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3常见天气系统
展开[2023·湖北卷]如图示意我国四个国家气象观测站测得的2018~2022年地面站点各月平均气压状况。据此完成1~3题。
1.甲、乙、丙、丁四个站点分别位于( )
A.海口、武汉、乌鲁木齐、拉萨
B.武汉、海口、拉萨、乌鲁木齐
C.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海口
D.武汉、乌鲁木齐、海口、拉萨
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标准大气条件下海平面的气压约为1 013 hPa,海拔越高气压越低。图示甲、乙、丙、丁四个站点中,丙站点气压值最低,最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拉萨,A、D错误。图示丁站点气压值明显低于甲、乙两站点,说明丁站点海拔较甲、乙两站点高,乌鲁木齐的海拔明显高于海口和武汉,因此可确定丁站点位于乌鲁木齐。武汉气温总体低于海口,因而武汉气压总体高于海口,故甲站点位于武汉,乙站点位于海口,B正确,C错误。
2.丙地气压夏季高于冬季的主要原因是( )
①夏季热,气流辐合 ②夏季热,气流辐散
③冬季冷,气流辐合 ④冬季冷,气流辐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从上题可知,丙地应为拉萨,夏季高原强太阳辐射炙烤大地进而向上加热大气,在近地面表现为辐合风场,四周空气向此处辐合,然后在这里上升到高空,在高空(对流层上部)则形成青藏高压,①正确,②错误;冬季近地面气温低,近地面气流辐散,高空形成低压,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3.影响四地气压年变化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理纬度 ②天气状况
③海拔高度 ④海陆性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甲地(乌鲁木齐)纬度高,距离冬季高压中心近,其1月气压值较大,①正确;丙地位于青藏高原,气压值最低,③正确;海南纬度低,距离海洋更近,气压值更小,乌鲁木齐与之对应,受海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④正确;四地气压变化受天气影响较小,排除②。故选C。
[2024·浙江1月卷]2023年某日,一场源自地中海的风暴席卷黑海北岸,给甲地带来强降水。下图为该日某时刻的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4~5题。
4.该日甲地出现强降水,主要是因为甲地( )
A.大气受热上升强 B.位于高压脊附近
C.位于气旋中心 D.位于锋线前方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甲地位于低压中心的北部,在图中画出低压槽线,甲地位于低压槽的西北部,低压中心东部的低压槽处往往形成暖锋,甲地位于暖锋的锋前,暖空气主动爬升,气温降低,水汽凝结,形成降水。故选D。
5.未来两日,甲地风向变化最大可能是( )
A.东北→西南 B.东北→西北
C.西南→东南 D.东南→西北
答案:A
解析: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图示时刻甲地的风向为东北风。要注意图例中有“★两日后风暴中心”,可以判断出两日后甲地处于天气形势图中的位置,即甲地处于低压中心的南部,吹偏南风。故选A。
[2024·北京海淀一模]下图为某年2月连续几日广州某地室内地板温度、气温和露点变化图。露点是根据当时水汽含量和气压计算出的水汽饱和温度,物体温度低于露点时会导致水汽凝结。图中甲-乙时段墙壁和地板出现小水珠,俗称地蒸液现象。读图,完成6~7题。
6.该地地蒸液现象出现的原因最可能是( )
①昼夜温差加大,水汽易于凝结
②气压持续升高,水汽趋于饱和
③露点升高,高于室内地板温度
④受偏南风影响,空气湿度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物体温度低于露点时会导致水汽凝结。气温升高时,露点升高,高于室内地板温度,水汽在地板凝结,③正确;2月份受偏南风影响,带来大量水汽,空气湿度增大,有利于地蒸液现象出现,④正确;昼夜温差不是导致水汽凝结的主要原因,①错误;2月份升温,气压降低,②错误。所以选B。
7.该地地蒸液现象消失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干冷气团到来 B.副热带高压北移
C.准静止锋形成 D.超强台风登陆
答案:A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16日气温急剧降低,北方干冷气团影响该地,导致暖湿气团退出,地蒸液现象消失,A正确;副热带高压北移,会驱使暖湿空气进入,有利于地蒸液现象形成,B错误;该地没有准静止锋,C错误;2月份为北半球冬季,一般没有台风登陆我国,D错误。所以选A。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共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3常见天气系统: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13常见天气系统,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