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积累与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思维的新质和“有意味的形式”
如果把作为真正文学的诗歌,与在它之前漫长时期里流传的神话、传说、民间口头文学相比较;那么,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较之神话思维,已有很大不同。
首先,这主要是拟人化(既是思维方式,又是表现手段)虽然在哲学著作中仍有所表现,但已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本质特征,人的审美意识由非自觉并继续保留这一特性,而走向自觉。以《楚辞》为例,《九歌》中的诸神与原始神话中的诸神的差异很大。如果原始神话是初民的集体创造,并把它与现实等同;那么《九歌》已改变其原始形态,使之成为纯粹的文学形态。人通过自己的感情体验,审美地观照现实,形成新的自然人化,以自己的感情心理赋予对象,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诸神就成了人的自觉的创造,通过神的世界,又折射出人的精神世界。像湘君、湘夫人,既是水神,又是像人一样的懂得爱恋之情的游荡于水乡的精灵。同时,拟人化又成了一种具体的艺术手段。例如《诗经》中拟人化了的鸟,它与民间故事、传说中会说话的鸟已大不相同。它口吐人言,它所讲述的遭遇,都积淀着人的感情与情思,以及人的希望与理想,从而获得社会心理的特征,使得这种拟人化,成为人的审美自觉使用的一种手法。
其次,审美意识走向自觉,使得审美感情升华,使人的喜怒哀乐,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加强审美感情的社会化。就拿诗歌中的爱情来说,这时爱情的歌唱,已不是原始的野性的呼喊。这时的爱情描写与咏唱,成了一种美好的理想、生活追求的象征,升华为一种为人们所宝贵的感情,以致因为达不到这种感情而在心灵上痛苦万分,并受到欣赏者的同情。同时,爱情开始受到社会准则制约,既有高尚与卑俗之分,也有优美与丑恶、美满和不幸之别。传说中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与妖婆、魔怪破坏的敌对性特征,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更多是出现可能受到可畏的人言干预的爱情,或害怕被主子看中而强抢去的那种忡忡忧心,或因丈夫喜新厌旧而遭遗弃的呼号,或因丈夫远戍边地,关山阻隔,重逢之日的那种惆怅与痛苦。总之,人的感情由于文化的发展而日趋社会化,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理想。
再次,如果原始的诗歌、故事、传说是人民的集体创作,人类往往是一种类的代表着或是善与恶的象征;那么作为文学的诗歌,开始走向个人的创造,此时的创作者开始成为创作主体。当然,这中间存在很长的过渡期。像《诗经》虽然大多为民间创作,但不少创作已具有个性特征,特别是一些抒情诗、叙事诗,诗人个性相当突出,其中抒情、写作与一般民歌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在屈原的作品中,渗透全部诗作的是其诗人强大的独创精神。希腊史诗是集体创作,但是人物开始具有个性化的某些因素,而渐渐摆脱脸谱化。
原始初民在舞蹈、歌唱中只重节奏、形式而不重歌词的现象,这是十分可能的。这种节奏作为一种有规律的活动,无疑具有意味,因而使人为之激赏,但它终究未能保留下来,为什么?主要是没有文字记载,因为纯形式的东西是难以存在的。现在回到以文字记载下来的诗歌来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首歌,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歌之一。这首歌的意味在哪里?其一,这首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词义丰富,涵盖面大。它们都是双音词,较之原来简单的单音词,要复杂得多。这首歌通过词序的展现,再现一幕一幕的行猎图,这里也许有关于狩猎的知识传授、技巧训练,使人在回忆与再现的欢乐中感受到一种意味。如果此歌只是即兴音响,不具上述意味,它就难以流传下来。其二,这首歌有强烈的节奏与音韵,激发使人愉快的感情。它既是生理的,使唱者、舞者可以舒展强有力的手脚;又是心理的,在反复叫喊、追逐的模拟中,显示人的智能与蛮勇,惊恐与喜悦,再次体验对力的崇敬,显示一种感情化了的理想,确证人的本身的力量。意味与词意不可分,也与韵律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和谐融合,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仅词意有意味,而且韵律也具有意味。文学这种形式的发生,也就是有意味形式的发生。
再以《蒹葭》一诗为例。从表层看,它的意味在于其歌词的顺序,展现了一幅深秋景色,有人在苇塘边寻找他(或她)的所爱。这里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也有可望而不可得的无限惆怅。同时这种深沉的情绪,很难用节奏强烈、言词短促的句式加以表现,却在富有音乐性的、婉转舒展、回环往复的曲调中抒发出来,造成一种意味。
如果再深入一步,何以此情此景与音乐的交融形式,会激发人们的审美感情?有意味的形式后面的“终极实在”是什么?这就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种种生活经验、自然变幻、感情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审美的心理沉积。其中既包括感受、感情、知觉和认识,也兼容对自然节律、线条、色彩、音响乃至语言变化的种种感受,组成人类共同的无意识的心理储存。它既是生理的、心理的,给予人以快适,与人的种种现实的感受、感情相适应;又是社会的,与人的升华了的社会审美理想相一致,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创造和审美需求的内驱力。
这种以诗语为载体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是审美意识的形态。
(摘编自钱中文《论文学形式的发生》)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歌》中的诸神与原始神话中的诸神全然不同,因为前者是作家个人的文学创造,后者是初民的集体创造。
B. 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源自神话思维,它是原始神话思维的发展,首先表现为拟人化成为审美自觉使用的手段。
C. 作为文学的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造,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从《诗经》到《楚辞》的发展可资为证。
D. 有意味的形式后面的“终极实在”是人类审美的心理积淀,其本质就是人对自然节律和语言变化的各种感受。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鸷鸟之不群兮”(《离骚》)中,诗人自比为鸷,意在表明自己品性刚烈,卓立于世,不与凡鸟同流合污。
B. 《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描写与咏唱,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
C. 原始初民的舞蹈、歌唱重节奏、形式,却未能将这种节奏、形式保留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无文字记载。
D. “断竹,续竹,飞土,逐突”这首古歌得以流传后世就是因为其歌词简单但含义丰富,能传达出欢乐意味。
3. 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拟人化、审美意识、个人创造这三个层面阐述艺术思维的新质,再解析“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与功能。
B. 第二段以《诗经》为例,论证诗歌中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指出拟人化是人的审美自觉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C. 第三段将诗歌中的爱情与传说中的爱情作比较,强调文化的发展使得人的感情日趋社会化,从而形成审美理想。
D. 文中对“有意味的形式”作了层层递进的论析,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手法,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4. 《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有意味的形式”是如何体现的?请从“词意”和“韵律”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附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计问题
(前情提要: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阿Q不仅失去工钱,丢了布衫,被赵秀才打,被地保教训,还被迫以棉被质两千大钱,用于送地保酒钱,向赵府赔礼履行条约,仅剩几文又统统喝了酒了……)
他起来之后,也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渐的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十一岁的女儿都叫进去了。阿Q很以为奇,而且想:“这些东西忽然都学起小姐模样来了。这娼妇们……”
但他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却是许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肯赊欠了;其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说些废话,似乎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但确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酒店不赊,熬着也罢了;老头子催他走,噜苏一通也就算了;只是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却使阿Q肚子饿:这委实是一件非常“妈妈的”的事情。
阿Q忍不下去了,他只好到老主顾的家里去探问,——但独不许踏进赵府的门槛,——然而情形也异样:一定走出一个男人来,现了十分烦厌的相貌,像回复乞丐一般的摇手道:
“没有没有!你出去!”
