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案,共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2.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二、重难点
重点: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以
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三、考点精讲
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
(1)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不能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
(2)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号两边各元素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等。
2.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如反应物或生成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用“+”连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用 “短线”相连;
(2)配:配平,即在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短线”两边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在配平化学方程式时,不能随意改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化学计量数必须写在化学式前面;配平后的化学式前边必须是最简整数,化学计量数是1时一般不写出;
(3)标:标明反应发生的条件及生成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把加热(用符号“△ ”表示)、点燃、催化剂等写在等号的上方);生成物是气体的在其化学式的右边加上“↑”号(反应物中如有气体,则气态生成物不再标“↑”符号);生成物是沉淀的加上“↓”号(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体,固体生成物也无需标注“↓”);
(4)等:把“短线”改为“等号”,意思是化学方程式已经配平,变成等式;
(5)查: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完整准确,检查项目有化学式是否正确、配平原子个数是否相等、反应条件是否标注、生成物状态是否漏标或多标等。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1)最小公倍数法: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各出现一次,且原子个数既不相等又相对较多的元素,求出其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如:4P+5O2点燃2P2O5
①求最小公倍数,氧原子个数反应前为2,反应后为5,最小公倍数为10;
②求原子个数,用所得的最小公倍数分别除以化学式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得到的商就是该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用10除以O2 中的氧原子个数2得5,即O2 的化学计量数为5,同样P2O5的化学计量数为2;
③求剩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由已有的化学计量数,确定其他相关化学式的化学计量数。根据P2O5的化学计量数2得到反应后磷原子个数为4,所以在反应前磷原子也是4个,即P的化学计量数为4;
④标明反应条件,并将短线改为等号。
(2)观察法:化学方程式中出现一种化学式比较复杂的物质,我们可通过这个复杂的分子去推其他化学式的系数。如:3Fe+4H₂O高温Fe3O₄+4H₂↑
(3)奇数配偶法: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出现次数较多的元素,且该元素的原子个数在化学方程式左右两边有奇数也有偶数。如:4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4)归一法:找到化学方程式中关键的化学式,将其化学式计量数定为1,然后根据关键化学式去配平其他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如:C2H5OH+3O₂点燃2CO₂+3H₂O
典型例题1:下列化学方程式与客观事实相符,且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H2O2 MnO2H2↑+O2↑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4Fe+3O2点燃2Fe2O3
C.用稀硫酸除铁锈:Fe2O3+H2SO4═FeSO4+H2O
D.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O2+Ca(OH)2═CaCO3↓+H2O
【答案】D
【解析】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Fe+3O2点燃Fe3O4,错误;
C、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正确。
典型例题2:密闭容器中发生的某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分子数目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物质Y和Z的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2:7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X+Y═Z
D.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答案】D
【解析】A、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1时X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6n﹣3n=3n,Y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5n﹣4n=n,参加反应分子总数为4n,生成Z分子数为2n,因此反应前后分子总数改变,错误;
B、从图2可以看出,在t2时,Y全部参加反应质量为14g,生成Z质量为17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17g﹣14g=3g,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g:14g=3:14,错误;
C、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反应的进行,Y、X分子数不断减少,因此为反应物,Z分子数不断增加,则为生成物,在t1时X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6n﹣3n=3n,Y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为5n﹣4n=n,参加反应分子总数为4n,生成Z分子数为2n,参加反应的X、Y、Z的分子数之比为3n:n:2n=3:1:2;根据参加反应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因此化学方程式为3X+Y=2Z,错误;
D、根据化学方程式3X+Y=2Z,参加反应的Z、Y的质量比为17:14,即2Z:Y=17:14,若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正确。
【巩固提升】
1.在化学方程式aC2H6+bO2点燃 mCO2+nH2O中,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2m=a B.3a=n C.3m=4n D.2b=mn
【答案】B
【解析】A、反应物中含有2a个碳原子、6a个氢原子、2b个氧原子,生成物中含有m个碳原子、2n个氢原子、(2m+n)个氧原子,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错误;
B、根据反应前后氢原子个数不变:6a=2n,则3a=n,正确;
C、根据反应前后碳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a=m,错误;
D、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个数不变,可得2b=2m+n,错误。
2. 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天工开物》记载:“凡硫黄配硝而后,火药成声”。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 )
A.O2B.SO2C.NO2D.N2
【答案】D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2、6、3,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硫、钾、氮、氧、碳原子个数分别为1、2、0、6、3,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D正确。
3.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如图为生活中的常见物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碳酸钙可用作补钙剂,它的化学式为 。
(2)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n,其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
(3)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化学式为CH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CaCO3 (2)6:10:5 (3)CH4+2O2点燃CO2+2H2O
【解析】(1)碳酸钙中钙元素显+2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CaCO3。
(2)1个淀粉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10n个氢原子和5n个氧原子,则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6n:10n:5n=6:10:5。
(3)甲烷在点燃条件下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点燃CO2+2H2O。
【课后练习】
1. FeCl3溶液用于制作印刷电路板,反应为2FeCl3+Cu═CuCl2+2X。X的化学式是( )
A.FeB.FeCl2C.Fe(OH)2D.Fe(OH)3
【答案】B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铁、氯、铜原子个数分别为2、6、1,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铁、氯、铜原子个数分别为0、2、1,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铁原子和4个氯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铁原子和2个氯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FeCl2。
2.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Mg+O2 点燃MgO2
B.2Fe+6HCl═2FeCl3+3H2
C.H2O2 MnO2H2↑+O2↑
D.2NaOH+H2SO4═Na2SO4+2H2O
【答案】D
【解析】A、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该化学方程式中氧化镁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Mg+O2点燃2MgO,错误;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错误;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正确。
