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1分)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蛋白质B.水C.无机盐D.葡萄糖
2.(1分)下列营养物质中一般在人体内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的是( )
A.脂肪B.糖类C.维生素D.蛋白质
3.(1分)下列哪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是( )
A.唾液B.胰液C.胆汁D.肠液
4.(1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在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口腔、小肠B.小肠、胃、口腔
C.小肠、口腔、胃D.口腔、小肠、胃
5.(1分)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气管B.咽C.口腔D.喉
6.(1分)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
C.咽→口→鼻→喉→支气管
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
7.(1分)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心房相连
B.管壁薄,弹性小
C.大多分布在身体的浅层
D.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8.(1分)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①
B.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③
C.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是②
D.②产生雌性激素,分泌卵细胞
9.(1分)如图所示装置,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 )
A.吸气,膈肌收缩B.呼气,膈肌收缩
C.吸气,膈肌舒张D.呼气,膈肌舒张
10.(1分)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是为了与口腔内温度保持一致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
D.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11.(1分)“植物人”指仅有呼吸、心跳的人,其未受损伤的部位一定有(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12.(1分)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途径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 )
A.呼吸B.排尿C.排便D.排汗
13.(1分)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时,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
A.脑干B.小脑C.脊髓D.神经
14.(1分)如图为“测定某同学的反应速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反应速度时,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B.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
C.同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时的反应速度相同
D.被试者夹住尺子时所显示的刻度值越大,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15.(1分)下列叙述与人体小肠吸收功能不相符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最多
C.皱襞表面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16.(1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主动脉,内流静脉血
B.②③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④是右心室,连接肺静脉
D.⑤为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17.(1分)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能将脂肪彻底分解
B.③可将蛋白质彻底分解
C.淀粉在结构②中开始初步分解
D.④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18.(1分)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肾脏,形成尿液
B.乙——输尿管,排出尿液
C.丙——膀胱,输送尿液
D.丁——尿道,暂时储存尿液
19.(1分)下列病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
C.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分泌过多
20.(1分)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心脏的一次跳动包括了心脏收缩和舒张两个过程
B.甲图中,当左右心房收缩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C.乙图中,当左右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心室
D.丙图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血液从全身流回心脏
二、非选择题(共6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5分)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为 (填一种血细胞的名称),显微镜下看到其体积较大。
(2)图乙实验在选择活的小鱼时,应选择尾鳍色素 的,以便于观察。
(3)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用滴管往湿棉絮处滴水,可以维持小鱼的正常 (填一种生理活动)。
(4)图丙为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可以判断②为毛细血管 单行通过。
(5)图丁是血液分层图,观察丁图血液加入抗凝剂分层后,图甲中①在图丁中 层(填序号)。
22.(5分)糖的过量摄入会引起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减糖”列为重要内容之一。某学校的生物探究小组为了探究胰岛素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体重约20克、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毫升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毫升胰岛素和0.1毫升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状况,如图。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注射胰岛素制剂引起机体缺糖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 进行抢救。
(4)胰岛素是由内分泌腺 分泌的。