阿Q愈觉得稀奇了。他想,这些人家向来少不了要帮忙,不至于现在忽然都无事,这总该有些蹊跷在里面了。他留心打听,才知道他们有事都去叫小Dn①。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所以阿Q这一气,更与平常不同,当气愤愤的走着的时候,忽然将手一扬,唱道: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②……”
几天之后,他竟在钱府的照壁前遇见了小D。“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阿Q便迎上去,小D也站住了。
“畜生!”阿Q怒目而视的说,嘴角上飞出唾沫来。
“我是虫豸,好么?……”小D说。
这谦逊反使阿Q更加愤怒起来,但他手里没有钢鞭,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然而他们都不听。阿Q进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着;小D进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未庄少有自鸣钟,所以很难说,或者二十分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额上便都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
“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
“妈妈的,记着罢……”小D也回过头来说。
这一场“龙虎斗”似乎并无胜败,也不知道看的人可满足,都没有发什么议论,而阿Q却仍然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
有一日很温和,微风拂拂的颇有些夏意了,阿Q却觉得寒冷起来,但这还可担当,第一倒是肚子饿。棉被、毡帽、布衫,早已没有了,其次就卖了棉袄;现在有裤子,却万不可脱的;有破夹袄,又除了送人做鞋底之外,决定卖不出钱。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但至今还没有见;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忽然寻到一注钱,慌张的四顾,但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未庄本不是大村镇,不多时便走尽了。村外多是水田,满眼是新秧的嫩绿,夹着几个圆形的活动的黑点,便是耕田的农夫。阿Q并不赏鉴这田家乐,却只是走,因为他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是很辽远的。但他终于走到静修庵的墙外了。
庵周围也是水田,粉墙突出在新绿里,后面的低土墙里是菜园。阿Q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便爬上这矮墙去,扯着何首乌藤,但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终于攀着桑树枝,跳到里面了。里面真是郁郁葱葱,但似乎并没有黄酒馒头,以及此外可吃的之类。靠西墙是什么,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已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
阿Q仿佛文童落第似的觉得很冤屈,他慢慢走近园门去,忽而非常惊喜了,这分明是一畦老萝卜。他于是蹲下便拔,而门口突然伸出一个很圆的头来,又即缩回去了,这分明是小尼姑。小尼姑之流是阿Q本来视若草芥的,但世事须“退一步想”,所以他便赶紧拔起四个萝卜,铲下青叶,兜在大襟里。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
“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的说。
“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
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小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再现。阿Q于是抛了石块,一面走一面吃,而且想道,这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寻,不如进城去……
(节选自鲁迅《阿Q正传》第五章)
【注释】①小Dn:即小同。②“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当时绍兴地方戏《龙虎斗》中的唱词。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Q觉得“有些古怪”,却是在“许多日以后”,体现了阿Q对周遭环境与自身际遇、他人言行缺少体察和认知,麻木不仁。
B. “求食”路上,阿Q走过了“熟识”的酒店、馒头,因为阿Q知道失去做短工赚钱的活计后,以往“熟识”的求食之路行不通。
C. 阿Q因生计问题而爬墙入庵前,“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有踌躇和畏惧,这说明阿Q并非毫无底线。
D. 选文中多次出现老尼姑“念佛”这个细节,这与她的身份相符,强调了她是一位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的佛家弟子。
6.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段以阿Q的限知视角来叙述,比全知视角更能体现阿Q的失落,使读者能感同身受地体验他悲惨的处境,凸显了他的生计问题。
B. 标点有助于表情达意,如“妈妈,记着罢……”“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两句中的省略号都表示声音延长,还原了对话现场。
C. 本文与《边城》同是乡土小说,前者以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揭示人性的普遍弱点,后者以田园牧歌般的笔调,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
D. 鲁迅小说善用白描,如“好了,好了!”“好,好!”这两处言语细节传神地勾画出闲人们虚伪做作、幸灾乐祸、无聊空虚的看客心态。
7. 鲁迅先生曾评价小D说:“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那么为什么小D大起来会和阿Q一样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8. 在《阿Q正传》读书研讨会上,你要以“在喜剧表象下隐含着悲剧”为主题发言,请你结合本文中阿Q的表现,列出发言要点。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上)》)
材料二:
①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因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②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③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过秦论(下)》,有删改)
9.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秦之盛也B繁法C严刑D而天下震E及其衰也F百姓怨G而海H内叛矣。
10. 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指弱小者,《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的“傲”意为傲世的情怀,二者用法相同。
B. “因”,承袭、沿袭,与《过秦论(上)》中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因”词义相同。
C. “阖”,关闭、闭合,与《项脊轩志》中的“比去,以手阖门”的“阖”词义相同。
D. “为国”,治理国家,与《六国论》中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为国”词义相同。
11.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秦从穆公开始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称雄诸侯,主要与秦国地势险固有关,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个都贤明。
B. 东方六国诸侯出身平民,名曰灭秦,实谋私利,缺乏凝聚力,必然知难而退,秦朝如果决策正确,完全可以再次统一天下。
C. 周王朝能传续千余年的根本原因是能“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从而“序得其道”,避免“壅蔽之伤国”。
D. 材料最后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劝谏西汉统治者,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12.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3. 秦歼灭六国,一统天下,但却迅速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从材料二的第②段中概括出秦朝灭亡的三个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书愤》,完成小题。
书愤(甲)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①,壮图万里战皋兰②。
关河③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的博:在四川,此泛指川陕。②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③关河:泛指边塞。
书愤(乙)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 下列对《书愤(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揽镜自照,诗人发觉自己已是两鬓苍苍,但年华虽逝,壮心却依然炽热,一如当年。
B. 迟暮衰弱,诗人已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依然想报效国家。
C. 当年诗人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曾经十年远戍的博,还立志远征皋兰。
D. 此诗每联都自成对比,形象鲜明,情感强烈,不仅突出了主旨,而且强化了表达效果。
15. 陆游曾以“书愤”为题写过多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请问:(1)甲乙两诗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2)甲乙两诗尾联各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自己幼年时无依无靠的境遇,后来这两句都成为广为流传、经常被使用的成语。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希冀荣华显贵、幻想羽化登仙这两种错误的人生态度的嘲讽。
(3)杜甫在《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中有句云:“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联所用典故与之有类似之处。
(4)酒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从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下册要求背诵的古诗中至少列举两个含有“酒”意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三、积累与运用(本题共7小题,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12分)
1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奄奄一息(yǎn) 天翻地复(fù) 撺掇(cuàn) 火钵(bō)
B. 夙兴夜寐(sù) 磨牙吮血(yǔn) 葳蕤(ruí) 抚赝(yīng)
C. 西装革履(lǚ) 不胜枚举(méi) 氽水(tǔn) 罅隙(xià)
D. 根深帝固(dì) 斧钺汤镬(huò) 青荇(xìng) 踝节(guǒ)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邪曲之害公也(品行不正的小人) ②桴止响腾(飞腾)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同“弆”,收藏) ④九岁不行(不会走路)
B. ①南声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
③便言多令才(擅长辞令) ④形容枯槁(外貌,模样)
C. ①屈平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②无与士耽(沉溺,沉醉)
③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④字而幼孩(取名字)
D. ①宜皆降之(使……投降) ②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③匪我愆期(拖延) ④非及乡时之士也(乡里)
19. 下列文言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译:我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竟然天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
B.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译:虽然人们取舍千差万别,性情有沉静和躁动的不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感到欢喜,心里一时感到自得,就感到高兴和满足,没想到老年将要到来。
C.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您治理国家,为什么要用杀戮的方式?你想要行善,百姓也就从善。君子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D.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周任有句话说:“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再去任职;不行,就该辞职。”(譬如)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不去搀扶,又何必用那助手呢?