3. 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中等号表示(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参加反应的氢、氧分子数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分子数
C.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
D.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等于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C
【解析】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但没有体现相等的关系,错误;
B、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一定相等,错误;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 2H2+O2点燃2H2O表示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正确;
D、参加反应的氢气、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水的质量,错误。
4. 近年来,研究人员提出利用含硫物质循环实现太阳能的转化与存储,部分循环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实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
B.反应Ⅰ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 380℃2SO2↑ + 2H2O↑ + O2↑
C.反应Ⅱ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变化
D.该过程可实现H2SO4、SO2等物质的循环使用
【答案】C
【解析】A、根据循环过程图可知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包括:太阳能→热能→化学能→热能→电能,实现了能量的相互转化,正确;
B、根据循环过程图可知,反应Ⅰ是硫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硫、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 380℃2SO2↑ + 2H2O↑ + O2↑,正确;
C、反应Ⅱ中二氧化硫和水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硫和硫酸,硫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转变为0价和+6价,发生变化,错误;
D、H2SO4在反应Ⅱ中是生成物,在反应Ⅰ中是反应物;SO2是反应Ⅰ、Ⅲ的生成物,在反应Ⅱ中是反应物,故该过程可实现H2SO4、SO2等物质的循环使用,正确。
5. 已知:3Cu+8HNO3(稀)═3Cu(NO3)2+2X↑+4H2O。下列有关该反应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NO2
B.反应时仅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C.铜元素化合价由0变为+2
D.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3:4
【答案】C
【解析】A、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反应前后铜原子都是3个,氢原子都是8个,反应前氮原子是8个,反应后应该是8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24个,反应后应该是2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X的化学式为NO,错误;
B、硝酸是无色液体,硝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反应时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蓝色,错误;
C、单质中元素化合价是0,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铜中的铜元素化合价是0,硝酸铜中的铜元素的化合价是+2,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计算物质质量比。消耗的铜和生成的水质量比为:192:72=24:9,错误。
6. 工业法生产硝酸的一个中间反应可用微观模型表示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无变化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
C.该反应过程中氧气分子全部参与了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O + O2 = 2NO2
【答案】B
【解析】A. 由图示可知,一氧化氮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反应为2NO + O2 = 2NO2,该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发生改变,错误;
B. 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变化,正确;
C. 该反应过程中氧气分子没有全部参与反应,错误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NO + O2 = 2NO2,错误。
7. 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1)□C2H2+□O2点燃□CO2+□H2O
(2)□Fe2O3+□H2高温□Fe+□H2O
(3)□Na+□H2O═□NaOH+□H2↑
【答案】(1)2 5 4 2 (2)1 3 2 3 (3)2 2 2 1
【解析】(1)该化学反应中首先将水的化学式前添加化学计量数2,反应式的右边有4个氢原子,因此应在乙炔的化学式前添加化学计量数2,反应式的左边有4个碳原子,因此应在二氧化碳的化学式前添加化学计量数4,反应式的右边有10个氧原子,因此氧气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为10÷2=5再将短线变成等号。所以该化学方程式为2C2H2+5O2点燃4CO2+2H2O
(2)该化学反应中氢分子转化为水分子就得一个氧原子,所以Fe2O3的氧原子个数决定氢分子和水分子的个数;因为氧化铁中氧原子个数为3所以水、氢气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为3,此时反应式左边有2个铁原子,因此右边铁的化学式前应添加化学计量数为2,再将短线变成等号。所以,该化学方程式为Fe2O3+3H2高温2Fe+3H2O
(3)由于化学方程式中氢元素的原子在左、右端的总数是一偶一奇,选定氢元素作为配平的起点,把奇数乘以2先变化为偶数,即先把NaOH中的氢原子数先变为偶数,然后再依次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所以,该化学方程式为2Na+2H2O═2NaOH+H2↑
8.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科技密切相关。
(1)中国自主研发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车已成功登陆火星。硅片太阳能电池板是探测车主要动力来,硅的元素符号是 。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海水中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可应用于自来水和公共场所的杀菌、消毒处理。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价。
(4)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O2+2H2O═2KOH+X+O2↑,则X的化学式是 。
【答案】(1)Si (2)Na+ (3)+4 (4)H2O2
【解析】(1)硅的元素符号是Si;
(2)我国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海水中氯化钠含量最高,因此含量最多的阳离子是Na+;
(3)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4)反应前后钾原子都是2个,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氢原子是4个,反应后应该是4个,其中2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则X的化学式是H2O2。
9.“宏微结合”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某物质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共四种,它们的微观示意图和反应前后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1)由构成的物质中,所代表的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
(2)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某同学在计算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时,可得出x+y=______。
【答案】(1)0 (2)CH4+2O2点燃CO2+2H2O (3)72
【解析】(1)构成的物质属于单质,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价;
(2)甲质量减少是反应物,丙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为了维持反应前后都有氧元素,反应物中一定有氧气,为了维持反应前后都有氢元素,生成物中一定有水,甲烷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H4+2O2点燃CO2+2H2O;
(3)根据质量守恒,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故16+100+1=x+45+y,x+y=72。
10.现有S、Mg、O2、H2O、H2O2五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
(1)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合反应 ;
(2)生成刺激性气味的化合反应 ;
(3)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 ;
(4)生成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的分解反应 。
【答案】(1)2Mg+O2点燃2MgO (2)S+O2点燃SO2 (3)2H2O通电2H2↑+O2↑ (4)2H2O2 MnO22H2O+O2↑
【解析】(1)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镁条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镁,属于化合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Mg+O2点燃2MgO;
(2)化合反应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点燃SO2
(3)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水通电分解生成单质氢气和单质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
(4)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化合物水和单质氧气,属于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2H2O+O2↑。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课题 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学案,共21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