(5)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23.(5分)2024年的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护眼、健康、未来”;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护耳日”。如图两幅图分别是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此刻,你能看到试卷是因为试卷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一中晶状体的折射,成像在 (填序号和结构名称)上,并将有关信息上传到大脑皮层,最终形成视觉。
(2)你能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图二中鼓膜的震动,刺激了 (填序号)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将声音信息上传,最终在大脑皮层上做出“可以答题了”的判断。
(3)听到考试铃声并开始答卷这一过程属于反射类型中的 反射,完成该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
(4)关于“爱眼和护耳”,请你拟定一条宣传语 (写出“爱眼”或“护耳”一方面即可)。
24.(5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腔壁最厚的是 (填结构名称),与之相连的血管是[1]主动脉。
(2)血液流经【6】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血液变成鲜红的动脉血。
(3)如果在【3】处大量出血,血液为 色,若失血者的血型为A型血,应该输 血进行救治。
(4)当血液流经【2】后血液中含氧量会 。(填“增加”或“减少”)
25.(5分)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表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取自肾脏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结构由图中的 (填序号)构成的。
(2)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你认为液体乙取自肾单位结构图中 (填序号)内,判断的理由是该液体含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
(3)表中液体丙中葡萄糖含量为零,这是肾单位结构图中 (填结构名称)的重吸收作用的结果。
(4)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填“尿素”或“葡萄糖”)
(5)当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
26.(5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呼吸机是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救星,能帮助无法吸入足够氧气的病人保持呼吸,使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水平。呼吸机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类型。
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鼻面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设备。它虽简单易用,但存在弊端,即患者自身分泌物过多时,可以利用有创呼吸机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有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有创呼吸机同样有利有弊,有创呼吸机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VAP),VAP是跟随管道进入下呼吸道的细菌引发的炎症。引发VAP的致病菌主要来自口、咽部位的寄生菌群。虽然有创呼吸机存在诸多问题
(1)无创呼吸机的弊端是在患者分泌物过多时,会堵塞 (填呼吸系统组成部分)。
(2)在有创呼吸机工作时,湿化器的功能是使气体变得 。
(3)患者通过呼吸机吸入足够氧气来保持呼吸,在人体内,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填结构名称)。
(4)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当胸腔容积扩大时,患者 (填“吸气”或“呼气”),在肺泡处经过气体交换,氧气穿过 层细胞进入血液。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1分,共20分)
1.(1分)血浆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蛋白质B.水C.无机盐D.葡萄糖
【答案】B
【解答】解: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其余的是蛋白质、无机盐等,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故选:B。
2.(1分)下列营养物质中一般在人体内作为备用的能源物质的是( )
A.脂肪B.糖类C.维生素D.蛋白质
【答案】A
【解答】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糖类是人体进行生理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维生素既不是构成组织的主要原料,但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
故选:A。
3.(1分)下列哪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是( )
A.唾液B.胰液C.胆汁D.肠液
【答案】C
【解答】解:A、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B、胰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B不符合题意;
C、肝脏分泌的胆汁中不含消化酶,能够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D、肠腺分泌的肠液中含有能够消化糖类,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1分)脂肪、蛋白质、淀粉在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分别是( )
A.胃、口腔、小肠B.小肠、胃、口腔
C.小肠、口腔、胃D.口腔、小肠、胃
【答案】B
【解答】解: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脂肪和蛋白质的酶,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同时,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因此脂肪、淀粉在消化道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依次是小肠、胃。
故选:B。
5.(1分)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是( )
A.气管B.咽C.口腔D.喉
【答案】B
【解答】解:A、气管是空气进入的通道。A错误;
B、咽是空气与食物进入人体的共同通道;
C、口腔是食物进入的通道。C错误;
D、喉是空气进入的通道。D错误。
故选:B。
6.(1分)外界气体进入肺的途径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B.口→鼻→喉→气管→支气管
C.咽→口→鼻→喉→支气管
D.支气管→口→喉→鼻→气管
【答案】A
【解答】解: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的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外界的空气进入肺依次经过鼻腔、咽、喉,最后进入肺。
