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优秀课后练习题
展开能说出配位键的特征,能运用配位键解释配合物的某些典型性质。
能利用配合物的性质去推测配合物的组成,从而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认知模型。
能举例说明配合物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广泛应用。4.能举例说明超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其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重点:配合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难点:配合物的结构与物理性质。
配合物
[Cu(H2O)4]2+的名称为 ,呈蓝色。在此离子中铜离子与水分子之间的化学键是由 提供孤电子对给予 , 接受 的孤电子对形成的,这类“电子对 ”键被称为配位键。
(2)配合物:通常把金属离子或原子(称为 )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 )以 结合形成的化合物称为配位化合物,简称配合物。
(3)配合物形成的实验探究
(4)配合物的应用
配合物广泛存在于 中,在人和动物体内起输送O2作用的血红素是 的配合物;在医药科学、化学催化剂、新型分子材料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超分子
(1)超分子的定义及其结构特点
超分子是由 的分子通过分子间相互作用形成的分子聚集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人将其概括为 ,有人则将其限于 。超分子这种分子聚集体,有的是 ,有的是 。
(2)超分子的特性
超分子的重要特征是 和 。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提供孤电子对的微粒既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 )
(2)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
(3)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
(4)有配位键的化合物就是配位化合物。( )
(5)配合物[Cu(H2O)4]SO4中,Cu2+提供孤电子对。( )
(6)超分子是两种及以上分子以非共价键形式形成的有限的分子聚集体。( )
(7)超分子是有机高分子。( )
2.下列微粒中含有配位键的是( )
①H3O+ ②NHeq \\al(+,4) ③[Cu(H2O)4]2+ ④[Fe(SCN)6]3- ⑤[CuCl4]2- ⑥CH4 ⑦NH3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⑥
C.④⑤⑦ D.②④⑥
3.在NHeq \\al(+,4)中存在4个N—H共价键,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相同
B.4个共价键的键长完全不同
C.原来的3个N—H键的键长完全相同,但与通过配位键形成的N—H键不同
D.4个N—H键键长相同,但键能不同
4.关于配合物[Zn(NH3)4]Cl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位数为6
B.配体为NH3和Cl-
C.[Zn(NH3)4]2+为内界
D.Zn2+和NH3以离子键结合
考点1配合物与超分子
1.配位键的形成条件
(1)成键原子一方能提供孤电子对。能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有NH3、H2O、HF、CO等;离子有Cl-、OH-、CN-、SCN-等。
(2)成键原子另一方能提供空轨道。如H+、Al3+、B及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
(3)配位键同样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一般来说,多数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形成配位键的数目是基本不变的,如Ag+形成2个配位键,Cu2+形成4个配位键等。
2.配合物
(1)配合物的组成
配合物由中心原子或离子(提供空轨道)和配体(提供孤电子对)组成,分为内界和外界,以[Cu(NH3)4]SO4为例表示为
①中心原子(或离子):提供空轨道接受孤电子对。通常是过渡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如Cu2+、Zn2+、Fe等。
②配体:提供孤电子对的分子或离子。配体可以是阴离子,如X-(卤素离子)、OH-、SCN-等,也可以是中性分子,如H2O、NH3、CO等。配位原子必须是含有孤电子对的原子,通常是第ⅤA族、第ⅥA族、第ⅦA族元素的原子。
③配位数:直接同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位的原子数目叫中心原子(或离子)的配位数,如[Fe(CN)6]4-中Fe2+的配位数是6。
注意:配合物内界微粒很难电离(电离程度很小),如[C(NH3)5Cl]Cl2===[C(NH3)5Cl]2++2Cl-,因此,[C(NH3)5Cl]Cl2内界中的Cl-不能被Ag+沉淀,只有外界的Cl-才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沉淀。
(2)配合物的形成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①对溶解性的影响:一些难溶于水的金属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氰化物,可以分别溶于含过量Cl-、Br-、I-、CN-的溶液中,形成可溶性的配合物。
难溶于水的金属化合物还可溶于过量氨水中,如银氨溶液的制备原理:
Ag++NH3·H2O===AgOH↓+NHeq \\al(+,4)
AgOH+2NH3·H2O===[Ag(NH3)2]++OH-+2H2O
②颜色的改变:当简单离子形成配离子时,颜色常发生变化,根据颜色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有配离子生成。如Fe3+与SCN-在溶液中可生成配位数为1~6的配离子,形成的配离子的颜色是红色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Fe3++nSCN-===[Fe(SCN)n]3-n(n=1~6)
③稳定性增强:配合物具有较强的稳定性,配合物中的配位键越强,配合物越稳定。当配离子的中心原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的性质有关。如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形成的配位键比Fe2+与O2分子形成的配位键强,因此血红素中的Fe2+与CO分子结合后,就很难再与O2分子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输送O2的功能,从而导致人体CO中毒。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先生成难溶物,继续滴加浓氨水,难溶物溶解,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下列对此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后溶液中不存在任何沉淀,所以反应前后Cu2+的浓度不变
B.沉淀溶解后,生成深蓝色的配离子
[Cu(H2O)4]2+
C.该实验能证明[Cu(NH3)4]2+比氢氧化铜稳定
D.在配离子[Cu(NH3)4]2+中,Cu2+提供孤电子对,NH3提供空轨道
许多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体有很强的结合力,能形成种类繁多的配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配合物[TiCl(H2O)5]Cl2·H2O溶液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所有的Cl-均被完全沉淀
B.[Pt(NH3)6]2+和[PtCl4]2-中,其中心离子的化合价都是+2价
C.配合物[Cu(NH3)4]SO4·H2O的配体为NH3和SOeq \\al(2-,4)
D.配合物[Ag(NH3)2]OH的配位数为6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lCl3)2中含有配位键
B.NH3的键角大于H2O的键角
C.SiO2中的O—Si—O键角为120°
D.H3BO3是弱酸,H3BO3晶体中存在作用力为共价键、氢键和范德华力
