样性,也对草本层有影响,D错误。
    2.(2023·江苏扬州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年龄结构、随机分布、种群密度均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B.建立自然保护区来改善珍稀动物的栖息环境,能提高环境容纳量
    C.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等特征,可随时间而改变
    D.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标志物不能太醒目,不能影响动物正常生命活动
    答案 A
    解析 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结构(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机分布是种群的空间特征,A错误。
    3.科学家研究了日照近海域、岚山港垃圾倾倒区和养殖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其研究结果如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注:丰度为物种丰富度。
    A.表中数据说明人类活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
    B.日照近海的优势种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更大一些
    C.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群落分布呈镶嵌分布
    D.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
    答案 D
    解析 据表可知,日照养殖区内有人类的活动,平均丰富度下降,说明人类活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A正确;日照近海的优势物种之间生活资源重合度更高些,它们的竞争可能会更大一些,B正确;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上出现分层现象,水平方向上出现镶嵌分布,C正确;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D错误。
    4.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表征了物种对各种资源(食物、空间等)的利用以及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生态位的重叠和分离状况与种间竞争、种内斗争具有密切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种间竞争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
    B.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
    C.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不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
    D.如果两个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分开的,则会有未被利用的资源
    答案 C
    解析 种间竞争使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会出现差异,所以会促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分化,A正确;种内斗争的加剧会使种群内的个体占据更多的资源,从而使不同物种的生态位重叠增加,B正确;各物种生态位的分化有利于生物对资源的利用,有利于群落稳定性与多样性的维持,C错误。
    5.(2023·宿迁高三模拟)群落的结构广义上包括群落的物种组成、物种多样性、种间关系、群落的空间结构和时间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是指群落结构在时间上的分化或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这不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
    B.种间竞争、捕食等种间关系,以及人为干扰,在生物群落结构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C.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空间结构和种间关系等仍然不会达到相对稳定
    D.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群落的结构都不会发生显著改变
    答案 B
    解析 春季乔木、灌木开始萌动;秋末植物干枯,草本层消失,属于群落的时间结构,这属于群落结构的范畴,A错误;当生物群落演替到顶级群落时,群落的物种组成、空间结构相对稳定,C错误;群落演替的本质是优势种群的取代,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组成、群落的结构会发生相应变化,D错误。
    6.科学家对珠峰地区的考察研究表明,珠峰地区的生态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变,植被增加趋势越来越明显。如图表示珠峰不同高度的植被分布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要调查珠峰北坡生长的一种珍贵的草本药材的种群数量,可采用的方法是样方法
    B.随着海拔的上升,珠峰南坡植被类群逐渐发生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因素有温度、地形、土壤湿度等
    C.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反映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珠峰较高海拔地段新出现了绿色植物的原因可能是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雪融化,为绿色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答案 C
    解析 珠峰南坡的常绿阔叶林与高山灌木林是两个不同的群落,两个群落中的优势植物不同,这是气温和降水等不同导致的,反映了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
    7.长白山北坡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岳桦林和高山冻原。针阔叶混交林中的乔木层有红松、红皮云杉、白桦等多种植物,在林冠层生活着小杜鹃、大杜鹃、黑枕黄鹂等鸟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出现不同的森林类型是群落的垂直结构
