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精品讲义: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4879/0-172172446650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精品讲义: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4879/0-172172446661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精品讲义:5.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生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4879/0-172172446667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方法与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化学方程式。在化学方程式中,通常用“△”表示反应需要“加热”,用“↑”或“↓”注明生成物是______或______。
2.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1)描述反应事实。在短线左边写出反应物的______,短线上方注明______,最后在短线右边写出生成物的______,同时注明生成物的状态。
(2)配平。在相应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数字,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中,生成物是________,反应中每________份质量的磷与________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________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属于________反应。
4.根据化学方程式2Mg+O22MgO,你可得到哪些信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1 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
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木炭和氧气的反应为例:C+ O2 CO2
(1)按质的方面读: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2)按量的方面读: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3)按粒子的方面读: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发生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
典型例题1:关于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B.表明了反应的条件
C.表明了反应的速率
D.表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
【方法与技巧】
解答微观反应示意图相关问题的方法:
①抵消化学反应前后相同的物质(即由相同的小球组成,且结构也相同的物质)。
② 若小球代表的原子已知,则可以根据反应示意图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配平;若小球代表的原子未知,可对不同原子进行命名,用“A,B……”代表不同原子,然后写出反应前后物质的化学式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③ 根据化学方程式逐项判断正误。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与步骤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决不能凭空臆想、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或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连接;
(2)配——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左右两边原子的数目相等;
(3)注——注明化学反应的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并把“——”改成“=”;
典型例题2: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KClO3eq \\ac(\s\up6(MnO2),\s\up1(───),\s\d1(───),\s\d6(△))KCl+O3↑
B.2KMnO4═K2MnO4+MnO2+O2↑
C.2P+O5P2O5
D.2H2+O22H2O
【方法与技巧】
(1)误区一 条件“点燃”可写作“燃烧”
“燃烧”是一种反应现象,不是反应条件,一般认为有燃烧现象产生的,要把反应条件标注成“点燃”。
(2)误区二 “点燃”“加热”“高温”是一回事
“点燃”指物质在燃烧时所必需的温度条件;“加热”指引发和维持反应的温度范围(500 ℃左右),一般用酒精灯作热;“高温”指当酒精灯的火焰温度不足以发生反应,而需用酒精喷灯(800 ℃以上)加热时。
(3)误区三 有气体生成标注“↑”,有固体生成标注“↓”
如果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生成物中有气体,生成气体才能标注“↑”号;溶液中的反应,生成物中有沉淀,沉淀后才能标注“↓”号。
知识点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定义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2.常用配平方法及步骤
典型例题3: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必须是( )
A.反应前物质的分子总数等于反应后物质的分子总数
B.反应前后各物质的体积相等
C.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D.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数目相等
【方法与技巧】
解答这类题目,要理解和熟记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可以联系着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来理解和配平化学方程式。
2.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可以联系着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含义和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其成立的原因,细心地左右两边的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若出现分数,要化为整数);切不可改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的数字。只有配平化学方程式时,才能将短线改写为等号。
3.在配平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只能在化学式的前面加上合适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动化学式。
1.下列有关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其中叙述错误的是( )
A.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一定要注明反应条件
C.不用注明生成物的颜色
D.在方程式配平的过程中,可以改动物质的化学式,这样可以使配平容易些
2.关于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a=2b B.2a=c C.3a=d D.a+2b=2c+d
3.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C+CO22CO
B.CO+Fe2O32Fe+CO2
C.Ca(OH)2+HCl===CaCl+H2O
D.2KMnO4K2MnO4+MnO2+O2
核心素养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2.通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微观粒子数目的计算,认识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相辅相成的,质和量是辩证统一的。
1.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要求我们学习化学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
意 义
实例:C+O2CO2
质的
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反应物是C和O2,生成物是CO2,反应条件是点燃
量的
方面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C + O2CO2
12∶32 ∶ 44
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比
C+O2CO2
1∶ 1 ∶ 1
方法名称
方法步骤
观察法
①从化学式比较复杂的一种生成物推求出有关各反应物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和这一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
②根据求得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再找出其它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
H2O + Fe Fe3O4 + H2 [以 Fe3O4为出发点]
4H2O +3Fe Fe3O4 +H2 [配平O和Fe]
4H2O + 3FeFe3O4 + 4H2 [配平反应,并添加反应条件]
最小公倍数法(以磷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首先找出其中出现次数较多且原子个数相差较大的原子作为配平起点,求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再由最小公倍数确定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方程式。
如P+O2——P2O5中的O的最小公倍数为2×5=10,用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含有该元素的化学式中的原子个数,其商就是该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
如P2O5中含有5个O原子,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 QUOTE =2;O2中有2个O原子,O2的化学计量数为 QUOTE =5;从而知P的化学计量数为4,最后得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并注明反应条件,把短线改成等号,即4P+5O22P2O5
奇数配偶法(以氯酸钾分解为例)
首先选出反应式两边原子个数一奇一偶的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若有几种元素在反应式两边同时出现奇偶数时,从出现次数最多的那种元素开始,将奇数配成偶数。
然后,以该化学式和所配化学计量数为依据,找出其他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配平化学方程式。
如在KClO3——KCl+O2中,配平时应从氧元素开始,将KClO3前配以“2”,然后,根据已有的化学计量数“2”,确定KCl的化学计量数也为“2”,O2的化学计量数为“3”,即可得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注明反应条件,把“——”改为“=”,生成物O2右边注明“↑”号,即2KClO3eq \\ac(\s\up6(MnO2),\s\up1(───),\s\d1(───),\s\d6(△))2KCl+3O2↑。
暂定分数分配法(以乙炔在氧气中燃烧为例)
(1)先用反应式中含有多原子的化学式中的原子数,配平其他化学式中元素的原子数,如在C2H2+O2eq \\ac(\s\up5(点燃),\s\d0(———→))CO2+H2O反应中,配平C、H的原子数而得下式:C2H2+O2eq \\ac(\s\up5(点燃),\s\d0(———→))2CO2+H2O;
(2)根据已配平的元素原子数,可用暂定分数化学计量数来确定未配平的元素的原子数,如在上述反应中,把O2的化学计量数暂定为,即为C2H2+O2eq \\ac(\s\up5(点燃),\s\d0(———→))2CO2+H2O;
(3)将反应式中各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乘以暂定分数的分母,把“——”改为“=”,即为2C2H2+5O24CO2+2H2O。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学案设计,共7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氢气的性质,电解水的实验,化合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3 元素学案,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元素,元素符号,元素周期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