2.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
A.除去Fe粉中的SiO2可用强碱溶液
B.向一定量的AgNO3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C.向FeCl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
D.向一定量的CuSO4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3.0.01 m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AgNO3处理,产生0.01 m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是( )
A.[Cr(H2O)6]Cl3
B.[Cr(H2O)5Cl]Cl2·H2O
C.[Cr(H2O)4Cl2]Cl·2H2O
D.[Cr(H2O)3Cl3]·3H2O
4.向硫酸铜溶液中逐渐通入过量氨气,然后加入适量乙醇,溶液中析出深蓝色的[Cu(NH3)4]SO4·H2O。关于该晶体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加入乙醇的目的是降低溶剂的极性,促使[Cu(NH3)4]SO4·H2O析出
B.该配合物晶体中,N是配位原子,NH3为三角锥形,配位数是4
C.配离子内N原子排列成为平面正方形,可见Cu2+采取sp3杂化
D.向该晶体的水溶液中加入浓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5.某物质的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该物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该物质分子中不存在σ键
B.该物质的分子内只存在共价键和配位键两种作用力
C.该物质是一种配合物,其中Ni为中心原子
D.该物质的分子中C、N、O均存在孤电子对
6.关于化学式为[TiCl(H2O)5]Cl2·H2O的配合物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配体是Cl-和H2O,配位数是9
B.中心离子是Ti4+,配离子是[TiCl(H2O)5]2+
C.内界和外界中的Cl-的数目比是1∶2
D.加入足量AgNO3溶液,所有Cl-均被完全沉淀
7.X、Y、Z、W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基态Y原子的s能级电子数是p能级的2倍,基态W原子的电子总数是其最高能级电子数的2倍,X3W+是10电子微粒,可形成离子液体[Y2X5ZX3]+[ZW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电离能:Y
A.C70和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B.“杯酚”分子中存在大π键
C.“杯酚”与C60之间形成氢键
D.C70不能与“杯酚”形成超分子
9.如图是卟啉配合物叶绿素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示意图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无法确定
B.该叶绿素是配合物,中心离子是镁离子
C.该叶绿素是配合物,其配体是N元素
D.该叶绿素不是配合物,而是高分子
10.BF3与一定量的水形成(H2O)2•BF3,一定条件下(H2O)2•BF3可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F3和中B原子均采用sp2杂化轨道成键
B.(H2O)2•BF3分子中存在氢键和配位键
C.(H2O)2•BF3中的所有元素都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p区
D.BF3、NF3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比相同,两者都是极性分子
二、非选择题
11.配位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光谱证实单质铝与强碱性溶液反应有[Al(OH)4]-生成,则[Al(OH)4]-中存在________(填序号)。
a.共价键 b.非极性键 c.配位键 d.σ键 e.π键
(2)C(NH3)5BrSO4可形成两种钴的配合物,已知C3+的配位数是6,为确定钴的配合物的结构,现对两种配合物进行了如下实验:在第一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产生白色沉淀,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加BaCl2溶液时,则无明显现象。则第一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种配合物的结构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在第二种配合物的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则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12.蛇纹石是一类含水富镁硅酸盐矿物,主要成分为MgO和SiO2,含少量Fe、Ni的氧化物。可用于生产重要无机化工产品碱式碳酸镁[Mg2(OH)2CO3)。其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1)①滤渣1的主要成分从性质上来分,属于 氧化物,其用途很广泛,请写出一种: 。
A.酸性 B.两性 C.碱性
②如图表示该物质晶体的晶胞结构,1个该晶胞中含有 个A-B键。
A.28 B.32 C.36
(2)a.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Fe(OH)3和Ni(OH)2,“氧化”过程中发现所用H2O2远高于理论用量,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有:①氧化产物Fe3+可以作H2O2分解的催化剂,加快H2O2的分解速率、② 。
b.酸性KMnO4溶液是否可以检验“氧化”过程已完全 ?并说明理由 。
A.是 B.否
(3)Ni2+易形成[Ni(NH3)6]2+配合物,若[Ni(NH3)6]2+为正八面体构型(如图所示),则[Ni(CO)2(NH3)4]2+的结构有 种。
A.1 B.2 C.4
(4)“沉镁热解”由连续的两步完成,第一步:沉镁生成正碳酸镤(MgCO3·3H2O)和CO2,第二步:将正碳酸镁热解生成碱式碳酸镁。写出第一步的化学方程式: 。
(5)用x吨含3MgO·2SiO2·2H2O(摩尔质量为ag/ml)为80%蛇纹石为原料,按以上流程制取[Mg2(OH)2CO3](摩尔质量为bg/ml),制得产品y吨,制取过程中镁元素的损失率为 ×100%(用含x、y、a、b的式子表示)。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关离子/
化学方程式
滴加氨水后,试管中首先出现 ,氨水过量后 ,得到深蓝色透明溶液,滴加乙醇后析出
溶液颜色变为 ,可鉴定溶液中存在
Fe3++3SCN-===
Fe(SCN)3
试管中首先出现白色沉淀,滴加氨水后 ,溶液呈无色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课后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a href="/hx/tb_c40024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课后练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研究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练习: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2<a href="/hx/tb_c40024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精品练习</a>,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研究表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化学选择性必修2<a href="/hx/tb_c4002454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四节 配合物与超分子课后复习题</a>,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4 配合物与超分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