    B.针阔叶混交林中的红松和红皮云杉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
    C.针阔叶混交林物种丰富度大,植物分层更复杂,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D.森林中鸟类的垂直分层取决于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答案 A
    8.(2023·江苏扬州高三模拟)群落结构总体上是对环境条件的生态适应,在其形成过程中,生物因素起着重要作用。生物群落各物种之间的关系主要有3类:①营养关系,一个物种以另一个物种的活体、残体或产物为食;②成境关系,一个物种的生命活动使另一个物种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③助布关系,一个物种参与另一个物种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植物在群落的成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
    B.动物在群落的助布关系方面起主要作用
    C.同一群落中同营养级生物在生态位上往往高度重叠
    D.营养关系和成境关系把不同物种的生物聚集在一起,是生物群落存在的基础
    答案 C
    解析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同一群落中同营养级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往往不会使生态位重叠,C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
    9.生态位指的是物种利用群落中各种资源的总和,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斯的两种草履虫竞争关系实验证明在两个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物种竞争有限资源时,竞争优势大的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
    B.生态位重叠的生物一定伴随着激烈的竞争关系
    C.生物在垂直和水平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避免了生态位的重叠,有利于降低竞争和充分利用资源
    D.演替的过程中不会发生生物生态位的改变,生态位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 AC
    解析 高斯的两种草履虫竞争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混合培养16天后,大草履虫均消失,只有双小核草履虫继续存活,证明在两个生态位完全重叠的物种竞争有限资源时,竞争优势大的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即竞争排除原理,A正确;在自然界中,生态位重叠本身并不一定伴随着竞争,只有当资源短缺时才会发生竞争,B错误;生物在垂直和水平空间上的不同分布,避免了竞争和生态位的重叠,故有利于降低竞争和充分利用资源,C正确;演替的过程中会发生生物生态位的改变,生态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D错误。
    10.(2023·扬州高三调研)洪泛区是指江河两岸、湖周海滨易受洪水淹没的区域,这些地区土地肥沃、生物种类丰富,合理利用这些地区发展生产、缩小洪灾是十分必要的。下图为某河流生态护坡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别季节性和偶然洪泛区两个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
    B.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C.水位变动区各种浮水植物的环境容纳量随水位的变化而波动
    D.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关系实现了物质循环
    答案 ABC
    解析 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不同,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群落的物种组成,因此区别季节性和偶然洪泛区两个群落的重要依据是物种组成,A正确;据图可知,偶然洪泛区到淹没区属于不同地形,生物种类不同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B正确;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只是该区域的所有生物通过复杂的食物关系无法实现物质循环,D错误。
    11.潮间带常见的滨螺是捕食者,捕食多种藻类,尤其喜食小型绿藻,如潮间带的优势物种——浒苔。下图表示藻类种数与滨螺密度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海洋群落的丰富度就是指海洋中藻类的种类数
    B.滨螺密度在225个/m2左右时藻类的种数最大
    C.图中显示滨螺的适度捕食提高了藻类的物种多样性
    D.藻类种数增加可能与滨螺控制优势物种浒苔数量有关
    答案 BCD
    解析 海洋群落的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不仅仅是藻类的种类数,A错误;滨螺在中等密度时,藻类种数最多,多样性最高,则滨螺的适度捕食提高了藻类的物种多样性,C正确。
    12.(2023·江苏扬州高三模拟)为了推进乡村振兴,某地积极推广“温室鱼菜共生种养殖模式”,其主要结构和原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设计该系统时遵循循环、协调等生态工程基本原理
    B.蓄水池适当光照可增加水中藻类数量,既能降低水中无机盐浓度,又能为鱼类提供丰富食物
    C.适当增加养殖鱼的种类,丰富群落的垂直结构,有利于空间和营养等资源的充分利用
    D.栽培基质和砾石层中的微生物有利于分解鱼粪,为果蔬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
    答案 ABC
    解析 栽培基质和砾石层中的微生物有利于分解鱼粪,为果蔬生长提供物质,根据能量单向流动的特点可知,其不能为果蔬生长提供能量,D错误。
    三、非选择题
    13.广东省湛江市的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被誉为湛江市的最美丽的后花园。这里环山依水,峡谷形态各异,林木茂盛,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在这里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内的乔木、灌木、苔藓、虎纹蛙、蜥蜴、苍鹰、岩鹭等全部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____,森林中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苔藓等的分布,形成了____________结构。随着峡谷的走势,环山傍水的地形变化,该公园还具有了__________结构。森林中的乔木因体型大、数量多、生命力强而成为该地的__________________。
