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第1页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展开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共4页。
    [2024·湖北高三联考]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自然生态服务功能、环境质量安全、自然资源利用等方面,实行严格保护的空间边界和管理限值,以维护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下图为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图。据此完成1~2题。
    1.有关江苏省生态保护红线分布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陆上水域面积小于海上水域面积
    B.山地丘陵区面积大于平原面积
    C.盐城等地滩涂面积占比较高
    D.林地主要集中在江苏南部地区
    答案:B
    解析:读图可知,陆上水域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区主要是湖泊和河流,东部黄海海上水域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区有多处且总面积大于陆上水域,故A不符合题意;江苏省地形多为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只有西南部和西北部极少数地区为海拔200米以上的低山丘陵地区,太湖、洪泽湖等都位于平原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山地丘陵区面积小于平原面积,故B符合题意;图中沿海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面积大,盐城(盐城临海且海岸线长、滩涂广布)等临海地区滩涂面积大、占比较高,故C不符合题意;江苏东部、中部以平原为主,山地集中分布在南部、西北部,其中南部更多,因此林地主要分布在南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2.苏南地区保障生态保护红线的措施是( )
    A.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B.促进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增强经济产出能力
    C.涉及的生态系统各部门各自采取分块式管理方式
    D.通过GIS加强对生态红线动态监管和监测
    答案:A
    解析:合理控制人口和经济发展规模,确保人口、经济布局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有利于保护生态,A正确;应合理利用土地,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过度使用土地加剧生态恶化,B错误;图中林地、湖泊、海洋等生态系统相互关联,如森林破坏会导致湖泊萎缩、湖泊生态破坏,治理生态问题时各部门应加强合作、齐抓共管,C错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态红线动态监管和监测,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行为,涉及的现代信息技术有遥感(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D错误。故选A。
    [2024·陕西商洛三模]近年来,交通运输业,特别是运量大、运距长的交通运输成为我国碳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2022年交通运输碳排放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0%,预计今后碳排放占比会持续增加。与其他产业领域相比,短期内我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压力较大。下图示意我国四大交通运输方式或客货周转量及碳排放量占比。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四大交通运输方式中( )
    A.我国民航运输主要承担货物周转
    B.公路是我国覆盖最广的运输方式
    C.单位周转量下水运碳排放量最大
    D.铁路运行里程长,碳排放量较大
    答案:B
    解析:水运和公路是我国货物周转的主要运输方式,民航主要承担旅客周转,A错误;公路相较于铁路,受地形、气候等自然因素限制小,修筑成本低,与航空和水运相比,运输灵活,故公路是我国覆盖最广的运输方式,B正确;由图可知,单位周转量下公路碳排放量最大,C错误;我国铁路运输里程较长,但碳排放量最低,D错误。故选B。
    4.我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压力较大,主要原因是( )
    A.环保政策日趋严格 B.碳排放量占比最大
    C.森林面积不断减少 D.运输需求不断增加
    答案:D
    解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快递、旅游等快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增加,导致我国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压力较大,D正确;环保政策日趋严格,有利于我国实施碳减排,A错误;由材料可知,我国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比较低,B错误;森林面积增减与交通运输业碳减排关系较小,且我国森林面积近年来呈增加趋势,C错误。故选D。
    5.针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现状,我国应优先考虑( )
    A.提高铁路与水运运量 B.提高民航货物周转量
    C.大力发展新能源交通 D.减少公路的运行里程
    答案:A
    解析:交通运输方式中公路碳排放量最大,而铁路和水运分别是我国客、货周转量最大的交通运输方式,故目前应完善铁路站点、水运港口等基础设施,提高水运、铁路可达性,提高铁路与水运的运输能力,分担部分公路运输,减少交通运输业碳排放,民航一般用于客运,A正确,B、D错误;目前我国新能源交通无法承担重型货物、长距离运输任务,短时间内对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影响较小,C错误。故选A。
    [2024·牡丹江第三高级中学期中]从1869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到2018年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挂牌成立,近100多年来对于大熊猫的保护与研究,见证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下图为我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6~8题。
    6.下列关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陕、青、川三省,集中连片分布
    B.气候较温暖湿润,没有寒潮冻害
    C.地形以盆地、丘陵为主,建设难度较大
    D.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
    答案:D
    解析: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地处陕、甘、川三省,没有集中连片分布,A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气候较温暖湿润,从位置可以看出,当地也会受到寒潮冻害,B错误;图中显示,大熊猫国家公园以秦岭、岷山和邛崃山为中心,应以山地地形为主,C错误;大熊猫国家公园跨纬度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明显,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因此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效益突出,D正确。故选D。
    7.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该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 )
    A.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B.退耕还草,防风固沙
    C.梯级开发,综合利用
    D.清淤治污,提升水质
    答案:A
    解析:大熊猫国家公园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且集中,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因此在保护大熊猫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还应聚焦在植树造林,保持水土,A正确;岷山片区降水较丰富,气候湿润,森林植被为主,应退耕还林为主,当地风沙现象少,B错误;当地可以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但这不属于生态文明建设,C错误;岷山片区,地处岷江上游,地形起伏大,河流流速快,以侵蚀为主,泥沙淤积较少,因此清淤治污不是当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D错误。故选A。
    8.大熊猫国家公园所在地区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过程中,应该( )
    A.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B.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
    C.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
    D.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
    答案:C
    解析:建设基础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容易破坏环境,干扰熊猫生长繁殖,不利于实现熊猫保护,A错误;实施生态移民,将人口全部迁移到发达地区,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B错误;当地农业资源丰富,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提升产品附加值,既保护了环境,又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熊猫保护与脱贫致富双赢,C正确;增加财政拨款,严格限制农民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不利于当地脱贫致富,不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D错误。故选C。

    相关试卷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

    这是一份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94中国地理,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1生态保护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共4页。

    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

    这是一份新高考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专练73资源环境与国家安全,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