故选:A。
7.(1分)下列关于动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与心房相连
B.管壁薄,弹性小
C.大多分布在身体的浅层
D.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
【答案】D
【解答】解:A、动脉与心室相通;
B、动脉管壁厚,B错误;
C、动脉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D、动脉的功能是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故选:D。
8.(1分)如图为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下列关于人类生殖和发育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①
B.胎儿发育的场所是③
C.女性主要生殖器官卵巢是②
D.②产生雌性激素,分泌卵细胞
【答案】B
【解答】解:A、①输卵管是女性内生殖器的组成部分,A正确。
B、在输卵管形成的受精卵不断进行细胞分裂,胚泡缓慢地移动到子宫中,这是怀孕的开始,胚泡内的细胞继续进行分裂和分化,可见胎儿发育的场所是子宫,不是子宫。
CD、②卵巢是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并分泌雌性激素,CD正确。
故选:B。
9.(1分)如图所示装置,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 )
A.吸气,膈肌收缩B.呼气,膈肌收缩
C.吸气,膈肌舒张D.呼气,膈肌舒张
【答案】D
【解答】解:用手向上推橡皮膜时,模拟的是呼气过程,膈肌与肋间肌舒张、左右及上下径均缩小,胸廓的容积缩小,造成肺内气压增大,气体呼出肺。
故选:D。
10.(1分)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支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是为了与口腔内温度保持一致
B.①与②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滴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②③不变蓝
D.①与③对照,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试管放在37℃的温水中是为了与口腔内温度保持一致,正确。
B、①与②对照,因此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①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了;②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③号试管中馒头块,唾液与馒头中的淀粉没有充分混合,因此滴加碘液变蓝,①号试管不变蓝色,错误。
D、①与③对照,因此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有助于淀粉的消化作用。
故选:C。
11.(1分)“植物人”指仅有呼吸、心跳的人,其未受损伤的部位一定有( )
A.大脑B.小脑C.脑干D.脊髓
【答案】C
【解答】解:脑干的功能主要是维持个体生命,包括心跳、消化、睡眠等重要生理功能。所以植物人是指只有呼吸和心跳而没有其他活动的病人。
故选:C。
12.(1分)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出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下列途径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 )
A.呼吸B.排尿C.排便D.排汗
【答案】C
【解答】解: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气体;皮肤产生汗液、无机盐和尿素、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可见不能排出代谢废物的是排便(即排遗——将人体内食物残渣排出体外的过程)。
故选:C。
13.(1分)花样滑冰运动员在比赛时,协调全身肌肉活动、维持身体平衡的结构是( )
A.脑干B.小脑C.脊髓D.神经
【答案】B
【解答】解: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大脑的后下方、准确;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呼吸中枢等),上端与脑相连,脊髓有反射和传导的功能,协调全身肌肉活动。
故选:B。
14.(1分)如图为“测定某同学的反应速度”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A.测定反应速度时,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B.每次测量时,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
C.同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时的反应速度相同
D.被试者夹住尺子时所显示的刻度值越大,说明反应速度越快
【答案】B
【解答】解:A、为了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应多做几次实验,A错误。
B、为了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读取数值的方法应当一样。
C、同一个人在注意力集中与不集中时的反应速度不相同,实验中被试者应集中注意力。
D、被试者夹住尺子时所显示的刻度值越大,D错误。
故选:B。
15.(1分)下列叙述与人体小肠吸收功能不相符的是( )
A.小肠长约5~6米
B.小肠内消化液的种类最多
C.皱襞表面有大量的小肠绒毛
D.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答案】B
【解答】解:A、小肠长约5﹣6米,A正确。
B、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有利于营养物质的消化,B错误。
C、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使小肠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
D、小肠绒毛表面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D正确。
故选:B。
16.(1分)输送血液的泵——心脏。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主动脉,内流静脉血
B.②③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瓣膜
C.④是右心室,连接肺静脉
D.⑤为右心房,是肺循环的起点
【答案】B
【解答】解:A、①为主动脉,A错误。
B、②左心房与③左心室之间具有防止血液倒流的房室瓣。
C、④是右心室,连接肺动脉。
D、⑤为右心房,D错误。
故选:B。
17.(1分)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分泌的胆汁能将脂肪彻底分解
B.③可将蛋白质彻底分解
C.淀粉在结构②中开始初步分解
D.④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
【答案】D
【解答】解:A、①是肝脏,胆汁不含消化酶,A错误。
B、③是胃,胃液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
C、淀粉在口腔中开始初步分解,C错误。
D、④胰腺分泌胰液,能消化淀粉,D正确。
故选:D。
18.(1分)如图为人体泌尿系统示意图,下列有关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肾脏,形成尿液
B.乙——输尿管,排出尿液
C.丙——膀胱,输送尿液
D.丁——尿道,暂时储存尿液
【答案】A
