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有文艺评论家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史学生命力的延续源于自身的开放性。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数字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我国历史研究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路径,努力让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进而推动历史学繁荣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学,涵盖史料挖掘整理、历史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收集、量化、解释和分享历史资料,揭示其中蕴含的信息。同时,当数字技术成为自身技能的组成部分,历史研究工作者也会自觉从算法等技术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研究,如此一来,历史研究的路径就会得到拓展,历史书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此外,数字技术还能用可视化等方式将历史研究成果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技术能给历史学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具备了更多的思维模式。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史料的范畴得到了拓展,史料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数字技术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化了对史料的认识,史料不再局限于文本材料,而是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图像、物质材料等在完成有效的数字化之后,都能够进入历史研究的视野。历史研究工作者可以足不出户使用各种类型数据库,还能利用检索技术快速定位获取目标文献。同时,一些此前无法获取的史料,比如由于年代久远或者因为外在因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遭到损坏的史料,还有容易损坏的脆弱历史文献,都可以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得到重建。再如有研究团队利用透视扫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快速有效提取获取书信等文献内容,使其成为历史研究的材料。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翻译古代文字,包括甲骨文、西夏文、残缺希腊语铭文等在内的古文字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识别与释读,扩充了古代文献的范畴。此外,之前由于数量太大无法得到有效使用的材料,也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通过算法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信息。
历史研究工作从课题选择开始,经历漫长而艰辛的研究过程之后需要将成果发布出来,整个研究工作的流程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传统的学术发表体系具有相对封闭的特性,从形式上看,论文、专著、报告等形式比较单一,能够呈现的内容也十分有限,制约了研究成果社会效益的发挥;从效率上看,单一的出版媒介不利于历史研究成果及时被学术图外的大众接受。数字技术让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方式的束缚,让历史研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受众上更加多元。可以预见,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
(摘自王涛《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
材料二:
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它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和前提,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工具来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提供趋势性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能够助力历史研究工作者开辟新领域、提出新问题,进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复杂性提出新见解。
面向未来,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必将随其自身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合而发挥更大作用,进而为推动新时代历史学繁荣发展作出贡献。例如,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将发挥更大作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提供更加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自动完成文档分类、转录等任务,还可以从大型数据集里生成假设,从而在海量历史数据中探索出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路径,由此获得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新见解。又如,数据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可获取性将创造更多研究机会。未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资料将以开放数据的形式提供,这将促进学术合作和跨学科研究,实现数据、方法等的共享,为个体研究者跨时空参与相关研究提供可能。此外,数字历史教育也将进一步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人通过在线课程和教学工具参与各类历史研究。再如,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情景能力的提升将开辟更多研究平台。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升级和普及,重建历史环境和景观将变得相对容易,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和公众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方式与过去互动,增强历史研究的沉浸式体验。
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正在用新兴技术改造古老的历史学。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数字技术怎么发展,我们都要始终保持对历史资料的尊重,避免过度数字化而忽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始终是一种技术工具性质的方法。在使用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时,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唯有如此,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持续更新的先进技术手段,助力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繁荣发展。
(摘自王旭东《发挥好数字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作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我国历史研究工作者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路径,推动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
B. 历史研究路径得到拓展,历史书写方式愈加多样,历史研究工作者才会自觉从算法等技术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研究。
C.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升级和普及,可以增强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和公众历史研究的沉浸式体验。
D. 任凭数字技术如何发展,我们都要对历史资料保持尊重的态度,不能忽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西夏文、残缺希腊语铭文等古文字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识别与释读,使古代文献的范畴得以扩充。
B. 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C. 数据驱动是数字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历史研究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助力历史研究工作者。
D. 只要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工作者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就能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助力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繁荣发展。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20世纪60年代,许多历史学家呼吁历史学要与地理、生物等学科结成新同盟,展开跨学科研究,为历史学带来多样性的发展。
B. 数字纹章项目利用机器学习以及语义网技术,实现了对欧洲中世纪大量遗留纹章素材的自动描述与识别,降低了研究难度。
C. 学者利用数字技术确立“数字概念史”方法论,梳理了近代文献中思想状况的演变情况,追踪“道”概念的变迁过程。
D. 敦煌研究院用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壁画等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复原,使敦煌文化研究成果的传播更加有效。
4. 未来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将会为推动新时代历史学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其具体做法。
5. 有人说,数字技术给历史研究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完璧
阿英
“听风庐”打烊前一刻,他身披风尘,挑帘而入:“只有你一人在?喊掌柜的出来,我有古籍要修复。”
学徒抬眼,眸子黑亮,用他杂糅的外乡口音回道:“师父深居简出,从不见人,把书留下便可。”
他愣一下,眼含挑剔,扫视学徒面前的工作台。①桌案简陋,工具却排列似兵阵:浆笔、棕刷、镊子、铁锥、砑石、竹起子……几册已修好的线装书,安卧如归巢之鸟。他暗自惊叹:修旧如旧,不留痕迹,属上乘技法。
他将包裹缓放于柜面。学徒欲上手相助,被他以眼神挡回。
包裹解开,一层又一层。一本古籍,躺在二人之间。
学徒不禁轻呼:“好书啊!”罕见的明内府珍本,凤纹封面,黄绫签条。漫长岁月里,它避过了虫蠹鼠啮,水浸风化,品相近乎完美。
他戴上手套,小心翻动书页。开本宏阔,墨色饱满浓郁,卷首卷尾均钤朱印。学徒再三赞叹。及至翻到某页,学徒才猛然呆住。那页纸枯皱残破,像被踩烂的落叶,与书体仅余一绺相连。可推测出,曾遭外力野蛮撕扯。
②学徒以目光摩挲那处伤口,不住叹息。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语音亦锐利如刀:“你说,该如何惩罚那毁书之徒?”
学徒切齿:“鞭笞火烤也不为过!”
他神色稍缓,说:“如此绝世孤本,修复所用纸张宜选用颜色、质地、厚薄相近的同时期旧纸。工艺要求也颇苛刻,先精心调出浆水,涂于纸上,待纤维疏松膨胀,再将修复纸与原纸粘合。过程看似简单,但须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见不到你师父,我怎能放心?”