20.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茶馆》原文分三幕,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分别展示了旧中国三个时代横断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体现了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
B. 艾青的《大堰河》追求诗的散文化,把现代自由体诗推向新的高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借鉴西方诗歌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格律,进行了新诗格律化的尝试。
C. 茅盾的《风景谈》运用直笔,直接展现边区的美好图景,讴歌延安军民身上的伟大精神和革命情怀;贾平凹的《秦腔》则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厚重的文化意味。
D. 《自然选择的证明》以大量科学事实为依据,有力地驳斥了特创论,表现了自然科学论著的典型特点,强调逻辑论证,语言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3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文中加点的三个重叠形式“银银、疏疏、累累”,说说它们与“银、疏、累”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三)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创制出来的呢?简单说,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的。
地球不但有规律地绕轴自转,昼夜转一圈,而且还绕太阳公转,每365日5小时48分46秒公转一周。 ① ;公转结果产生一年四季。有趣的是,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始终保持一定方向,且与轨道面呈66.5°的交角。当它处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纬度0°),全球昼夜平分。当处于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白天越长,以至到了北极圈内,便呈现出永昼现象(没有黑夜)。到了冬至,太阳直射23.5°S, ② ,变得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则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北黑夜越长,到了北极圈内,就成了永夜(没有白天)。
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随季节发生变化,而这全都取决于纬度的高低。纬度决定了一地太阳高度角大小、昼夜和四季长短,因而也决定了 ③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单位面积吸收辐射能就多;而白昼长、黑夜短,则白天吸收辐射多而夜间支出热量少,温度必然就高。在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辐射收入多而支出少,因而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从这里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不但简明,而且内涵深奥,季节的气候变化能详细地表示,对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普遍意义。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3. 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柳宗元、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流传后世的散文经典名篇中总有一些句子拨动你的心弦,激活你的思维,启迪你的智慧。比如下面两句: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你认同他们的主张吗?请任选其一,联系实际,展开思辨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9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艺术思维的新质和“有意味的形式”
如果把作为真正文学的诗歌,与在它之前漫长时期里流传的神话、传说、民间口头文学相比较;那么,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较之神话思维,已有很大不同。
首先,这主要是拟人化(既是思维方式,又是表现手段)虽然在哲学著作中仍有所表现,但已逐渐成为文学创作的本质特征,人的审美意识由非自觉并继续保留这一特性,而走向自觉。以《楚辞》为例,《九歌》中的诸神与原始神话中的诸神的差异很大。如果原始神话是初民的集体创造,并把它与现实等同;那么《九歌》已改变其原始形态,使之成为纯粹的文学形态。人通过自己的感情体验,审美地观照现实,形成新的自然人化,以自己的感情心理赋予对象,寄托自己的情思。于是诸神就成了人的自觉的创造,通过神的世界,又折射出人的精神世界。像湘君、湘夫人,既是水神,又是像人一样的懂得爱恋之情的游荡于水乡的精灵。同时,拟人化又成了一种具体的艺术手段。例如《诗经》中拟人化了的鸟,它与民间故事、传说中会说话的鸟已大不相同。它口吐人言,它所讲述的遭遇,都积淀着人的感情与情思,以及人的希望与理想,从而获得社会心理的特征,使得这种拟人化,成为人的审美自觉使用的一种手法。
其次,审美意识走向自觉,使得审美感情升华,使人的喜怒哀乐,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加强审美感情的社会化。就拿诗歌中的爱情来说,这时爱情的歌唱,已不是原始的野性的呼喊。这时的爱情描写与咏唱,成了一种美好的理想、生活追求的象征,升华为一种为人们所宝贵的感情,以致因为达不到这种感情而在心灵上痛苦万分,并受到欣赏者的同情。同时,爱情开始受到社会准则制约,既有高尚与卑俗之分,也有优美与丑恶、美满和不幸之别。传说中王子与公主的爱情,与妖婆、魔怪破坏的敌对性特征,逐渐减弱以至消失,更多是出现可能受到可畏的人言干预的爱情,或害怕被主子看中而强抢去的那种忡忡忧心,或因丈夫喜新厌旧而遭遗弃的呼号,或因丈夫远戍边地,关山阻隔,重逢之日的那种惆怅与痛苦。总之,人的感情由于文化的发展而日趋社会化,逐渐形成一种审美理想。
再次,如果原始的诗歌、故事、传说是人民的集体创作,人类往往是一种类的代表着或是善与恶的象征;那么作为文学的诗歌,开始走向个人的创造,此时的创作者开始成为创作主体。当然,这中间存在很长的过渡期。像《诗经》虽然大多为民间创作,但不少创作已具有个性特征,特别是一些抒情诗、叙事诗,诗人个性相当突出,其中抒情、写作与一般民歌不可同日而语。至于在屈原的作品中,渗透全部诗作的是其诗人强大的独创精神。希腊史诗是集体创作,但是人物开始具有个性化的某些因素,而渐渐摆脱脸谱化。
原始初民在舞蹈、歌唱中只重节奏、形式而不重歌词的现象,这是十分可能的。这种节奏作为一种有规律的活动,无疑具有意味,因而使人为之激赏,但它终究未能保留下来,为什么?主要是没有文字记载,因为纯形式的东西是难以存在的。现在回到以文字记载下来的诗歌来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首歌,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歌之一。这首歌的意味在哪里?其一,这首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词义丰富,涵盖面大。它们都是双音词,较之原来简单的单音词,要复杂得多。这首歌通过词序的展现,再现一幕一幕的行猎图,这里也许有关于狩猎的知识传授、技巧训练,使人在回忆与再现的欢乐中感受到一种意味。如果此歌只是即兴音响,不具上述意味,它就难以流传下来。其二,这首歌有强烈的节奏与音韵,激发使人愉快的感情。它既是生理的,使唱者、舞者可以舒展强有力的手脚;又是心理的,在反复叫喊、追逐的模拟中,显示人的智能与蛮勇,惊恐与喜悦,再次体验对力的崇敬,显示一种感情化了的理想,确证人的本身的力量。意味与词意不可分,也与韵律密切相关。这些因素的和谐融合,形成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不仅词意有意味,而且韵律也具有意味。文学这种形式的发生,也就是有意味形式的发生。
再以《蒹葭》一诗为例。从表层看,它的意味在于其歌词的顺序,展现了一幅深秋景色,有人在苇塘边寻找他(或她)的所爱。这里有对爱情的热烈追求,也有可望而不可得的无限惆怅。同时这种深沉的情绪,很难用节奏强烈、言词短促的句式加以表现,却在富有音乐性的、婉转舒展、回环往复的曲调中抒发出来,造成一种意味。
如果再深入一步,何以此情此景与音乐的交融形式,会激发人们的审美感情?有意味的形式后面的“终极实在”是什么?这就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过程中,通过种种生活经验、自然变幻、感情变化而逐渐形成的审美的心理沉积。其中既包括感受、感情、知觉和认识,也兼容对自然节律、线条、色彩、音响乃至语言变化的种种感受,组成人类共同的无意识的心理储存。它既是生理的、心理的,给予人以快适,与人的种种现实的感受、感情相适应;又是社会的,与人的升华了的社会审美理想相一致,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创造和审美需求的内驱力。
这种以诗语为载体的有意味的形式,就是审美意识的形态。