【解答】解:如图是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由图可知:泌尿系统由甲肾脏、丙膀胱,其中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膀胱暂时储存尿液,因此选项C正确。
故选:A。
19.(1分)下列病症与其病因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
A.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D
C.巨人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分泌过多
【答案】A
【解答】解:A、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和钙缺乏导致的;
B、坏血病是由于缺乏维生素C导致的;
C、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过多,C错误;
D、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材料,D错误。
故选:A。
20.(1分)如图是心脏工作示意图,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心脏的一次跳动包括了心脏收缩和舒张两个过程
B.甲图中,当左右心房收缩时,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
C.乙图中,当左右心室收缩时,血液从动脉流向心室
D.丙图中,心房和心室均舒张,血液从全身流回心脏
【答案】C
【解答】解:A、心脏总是在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我们就感到一次心跳,心脏的一次跳动包括了心脏收缩和舒张两个过程。
B、甲图所示,血液被压出心房;此时动脉瓣关闭,B正确。
C、乙图所示,分别将血液压入主动脉和肺动脉,房室瓣关闭,不能从动脉流向心室而倒流。
D、丙图所示,动脉瓣关闭,此时全身血液通过肺静脉和上,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6道小题,每空1分,共30分)
21.(5分)如图为“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和“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的相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①为 白细胞 (填一种血细胞的名称),显微镜下看到其体积较大。
(2)图乙实验在选择活的小鱼时,应选择尾鳍色素 少 的,以便于观察。
(3)如图乙所示,在实验中用滴管往湿棉絮处滴水,可以维持小鱼的正常 呼吸 (填一种生理活动)。
(4)图丙为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的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可以判断②为毛细血管 红细胞 单行通过。
(5)图丁是血液分层图,观察丁图血液加入抗凝剂分层后,图甲中①在图丁中 B 层(填序号)。
【答案】(1)白细胞。
(2)少。
(3)呼吸。
(4)红细胞。
(5)B。
【解答】解:(1)白细胞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图甲中的①为白细胞。
(2)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流情况时,为了便于观察,若尾鳍的色素较深时。
(3)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因此用滴管往湿棉絮处滴水,维持小鱼的正常呼吸。
(4)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功能是进行物质交换。
(5)血液加入抗凝剂分层后结果如图:
结合图分析可知:图甲中①白细胞在图丁中B层。
故答案为:
(1)白细胞。
(2)少。
(3)呼吸。
(4)红细胞。
(5)B。
22.(5分)糖的过量摄入会引起糖尿病等多种疾病。我国《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减糖”列为重要内容之一。某学校的生物探究小组为了探究胰岛素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将体重约20克、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每组20只。
②给甲组小鼠注射0.2毫升生理盐水,乙组小鼠注射胰岛素制剂(0.1毫升胰岛素和0.1毫升生理盐水)。
③观察并记录小鼠状况,如图。
(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
(2)本实验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作对照 。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注射胰岛素制剂引起机体缺糖所致。为了进一步证明胰岛素的功能,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 葡萄糖溶液 进行抢救。
(4)胰岛素是由内分泌腺 胰岛 分泌的。
(5)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从而是血糖降低 。
【答案】(1)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作对照;
(3)葡萄糖溶液;
(4)胰岛;
(5)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从而是血糖降低。
【解答】解:(1)步骤①中各组均用小鼠2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减少偶然性。
(2)探究小组为了探究胰岛素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的功能,甲组注射的等量生理盐水。
(3)乙组小鼠出现抽搐甚至昏迷是由于胰岛素能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所致,可对出现抽搐甚至昏迷的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进行抢救。
(4)在人体内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在现实生活中。
(5)对比两组可知,甲组注射生理盐水后没有变化,这是由于胰岛素能够促进血糖的吸收,从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所致、利用和转化。
故答案为:
(1)减少偶然性,使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2)作对照;
(3)葡萄糖溶液;
(4)胰岛;
(5)胰岛素能调节糖类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
23.(5分)2024年的6月6日是第29个“全国爱眼日”,主题是“护眼、健康、未来”;每年的3月3日是“世界护耳日”。如图两幅图分别是眼球和耳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此刻,你能看到试卷是因为试卷反射的光线经过图一中晶状体的折射,成像在 ④视网膜 (填序号和结构名称)上,并将有关信息上传到大脑皮层,最终形成视觉。
(2)你能听到开考的铃声,是因为声波引起图二中鼓膜的震动,刺激了 ④ (填序号)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并将声音信息上传,最终在大脑皮层上做出“可以答题了”的判断。
(3)听到考试铃声并开始答卷这一过程属于反射类型中的 条件(复杂) 反射,完成该反射过程的结构基础是 反射弧 。
(4)关于“爱眼和护耳”,请你拟定一条宣传语 远离噪声,保护听力 (写出“爱眼”或“护耳”一方面即可)。
【答案】(1)④视网膜;
(2)④;
(3)条件(复杂);反射弧;
(4)远离噪声,保护听力。