学徒嗫嚅道:“其实……我也可以。”
“你?黄口小儿!若你晓得这古书的坎坷经历,便不会出此狂言。也罢,就给你讲一讲。”
学徒方知,这部书原存于本地一座藏书楼。八年前,保定城沦陷,日本人觊觎库中古籍。他整理珍本,连夜装车运走,历经盘查,追击,抢劫。随着战火蔓延,多次转移,翻山过河,辗转数省,至南国。又沿漓江,入深山,于巨岩之腹,觅得一石洞藏书。为免受潮,他斫巨木,搭支架,置书其上。每遇晴天,便搬出晾晒。日夜巡检,以防虫兽。一晃已逾八载,他由一个白面书生,变成手足粗砺的山野之人。③那一洞书,安然酣眠于战火之外。某次,他出山采买,从兽口救下一个女子。不久,二人成婚。日本投降后,他联系舟车,将书运回。临行时,幼子还未满月。
二人眼中不觉潮湿。
“那,这本书因何被毁?”学徒问。
他接着讲述。这批书籍当年离开保定前,曾被他的师弟拦下,说同城另一家藏书楼,④日本人去“借”书,主人不允,当天,其妻便无故横死于街市。藏书楼主大恸,但仍不松口。不知日本人又使出何种伎俩,第二日,那楼主竟自缢于檐下。几个门生亦蹊跷失踪,生死未卜。师弟坚称,若为护书而付出人命代价,太不值得。
时间紧迫。二人争执,互不相让。情急间,他抄起这部珍本,怒指师弟:“你忍心将这无价宝物,拱手让给鬼子糟蹋?”说罢手臂一挥,书竟脱手,像断翅的鸟,惊恐坠向地面。
师弟忙冲上前,一把抓去。一页纸瞬间被攥为一团,几乎与书体脱离。
他呆愣不动,锥心般痛。师弟却咬牙说:“我亲眼看到,那死者的幼子抱住父亲悬空的腿哭泣!若能少亡一命,这一楼书,又算什么!”
学徒脸色渐渐苍白,垂泪道:“我就是那藏书楼主之子,后来被师父收养,传我全部技艺,与我相依为命。”
霎时,他浑身凝冻,沉默良久。
三天后,他再次来到听风庐:“能否修复?可有进展?”
学徒声音沉郁:“您上次提到的‘师弟’,我知道是谁了。”
他叹口气:“那本书,你师父可曾看过?”
“看过……不,没看过。”
“怎讲?”
“师父净手后,轻抚封面,还未触摸内页,就突然抽泣起来,让我为他整理行装,出了趟门。”
“出门?他不会是躲我这个师兄吧?”
“师父说,他去寻纸。听风庐的各类存纸,皆无法与此书匹配。”
“寻到了吗?”
“寻到了。只是这铺子,也不再是师父的了。明代合适的纸,只那一处有。人家欺他心急,用一片巴掌大的纸,换走了这间听风庐……”
他吃了一惊:“我要当面告诉师弟,这几天,我终于想通了,也不再记恨他……他就那么不想见我?”
“他无法‘见’您了,他……是个盲人。”
“什么?!”
“日本人设宴,逼他交出藏书。为避免再有无辜者被害,师父连干三杯后,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
他身体一晃,险些栽倒。
“师父只想问您,那批书,幸存几何?”
“那批书,已完璧返回……不止是我守护的书,还有桂图的珍本善本、浙图的《四库全书》,以及北平、安徽等多地藏书,均是历尽艰辛,迁徙到日寇难至之处。抗战胜利后,才陆续重归故土。”
门外石阶忽有响声,一根光滑的竹杖,探进帘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年12月)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战争为背景,用师兄弟护书修书的经历反映了抗战时期普通民众不惧个人安危保护国家财富的可敬精神。
B. 小说故事情节主要以学徒与“师兄”的对话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C. 小说开头借用学徒的回答,描述了师傅的神秘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D. 小说插叙了古籍受损的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师弟珍视的是人命而不是古籍这种死物,这也是师兄弟分道扬镳的缘由。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运用比喻修辞,形象表现了补书工具整齐有序,侧面表现出“听风庐”主人技艺高超。
B. 句子②中“摩挲”“叹息”两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学徒对毁书之徒的痛恨,也暗示了古籍的坎坷经历。
C. 句子③中运用拟人描写那批书被收藏完好的状态,衬托“师兄”多年来漂泊辗转,为保护古籍历尽艰辛。
D. 句子④中“借”字加引号,具有特殊含义,表现出日本侵略者强取豪夺、明借实抢的卑劣行径。
8.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收尾的妙处。
9. 有文艺评论家曾说:“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太祖苦头风,闻而召佗,佗针鬲,随手而差。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及归家,辞以妻病,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曾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材料二: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节选自刘禹锡《华佗论》)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小人A养吾病B欲以自重C然吾不杀D此子E亦终当不为我F断此根原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去掉、消除,与《苏武传》中“扶辇下除,触柱折辕”中“除”意思不同。
B. 笃:病重,与《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意思相同。
C. 信:确实、实在,与《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的“信”意思相同。
D. 原:推其根本,与《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佗精通医术,能够根据病人病情配备药物的分量、比例,不用刻意称量,对服药禁忌也谙熟于心。
B. 曹操认为华佗医术高超,便专门召请华佗来为其诊治头痛,华佗用针灸的方式为曹操治病。
C. 华佗把自己行医一生所著之书交托给狱吏,希望他可以救助百姓。狱吏害怕受牵连,没有接受。
D. 刘禹锡认为史料记载“曹操杀佗而悔”这件事,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之人的刑罚,采纳贤德之人的劝告。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归家,辞以妻病,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2)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
14. 结合材料,说一说华佗被杀的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①应制
【唐】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舞筵前。
宸游②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注释】①望春宫: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②宸(chén)游:帝王之巡游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天气晴朗,柳树像笼罩了一层薄烟,景色十分可爱,开头即点题,显出诗人才思。
B. 颔联实写诗人望春宫所见,终南山尽在眼前,皇都与北斗星相应展现。诗人意在歌颂,运词巧妙。
C. 颈联“回辇处”“舞筵前”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游春氛围:人间万物欢畅,天下歌舞升平。
D. 本诗描写皇帝春游望春宫语言典丽明快,集描写叙事抒情于一体,内容缜密而富有诗趣。
16. 作为一首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本诗却不着痕迹。诗中使用哪些手法达到此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画了一个阔大幽远的境界,为抒发情志作好了准备。
(2)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描绘了心酸的画面。
(3)终身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古人深明其理。请从古诗文中找出有关学习方法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具有隐蔽性,再加上很多人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不多,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一旦有了症状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因此, A 。
有效防治高血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早期发现,高血压属于基础代谢性疾病,通常发展得比较缓慢,所以只有早期及时发现才有利于有效地控制症状;二要合理用药,高血压病人治疗初期要在心血管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用降压药物,并经常测量血压;三要综合治疗, B ,还要控制好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四要调理好日常生活,饮食宜清淡,限制摄盐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以及戒烟限酒等。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决心、信心、恒心,只有这样做,①才能防止机体重要脏器不受到损害。②定时服用降压药,③自己不随意停药或减量,④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加以调整,⑤防止血压反跳、药物服完或血压波动。⑥高血压前期或血压轻度升高患者也可以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一些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胶囊、藤丹胶囊等,⑦在降压的同时改变症状。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的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已过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起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我也对“冬”有了恶感。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
不过我也理智地较为认识了“冬”。“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统治这大地。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
20. 下面句子中的“好像”与文中加点的好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个小孩子好像她的妈妈。
B. 月色倒影在荷叶上,好像一副优美的水墨画。
C. 父亲好像不知道这件事。