(摘编自钱中文《论文学形式的发生》)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九歌》中的诸神与原始神话中的诸神全然不同,因为前者是作家个人的文学创造,后者是初民的集体创造。
B. 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源自神话思维,它是原始神话思维的发展,首先表现为拟人化成为审美自觉使用的手段。
C. 作为文学的诗歌由集体创作走向个人创造,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从《诗经》到《楚辞》的发展可资为证。
D. 有意味的形式后面的“终极实在”是人类审美的心理积淀,其本质就是人对自然节律和语言变化的各种感受。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鸷鸟之不群兮”(《离骚》)中,诗人自比为鸷,意在表明自己品性刚烈,卓立于世,不与凡鸟同流合污。
B. 《孔雀东南飞》这首长篇叙事诗对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描写与咏唱,反映了人们对自由幸福爱情的追求。
C. 原始初民的舞蹈、歌唱重节奏、形式,却未能将这种节奏、形式保留下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无文字记载。
D. “断竹,续竹,飞土,逐突”这首古歌得以流传后世就是因为其歌词简单但含义丰富,能传达出欢乐意味。
3. 下列对本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从拟人化、审美意识、个人创造这三个层面阐述艺术思维的新质,再解析“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与功能。
B. 第二段以《诗经》为例,论证诗歌中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指出拟人化是人的审美自觉使用的一种艺术手段。
C. 第三段将诗歌中的爱情与传说中的爱情作比较,强调文化的发展使得人的感情日趋社会化,从而形成审美理想。
D. 文中对“有意味的形式”作了层层递进的论析,采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相结合的手法,深入浅出,易于理解。
4. 《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有意味的形式”是如何体现的?请从“词意”和“韵律”两个角度简要分析。
附原文: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答案】1. C 2. D
3. A 4. 示例:①在词意方面:词语变换(如“同仇”“偕作”“偕行”,“同袍”“同泽”“同裳”,“戈矛”“矛戟”“甲兵”),用近义词反复强调,词意逐层递进,凸显同仇敌忾之意。②在韵律方面:四字一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气势豪迈.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九歌》中的诸神与原始神话中的诸神全然不同”错误。由原文“《九歌》中的诸神与原始神话中的诸神的差异很大”可知,“全然不同”夸大其词。
B.“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源自神话思维”错误。原文只是将文学创作的艺术思维与神话思维作了比较,强调二者有很大不同,而并未论及源流问题;另外,“首先表现为拟人化成为审美自觉使用的手段”这一表述与原文信息不等值,由原文“这主要是拟人化(既是思维方式,又是表现手段)”可知,原文指出拟人化不仅是表现手段,也是思维方式。
D.“其本质就是人对自然节律和语言变化的各种感受”错误。由原文“有意味的形式后面的“终极实在”是什么?……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创造和审美需求的内驱力”可知,选项窄化了原文语意。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作出合理推论的能力 。
D.“就是因为其歌词简单但含义丰富,能传达出欢乐意味”错误。由原文“主要是没有文字记载,因为纯形式的东西是难以存在的。现在回到以文字记载下来的诗歌来说。‘断竹,续竹,飞土,逐宍’这首歌,被认为是最古老的歌之一……意味与词意不可分,也与韵律密切相关,选项范围缩小了,这首古歌得以流传后世还与韵律密切相关。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审美意识”表述不准确。由原文“其次,审美意识走向自觉,使得审美感情升华,使人的喜怒哀乐,获得更为丰富的内容,从而加强审美感情的社会化”可知,应该是“审美感情的社会化”。“再解析‘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与功能”错误。由原文“有意味的形式后面的‘终极实在’是什么?……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创造和审美需求的内驱力”可知,应是“再解析‘有意味的形式’的内涵与实质”。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信息以及运用信息的能力。
由原文“其一,这首歌的歌词虽然简单,但词义丰富,涵盖面大”可知,一首诗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通过歌词能够表现很深的情感。《诗经·秦风·无衣》这首诗分为三部分,利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只在关键部分变换词语,如“同仇”“偕作”“偕行”,“同袍”“同泽”“同裳”,“戈矛”“矛戟”“甲兵”,而同位置的词语在语意上又相近,不仅起到强调的作用,而且词意逐层递进,凸显同仇敌忾之意。
由原文“。其二,这首歌有强烈的节奏与音韵,激发使人愉快的感情。它既是生理的,使唱者、舞者可以舒展强有力的手脚;又是心理的,在反复叫喊、追逐的模拟中,显示人的智能与蛮勇,惊恐与喜悦,再次体验对力的崇敬,显示一种感情化了的理想,确证人的本身的力量”可知,一首诗之所以有意味,是因为具有强烈的节奏和音韵。《诗经·秦风·无衣》四字一句,句式整齐,节奏明快;重章叠句,回环往复,气势豪迈。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计问题
(前情提要: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阿Q不仅失去工钱,丢了布衫,被赵秀才打,被地保教训,还被迫以棉被质两千大钱,用于送地保酒钱,向赵府赔礼履行条约,仅剩几文又统统喝了酒了……)
他起来之后,也仍旧在街上逛,虽然不比赤膊之有切肤之痛,却又渐渐的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仿佛从这一天起,未庄的女人们忽然都怕了羞,伊们一见阿Q走来,便个个躲进门里去。甚而至于将近五十岁的邹七嫂,也跟着别人乱钻,而且将十一岁的女儿都叫进去了。阿Q很以为奇,而且想:“这些东西忽然都学起小姐模样来了。这娼妇们……”
但他更觉得世上有些古怪,却是许多日以后的事。其一,酒店不肯赊欠了;其二,管土谷祠的老头子说些废话,似乎叫他走;其三,他虽然记不清多少日,但确乎有许多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酒店不赊,熬着也罢了;老头子催他走,噜苏一通也就算了;只是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却使阿Q肚子饿:这委实是一件非常“妈妈的”的事情。
阿Q忍不下去了,他只好到老主顾的家里去探问,——但独不许踏进赵府的门槛,——然而情形也异样:一定走出一个男人来,现了十分烦厌的相貌,像回复乞丐一般的摇手道:
“没有没有!你出去!”
阿Q愈觉得稀奇了。他想,这些人家向来少不了要帮忙,不至于现在忽然都无事,这总该有些蹊跷在里面了。他留心打听,才知道他们有事都去叫小Dn①。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所以阿Q这一气,更与平常不同,当气愤愤的走着的时候,忽然将手一扬,唱道:
“我手执钢鞭将你打!②……”
几天之后,他竟在钱府的照壁前遇见了小D。“仇人相见分外眼明”,阿Q便迎上去,小D也站住了。
“畜生!”阿Q怒目而视的说,嘴角上飞出唾沫来。
“我是虫豸,好么?……”小D说。
这谦逊反使阿Q更加愤怒起来,但他手里没有钢鞭,于是只得扑上去,伸手去拔小D的辫子。小D一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一手也来拔阿Q的辫子,阿Q便也将空着的一只手护住了自己的辫根。从先前的阿Q看来,小D本来是不足齿数的,但他近来挨了饿,又瘦又乏已经不下于小D,所以便成了势均力敌的现象,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
“好了,好了!”看的人们说,大约是解劝的。
“好,好!”看的人们说,不知道是解劝,是颂扬,还是煽动。
然而他们都不听。阿Q进三步,小D便退三步,都站着;小D进三步,阿Q便退三步,又都站着。大约半点钟,——未庄少有自鸣钟,所以很难说,或者二十分钟,——他们的头发里便都冒烟,额上便都流汗,阿Q的手放松了,在同一瞬间,小D的手也正放松了,同时直起,同时退开,都挤出人丛去。
“记着罢,妈妈的……”阿Q回过头去说。
“妈妈的,记着罢……”小D也回过头来说。
这一场“龙虎斗”似乎并无胜败,也不知道看的人可满足,都没有发什么议论,而阿Q却仍然没有人来叫他做短工。
有一日很温和,微风拂拂的颇有些夏意了,阿Q却觉得寒冷起来,但这还可担当,第一倒是肚子饿。棉被、毡帽、布衫,早已没有了,其次就卖了棉袄;现在有裤子,却万不可脱的;有破夹袄,又除了送人做鞋底之外,决定卖不出钱。他早想在路上拾得一注钱,但至今还没有见;他想在自己的破屋里忽然寻到一注钱,慌张的四顾,但屋内是空虚而且了然。于是他决计出门求食去了。