【解答】解:(1)视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角膜,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在视网膜形成一个倒立的物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因此,成像在④视网膜上,最终形成视觉。
(2)听觉的形成过程:外界的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刺激耳蜗内的听觉感受器。神经冲动通过与听觉有关的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因此,是因为声波引起图二中②鼓膜的震动,并将声音信息上传。
(3)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复杂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经过一定的过程,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因此属于条件(复杂)反射,包括感受器、神经中枢、效应器五部分,反射活动就无法完成。
(4)眼睛和耳是人体对周围世界的感知的主要感觉器官,我们要爱护眼睛和耳。爱眼的宣传语有:多一份关爱;
漂亮视界,居心庇护,从一点一滴做起等,保护听力,享受聆听快乐,享受美好生活,享受健康听力,爱护耳朵等
故答案为:(1)④视网膜;
(2)④;
(3)条件(复杂);反射弧;
(4)远离噪声,保护听力。
24.(5分)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结合图回答下列问题。
(1)心脏四个腔中,腔壁最厚的是 左心室 (填结构名称),与之相连的血管是[1]主动脉。
(2)血液流经【6】肺部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 氧气 进入血液,血液变成鲜红的动脉血。
(3)如果在【3】处大量出血,血液为 暗红 色,若失血者的血型为A型血,应该输 A型 血进行救治。
(4)当血液流经【2】后血液中含氧量会 减少 。(填“增加”或“减少”)
【答案】(1)左心室
(2)氧气
(3)暗红;A型
(4)减少
【解答】解:(1)左心室壁最厚,与主动脉相连,它收缩有力。所以心脏四个腔中,与之相连的血管是1主动脉。
(2)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所以血液流经6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变成鲜红的动脉血。
(3)体循环的路线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上、下腔静脉内流静脉血,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阻塞血管,甚至会危及生命,血液为暗红色,应该输A型血进行救治。
(4)当血液流经8全身各处的毛细血管,进行组织换气后,二氧化碳增多。
故答案为:(1)左心室
(2)氧气
(3)暗红;A型
(4)减少
25.(5分)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表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取自肾脏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结构由图中的 1、2、3 (填序号)构成的。
(2)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你认为液体乙取自肾单位结构图中 2 (填序号)内,判断的理由是该液体含有葡萄糖和微量蛋白质。
(3)表中液体丙中葡萄糖含量为零,这是肾单位结构图中 肾小管 (填结构名称)的重吸收作用的结果。
(4)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 尿素 。(填“尿素”或“葡萄糖”)
(5)当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发生病变的结构是 3 。(填结构名称)
【答案】(1)1、2、3
(2)2
(3)肾小管
(4)尿素
(5)3
【解答】解:(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肾单位结构由图中的1肾小管、3肾小球构成的。
(2)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与含量的变化,你认为液体乙取自肾单位结构图中6肾小囊内。
(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会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送回血液,如尿素,形成尿液。所以表中液体丙中葡萄糖含量为零。
(4)肾脏的功能是形成尿液,经尿液排出体外的物质有尿素,以排出尿素等代谢废物和调节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血液中明显减少的物质是尿素。
(5)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能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腔内形成原尿,正常人的尿液中不会出现血细胞和蛋白质,使原本无法进入原尿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经滤过作用进入了原尿,就随尿液排出。所以当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蛋白质时。
故答案为:(1)1、2、4
(2)2
(3)肾小管
(4)尿素
(5)3
26.(5分)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并回答问题。
呼吸机是重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救星,能帮助无法吸入足够氧气的病人保持呼吸,使血氧饱和度维持正常水平。呼吸机主要分为无创和有创两种类型。
无创呼吸机是通过鼻面罩、口鼻面罩或全面罩等方式为患者提供呼吸支持的设备。它虽简单易用,但存在弊端,即患者自身分泌物过多时,可以利用有创呼吸机为患者赢得一线生机。
有创呼吸机的工作原理如图。有创呼吸机同样有利有弊,有创呼吸机容易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简称VAP),VAP是跟随管道进入下呼吸道的细菌引发的炎症。引发VAP的致病菌主要来自口、咽部位的寄生菌群。虽然有创呼吸机存在诸多问题
(1)无创呼吸机的弊端是在患者分泌物过多时,会堵塞 呼吸道 (填呼吸系统组成部分)。
(2)在有创呼吸机工作时,湿化器的功能是使气体变得 湿润 。
(3)患者通过呼吸机吸入足够氧气来保持呼吸,在人体内,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肺 (填结构名称)。
(4)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当胸腔容积扩大时,患者 吸气 (填“吸气”或“呼气”),在肺泡处经过气体交换,氧气穿过 2 层细胞进入血液。
【答案】(1)呼吸道。
(2)湿润。
(3)肺。
(4)吸气;2。
【解答】解:(1)由图可知,在呼吸机工作时,故相当于呼吸系统的呼吸道,会堵塞呼吸道。
(2)呼吸道对空气具有温暖、湿润,故经过处理到达肺的气体应当是湿润、清洁的。
(3)人体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4)使用呼吸机的过程中,患者吸气和呼的状态应该和正常人相同,胸腔容积扩大(扩张)时。经过肺泡部位的气体交换。
故答案为:
(1)呼吸道。
(2)湿润。
(3)肺。
(4)吸气;2。液体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90
8
0.1
0.03
0.72
乙
98
0.03
0.1
0.03
0.72
丙
96
0
0
1.8
1.1
液体
水
蛋白质
葡萄糖
尿素
无机盐
甲
90
8
0.1
0.03
0.72
乙
98
0.03
0.1
0.03
0.72
丙
96
0
0
1.8
1.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绿园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