D. 这酒花好像黄豆般大小。
21. 分析画波浪线处引号作用。
2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进而推进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对于“融合”,有人认为:“融而后通,通而后立,万物在融合中发展变化,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门古老的学问,历史学生命力的延续源于自身的开放性。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学习方式。在数字技术不断迭代的背景下,我国历史研究工作者也在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路径,努力让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进而推动历史学繁荣发展。
数字技术赋能历史学,涵盖史料挖掘整理、历史问题研究、研究成果发布传播等各个环节。数字技术可以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收集、量化、解释和分享历史资料,揭示其中蕴含的信息。同时,当数字技术成为自身技能的组成部分,历史研究工作者也会自觉从算法等技术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研究,如此一来,历史研究的路径就会得到拓展,历史书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此外,数字技术还能用可视化等方式将历史研究成果呈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字技术能给历史学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具备了更多的思维模式。
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史料的范畴得到了拓展,史料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数字技术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深化了对史料的认识,史料不再局限于文本材料,而是出现多元化的趋势,图像、物质材料等在完成有效的数字化之后,都能够进入历史研究的视野。历史研究工作者可以足不出户使用各种类型数据库,还能利用检索技术快速定位获取目标文献。同时,一些此前无法获取的史料,比如由于年代久远或者因为外在因素(自然灾害、人为破坏等)遭到损坏的史料,还有容易损坏的脆弱历史文献,都可以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得到重建。再如有研究团队利用透视扫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快速有效提取获取书信等文献内容,使其成为历史研究的材料。人工智能还能帮助历史研究工作者翻译古代文字,包括甲骨文、西夏文、残缺希腊语铭文等在内的古文字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识别与释读,扩充了古代文献的范畴。此外,之前由于数量太大无法得到有效使用的材料,也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通过算法提炼出具有学术价值的信息。
历史研究工作从课题选择开始,经历漫长而艰辛的研究过程之后需要将成果发布出来,整个研究工作的流程才能形成完整的闭环。传统的学术发表体系具有相对封闭的特性,从形式上看,论文、专著、报告等形式比较单一,能够呈现的内容也十分有限,制约了研究成果社会效益的发挥;从效率上看,单一的出版媒介不利于历史研究成果及时被学术图外的大众接受。数字技术让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方式的束缚,让历史研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受众上更加多元。可以预见,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
(摘自王涛《把握数字技术对历史研究的赋能作用》)
材料二:
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它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和前提,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工具来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提供趋势性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能够助力历史研究工作者开辟新领域、提出新问题,进而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复杂性提出新见解。
面向未来,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必将随其自身的发展以及与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合而发挥更大作用,进而为推动新时代历史学繁荣发展作出贡献。例如,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将发挥更大作用。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将提供更加智能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自动完成文档分类、转录等任务,还可以从大型数据集里生成假设,从而在海量历史数据中探索出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路径,由此获得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新见解。又如,数据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可获取性将创造更多研究机会。未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资料将以开放数据的形式提供,这将促进学术合作和跨学科研究,实现数据、方法等的共享,为个体研究者跨时空参与相关研究提供可能。此外,数字历史教育也将进一步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人通过在线课程和教学工具参与各类历史研究。再如,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情景能力的提升将开辟更多研究平台。随着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升级和普及,重建历史环境和景观将变得相对容易,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和公众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沉浸式方式与过去互动,增强历史研究的沉浸式体验。
在信息时代的数字化转型中,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正在用新兴技术改造古老的历史学。需要明确的是,无论数字技术怎么发展,我们都要始终保持对历史资料的尊重,避免过度数字化而忽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更重要的是,要时刻清醒地认识到,无论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始终是一种技术工具性质的方法。在使用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时,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唯有如此,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持续更新的先进技术手段,助力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繁荣发展。
(摘自王旭东《发挥好数字历史研究方法的重要作用》)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更新,我国历史研究工作者积极探索与数字技术融合的路径,推动历史研究更加多元化。
B. 历史研究路径得到拓展,历史书写方式愈加多样,历史研究工作者才会自觉从算法等技术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研究。
C. 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升级和普及,可以增强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和公众历史研究的沉浸式体验。
D. 任凭数字技术如何发展,我们都要对历史资料保持尊重的态度,不能忽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2.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骨文、西夏文、残缺希腊语铭文等古文字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识别与释读,使古代文献的范畴得以扩充。
B. 在未来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必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
C. 数据驱动是数字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历史研究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助力历史研究工作者。
D. 只要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工作者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就能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助力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繁荣发展。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20世纪60年代,许多历史学家呼吁历史学要与地理、生物等学科结成新同盟,展开跨学科研究,为历史学带来多样性的发展。
B. 数字纹章项目利用机器学习以及语义网技术,实现了对欧洲中世纪大量遗留纹章素材的自动描述与识别,降低了研究难度。
C. 学者利用数字技术确立“数字概念史”方法论,梳理了近代文献中思想状况的演变情况,追踪“道”概念的变迁过程。
D. 敦煌研究院用数字技术对敦煌石窟、壁画等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复原,使敦煌文化研究成果传播更加有效。
4. 未来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将会为推动新时代历史学繁荣发展作出贡献,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其具体做法。