他在路上走着要“求食”,看见熟识的酒店,看见熟识的馒头,但他都走过了,不但没有暂停,而且并不想要。他所求的不是这类东西了;他求的是什么东西,他自己不知道。
未庄本不是大村镇,不多时便走尽了。村外多是水田,满眼是新秧的嫩绿,夹着几个圆形的活动的黑点,便是耕田的农夫。阿Q并不赏鉴这田家乐,却只是走,因为他直觉的知道这与他的“求食”之道是很辽远的。但他终于走到静修庵的墙外了。
庵周围也是水田,粉墙突出在新绿里,后面的低土墙里是菜园。阿Q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便爬上这矮墙去,扯着何首乌藤,但泥土仍然簌簌的掉,阿Q的脚也索索的抖;终于攀着桑树枝,跳到里面了。里面真是郁郁葱葱,但似乎并没有黄酒馒头,以及此外可吃的之类。靠西墙是什么,下面许多笋,只可惜都是并未煮熟的,还有油菜早已经结子,芥菜已将开花,小白菜也很老了。
阿Q仿佛文童落第似的觉得很冤屈,他慢慢走近园门去,忽而非常惊喜了,这分明是一畦老萝卜。他于是蹲下便拔,而门口突然伸出一个很圆的头来,又即缩回去了,这分明是小尼姑。小尼姑之流是阿Q本来视若草芥的,但世事须“退一步想”,所以他便赶紧拔起四个萝卜,铲下青叶,兜在大襟里。然而老尼姑已经出来了。
“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阿呀,罪过呵,阿唷,阿弥陀佛!……”
“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且看且走的说。
“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指着他的衣兜。
“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
阿Q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这本来在前门的,不知怎的到后园来了。黑狗哼而且追,已经要咬着阿Q的腿,幸而从衣兜里落下一个萝卜来,那狗给一吓,略略一停,阿Q已经爬上桑树,跨到土墙,连人和萝卜都滚出墙外面了。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
阿Q怕尼姑又放出黑狗来,拾起萝卜便走,沿路又捡了几块小石头,但黑狗却并不再现。阿Q于是抛了石块,一面走一面吃,而且想道,这里也没有什么东西寻,不如进城去……
(节选自鲁迅《阿Q正传》第五章)
【注释】①小Dn:即小同。②“我手执钢鞭将你打!”:当时绍兴地方戏《龙虎斗》中的唱词。
5.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阿Q觉得“有些古怪”,却是在“许多日以后”,体现了阿Q对周遭环境与自身际遇、他人言行缺少体察和认知,麻木不仁。
B. “求食”路上,阿Q走过了“熟识”的酒店、馒头,因为阿Q知道失去做短工赚钱的活计后,以往“熟识”的求食之路行不通。
C. 阿Q因生计问题而爬墙入庵前,“迟疑了一会,四面一看,并没有人”,他有踌躇和畏惧,这说明阿Q并非毫无底线。
D. 选文中多次出现老尼姑“念佛”这个细节,这与她的身份相符,强调了她是一位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的佛家弟子。
6.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二两段以阿Q的限知视角来叙述,比全知视角更能体现阿Q的失落,使读者能感同身受地体验他悲惨的处境,凸显了他的生计问题。
B. 标点有助于表情达意,如“妈妈的,记着罢……”“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两句中的省略号都表示声音延长,还原了对话现场。
C. 本文与《边城》同是乡土小说,前者以近乎漫画的夸张手法,揭示人性的普遍弱点,后者以田园牧歌般的笔调,展现人性的善良美好。
D. 鲁迅小说善用白描,如“好了,好了!”“好,好!”这两处言语细节传神地勾画出闲人们虚伪做作、幸灾乐祸、无聊空虚的看客心态。
7. 鲁迅先生曾评价小D说:“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那么为什么小D大起来会和阿Q一样呢?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
8. 在《阿Q正传》读书研讨会上,你要以“在喜剧表象下隐含着悲剧”为主题发言,请你结合本文中阿Q的表现,列出发言要点。
【答案】5. D 6. B
7. ①二者境遇相同,都处于未庄的底层。小D和阿Q一样以打短工为生,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②二者有相同的性情和精神状态。阿Q要打小D时,小D竟说出阿Q被别人打时说的话“我是虫豸”,一样的自轻自贱,“龙虎斗”体现二者都欺软怕硬;③小D年龄小,在小D身上再现了阿Q的过去,而在阿Q身上预示着小D的未来,鲁迅先生以这样的循环来暗示阿Q性格存在的普遍性。
8. ①喜剧指的是阿Q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滑稽可笑又有些无赖的言行和思想,例如他面对外部情境的麻木不仁,与小D之间的冲突,偷萝卜时表现出的无赖等;②悲剧指阿Q吃苦耐劳,却因一点小事被逼得短工无处做,连基本生存条件都无法得到满足。(或者悲剧表现在精神的扭曲,阿Q在未庄受到的是侮辱和欺凌,精神被扭曲,因此他也以暴力和欺凌更弱者来获得自我满足,例如他对小D和小尼姑的欺凌等;或者悲剧指阿Q饱受欺凌,但不觉醒、不自知,对自己受到未庄排斥不明所以,只觉得“有些古怪”);③通过悲喜剧的交融,鲁迅先生将批判的目光聚焦到我们的(民族的“劣根性”)国民性问题。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D.“强调了她是一位与人为善、慈悲为怀的佛家弟子”错误。“追来的是一匹很肥大的黑狗”,“追来的”说明狗很凶,与佛家净地不符,“很肥大”意味着至少静修庵的食物不欠缺;“只剩着黑狗还在对着桑树嗥,老尼姑念着佛”,说明老尼姑对阿Q是没有同情怜悯的,这和她出家人的慈悲为怀的宗旨不符,所以“念佛”是作者用了反讽的手法。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妈妈的,记着罢……’‘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两句中的省略号都表示声音延长,还原了对话现场”错误。“妈妈的,记着罢……”有引文省略之意,“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是话语的中断。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次要人物性格分析和对课内“阿Q精神”的把握能力。
由原文“这小D,是一个穷小子,又瘦又乏,在阿Q的眼睛里,位置是在王胡之下的,谁料这小子竟谋了他的饭碗去”可知,小D和阿Q一样是一个穷小子,并且又瘦又乏,都已打短工为生,所以二者的境遇相同,都处于未庄的底层。
鲁迅自己解释:“他叫‘小同’,大起来,和阿Q一样。”阿Q和小D打斗的场景中,阿Q说“畜生”时,小D刚开始害怕地答道“我是虫豸,好么”,重复了阿Q之前曾经说过的“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因此,二者有相同的性情和精神状态,“龙虎斗”体现二者都欺软怕硬。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D将逐渐成长为阿Q的人格。将阿Q与小D互相揪着辫子打架的场面比喻为“龙虎斗”,是展现历史循环的一种戏剧化表现方式。“四只手拔着两颗头,都弯了腰,在钱家粉墙上映出一个蓝色的虹形,至于半点钟之久了”,钱家粉墙上映出蓝色虹形,粉墙背景代表现有社会秩序,映出的虹形象征着阿Q的人格延续到小D身上的圆满历史循环。鲁迅以绘画形象暗示阿Q的精神特质将传给小D,象征性地表现中国人精神特质的历史循环,暗示了阿Q性格存在的普遍性。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的意蕴的能力。
阿Q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起来之后,渐渐地觉得世上有些古怪了,只好到老主顾的家里去探问,知道是小D谋了他的饭碗,当他气愤愤的走着的时候,忽然将手一扬,唱道:“我手执钢鞭将你打!……”,从而体现阿Q的麻木不仁。几天之后,阿Q竟在钱府的照壁前遇见了小D,于是扑上去抓住小D的辫子,二人扭打起来。阿Q跳进静修庵偷萝卜的时候,老尼姑问他怎么跳进园里头萝卜,阿Q边走边说“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没有说完话,拔步便跑,表现处阿Q的无赖。所以喜剧指的是阿Q一系列富有喜剧性的滑稽可笑又有些无赖的言行和思想。
同时先生又从“爱”的角度出发,以同情与怜悯的态度刻画阿Q。阿Q因与吴妈发生“恋爱悲剧”之后,许多时日,没有一个人来叫他做短工,导致他无法谋生,连最基本的生活都无法得到满足,鲁迅对阿Q充满着人道主义的同情,他谴责侮辱阿Q人格、摧残阿Q人性的一切社会势力。
在具体的阿Q形象中,喜剧因素和悲剧因素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我们差不多从阿Q的每一个富有喜剧性的行动中都可以体会到隐藏在深处的悲剧味道,而阿Q的悲剧又是通过喜剧性格的发展而构成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节选自《过秦论(上)》)
材料二:
①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三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宜未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此岂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攻秦矣,然因于阻险而不能进。岂勇力智慧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厄,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曰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案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②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先王知壅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故周王序得其道,千余载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能长。由是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③鄙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因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节选自《过秦论(下)》,有删改)
9.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故A秦之盛也B繁法C严刑D而天下震E及其衰也F百姓怨G而海H内叛矣。
10. 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弱”,指弱小者,《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的“傲”意为傲世的情怀,二者用法相同。
B. “因”,承袭、沿袭,与《过秦论(上)》中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因”词义相同。
C. “阖”,关闭、闭合,与《项脊轩志》中的“比去,以手阖门”的“阖”词义相同。
D. “为国”,治理国家,与《六国论》中的“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的“为国”词义相同。
11.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秦从穆公开始的二十多个国君,经常称雄诸侯,主要与秦国地势险固有关,并不是因为他们个个都贤明。
B. 东方六国诸侯出身平民,名曰灭秦,实谋私利,缺乏凝聚力,必然知难而退,秦朝如果决策正确,完全可以再次统一天下。
C. 周王朝能传续千余年的根本原因是能“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从而“序得其道”,避免“壅蔽之伤国”。
D. 材料最后表明作者的写作意图,即劝谏西汉统治者,想要国家长治久安,就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取舍有序,变化适时。
12.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2)贵为天子,富有四海,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13. 秦歼灭六国,一统天下,但却迅速灭亡,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请从材料二的第②段中概括出秦朝灭亡的三个原因。
【答案】9. BEF 10. B 11. B
12. (1)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2)尊贵到身为天子(贵为天子),富足到拥有天下(富有天下),自己却被人擒获,这是因为他挽救败局的政策是错误的啊。
13. ①秦王们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错而不改,终身不悟;
②秦忌讳直言劝谏,言路不通,下情不能上达;
③秦强盛时繁法严刑(法令严苛,刑法严酷),尽失民心之根本。
【解析】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
“故……也”是表推论的一个固定结构,因此,“故……也”之后须断开,所以B处断句;
“天下震”主谓结构单独成句,“天下震”是“繁法严刑”的结果,中间用“而”连接,不能断开,所以E处断句;
“百姓”作主语,主语前断句,所以F处断句。
故选BEF。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形容词作名词,弱小者;/形容词作名词,傲世之情。句意:收纳弱小,扶助疲困。/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
B.错误。 词义不同。承袭、沿袭;/凭借。句意:因循不改。/凭借华山作为城墙,就着黄河作为护城河。
C.正确。都是“关闭、闭合”意思。句意:闭上嘴巴不敢说话。/等到去的时候,(她)用手轻轻地关闭轩门。
D.正确。都是“治理国家”的意思。句意:因此君子治理国家。/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
故选B。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B.“东方六国诸侯出身平民,……完全可以再次统一天下”错误。“诸侯起于匹夫”中的“诸侯”指的是秦末各地反秦势力的领袖,而不是指“东方六国诸侯”;“完全可以再次统一天下”于文无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作难”,起义(或发难);“七庙隳”,国家灭亡;“为天下笑者”,被动句,“为”表被动。
(2)“为禽者”,被动句,“为”表被动;“禽”,通“擒”,擒获;“非”,错误。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①根据“秦王足己而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之惑,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可知,秦王们骄傲自满(刚愎自用),错而不改,终身不悟;
②根据“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指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也,忠言未卒于口而身糜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而忠臣不谏,智士不谋也。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悲哉”可知,秦忌讳直言劝谏,言路不通,下情不能上达;
③根据“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可知,秦强盛时繁法严刑(法令严苛,刑法严酷),尽失民心之根本。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小小的地方,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管辖全国,使六国诸侯都来朝见,已经一百多年了;这之后把天下作为家业,用崤山、函谷关作为自己的内宫;陈涉一人起义国家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节选自《过秦论(上)》)
材料二:
①子婴登位,最终也不曾觉悟,假使子婴有一般君主的才能,仅仅得到中等的辅佐之臣,崤山以东地区虽然混乱,秦国的地盘还是可以保全的,宗庙的祭祀也不会断绝。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从穆公以来,一直到秦始皇,二十多个国君,经常在诸侯中称雄。难道代代贤明吗?这是地位形势造成的呀!再说天下各国曾经同心合力进攻秦国,然而被险阻困住不能前进。难道是因为勇气、力量和智慧不够吗?是地形不利,地势不便啊。秦国把小邑并为大城,在险要关塞驻军防守,把营垒筑得高高的而不轻易跟敌方作战,紧闭关门据守险塞,肩扛矛戟守卫在那里。诸侯们出身平民,是为了利益联合起来,并没德高望众而位居王位者的德行。他们的交往不亲密,他们的下属不亲附。名义上是说灭亡秦朝,实际上是为自己谋求私利。他们看见秦地险阻难以进犯,就必定退兵。如果他们能安定本土,让人民休养生息,等待秦的衰败,收纳弱小,扶助疲困,来指挥东方诸侯新建的各国的君主,就不用担心在天下实现不了自己的愿望了。可是他们尊贵身为天子,富足拥有天下,自己却遭擒获,这是因为他们在覆亡前夕没有做出挽救的措施。
②秦王满足一己之功,不求教于人,一错到底而不改变。二世承袭父过,因循不改,残暴苛虐以致加重了祸患。子婴孤立无亲,形势危急而又势力微弱无人辅佐。三位君主一生昏惑而不觉悟,秦朝灭亡,不也是应该的吗?在这个时候,世上并非没有深谋远虑懂得形势变化的人士,然而他们所以不敢竭诚尽忠,纠正主上之过,就是由于秦朝的风气多有忌讳的禁规,忠言还没说完而自己就被杀戮了。所以使得天下之士只能侧着耳朵听,叠足而立,不敢迈步,闭上嘴巴不敢说话。因此,三位君主迷失了路途,而忠臣不敢进谏言,智士不敢出主意,天下已经大乱,皇上还不知道,难道不可悲吗?先王知道壅塞不通就会伤害国家,所以设置公卿、大夫和士,来整治法律设立刑罚,天下因而得到治理。强盛的时候,禁止残暴诛讨叛乱,天下服从;衰弱的时候,五霸为天子征讨,诸侯也顺从;土地被割削的时候,在内能自守备,在外还有亲附,社稷得以保存。所以秦朝强盛的时候,繁法严刑,天下震惊;等到它衰弱的时候,百姓怨恨,天下背叛。周朝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合乎根本大道,因而传国一千多年不断绝。而秦朝则是本末皆失,所以不能长久。由此看来,安定和危亡的纲纪相距太远了!