    (2)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部分地区人工林纯度较高,容易出现虫灾。从图乙所示的林业部门对该地某次害虫生物防治过程的种群数量调查结果看,新的环境容纳量明显________(填“低”或“高”)于原来的环境容纳量,该防治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害虫种群数量下降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生物小组同学要调查该地物种数量,依据图甲,选取样方的最佳面积应该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生物)群落 垂直 水平 优势物种 (2)低 降低环境容纳量 害虫死亡率大于出生率 (3)S5
    14.间作套种是我国农民的传统经验,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又被称为立体农业。为实施“精准扶贫”战略,某农科院专家在对当地农民进行间作套种指导时,给出了如下建议:作物植株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不同作物对病虫害要能起到相互制约作用;主副作物成熟时间要错开;作物品种双方要一互一利;爬蔓型作物宜与直立型作物套作。请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1)间作是在空间上配置作物布局,套种可使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间作和套种分别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建议中提及“植物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反应出植物无论在地上还是地下,垂直方向上都存在________________现象;选择根系分布深浅不一的作物进行种植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玉米螟等病虫害严重影响着玉米产量,在春玉米中间作套种南瓜可以有效减轻玉米螟危害,因为南瓜花蜜能引诱赤眼蜂把卵产在玉米螟的卵中。与喷洒农药相比,间作套种能从根本上降低玉米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其得到有效防治;这种方法可以使玉米螟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角度分析,间作套种的生物学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空间结构 季节性 (2)分层 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 (3)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 赤眼蜂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 (4)将生物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解析 (1)间作是在空间上配置作物布局,这体现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套种可使主副作物成熟时间错开,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2)植物应高矮搭配,根系应深浅不一,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垂直方向上存在分层现象。为了更好的充分利用不同土层的水分和无机盐等,应选择根系分布深浅不一的作物进行种植。(3)喷洒农药杀害玉米螟等病虫属于化学防治,而间作套种利用赤眼峰来防治玉米螟属于生物防治,这种防治方法能从根本上降低玉米螟的出生率(或环境容纳量),并且由于赤眼峰增多,会使玉米螟减少,而玉米螟减少又会导致赤眼蜂减少,随后玉米螟增多。如此循环,二者的种群数量相互影响,最终使得玉米螟数量控制在较低水平。概念
    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具有一定的功能,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类型
    水平结构
    垂直结构
    模型
    表现
    呈现不均匀的片状分布,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镶嵌特征
    垂直方向上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决定因素
    光照的强弱、地形的差异、湿度的不同和动物的活动
    植物:主要受到阳光的影响;
    动物:食物和特定的栖息环境
    原因
    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意义
    利于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种植模式
    番茄植株不同部位成虫数量(头/叶)
    若虫(头/叶)
    天敌昆虫多样性指数
    上部叶
    中部叶
    下部叶
    番茄单作
    22.7
    3.2
    0.8
    16.5
    1.2
    番茄玫瑰邻作
    1.4
    0.2
    0.1
    1.8
    2.2
    调查海域
    优势物种
    平均丰度/(ind·m-2)
    平均生物量/(g·m-2)
    日照近海
    拟特须虫、寡鳃齿吻沙蚕、深沟毛虫
    942
    19.91
    岚山港垃圾倾倒区

    525
    3.62
    日照养殖区
    寡鳃齿吻沙蚕、不倒翁虫、脆壳肌蛤
    313
    18.78

    相关教案

    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4课时动物细胞工程(苏教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案第十单元生物技术与工程第4课时动物细胞工程(苏教版),共1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易错辨析,填空默写,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讲人与环境考点三生态工程: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讲人与环境考点三生态工程,共4页。

    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讲人与环境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教案选择性必修2第九单元生物与环境第五讲人与环境考点二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均质和连续的整体趋于复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