5. 有人说,数字技术给历史研究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其局限性也日益明显。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 B 2. B 3. D
4. (1) 历史研究工作者利用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自动完成文档分类、转录等任务,还可从历史数据中探索出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路径,获得对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新见解。(2)利用数据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可获取性创造更多研究机会,促进学术合作和跨学科研究。(3)数字历史教育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人通过在线课程和教学工具参与各类历史研究。(4)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情景能力的提升将开辟更多研究平台。
5. (1)数字技术给历史学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具备更多的思维模式;拓展了史料范畴,提升了史料的使用效率;拓展了历史研究路径,增加了历史书写的方式;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封闭式的束缚,拓展其发布传播渠道。(2)数字技术融入历史研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始终是一种技术工具性质的方法,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保持对历史资料的尊重,避免过度数字化而忽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因果倒置”,材料一原文是说“历史研究工作者也会自觉从算法等技术角度看待历史问题研究,如此一来,历史研究的路径就会得到拓展,历史书写的方式也越来越多样”。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识别与释读”错,材料一原文“包括甲骨文、西夏文、残缺希腊语铭文等在内的古文字都在数字技术的协助下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识别与释读”强调的是“一定程度”。
C.“数据驱动是数字历史研究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它能使……”,代词“它”指代内容错误,原文“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是一种将数字技术与历史研究相结合的新兴方法。它以数据驱动为基础和前提,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工具来收集、处理、分析和解释历史资料,对历史事件提供趋势性的定量或定性分析,使历史研究更加准确、全面和深入”的“它”指代“数字历史研究方法”,选项张冠李戴。
D.“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材料二“在使用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时,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唯有如此,才能科学有效地利用持续更新的先进技术手段,助力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繁荣发展”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最后一段观点为: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必将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
A.强调学科融合。
B.数字技术和史料的关系。
C.数字技术助力历史研究方式的改进。
D.数字技术让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方式的束缚,让历史研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受众上更加多元。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
(1)结合“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将发挥更大作用……不仅可以帮助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自动完成文档分类、转录等任务,还可以从大型数据集里生成假设,从而在海量历史数据中探索出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路径,由此获得对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的新见解”概括出:历史研究工作者利用人工智能的集成应用自动完成文档分类、转录等任务,还可从历史数据中探索出新的分析模式和研究路径,获得对历史事件、历史过程的新见解。
(2)结合“数据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可获取性将创造更多研究机会。未来,越来越多的历史研究资料将以开放数据的形式提供,这将促进学术合作和跨学科研究”概括出:利用数据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可获取性创造更多研究机会,促进学术合作和跨学科研究。
(3)结合“数字历史教育也将进一步发展,从而吸引更多人通过在线课程和教学工具参与各类历史研究”概括出:数字历史教育进一步发展,吸引更多人通过在线课程和教学工具参与各类历史研究。
(4)结合“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情景能力的提升将开辟更多研究平台”概括出:创建交互式、可视化情景能力的提升将开辟更多研究平台。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数字技术给历史研究带来极大便利,信息主要在材料一;其局限性主要在材料二。
(1)便利:结合“数字技术能给历史学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具备了更多的思维模式”可知,数字技术给历史学带来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让历史研究工作者具备更多的思维模式;结合“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史料的范畴得到了拓展,史料的使用效率得到了提升”可知,拓展了史料范畴,提升了史料的使用效率;结合“遭到损坏的史料,还有容易损坏的脆弱历史文献,都可以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得到重建。再如有研究团队利用透视扫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快速有效提取获取书信等文献内容,使其成为历史研究的材料”可知,拓展了历史研究路径,增加了历史书写的方式;结合“数字技术让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方式的束缚,让历史研究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在受众上更加多元……必将进一步拓展历史研究成果的发布传播渠道”可知,学术成果的发布传播摆脱传统封闭式的束缚,拓展其发布传播渠道。
(2)数字技术融入历史研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结合材料二“无论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发展到何种程度,它始终是一种技术工具性质的方法。在使用数字历史研究方法时,作为研究主体的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可知,数字历史研究方法始终是一种技术工具性质的方法,历史研究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唯物史观,保持对历史资料的尊重,避免过度数字化而忽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完璧
阿英
“听风庐”打烊前一刻,他身披风尘,挑帘而入:“只有你一人在?喊掌柜的出来,我有古籍要修复。”
学徒抬眼,眸子黑亮,用他杂糅的外乡口音回道:“师父深居简出,从不见人,把书留下便可。”
他愣一下,眼含挑剔,扫视学徒面前的工作台。①桌案简陋,工具却排列似兵阵:浆笔、棕刷、镊子、铁锥、砑石、竹起子……几册已修好的线装书,安卧如归巢之鸟。他暗自惊叹:修旧如旧,不留痕迹,属上乘技法。
他将包裹缓放于柜面。学徒欲上手相助,被他以眼神挡回。
包裹解开,一层又一层。一本古籍,躺在二人之间。
学徒不禁轻呼:“好书啊!”罕见的明内府珍本,凤纹封面,黄绫签条。漫长岁月里,它避过了虫蠹鼠啮,水浸风化,品相近乎完美。
他戴上手套,小心翻动书页。开本宏阔,墨色饱满浓郁,卷首卷尾均钤朱印。学徒再三赞叹。及至翻到某页,学徒才猛然呆住。那页纸枯皱残破,像被踩烂的落叶,与书体仅余一绺相连。可推测出,曾遭外力野蛮撕扯。
②学徒以目光摩挲那处伤口,不住叹息。
他的呼吸变得急促,语音亦锐利如刀:“你说,该如何惩罚那毁书之徒?”
学徒切齿:“鞭笞火烤也不为过!”
他神色稍缓,说:“如此绝世孤本,修复所用纸张宜选用颜色、质地、厚薄相近的同时期旧纸。工艺要求也颇苛刻,先精心调出浆水,涂于纸上,待纤维疏松膨胀,再将修复纸与原纸粘合。过程看似简单,但须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见不到你师父,我怎能放心?”
学徒嗫嚅道:“其实……我也可以。”
“你?黄口小儿!若你晓得这古书的坎坷经历,便不会出此狂言。也罢,就给你讲一讲。”
学徒方知,这部书原存于本地一座藏书楼。八年前,保定城沦陷,日本人觊觎库中古籍。他整理珍本,连夜装车运走,历经盘查,追击,抢劫。随着战火蔓延,多次转移,翻山过河,辗转数省,至南国。又沿漓江,入深山,于巨岩之腹,觅得一石洞藏书。为免受潮,他斫巨木,搭支架,置书其上。每遇晴天,便搬出晾晒。日夜巡检,以防虫兽。一晃已逾八载,他由一个白面书生,变成手足粗砺的山野之人。③那一洞书,安然酣眠于战火之外。某次,他出山采买,从兽口救下一个女子。不久,二人成婚。日本投降后,他联系舟车,将书运回。临行时,幼子还未满月。
二人眼中不觉潮湿。
“那,这本书因何被毁?”学徒问。
他接着讲述。这批书籍当年离开保定前,曾被他的师弟拦下,说同城另一家藏书楼,④日本人去“借”书,主人不允,当天,其妻便无故横死于街市。藏书楼主大恸,但仍不松口。不知日本人又使出何种伎俩,第二日,那楼主竟自缢于檐下。几个门生亦蹊跷失踪,生死未卜。师弟坚称,若为护书而付出人命代价,太不值得。
时间紧迫。二人争执,互不相让。情急间,他抄起这部珍本,怒指师弟:“你忍心将这无价宝物,拱手让给鬼子糟蹋?”说罢手臂一挥,书竟脱手,像断翅的鸟,惊恐坠向地面。
师弟忙冲上前,一把抓去。一页纸瞬间被攥为一团,几乎与书体脱离。
他呆愣不动,锥心般痛。师弟却咬牙说:“我亲眼看到,那死者的幼子抱住父亲悬空的腿哭泣!若能少亡一命,这一楼书,又算什么!”
