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课时提高练(20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达标检测题,共6页。
1.中国古代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创造
2.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由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核心”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是( )
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嫘祖
C.尧和舜 D.隶首和大禹
3.“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是孙中山对黄帝的称赞之辞。其中“平定蚩尤乱”的激战发生于( )
A.阪泉B.涿鹿C.周口店D.河姆渡
4.下图描绘的是传说与历史的关系,从中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 )
A.远古传说符合历史事实
B.远古传说包含历史信息
C.远古传说毫无史料价值
D.历史记忆就是远古传说
5.传说黄帝以后,出现了尧、舜、禹三个著名的领袖。关于他们“禅让”的故事,古书中有不少记载。通过这些记载可以了解( )
A.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
B.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
C.当时有才能就能成为首领
D.长江流域选举首领的方式
6.大禹治水的精神数千年来为人们所景仰、传承和颂扬。禹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这彰显了大禹治水的精神是( )
A.无私奉献B.勇于创新
C.严于律己D.持之以恒
【练能力】
7.画示意图是归纳历史知识、深入学习历史的好方法之一。右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幅炎帝、黄帝、蚩尤之间交战的示意图,其中能反映涿鹿之战的区域是( )
A.①B.②C.③D.④
8.研究中国古代史多有“传说时代”的概念。传说主要是神话和祖先传说,这些内容被后人用文字记录下来,描述的就是远古传说时代。下列关于远古传说的叙述,有误的是( )
A.阪泉之战,最终黄帝归顺炎帝
B.炎帝教人们交换物品
C.黄帝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
D.仓颉创造了文字
9.晋代文学家挚虞有诗曰:“神农居世,通变该极。民众兽解,乃教稼穑。聚货交市,草木播植。务济其本,不通其饰。”劳动创造幸福,诗中“教稼穑”的人物是传说中的( )
A.黄帝 B.炎帝C.大禹 D.仓颉
10.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位传说人物的名片,据此判断,这位人物是( )
时间:五六千年前
地点:黄河流域
别名:轩辕氏、有熊氏
发明:建造宫室,发明弓箭
A.黄帝B.炎帝C.蚩尤D.大禹
11.下图所示为距今5300年的牙雕蚕,出土于河南郑州。出土该文物的遗址不远处还出土了同时期的丝帛。专家推测此遗址为黄帝时代的都邑。据此可知( )
A.我国的早期人类起源于河南
B.河南郑州是夏朝时期的都邑
C.黄帝在此地击败了炎帝部落
D.嫘祖缫丝的传说具有可信性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继承人问题,大家推荐舜,说他很能干。于是舜协助尧二十年,又代尧摄行政事八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正式主持联盟事务。
材料二 《吕氏春秋》记载:“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是一种怎样的制度?
(2)材料二所述的历史人物是谁?他采用了什么方法治理水患?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说尧、舜和禹身上有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练素养】
13.“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种植)五种,抚万民,度四方……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激战,遂擒杀蚩尤。”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
A.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能造宫室,制衣裳
C.黄帝好战,经常入侵其他部落
D.部落之间经常展开攻伐
14.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 )
A.百家姓氏,皆自炎黄
B.中华姓氏,源远流长
C.人文初祖,拓土开疆
D.姓氏文化,包罗万象
15.传说中蕴含着真实的历史信息。传说中,黄帝发明了陶器,炎帝发明了酿酒。考古学家在距今约4000年的山东龙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一个陶杯(见右图),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传说中的历史信息是( )
A.炎黄二帝热衷发明
B.中华文明起源于山东
C.该陶器是黄帝的作品
D.先民已掌握制陶和酿酒技术
16.1958年,陕西省出土了新石器时代船形彩陶壶。这瓶彩陶壶的出土,说明当时已经出现了船形交通工具,并用实物证实了黄帝时代已经能制作船只的传说。由此可见( )
A.考古是了解历史的唯一途径
B.传说中蕴含着一定的历史信息
C.传说都是真实的历史
D.传说的历史价值远超考古发现
17.神话传说及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考古学家夏鼐发表的《碳-14测定年代和中国史前考古学》把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据此可知( )
A.神话传说完全符合真实的历史
B.历史研究必须依赖考古发掘
C.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
D.中国文化华夷之辨根深蒂固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摘编自《史记·五帝本纪》
材料三 从太阳升起的地方跑到太阳落山的地方,不顾风吹雨打,不怕艰险劳累,一直率领人们从事治水的艰苦劳动。经过13年,终于把洪渊填平了,河道疏通了,洪水由高处流入低处……一块块平原露出水面,人们又重新搬回了陆地,修房盖屋,垦荒种地,养牛牧羊,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摘编自《画说中国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位传说中的人物被人们尊崇为什么?他们所在的部落联合起来在哪里打败了蚩尤部落?
(2)材料二中的“尧”“舜”当时生活在哪一大河流域?尧传给舜的是什么职权?
(3)材料三叙述的是传说中的哪一位人物?他为什么被舜推举为部落首领继承人?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作为一名领袖,怎样做才能赢得人民的爱戴?
参考答案
练基础
1.五谷 陶 盐 宫室 水井 铜
2.A 3.B 4.B
5.A 【解析】通过题干材料,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上古时期的民主制度——禅让制,A项正确;传说不是研究禅让制的第一手史料,排除B项;当时主要是推举“贤德之人”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而非仅仅依靠才能,排除C项;尧、舜、禹均是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排除D项。故选A项。
6.B 【解析】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吸取父亲用‘堵’的办法治水失败的教训,改用疏导的办法治理了水患”可判断,材料体现的是勇于创新的精神。故选B项。
练能力
7.D 8.A 9.B 10.A
11.D 【解析】相传在黄帝时期,仓颉创造文字,伶伦制作音律,隶首发明算盘,黄帝的妻子嫘祖会缫丝,擅长纺织,所以出土的距今5300年的牙雕蚕表明嫘祖缫丝的传说具有可信性,D项符合题意。故选D项。
12.(1)禅让制。是原始社会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2)禹。疏导。
(3)平易近人、大公无私、爱民如子,与百姓同甘共苦的优秀品质。(符合题意即可)
练素养
13.D
14.B 【解析】据题意可知,当今中国常见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和黄帝姓氏系统的占99%,由此可知,中华姓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B项符合题意;百家姓氏,皆自炎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炎帝、黄帝是华夏民族共同的祖先,拓土开疆,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项;D项说法夸大,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
15.D 16.B
17.C 【解析】神话传说及民族学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文化集团,而考古学家夏鼐发表的文献中把中国远古文明分为七个区域,这表明中国文化的起源具有多元特点,故C项正确;A、B两项表述太过绝对,排除;D项内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C项。
18.(1)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涿鹿。
(2)黄河流域。部落联盟首领。
(3)大禹。治水有功。
(4)要心系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物
发明创造
炎帝
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 和蔬菜;制作 器,发明纺织,会煮 ,教人们交换物品
黄帝
建造 ,制作衣裳,挖掘 ,制造船只,会炼 ,发明了弓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十七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
这是一份历史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 远古的传说习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