③俗话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过去的经验教训不忘记,就是以后做事的借鉴)。因此君子治理国家,考察于上古的历史,验证以当代的情况,还要通过人事加以检验,从而了解兴盛衰亡的规律,详知谋略和形势是否合宜,做到取舍有序,变化适时,所以历时长久,国家安定。
(节选自《过秦论(下)》,有删改)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陆游的两首《书愤》,完成小题。
书愤(甲)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①,壮图万里战皋兰②。
关河③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①的博:在四川,此泛指川陕。②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③关河:泛指边塞。
书愤(乙)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14. 下列对《书愤(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揽镜自照,诗人发觉自己已是两鬓苍苍,但年华虽逝,壮心却依然炽热,一如当年。
B. 迟暮衰弱,诗人已不胜戎衣,但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依然想报效国家。
C. 当年诗人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曾经十年远戍的博,还立志远征皋兰。
D. 此诗每联都自成对比,形象鲜明,情感强烈,不仅突出了主旨,而且强化了表达效果。
15. 陆游曾以“书愤”为题写过多首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不尽相同。请问:(1)甲乙两诗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2)甲乙两诗尾联各抒发了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答案】14. D 15. (1)①甲诗直接抒情(直抒胸臆)。②乙诗用典抒情(用典明志、间接抒情)。
(2)①甲诗:尾联意谓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征战疆场、澄清山河之事,在我身上终究无法实现,只能袖手旁观,表现了诗人立志恢复中原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悲痛苍凉。②乙诗:尾联高度评价《出师表》,赞扬诸葛亮自请北伐、讨贼报国的志向,暗讽朝野上下都是主降的碌碌小人,不思北伐,同时以诸葛亮自勉,表明诗人至死不移的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解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D.“此诗每联都自成对比”错误。此诗首联、颔联和尾联的出句和对句都构成对比,但颈联没有对比。颈联写诗人曾经近十年驻守在遥远的博岭的前哨,还立志到万里之外的皋兰跃马横枪实现自己杀敌立功的宏伟理想,出句写过去的战斗经历,对句写当年的壮志,本联与尾联的如今报国无门,只能“袖手旁观”形成鲜明对比,而自身不构成对比。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表达技巧和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1)“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写征战的事无休无止地发生在边远地方,谁能料到现在却让我在这里袖手观望!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存胸,宝剑在握,寒光闪烁,还是想拼一拼的。于是想起了当年之事。那时,他一腔热血,满怀激情,为了收回失地,远戍的博,鏖战皋兰。然而,时光流逝,那自古以来的关河无穷之事,在种植身上终于无法实现。诗人为国尽忠,壮志凌云,岂料到如今变成一个袖手旁观之人,其心情之悲痛苍凉,溢于字里行间。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立志恢复中原但报国无门、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悲痛苍凉。
(2)“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高度评价《出师表》,赞扬诸葛亮自请北伐、讨贼报国的志向。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间接抒情,以诸葛亮自勉,表明诗人至死不移的杀敌报国、恢复中原的爱国情怀。
综上所述,甲诗直接抒情,乙诗用典抒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形象地描写出自己幼年时无依无靠的境遇,后来这两句都成为广为流传、经常被使用的成语。
(2)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希冀荣华显贵、幻想羽化登仙这两种错误的人生态度的嘲讽。
(3)杜甫在《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近呈苏涣侍御》中有句云:“盈把那须沧海珠,入怀本倚昆山玉。”李商隐《锦瑟》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联所用典故与之有类似之处。
(4)酒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常见意象,请从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必下册要求背诵的古诗中至少列举两个含有“酒”意象的诗句: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茕茕孑立 ②. 形影相吊 ③. 富贵非吾愿 ④. 帝乡不可期 ⑤.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⑥.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⑦. 樽酒家贫只旧醅 ⑧. 青眼聊因美酒横(酌酒以自宽 桃李春风一杯酒)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
本题易错字:“茕”“孑”“吊”“樽”“醅”“酌”。
三、积累与运用(本题共7小题,24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本题共4小题,12分)
17.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奄奄一息(yǎn) 天翻地复(fù) 撺掇(cuàn) 火钵(bō)
B. 夙兴夜寐(sù) 磨牙吮血(yǔn) 葳蕤(ruí) 抚赝(yīng)
C. 西装革履(lǚ) 不胜枚举(méi) 氽水(tǔn) 罅隙(xià)
D. 根深帝固(dì) 斧钺汤镬(huò) 青荇(xìng) 踝节(guǒ)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和字形能力。
A.“天翻地复”应为“天翻地覆”,“撺掇(cuàn)”的“撺”应读“cuān”;
B.“磨牙吮血(yǔn)”中“吮”应读“shǔn”,“抚赝”中“赝”应为“膺”;
D.“根深帝固”应为“根深蒂固”,“踝节(guǒ)”的“踝”应读“huái”。
故选C。
18.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①邪曲之害公也(品行不正的小人) ②桴止响腾(飞腾)
③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同“弆”,收藏) ④九岁不行(不会走路)
B. ①南声函胡(同“含糊”,重浊模糊) ②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辈)
③便言多令才(擅长辞令) ④形容枯槁(外貌,模样)
C. ①屈平既绌(同“黜”,指被罢免官职) ②无与士耽(沉溺,沉醉)
③吾妻归宁(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 ④字而幼孩(取名字)
D. ①宜皆降之(使……投降) ②而刘夙婴疾病(缠绕)
③匪我愆期(拖延) ④非及乡时之士也(乡里)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②“腾”,传播;句意: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
C.④“字”,养育;句意:养育你们的小孩。
D.④“乡”,同“向”,先前;句意:(陈涉)比不上先前(九国)的武将谋臣。
故选B。
19. 下列文言文有关句子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项脊轩志》)
译: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竟然天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
B.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译:虽然人们取舍千差万别,性情有沉静和躁动的不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感到欢喜,心里一时感到自得,就感到高兴和满足,没想到老年将要到来。
C.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篇第十二》)
译:您治理国家,为什么要用杀戮的方式?你想要行善,百姓也就从善。君子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D. 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篇第十六》)
译:周任有句话说:“能贡献自己的力量,再去任职;不行,就该辞职。”(譬如)盲人遇到危险,不去扶持;将要摔倒,不去搀扶,又何必用那助手呢?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A.“竟日”,整日。句意:我的孩子,好久没有见到你的身影了,为什么整天默默待在这里,很像个女孩子啊?