学徒脸色渐渐苍白,垂泪道:“我就是那藏书楼主之子,后来被师父收养,传我全部技艺,与我相依为命。”
霎时,他浑身凝冻,沉默良久。
三天后,他再次来到听风庐:“能否修复?可有进展?”
学徒声音沉郁:“您上次提到的‘师弟’,我知道是谁了。”
他叹口气:“那本书,你师父可曾看过?”
“看过……不,没看过。”
“怎讲?”
“师父净手后,轻抚封面,还未触摸内页,就突然抽泣起来,让我为他整理行装,出了趟门。”
“出门?他不会是躲我这个师兄吧?”
“师父说,他去寻纸。听风庐的各类存纸,皆无法与此书匹配。”
“寻到了吗?”
“寻到了。只是这铺子,也不再是师父的了。明代合适的纸,只那一处有。人家欺他心急,用一片巴掌大的纸,换走了这间听风庐……”
他吃了一惊:“我要当面告诉师弟,这几天,我终于想通了,也不再记恨他……他就那么不想见我?”
“他无法‘见’您了,他……是个盲人。”
“什么?!”
“日本人设宴,逼他交出藏书。为避免再有无辜者被害,师父连干三杯后,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
他身体一晃,险些栽倒。
“师父只想问您,那批书,幸存几何?”
“那批书,已完璧返回……不止是我守护的书,还有桂图的珍本善本、浙图的《四库全书》,以及北平、安徽等多地藏书,均是历尽艰辛,迁徙到日寇难至之处。抗战胜利后,才陆续重归故土。”
门外石阶忽有响声,一根光滑的竹杖,探进帘来。
(选自《小小说月刊》2023年12月)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以战争为背景,用师兄弟护书修书的经历反映了抗战时期普通民众不惧个人安危保护国家财富的可敬精神。
B. 小说故事情节主要以学徒与“师兄”的对话推进,情节看似平淡,实则波澜起伏,扣人心弦。
C. 小说开头借用学徒的回答,描述了师傅的神秘形象,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D. 小说插叙了古籍受损过程,从中可以看出师弟珍视的是人命而不是古籍这种死物,这也是师兄弟分道扬镳的缘由。
7. 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运用比喻修辞,形象表现了补书工具整齐有序,侧面表现出“听风庐”主人技艺高超。
B. 句子②中“摩挲”“叹息”两处动作描写表现了小学徒对毁书之徒的痛恨,也暗示了古籍的坎坷经历。
C. 句子③中运用拟人描写那批书被收藏完好的状态,衬托“师兄”多年来漂泊辗转,为保护古籍历尽艰辛。
D. 句子④中“借”字加引号,具有特殊含义,表现出日本侵略者强取豪夺、明借实抢的卑劣行径。
8. 小说结尾戛然而止,请简要分析这样收尾的妙处。
9. 有文艺评论家曾说:“文学是人性的、人类的,也是个人的。”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 D 7. B
8. ①“竹杖”和前文插叙里“师弟”变盲的情节照应,使故事圆合,合乎情理。
②凸显人物形象。“师弟”是在听到那批书完璧返回后才出现,表现出人物多年来始终心系古书安危,不忘护书职责,内心煎熬一朝释然的心理。
③开放式结局,师兄弟之间是否会如古籍般“完璧”,引发读者更多的思考,含蓄而耐人寻味。
9. ①本文体现了对人性的思考:在危难之际,师兄舍身护书,师弟舍己救人。二人虽选择不同,但都体现了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的人性之美。
②本文体现了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比如对古籍这种凝聚了历史智慧的文化产物的保护,对生命的珍视,对弱小的救助,对坚守职责的赞扬等。
③本文体现了写作的个性化特点。选取了抗战时期开展的护书行动这一小众内容,同时匹配了凝练典雅、文白间杂、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的语言,表现出作者个性化的审美选择。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D.“师弟珍视的是人命而不是古籍这种死物”错误,从“师弟忙冲上前,一把抓去”及后面的师弟为护书而眼瞎等情节看,师弟并非不珍视古籍。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
B.“摩挲……痛恨”错误,“学徒以目光摩挲那处伤口,不住叹息”表现的表示非痛恨之情,而是对古籍被“外力野蛮撕扯”的惋惜之情。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情节、语段作用的能力。
小说结尾“一根光滑的竹杖,探进帘来”,表明师弟走进来,但是师弟已经“自戳双目”,所以走路要靠竹杖。这里的“竹杖”和前文插叙里“师弟”变盲的情节照应,使补充的情节更真实、合理。
师弟出场时间是在师兄说“那批书,已完璧返回……”后。当初“师弟坚称,若为护书而付出人命代价,太不值得”,师兄弟之间发生争执,师弟被师兄误解。如今得知那批书完璧返回,才终于放心,而且自己背负的指责也终于洗清,内心不再煎熬。
戛然而止型结尾,能够留下空白,给读者想象空间,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使小说耐人寻味。师兄曾经“怒指师弟:‘你忍心将这无价宝物,拱手让给鬼子糟蹋?’”,二人反目成仇,如今知道师弟为护书而眼瞎,两个人关系如何发展,小说没有交代,为读者留下开放式结局。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评价作品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
作答时,要紧扣“人”去分析。
对人性美的思考:面对日本人的逼迫,师兄选择宁死不屈,不交出古籍,师弟宁可自瞎双目,也“避免再有无辜者被害”。二人虽选择不同,但都体现了不畏强暴、舍生取义的人性之美。
对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如古籍是凝聚了历史智慧的文化产物,师兄弟二人都为保护古籍做出奉献,付出心血,“日本人去‘借’书,主人不允……那楼主竟自缢于檐下。几个门生亦蹊跷失踪,生死未卜”;师弟“若能少亡一命”“避免再有无辜者被害”,生命的珍视;“我亲眼看到,那死者的幼子抱住父亲悬空的腿哭泣”“我就是那藏书楼主之子,后来被师父收养,传我全部技艺,与我相依为命”,体现了对弱小的救助;“师父连干三杯后,两手各持一箸,自戳双目,从此日日听风”“不止是我守护的书,还有……抗战胜利后,才陆续重归故土”,表现对坚守职责的赞扬。
作家个性化的审美选择:抗战题材的小说一般表现战场或地下工作者的敌后工作等。这篇小说以抗战为背景,表现对古籍的保护,选材小众。语言上,既有“贯安卧如归巢之鸟”“黄口小儿”等文言词句,又有“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等整饬的句式,语言凝练典雅,具有浓厚的古典韵味,表现了作者高雅的审美趣味。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故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使人手摸知所在,在左则男,在右则女。人云“在左”,於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太祖苦头风,闻而召佗,佗针鬲,随手而差。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及归家,辞以妻病,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佗临死,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曾冲病困,太祖叹曰:“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
(节选自《三国志·华佗传》)
材料二:
原夫史氏之书于册也,是使后之人宽能者之刑,纳贤者之谕,而惩暴者之轻杀。故自恃能至有悔悉书焉。后之惑者,复用是为口实。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曾不知悔之日,方痛材之不可多也。或必有惜之之叹。彼壬人皆曰:“譬彼死矣,将若何?”曾不知悔之日,方痛生之不可再也,可不谓大哀乎?
