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分层作业(原卷版)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分层作业(原卷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分层作业(原卷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选择性必修三3.4.2《酯、油脂》 分层作业(原卷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精品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精品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工开物》中记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课时 酯、油脂 课时作业
    基础达标
    1.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淀粉、纤维素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 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能变性
    C. 油脂是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也可制造油漆
    D. 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2.《天工开物》中记载:“凡乌金纸由苏、杭造成,其纸用东海巨竹膜为质。用豆油点灯,闭塞周围,只留针孔通气,熏染烟光而成此纸,每纸一张打金箔五十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乌金纸”的“乌”与豆油不完全燃烧有关
    B. “巨竹膜”为造纸的原料,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C. 豆油的主要成分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D. 打金成箔,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3.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淀粉、油脂、蛋白质均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 用纤维素制造硝酸纤维,这一过程发生了酯化反应
    C. 医用酒精可用来消毒,是因为乙醇能使细菌蛋白发生变性
    D. 苯酚具有消毒防腐作用,低浓度时可用作杀菌消毒剂
    4.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 )
    A. 15种B. 28种C. 32种D. 40种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苯和氯气生成C6H6Cl6的反应是取代反应
    B.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的产物是CH2CH2Br2
    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
    D. 硫酸作催化剂,CH3CO18OCH2CH3水解所得乙醇分子中有 ​18O
    6.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盐是肥皂的主要成分
    B. 淀粉和纤维素均可水解产生葡萄糖
    C. 天然植物油没有恒定的熔、沸点,常温下难溶于水
    D. 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水解为乙醇和二氧化碳
    7.某种“光敏性高分子”材料在荧光屏及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应用广泛。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该高分子可由单体M经加聚反应得到,对其单体M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子式为C11H11O2
    B. 1ml M最多能和4 ml H2发生加成反应
    C. 它可以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D. 它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丙三醇>苯酚>1−氯丁烷
    B. 用核磁共振氢谱不能区分HCOOCH3和HCOOCH2CH3
    C. 用Na2CO3溶液不能区分CH3COOH和CH3COOCH2CH3
    D. 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相同
    9.糖类、油脂、蛋白质都是饮食中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棉麻、蚕丝、羊毛都是天然纤维,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
    B. 可用碘水鉴别淀粉溶液和蔗糖溶液
    C. 油脂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D. 向蛋白质溶液中分别加入CuSO4溶液和饱和(NH4)2SO4溶液,现象、原理均相同
    10.1−丁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正丁酯(沸点126℃),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提纯乙酸正丁酯需要经过水、氢氧化钠溶液洗涤
    B. 长玻璃管起冷凝回流作用
    C. 不能用水浴加热
    D. 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可以提高乙酸正丁酯的产率
    11.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 :苯甲酸
    B. CH2=CH−CH=CH2:1,3−二丁烯
    C. :2−甲基−1−丙醇
    D. :2−溴戊烷
    能力提升
    科研人员提出CeO2催化合成DMC需经历三步反应,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反应过程中反应①②③中均有O—H断裂
    B. 生成DMC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C. CeO2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D. DM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和甲醇
    13.聚富马酸丙二醇酯是一种医用高分子材料,可由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富马酰氯存在顺式异构体B. 丙二醇可由油脂水解得到
    C. 该反应为缩聚反应D. 聚富马酸丙二醇酯可降解
    14.最近,我国科学家开发一种发光材料PES,合成原理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上述反应是缩聚反应
    B. PES是一种可自然降解的材料
    C. 乙醛是乙的同分异构体
    D. 在酸性条件下甲水解的产物为HOOCCH2CH(CH3)COOH
    15.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且含有苯环的结构有( )
    A. 3种B. 4种C. 5种D. 6种
    16.一溴代烃A经水解后再氧化得到有机物B,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经水解得到有机物C,B和C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D,则D不可能是( )
    A. (CH3)2CHCOOC(CH3)3B. (CH3)2CHCOOCH2CH(CH3)2
    C. CH3(CH2)2COOCH2CH(CH3)2D. (CH3)2CHCOOCH(CH3)CH2CH3
    17.已知有机物A可发生如下转化关系,且C、E均不能发生银镜反应,则A的结构可能有( )
    A. 2种B. 3种C. 4种D. 5种
    18.乙酸乙酯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甲试管(如图)中加入2mL浓硫酸、3mL乙醇和2mL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先加入几片碎瓷片,再加入混合液,小火均匀地加热3~5min。
    ③待试管乙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1)甲试管中,混合溶液的加入顺序为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浓硫酸②乙醇③乙酸
    (2)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教材采用的实验装置不同,此装置中采用了球形干燥管,其作用除冷凝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需要用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加快反应速率。
    (4)浓硫酸在该反应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不包括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A.反应乙酸 B.吸收乙醇
    C.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有利于分层析出 D.促进乙酸乙酯的水解
    (6)若实验中用乙酸和含 ​18O的乙醇作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击高考

    19.某校化学实验小组使用下图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已知: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相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
    (1)乙酸乙酯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__________组峰。仪器B的作用是__________。
    (2)写出制备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注明反应条件)。
    (3)实验试剂3 mL乙醇、2 mL冰醋酸和2 mL浓硫酸,加入反应器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__(填选项字母)。
    a.乙醇、浓硫酸、冰醋酸 b.浓硫酸、乙醇、冰醋酸
    (4)向饱和Na2CO3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实验过程中红色液面上逐渐出现一层无色油状液体。
    ①实验结束后,分离该液体混合物,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__。
    ②从C中分离出的乙酸乙酯中常含少量乙醇、乙醚和水,应先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__________;过滤,再进行蒸馏,收集乙酸乙酯时,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___℃左右。
    ③分离提纯时,振荡试管C,静置分层,上下两层均为无色透明液体。针对溶液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实验小组提出如下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
    猜想a.酚酞由水层转移到有机层
    猜想b.碳酸钠与挥发出的乙酸反应
    实验1、2的现象可证明猜想__________正确(填“a”或“b”)。
    有机物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7.9
    77
    实验
    操作
    现象
    1
    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上层液体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氢氧化钠溶液,振荡
    溶液变红
    2
    将吸有酚酞试液的长胶头滴管穿过有机层向无色水层中滴加酚酞试液
    溶液变红

    相关试卷

    高中化学第三节 核酸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核酸精品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优秀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四节 羧酸 羧酸衍生物优秀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工开物》中记载,下列表述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错误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