故选A。
20.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茶馆》原文分三幕,以老北京裕泰茶馆为舞台,分别展示了旧中国三个时代的横断面,具有浓厚的历史感,体现了作者“大茶馆小社会”的独特构思。
B. 艾青的《大堰河》追求诗的散文化,把现代自由体诗推向新的高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借鉴西方诗歌形式,融入中国传统格律,进行了新诗格律化的尝试。
C. 茅盾的《风景谈》运用直笔,直接展现边区的美好图景,讴歌延安军民身上的伟大精神和革命情怀;贾平凹的《秦腔》则充满了乡土气息和厚重的文化意味。
D. 《自然选择的证明》以大量科学事实为依据,有力地驳斥了特创论,表现了自然科学论著的典型特点,强调逻辑论证,语言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C.“运用直笔”错误。茅盾在写作中运用曲笔,把政治寓于风景之中。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1小题,3分)
2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奶奶突然说:“月亮进来了!”我们就都跑出门去,它果然就在院子里,但再也不是那么一个满满的圆了,尽院子的白光,是玉玉的,银银的,灯光也没有这般儿亮的。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我们都走近去,不知道那个满圆儿去哪儿了,却疑心这骨朵儿是繁星儿变的。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比平日少了许多。月亮正在头顶,明显大多了,也圆多了,清清晰晰看见里边有了什么东西。
文中加点的三个重叠形式“银银、疏疏、累累”,说说它们与“银、疏、累”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答案】①“银”表示银子,重叠后表示月色皎洁;②“疏”表示粗疏、疏离,重叠后表示更加地稀疏;③“累”原表堆叠,重叠后表示花骨朵接连成串(或连续成串)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表达效果的把握能力。
“银”,本意是银子。“银银”,可以指银色的。本处是形容院子中的月光,使用“银银的”形容月光皎洁。
“疏”本意是粗疏、疏离。“疏疏”,形容稀疏。本处是形容那棵粗粗的桂树的 叶子,而且和前面“疏疏的枝”相照应,表示桂树叶子的稀疏。
“累”,是累积的意思。“累累”,形容连接成串。本处是形容花骨朵,是说花骨朵接连成串。
(三)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什么创制出来的呢?简单说,是根据地球绕太阳的运行规律制定的。
地球不但有规律地绕轴自转,昼夜转一圈,而且还绕太阳公转,每365日5小时48分46秒公转一周。 ① ;公转结果产生一年四季。有趣的是,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始终保持一定方向,且与轨道面呈66.5°的交角。当它处于春分和秋分位置时,太阳直射赤道(纬度0°),全球昼夜平分。当处于夏至位置时,太阳直射23.5°N,北半球昼长夜短,而且越向北白天越长,以至到了北极圈内,便呈现出永昼现象(没有黑夜)。到了冬至,太阳直射23.5°S, ② ,变得南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则昼短夜长,而且越向北黑夜越长,到了北极圈内,就成了永夜(没有白天)。
太阳高度角与昼夜长短随季节发生变化,而这全都取决于纬度的高低。纬度决定了一地太阳高度角大小、昼夜和四季长短,因而也决定了 ③ 。太阳高度角大,地面单位面积吸收辐射能就多;而白昼长、黑夜短,则白天吸收辐射多而夜间支出热量少,温度必然就高。在北半球,夏季昼长夜短,辐射收入多而支出少,因而夏季温度高,冬季温度低。从这里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不但简明,而且内涵深奥,季节的气候变化能详细地表示,对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普遍意义。
(二十四节气示意图)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3.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22. ①自转结果产生昼夜交替
②情况与夏至时正好相反
③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能量收支的多少(或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
23. 从这里可以看出,二十四节气虽然简明,却内涵深奥,能详细地表示季节的气候变化,对指导农业生产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具有普遍意义。
【解析】
【分析】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①处根据后文“公转结果产生一年四季”以及分号可知,此处要填的内容应与前面“地球不但有规律地绕轴自转,昼夜转一圈”相对应,此处要填与自转产生的现象有关内容,所以此处填“自转结果产生昼夜交替”。
②处前文提到夏至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到了冬至时又提到“南半球昼长夜短”,两种情况正好相反,所以此处填“情况与夏至时正好相反”。
③处根据前文提到的“因而”与后文提到的“白昼长、黑夜短,则白天吸收辐射多而夜间支出热量少,温度必然就高”可知,此处总结句与太阳辐射能和温度有关,所以此处填“太阳辐射的强度和能量收支的多少(或太阳辐射能的多少和温度的高低)。
【2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部分存在两处语病:
一是关联词误用,“不但简明,而且内涵深奥”,此处表示转折关系,应改为“虽然简明,却内涵深奥”;
二是中途易辙,“季节的气候变化能详细地表示”这一分句属于中途易辙,整句主语是“二十四节气”,因此,“季节的气候变化能详细地表示”应改为“能详细地表示季节的气候变化”。
四、写作(60分)
24.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柳宗元、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他们流传后世的散文经典名篇中总有一些句子拨动你的心弦,激活你的思维,启迪你的智慧。比如下面两句: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石钟山记》)
你认同他们的主张吗?请任选其一,联系实际,展开思辨探究,根据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行而后知,实践出真知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苏轼的这句警世恒言,穿越千年的时光,依旧振聋发聩。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我们更需铭记:行而后知,实践出真知。
古往今来,无数先贤以他们的实践经历告诉我们,理论虽宝贵,但若缺乏实践的检验,终将是空中楼阁。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让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下,打破了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快”的千年谬误;爱迪生在经历了上千次的失败后,终于点亮了世界的第一盏电灯,证明了“天才就是1%的灵感加上99%的汗水”;袁隆平经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了杂交水稻的优越性,养活了中国人民;港口专家张连钢连续十年的科技研发,突破了国外垄断自动化码头技术,证明了中国可以独立完成全自动化码头。这些历史的见证,无一不在昭示我们:实践,是通往真知的必由之路。
实践不仅能验证理论,更能激发创新思维。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正是促使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的动力源泉。正如乔布斯在设计iPhne时,面对市场的种种质疑和技术的重重困难,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坚持自己的理念,不断试错、不断改进,最终创造出了改变世界的产品。正是这份对实践的执着追求,让他在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最终创造出影响世界的伟大产品。实践,让思维的火花得以碰撞,让创新的种子得以生根发芽。
对于每一个个体而言,实践更是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书本上的知识是宝贵的财富,但唯有通过实践,这些知识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为我们的生活和事业增添动力。马云说:“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但绝大多数人都死在明天晚上。”成功的路上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正是这些实践中的磨砺与考验,让我们学会了坚持与坚韧,让我们在风雨中更加茁壮成长。只有那些勇于实践、敢于挑战的人,才能穿越“明天晚上”的黑暗,迎来“后天”的曙光。
因此,让我们铭记苏轼的教诲,以实践为舟,以真理为帆,勇敢地驶向未知的海洋。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不断追求真理,不断进步成长。因为,实践出真知,行而后知——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援引了教材中两篇重点篇目中的关键句,首先要准确理解这两句话的原意。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该句意为:“顺应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使它的本性获得充分发挥罢了。”这一句的关键词是“顺天”“致性”。从认同角度讲,顺应天性,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成器、成人、成事、成功。种树如此,治民、育人、干事、创业、习艺、治学等等,莫不如此。从商榷、质疑角度讲,“顺”应是科学合理地顺,而非一味迁就、百依百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以育人(教子)而言,毕竟,人的天性存在优劣好坏之别,须经陶冶、教化,而非听之任之,置之不理。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该句意为:“事情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而主观判断下结论,是不可以的。”这句话的关键词是“目见耳闻”。从认同的角度看实践出真知,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应以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亲身实践去探索和验证事物的本质,通过身体力行以获取第一手资料;而非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捕风捉影。从商榷、质疑角度讲,人的经历、时间有限,穷其一生也并不可能所有事情都“目见耳闻”,所以有时得借助他人的文章、书籍等间接实践才可以。知识代代相传,书中记载有很多是前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完全可以吸收借鉴。当然对于这些间接经验,我们要也仔细甄别,寻找真理性的知识。况且事目见耳闻之后,就一定能明断其有无吗? 俗话说:“眼见未必为实。”很多时候,人们往往被事物的表象、假象、幻象等所迷惑,而迷失了真相、本质、实在。
综合来看,材料中的观点各有其合理性,也具有其局限性,因而要全面看待,辩证思考。
写作提示中给出了具体写作任务:“任选其一”是明确了写作内容,不必两个主张都议论。“联系实际”要求要结合实际生活,根据生活中自己的观察、体验与思考展开论述。“思辨探究”明确了文章的写作方式,要运用思辨的眼光,逻辑推理的形式,辨明道理,给出理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议论文”限定了文体,要观点鲜明,运用多种方法论证充分。
写作时学生要先引用苏轼的名句“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作为引子,提出论点:在信息时代,信息爆炸但真伪难辨,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去伪存真,获得真知。正文分三个部分。分论点一:理论需实践验证:阐述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但指出其局限性。通过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实验(如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或现代科技发展的实例(如互联网技术的迭代更新),说明实践是理论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 分论点二:实践促进创新思维:分析在实践中,人们会遇到预料之外的问题和挑战,这些正是激发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契机。通过具体案例(如乔布斯设计iPhne的过程),展示实践如何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 分论点三:个人成长离不开实践:从个人发展的角度,论述实践是提升能力、积累经验、实现自我价值的必经之路。通过个人经历或名人故事(如马云创业初期的艰辛),强调实践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结尾总结全文鼓励读者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勇于实践,敢于探索,不断追求真理和进步。
立意:
1. 教育,要顺应天性。
2.实践出真知,拒绝“臆断”。
3.眼见未必为实,耳听未必为虚。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宁德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积累与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清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福建省厦门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