(节选自刘禹锡《华佗论》)
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小人A养吾病B欲以自重C然吾不杀D此子E亦终当不为我F断此根原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除:去掉、消除,与《苏武传》中“扶辇下除,触柱折辕”中“除”意思不同。
B. 笃:病重,与《陈情表》中“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的“笃”意思相同。
C. 信:确实、实在,与《兰亭集序》中“信可乐也”“信”意思相同。
D. 原:推其根本,与《伶官传序》中“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的“原”意思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华佗精通医术,能够根据病人病情配备药物的分量、比例,不用刻意称量,对服药禁忌也谙熟于心。
B. 曹操认为华佗医术高超,便专门召请华佗来为其诊治头痛,华佗用针灸的方式为曹操治病。
C. 华佗把自己行医一生所著之书交托给狱吏,希望他可以救助百姓。狱吏害怕受牵连,没有接受。
D. 刘禹锡认为史料记载“曹操杀佗而悔”这件事,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之人的刑罚,采纳贤德之人的劝告。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归家,辞以妻病,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
(2)悲哉!夫贤能不能无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
14. 结合材料,说一说华佗被杀的原因。
【答案】10. BCE 11. D 12. C
13. (1)等到回家后,用妻子生病做托辞,请求推延日期不返回。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返回。
(2)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
14. ①回家后假托妻子生病不应曹操召,因欺骗而惹怒了曹操。②曹操未听取苟彧的求情,导致华佗在狱中被拷问致死。③为华佗求情的人不多,还有奸佞小人从中煽风点火。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
“小人养吾病”主谓宾结构齐全,其后B处断开;
“然”表转折,用于句首,其前C处断开;
“吾不杀此子”主谓宾结构齐全,其后E处断开。
故选BCE。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A.正确。“扶辇下除,触柱折辕”中“除”意思是“台阶”。句意:病痛就应手消除。/扶着皇帝的车驾下殿阶,碰到柱子,折断了车辕。
B.正确。句意:生病很沉重。/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严重。
C.正确。句意: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实在很快乐。
D.错误。都是“推其根本”的意思。句意:推究史书作者在史册中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推究庄宗得到天下的原因。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一生所著之书”和“希望他可以救助百姓”表述错误,由原文“出一卷书与狱吏,曰:‘此可以活人。’吏畏法不受,佗亦不强,索火烧之”可知,华佗只拿出一卷书,也没说希望狱吏可以救助百姓。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辞”,推托,托辞;“乞”,请求;“累”,多次。
(2)“贤能”,贤能的人;“置”,处置;“或”,有的人。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辞以妻病,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犹不上道”可知,回家后假托妻子生病不应曹操召,因欺骗而惹怒了曹操
②由原文“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知,曹操未听取苟彧的求情,导致华佗在狱中被拷问致死。
③由原文“苟置于理矣,或必有宽之之请。彼壬人皆曰:‘忧天下无材邪’”可知,为华佗求情的人不多,还有奸佞小人从中煽风点火。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华佗字元化,是沛国谯县人,到徐州地区求学,通晓数种经书。沛国的相陈圭推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召任用,(他)都不去就任。又精通医方医药,他治病时,配制汤药不过用几味药,心里明了药物的分量、比例,用不着再称量,把药煮熟就让病人服饮,告诉病人服药的禁忌及注意事项,药渣倒完后病就痊愈了。如果需要灸疗,也不过一两个穴位,每个穴位不过烧灸七、八根艾条,病痛就应手消除。从前甘陵(诸侯国名)相的夫人有孕六个月了,腹痛不安,华佗诊察脉象,说:“胎儿死了。”派人用手摸知道所在位置,在左边则为男婴,在右边则为女婴。人说“在左边”,于是喂汤药流产它,果然产下男婴形状,随即痊愈。曹操为头痛病所苦,听说了华佗的医术,就召唤华佗来。华佗针刺膈俞穴,病随手就好了。后来曹操亲自处理国事,生病很沉重,让华佗专为他看病。华佗说:“这病短时间难以治好,只有经常进行治疗,才能延长寿命。”华佗长期远离家乡,想回去,于是说:“刚收到家信,正要短期回家一趟呢。”等到回家后,用妻子生病做托辞,请求推延日期不返回。曹操多次写信召唤,华佗还是不返回。曹操非常生气,派人前往查看。如果华佗妻子确实有病,就赐给四十斛小豆,放宽假期时间;如果他虚假欺骗,就逮捕押送他回来。于是用传车把华佗递解交付许昌监狱,核实证据,本人服罪。苟彧向曹操求情说:“华佗的医术确实高明,与人的生命密切相关,应该包涵宽容他。”曹操说:“不用担忧,天下就没有这种无能鼠辈吗?”终于把华佗在狱中拷问致死。华佗临死前,拿出一卷医书给狱吏,说:“这书可以用来救活人。”狱吏害怕触犯法律不敢接受,华佗也不勉强,讨取火来把书烧掉了。华佗死了以后,曹操头痛病没有好。曹操说:“华佗能治好这种病。这小子有意留着我的病,想用这办法来使自己显得重要。可是我不杀掉这小子,他也终究不会替我断掉这病根的。”等到后来他的爱子曹冲病危,曹操才感叹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这个儿子活活地死去了。”
