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1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2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3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4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5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6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7页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共35页。
    古代诗歌四首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四首诗。 2.理解这四首诗歌的内容、写作特色和作者的情感。写作背景:乐府诗:乐府诗是可以歌唱的,一般无标题,而结尾一句有时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多大的联系。《观沧海》选自《乐府诗集》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上去的。1、全诗是以哪个字来统领的? 2、这首诗哪些诗句是写实景? 哪些诗句是想象的虚景?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小组讨论“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这寥寥六个字,就写出了沧海之大,写出了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天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壮极了!这几句诗,诗人将自己昂扬奋的精神融会到诗里,表现了诗人博大胸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抱负。 本诗基调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诗歌大意:写景十句,前六句写的是实景,后四句写的是虚景。这首诗借景抒情。将眼前海上景色和自已的雄心壮志融合在一起,诗人以沧海自比,开阔的意境,雄浑的气势,也是诗人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的表现。诗中洋溢着饱含的激情。诗人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小结:1.《观沧海》是一首 (体例),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 2.诗中登山观海的地是 ,本诗写于官渡之战后,统一北方凯旋途中。 3.诗中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当堂训1:明确诗歌主题:认识作者:①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四联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②哪些诗句直接表达了思乡之情? 讨论交流:内容理解:首联:诗人在船上,想像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处,暗含旅途奔波之劳。 颔联:船上所见景色。“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又为“江春”作铺垫。 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即将是天亮时的情景,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太快了。尾联:诗人离家已久,尚不能归,见到此景,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传递家书了。这首五言律诗四联之间,相为因果,浑然一体。 尾联直接表达思乡之情。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想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研读与赏析:“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淼,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因之开阔。此句写得恢弘阔大。“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端端直直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悬”,而“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可见写景极为传神。全诗和谐优美。 明确诗歌主题:诗歌大意: 1.《次北固山下》写白日和黑夜的交替以及新年和旧年的交替,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的诗句是( )( )。 2.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当堂训练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出生于西域。关于王昌龄:王昌龄,唐代诗人,人称七绝圣手,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龙标,唐代县名,在今湖南洪江,洪江在唐代属于偏远地区。1、诗以杨花、子规两样景物起笔,有什么用意? 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交流:诗歌大意 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 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ti条小溪(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 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一首 (体例),作者是 (朝代)诗人 。 2. 诗中点明时令的句子是( ). 渲染凄清的气氛,衬托离情别绪的句子有 ( ),( )。 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的句子是 ( ),( )。当堂训练3: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行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形式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句中可以有衬子,使唱词生动、通俗、口语化。写法特色:作品中前三行全写景,人物未出场,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主人公眼中的景物,景物紧紧扣着“情”;古道,是他的行经路;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也正吹在他身上,透着一种悲凉。仅仅28个字,一个长期漂流他乡的游子的悲哀就这样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文字不多,然而思乡之情却绵绵柔长,缠绕在读者心头。 内容理解:诗歌大意: 1、《观沧海》一诗选自 ,作者 ,字 , 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 见称。他与其子 、 合称为“三曹”。 《乐府诗集》曹操孟德东汉末年曹丕曹植慷慨悲壮强化训练营 2、从《观沧海》一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写景诗。 乐府四言感怀 3、《观沧海》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4、 《观沧海》一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写 景,然后写 景,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观实虚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 5、《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 ,该诗作者为唐代诗人 。 王湾停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6.《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 ,字 ,号 ,唐代诗人。李白太白青莲居士 7.《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托付满腔悲情的诗句是: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8.《天净沙秋思》中勾勒整个画面背景的句子是: 。 夕阳西下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