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04古代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展开A.人头税开始被废除 B.井田制逐渐瓦解
C.民众赋税负担较轻 D.土地私有制确立
答案:B
解析:商、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春秋时期,一方面旧的土地占有关系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这些现存的土地占有关系又在迅速破坏之中。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就是把井田大体平均分给生产者,按土地美恶分等差征收实物税(租)。鲁国实行“初税亩”就是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按土地面积纳税,税率为产量的10%。从上述赋税制度的变化可以看出井田制逐渐瓦解,一方面土地公有制遭到破坏,私田大量开垦,另一方面,庶民和奴隶耕种公田的剥削制度改变,改为征收实物税,B项正确;清朝实行“摊丁入亩”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废除,排除A项;收取收成的十分之一作为赋税税率较高,反映民众赋税负担较重,排除C项;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继进行税制改革,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也即土地私有制的正式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2.[2024·怀化市高三二模]秦汉时期,官府以加倍征收户赋作为对不“分异”家庭的惩罚;政府还在百姓“分异”后,按规定授予一定数额的田宅。由此可知,“分异”的举措( )
A.妨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
B.强化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C.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实现了对地方垂直管理
答案:C
解析:“分异”的举措有利于巩固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C项正确;“分异”的举措有利于分家立户,发展小农经济,有其积极意义,而非“妨碍了社会阶层间的流动”,排除A项;秦汉时期随着君主专制的强化和官僚制度发展,世袭贵族的地位削弱,排除B项;秦朝通过郡县制,实现了对地方的垂直管理,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3.[2024·安徽六安一模]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汉代的征兵制度“一个壮丁,二十受田,可以独立谋生,但要他为国家服兵役,则应该顾及他的家庭负担。所以当时规定,从二十三岁起,照理他可以有一年储蓄来抽身为公家服役了。”钱穆意在强调该制度( )
A.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B.具有强制性和义务性
C.保障了农民的生活
D.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可知,钱穆认为,汉代征兵制度将男丁开始服兵役的年龄确定在23岁,既满足了国家需要,又考虑了个人的家庭负担,兼具经济性和道德性,D项正确;材料中钱穆肯定服役年龄的确定有合理性,而非批评其“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具有强制性”,排除A项、B项;材料本意是汉代征兵制度一定程度上考虑百姓的生活需要,但服役仍然是百姓的负担,而非保障农民生活的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4.[2024·山西晋中一模]开皇五年(585年),隋文帝采用高颎的建议,实行“输籍定样”法。该法规定每年正月五日,县令出查,令百姓五党或三党为一团,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重新制定税额,并将各户应纳税额写成定簿,所定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其佃客(浮客)的剥削。“输籍定样”法的实施( )
A.巩固了豪强世族的势力
B.减少了地方官吏舞弊的可能
C.降低了国家的赋税收入
D.为百姓逃避赋税提供了便利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输籍定样”法规定县令出查,根据标准定户等上下,重新制定税额,并写成定簿,这一做法使赋税征收有了明确标准,减少了地方官吏舞弊的可能,B项正确;该法所定税额低于世家大族对其佃客的剥削,这削弱了豪强世族的势力,排除A项;这一做法并非降低国家的赋税收入,而是为了更加合理地征收赋税,排除C项;“输籍定样”法实际上是为了规范赋税征收,而非为百姓逃避赋税提供便利,排除D项。故选B项。
5.[2024·山东日照市一模]《新唐书·杨炎传》记载规定“户无主客,以见(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北宋建隆二年(961年),宋政府将全国版图内的州县民籍划分为五等,规定“天下闰年造五等版籍,有五等丁口籍,此五等户皆为主户”,“或以税钱贯百,或以地之顷亩,或以家之积财,或以田之受种”。这体现了( )
A.土地兼并问题得以缓解
B.人口瞒报现象的改善
C.征赋方式发生重大调整
D.户籍管理的日趋科学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唐朝的《新唐书·杨炎传》记载了按照现居地和贫富状况来征收赋税的规定,而北宋时期则进一步细化了户籍的分类,并根据不同的标准(如税钱、土地面积、家庭财产或田地的种植面积)进行赋税征收。这些规定和变化都表明了征赋方式的重大调整,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土地兼并问题严重,排除A项;材料虽然提到了户籍和人口的管理,但并没有明确指出人口瞒报现象得到了改善,排除B项;虽然材料确实提到了户籍的分类和管理,但是材料主旨为“宋朝的征赋方式”,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4·浙江杭州市二模]宋代的劳役,从过去的差役改为雇役为主。过去的差役,即便是富有者也要强迫服役。而雇役制下,富裕的人为免除力役,可出钱雇佣别人去代劳。这种变化( )
①说明了宋代门第观念的淡化 ②减轻了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 ③有利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推动了劳役征发由人丁转向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答案:C
解析:宋朝门第观念淡化,重要表现是大批出身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人们的婚姻择偶,也以当下政治、经济地位为重,而不再关心祖先名望,与材料所述不符,①错误。宋代实行雇役制,富裕的人为免除力役,可出钱雇佣别人去代劳,减轻了百姓的差役负担和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②正确。雇役制让富人可以免除力役,从事工商业,雇佣别人去从事劳役也促进了雇佣关系的发展,这些都有利于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③正确。劳役征发对象只能是人丁,免役钱或赋税的征发标准才可能转向财产,④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
7.[2024·内蒙古呼和浩特一模]宋朝在继承唐朝两税法的基础上,先后做了些调整。“始有所谓力役者,是于庸之外复取庸;又有所谓杂变之赋者,是于调之外又额外征取之。”由此可见宋代( )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B.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C.税收制度成效显著
D.农民赋役负担加重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始有所谓力役者,是于庸之外复取庸;又有所谓杂变之赋者,是于调之外又额外征取之”可知,宋朝在继承唐朝两税法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征收赋税的条目,加重了农民们的赋役负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农民赋税负担的加重,没有涉及宋代社会控制社会相对松弛的表现,排除A项;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征收标准的变化加重了农民的负担,没有涉及税收制度的成效,排除C项。故选D项。
8.[2024·福建厦门二模]1488年,明朝下令全国实行均徭法,征发徭役以田产为准,“田多为上户,上户则重,田少则轻,无田又轻,亦不计其资力之如何”。这一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
A.徭役摊派的平均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垦田面积的增加
D.贫富差距的缩小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田多为上户,上户则重,田少则轻,无田又轻,亦不计其资力之如何”及所学可知,明朝以田产为标准征发徭役,加大田产在赋税中的比重,这有利于放松对民众的人身控制,限制商人买田置地,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项正确;“徭役摊派的平均”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得出垦田面积得到增加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差距缩小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B项。
9.[2024·广东东莞二模]清军入关前,赋役以劳役地租为主要形式。顺治十四年(1657年),新编《赋役全书》颁行天下。同时另立黄册,“岁记户口登耗”; 又立鱼鳞图册,“详载上中下田则”。新的赋役制度( )
A.推动了白银货币化进程
B.开启了满洲贵族的封建化
C.刺激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D.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同时另立黄册,‘岁记户口登耗’;又立鱼鳞图册,‘详载上中下田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军入关建立起了系统而完善的赋役制度,这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D项正确;“白银货币化”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满洲贵族的封建化开启于清军入关前,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于明朝中后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12现代中国的外交演变: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12现代中国的外交演变,共4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07古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艺: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07古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艺,共7页。
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06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微专题小练习要点专练06古代中国的经济活动,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