材料二:
推究史书作者在史册中记载这件事的原因,是为了使后人放宽对有才能之人的刑罚,采纳贤德之人的劝告,而惩戒残暴之人的轻率杀戮。因此将华佗自恃才能到曹操有悔意,全都详细地记载在了史书上。后世不懂史家用意的人,却用这作为轻易杀人的借口。真可悲啊!贤能的人不会没有过失,假如按法理处置,有的人一定会提出宽恕他的请求。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何必担忧天下没有人才呢!”竟不知到了后悔之时,才会痛惜人才的不可多得,甚至会发出惋惜人才的叹息。这时候,那些奸佞小人都会说:“譬如他已经死了,又该怎么办呢?”竟不知到了后悔之时,才痛惜被处死的人不能够重新获得生命,这难道不是极大的悲哀吗?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春日幸望春宫①应制
【唐】苏颋
东望望春春可怜,更逢晴日柳含烟。
宫中下见南山尽,城上平临北斗悬。
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舞筵前。
宸游②对此欢无极,鸟哢声声入管弦。
【注释】①望春宫:唐代京城长安郊外的行宫。②宸(chén)游:帝王之巡游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天气晴朗,柳树像笼罩了一层薄烟,景色十分可爱,开头即点题,显出诗人的才思。
B. 颔联实写诗人望春宫所见,终南山尽在眼前,皇都与北斗星相应展现。诗人意在歌颂,运词巧妙。
C. 颈联“回辇处”“舞筵前”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的游春氛围:人间万物欢畅,天下歌舞升平。
D. 本诗描写皇帝春游望春宫。语言典丽明快,集描写叙事抒情于一体,内容缜密而富有诗趣。
16. 作为一首歌功颂德、奉和应制之作,本诗却不着痕迹。诗中使用哪些手法达到此效果?请结合全诗分析。
【答案】15. B 16. ①一语双关。“东望望春”,既说“向东眺望望春宫”,又谓“向东眺望,望见春光”,含蓄富有巧思。②妙用比喻,切题得体。“细草”是诗人自比,谦逊有德,“偏承”写出对独蒙皇恩的感激,来歌颂圣明。③间接抒情,用春光明媚、鸟哢声声的欢快场面颂圣德,美升平。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颔联实写”错,颔联上句实写,下句虚写。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①一语双关。“东望望春”字面意思是“向东望到望春宫”,根据题目中的“春日”和诗中的“晴日柳含烟”“飞花”可知,此处“东望”看到的还有无限的春光。故此处运用的是双关手法。
②妙用比喻。“细草偏承回辇处,飞花故落奉觞前”,运用比喻手法,诗人巧妙地就“望春”做文章,用花草作比喻,既切题,又得体。“回辇处”即谓进望春宫,“奉觞前”是说饮宴和祝酒。“细草”是自比,见得轻微:“飞花”则喻歌姬舞女,显出花容娇姿;而“偏承”点出“独蒙恩遇”之意,“故落”点明“故意求宠”之态。细草以清德独承,飞花恃美色故落,臣、姬有别,德、色殊遇,以见自重,以颂圣明。其取喻用词,各有分寸,生动妥帖,而又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的游春气氛。
③间接抒情。首联写春光明媚可爱,天气晴朗;颈联描写细草、飞花的春日图景;尾联“鸟哢声声”描写欢快的场景。全诗渲染出一派君臣欢宴的游春氛围,借春日盛景,颂圣德,美升平。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登快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勾画了一个阔大幽远的境界,为抒发情志作好了准备。
(2)古代文人常以“影”表达孤独之感,比如李密《陈情表》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两句,描绘了心酸的画面。
(3)终身学习是提升自我的最好途径,古人深明其理。请从古诗文中找出有关学习方法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落木千山天远大 ②. 澄江一道月分明 ③. 茕茕子立 ④. 形影相吊 ⑤.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⑥.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澄,茕,孑,吊,参省,矣。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具有隐蔽性,再加上很多人对高血压知识了解不多,自我保健意识不强,一旦有了症状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因此, A 。
有效防治高血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要早期发现,高血压属于基础代谢性疾病,通常发展得比较缓慢,所以只有早期及时发现才有利于有效地控制症状;二要合理用药,高血压病人治疗初期要在心血管专科医师的指导下选用降压药物,并经常测量血压;三要综合治疗, B ,还要控制好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四要调理好日常生活,饮食宜清淡,限制摄盐量,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以及戒烟限酒等。
治疗高血压应坚持“三心”,即决心、信心、恒心,只有这样做,①才能防止机体重要脏器不受到损害。②定时服用降压药,③自己不随意停药或减量,④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病情加以调整,⑤防止血压反跳、药物服完或血压波动。⑥高血压前期或血压轻度升高患者也可以在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使用一些中成药,如松龄血脉康胶囊、藤丹胶囊等,⑦在降压的同时改变症状。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19. 文中第三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有效防治高血压很重要
②不但要降好血压 19.
