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0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0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0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20常见地貌类型和地貌的观察,共3页。
    1.影响图中环状陡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冰川流动刨蚀 B.风力侵蚀打磨
    C.岩石冻融风化 D.流水差异侵蚀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有瀑布发育,且该地分布有密集深切的峡谷,由此可知该地丹霞地貌主要为流水侵蚀形成,属于流水地貌。故影响图中环状陡崖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流水差异侵蚀,而与风力侵蚀打磨、岩石冻融风化、冰川流动刨蚀无关,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在野外寻找丹霞地貌需要重点关注( )
    A.岩石粒径和岩层结构
    B.岩石粒径和岩石颜色
    C.岩石颜色和地貌形态
    D.岩层结构和岩石颜色
    答案:C
    解析:由材料可知,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为“陡峭的悬崖、红色的山块”,因此在野外寻找丹霞地貌应重点关注岩石的颜色(红色或紫红色沉积岩)和地貌形态(陡崖、陡坡、石柱),C正确;岩石的粒径和岩层结构不是丹霞地貌的典型特征,A、B、D错误。故选C。
    [2023·新课标卷]莲花盆是一种独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观。它是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的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下图)。广西某溶洞数百米长的洞穴中,分布着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莲花盆,最大的莲花盆直径达9米。据此完成3~4题。
    3.形成莲花盆需要( )
    ①水自洞顶不断滴落 ②水沿洞壁缓慢渗出
    ③不断流动的薄层水 ④相对静止的薄层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解析:由材料“盆状或圆盘状沉积体”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滴不断滴到洞穴池塘中,导致池水自滴点向四周外溢,从而形成盆状,故①正确,②错误;由材料“在溶洞的薄层水中由水底向上发育”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如相对静止的薄层水,故③错误,④正确。故选B。
    4.曾经流过该段溶洞的地下河为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提供的关键条件是( )
    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
    C.充足的水汽 D.丰富的泥沙
    答案:B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莲花盆的形成需要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且有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故平坦的河床可以提供大量符合条件的平坦的地形,从而形成薄层水环境,有利于发育大规模莲花盆群,B正确;曲折的河道不能说明流速缓慢,故A错误;充足的水汽和丰富的泥沙对形成喀斯特地貌没有直接作用,C、D错误。故选B。
    【点睛】 莲花盆发育的最主要条件是:有平整的洞底,能形成浅水池;洞顶有流量较大的水滴;池水位和莲花盆便于同步地从洞底向上生长。
    [2024·全国高三模拟]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暑期在郊外从Q地出发沿Q→M→P→Q线路进行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完成5~6题。
    5.考察队员对考察线路各路段的描述,可信的是( )
    A.Q→M段一直上坡,M→P段一直下坡
    B.Q→M段,沿山脊向东北前行
    C.P→Q段,沿阴凉的山间溪流边前行
    D.M→P段,可能会遇到泥石流威胁
    答案:D
    解析:Q到M是一直上坡,M到P前一段是下坡,最后一小段是上坡,A错误。根据“凸值法”,Q到M是先沿着山谷,再沿着山脊,B错误。P到Q不是山谷,没有河流,C错误。M到P经过山谷,可能遇到泥石流,D正确。
    6.在营地M处不易观察到的地点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M到a点是凸坡,不易观察,A正确。M与b、c、d之间是凹坡,容易观察,B、C、D错误。故选A。
    [2024·江苏连云港一中学情检测]下面四幅图为不同地区的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地貌依次为( )
    A.喀斯特地貌、风蚀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
    B.流水地貌、喀斯特地貌、海岸地貌、风蚀地貌
    C.海岸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风蚀地貌
    D.风蚀地貌、喀斯特地貌、流水地貌、海岸地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类型判断。由景观图可知,甲为海岸地貌(海蚀拱桥)、乙为喀斯特地貌(峰林)、丙为流水地貌(冲积平原)、丁为风蚀地貌(风蚀蘑菇)。故选C。
    8.丙地貌的突出特点是( )
    A.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粗
    B.地势较陡,组成物质颗粒较粗
    C.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D.地势较陡,组成物质颗粒较细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地貌特点。丙地貌为流水地貌,是冲积平原,地势低平,组成物质颗粒较细。故选C。

    相关试卷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7非洲,共3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