①才能防止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③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
⑦在降压的同时改善症状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由横线后“有效防治高血压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可知,A处需要补充的是关于“有效防治高血压”的内容。再由横线前面“一旦有了症状就已经发展到很严重的地步了”及关联词“因此”可知,需要写一个结论性的观点,强调预防的重要性。故可填:有效防治高血压很重要。
B.由上文“综合治疗”可知,B 处需要补充的是一个能够强调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法,指出不仅仅依赖药物,还需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由下文“还要控制好导致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可知,此处应该是“不但要……”。故可填:不但要降好血压。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①不合逻辑,“防止”是否定词,“不受到损害”也是一个否定句,双重否定表示:做到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与事实不符,故不合逻辑。可改为:才能防止机体重要脏器受到损害。
③语序不当,“减量”的程度轻于“停药”,所以要把“减药”放前面。可改为:自己不随意减量或停药。
⑦搭配不当,“改变症状”表达不准确,应该是“改善症状”,这样更符合医学用语的规范。可改为:在降压的同时改善症状。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诗人们对于四季的感想大概颇不同罢。一般的说来,则为“游春”“消夏”“悲秋”——冬呢,我可想不出适当的字眼来了,总之,诗人们对于“冬”好像不大怀好感,于“秋”则已“悲”了,更何况秋后的“冬”!所以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幸而冬天有雪,给诗人们添了诗料。甚而至于踏雪寻梅,此时的诗人俨然又是活动家。不过梅花开放的时候,其实“冬”已过完,早又是“春”了。
我不是诗人,对于一年四季无所起憎。但寒暑数十易而后,我也对“冬”有了恶感。拥着热被窝让思想跑野马那样的事,已经不高兴再做了,而又没有草地给我去“放野火”。何况近年来的冬天似乎一年比一年冷,我不得不自愿多穿点衣服,并且把窗门关紧。
不过我也理智地较为认识了“冬”。“冬”毕竟是“冬”,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冬”只不过是“冬”,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统治这大地。相反的,冬天的寒冷愈甚,就是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
20. 下面句子中的“好像”与文中加点的好像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个小孩子好像她的妈妈。
B. 月色倒影在荷叶上,好像一副优美的水墨画。
C. 父亲好像不知道这件事。
D. 这酒花好像黄豆般大小。
21. 分析画波浪线处引号的作用。
22.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横线的句子。
【答案】20. C 21. 特殊含义。“蛰伏”原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在材料中作者把诗人比作冬眠的动物,把诗人畏寒不出门的状态描述为“蛰伏”,更加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于冬天的感受,突出了冬夜的寒冷。
22. ①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冬季万物凋零死寂沉沉的特点。②“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也表达了作者对严寒的冬天终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必将到来的信心。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和用法的能力。
A.表比较;
B比喻词,仿佛;
C.似乎;
D.非常像。
故选C。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首先理解“蛰伏”的本义,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再结合语境“诗人在冬夜,只合围炉话旧,这就有点近于‘蛰伏’了”分析,作者把诗人比作冬眠的动物,用“蛰伏”形容诗人畏寒不出门的状态,可见,此处的“蛰伏”加引号具有了特殊含义。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摧残了许多嫩芽,在地面上造成恐怖”,运用拟人修辞,把冬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冬季万物凋零死寂沉沉的特点。
②“北风和霜雪虽然凶猛,终不能永远的统治这大地”“冬的运命快要告终,春已在叩门”,“凶猛”“统治”“叩门”把冬和春人格化,在冬与春的对比中,表达了作者对严寒的冬天终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必将到来的信心。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Ⅰ提到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进而推进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对于“融合”,有人认为:“融而后通,通而后立,万物在融合中发展变化,创造更大的价值。”也有人认为:“行有所止,言有所界,边界是个体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互融,势不可挡!
有人说:“融而后通,通而后立,要敢于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的确,“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当今世界,各国紧密联系,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然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必将携手打破边界,因为彼此“互融”才可发展。
诚如海纳百川、川纳百湖一样,我们所追求的“包容型”社会,正是如今开放政策下的“互融型”社会。国家之间打破边界互融互通,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相互借鉴、吐故纳新,也为企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可见,彼此的“互融”必将助力其发展,行稳致远。
那么在这如今时代,我们该何为?这个几世纪前就被荷尔德林提出的诘问跨越漫漫长河,于时光的洪流中仍有警醒世人的力量。或许在不绝回响的历史长河中可以找到答案。
曾几何时,我们顶着“东亚病夫”的帽子,被列强践踏于马蹄之下,却仍洋洋自得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固守自己的边界,不肯走出国门,亦不肯纳谏从流,如此阻碍融合发展之路,岂不痛哉?唯愿后人哀之而又鉴之,勿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再看如今,博物馆的文物鲜活起来,打破传统与现代的边界,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相融后绽放出了更加绚丽的色彩。《上新了,故宫》不断刷屏,大胆地启用了与以往不同的形式,融合多种元素,使故宫活跃于人们的口口相传之间,让人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600多岁的故宫越活越年轻的气息。
传统文物如此,传统诗歌亦如此。诗言志,歌咏言。《经典咏流传》打破了歌和诗的边界,采用了以歌和诗的方式,将歌与诗紧紧相融,在朗诵中我们能感受到先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经典咏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在这交融的文化形式之中,我们真切地领会到了文化的真正内涵。
所谓“独木难成林,一花难成春”,今天的时代,已然无法固守边界,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相融合并深度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可谓发展离不开融合,融合将助推发展。
由国至家,由己及人,我们青年一代要敢于打破边界,学会融合,敢于创新,承担社会责任,相融更要相容。我们要抓住时代机遇,在各领域广泛融合的大势之下,努力争做前5%的时代领跑者。
千年来风雨同舟,万里内鹏程正举。一人行,是茂林修竹轻摇时的绰约;百人行,是惊涛骇浪过后的彩虹;万人行,是千万民族高歌下的灵动。打破边界,你我“互融”,以数万人的壮举奏响时代的最强音,互融势不可挡!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则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借助现代文阅读Ⅰ中所提到的积极探索历史文化研究与数字技术的融合路径这一事例,引出了“融合”这一写作主题,并且还对此给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同“融合”,认为积极融合才能促进发展变化,创造更大的价值;另一种反对“融合”,认为边界是成长的保护墙,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到底要不要融合,要不要打破边界?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千秋,题目考查的是学生的思辨能力。反对融合的人,更强调“分寸”的重要性,认为人与人之间,无论是朋友、亲人还是爱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就是保持距离,拥有各自的边界并懂得适可而止,彼此尊重。对于个人修养和个人成长而言,要有“边界意识”,即“规则意识”,在公共场合要规范言行尊重他人;要保持人与人之间、人与法规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合理界线。但有时,过分看重“分寸”又会错失很多机会,造成很多误解,甚至会阻碍成长与发展。所以,有时候人们也强调“融而后通,破而后立”。这种观点强调打破边界,多向“融合”。“融合”意味着开放、丰富,意味着取长补短,意味着创新、发展。不管是个人进步还是国家发展,都要敢于打破边界(壁垒),融合发展。集体需要成员之间打破边界、彼此融通才能发展,一种制度、一种文化也需要打破边界、多向融合才能行稳致远。当然,不是所有的“融”都能“通”,也不是所有的“破”都“立”,更不是所有的事都需要“融”、需要“破”。打破边界、多向“融合”需要因时、因事、因人而异,更要讲求一定的方法技巧。
本文较适合写作议论文。考生可以认可材料中的一种观点,运用层进式结构,谈何谓融合,为什么要打破边界、保持融合(拒绝融合、建立边界),如何保持∕打破融合;也可以从个人、国家、社会等多个层面,谈打破∕保持融合的重要性。考生还可以综合材料中的两种观点,运用辩证思维,谈什么情况下应该保持融合,什么情况下需要打破融合。
立意:
1.共存融合,相得益彰,美美与共。
2.打破边界,多向融合,助力发展。
3.保持边界,融通也要讲究分寸。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PDF版附答案),共8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许昌市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