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9854/0-172186153133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9854/0-172186153135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9854/0-172186153138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合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物品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塑料B.羊毛C.玻璃D.瓷器
2.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B.倾倒液体
C.闻气味D.点燃酒精灯
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会造成水体污染B.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C.可用过滤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D.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4.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被广泛用于做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天线,其中所含的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钛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4gB.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
C.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D.钛属于金属元素
5.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工业上制粗硅的反应原理是:,其中X的化学式是( )
A.B.C.D.
6.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性,进行了下图所示实验(实验过程)
结合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③中的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
B.②③中溶液的质量:③>②
C.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
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0.9g
7.向、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粉和粉的混合物。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
B.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
C.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
D.滤液中一定有,可能有
8.“绿色生活”是一种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下列行为中符合该理念的是( )
A.随意丢弃旧电池
B.农村田地上的秸秆露天焚烧
C.将实验后的废液直接倒入水池中
D.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9.延安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小明参加学校组织的延安红色研学之旅,他体验的下列项目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稻草编鞋B.粗布裁衣C.竹子制筒D.砍柴烧火
10.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春风拂面,柳絮飞扬B.晨曦微露,雾漫山野
C.百花齐放,花香四溢D.天寒地冻,大雪纷飞
11.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锰酸钾、干冰
B.晶体:食盐、铁、沥青
C.纯净物:液态氧、金刚石、冰水混合物
D.绝缘体:塑料、玻璃、石墨
12.生活中的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用湿抹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
B.经常用钢丝球擦洗铝制水壶
C.为延长食品保质期,在食品中添加大量防腐剂
D.安装螺丝时用垫圈来减小对接触面的压强
13.下列对生产生活中做法的解释错误的是( )
A.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蚊虫叮咬后可涂抹肥皂水消肿——肥皂水呈碱性
C.在高山上要用高压锅做饭——高压锅内气压增大,水的沸点降低
D.大型飞机很多零件采用密度小的合金材料制成——减小自身质量
14.对下图所示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拦河大坝做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B.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C.高锰酸钾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物质的溶解性只与溶剂的种类有关
D.口含b管对a管上方吹气,a管水面上升,是因为气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二、实验题
15.潜水艇内“氧气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钠,通过化学反应,为潜水员提供氧气,现对“氧气再生剂”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呼出的气体中有哪些物质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物是什么?
【查阅资料】①呼出的气体主要含有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氧气;
②过氧化钠与氮气、氧气不反应
【探究一】
(1)与反应。
【探究二】与反应。(略)
【实验结论】能与反应,产生和。
【提出问题二】使用后剩余固体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
(2)根据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和。对剩余固体的成分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1:只有氢氧化钠;
猜想2:_______;
猜想3: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
【探究三】
(3)使用“氧气再生剂”呼吸后的产物。
【得出结论】猜想3成立。
【交流与讨论】
(4)步骤一中加入过量的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氧气再生剂”应_______保存。
三、填空题
16.小明寒假期间帮助父母分担家务时,感受到了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分析问题。
(1)烹饪:番茄炒鸡蛋是小明的拿手好菜,鸡蛋清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___。炒菜结束后,用关闭燃气阀门的方法灭火,其原理是_______。
(2)饭后:小明主动洗碗,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作用。
(3)清洗马桶:小明用“84消毒液”清洗马桶,“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其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
(4)种植花草:小明发现盆栽月季出现倒伏和病虫现象,经判断应施用钾肥,下列化肥属于钾肥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B.C.D.
17.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浅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
(2)乙为探究铁生锈的实验,B试管中用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若要探究铁生锈的条件,还应该补充的实验是_______。
18.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D、F是黑色固体,H是红色金属单质,I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为_______。
(2)C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反应④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选项正确;B、羊毛属于天然材料,选项错误;C、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D、瓷器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故选:A。
2.答案:B
解析:A、浓硫酸具有腐蚀强性,为了避免使酸骤热溅出对人造成伤害,应把浓硫酸慢慢往水里倒,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取用细口瓶里的液体药品时,要先拿下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对准手心,瓶口与试管口挨紧,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故选B。
3.答案:C
解析:A、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故说法正确;B、工业废水需经处理达标后才可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故说法正确;C、过滤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故说法错误;D、加肥皂水后生成泡沫较多的是软水,生成泡沫较少的硬水,所以肥皂水能够区分水的硬度,故说法正确。故选C。
4.答案:A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不是“g”,故A错误;B.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内右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所以钛原子的质子数为22,故B正确;C.元素周期表中单元格内右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原子序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钛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2,故C正确;D.钛元素名称“钛”字带有“钅”字旁,所以钛属于金属元素,故D正确。故选:A。
5.答案:D
解析:由可以看出,反应前C、Si、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2、1、2,反应后C、Si、O的原子个数分别为0、1、0,因此在2X中含有2个C和2个O,故X为。故选D。
6.答案:D
解析:A.①中温度为20℃,该温度溶液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有50g水能够溶解硝酸钾15.8g,只加入10g硝酸钾,所以为不饱和溶液;③中温度为60℃,该温度溶液的溶解度为110.0g,所以有50g水能够溶解硝酸钾55g,而此时加入的硝酸钾有20g,所以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正确。B.②固体有不溶的,③固体全溶,所以对应溶液的质量:③>②,正确。C.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④中温度为10℃,该温度溶液的溶解度为20.9g,所以有50g水能够溶解硝酸钾10.45g,对应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所以②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③>②>④,正确。D.④中析出晶体的质量是20g-10.45g=9.55g,错误。故选:D。
7.答案:A
解析:分析:金属活动性。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无色滤液。因为滤液为无色,而硝酸铜为蓝色,硝酸亚铁为浅绿色,则溶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则滤渣中一定有铜、铁。因为铜、铁比银活泼,所以银全部被置换出来,滤渣中有银,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同时可以确定发生了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以及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的反应。则滤液中只有硝酸锌,滤渣中一定有银、铜、铁,不确定反应后锌是否有剩余,则可能有锌。由分析可知:滤渣中一定有、、,可能有;滤液中一定有,一定没有、、。故选A。
8.答案:D
解析:A、随意丢弃废旧电池,会污染环境,故A不符合题意;B、农村田地上的秸秆露天焚烧会造成空气污染,故B不符合题意;C、将实验室的废液直接倒入下水道,可能腐蚀下水道并造成二次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使用公共交通出行,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故D符合题意;故选D。
9.答案:D
解析:A、稻草编鞋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粗布裁衣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竹子制筒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砍柴烧火过程中柴火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D。
10.答案:C
解析:A、柳絮飞扬是由于柳絮较轻,飘浮在空气中,随空气流动而运动,是肉眼可见的宏观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雾漫山野是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小水滴或者冰晶,漂浮在空气中,是肉眼可见的宏观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C不符合题意;C、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是分子运动,故B符合题意;D、大雪纷飞是雪花在风力的作用下随风飘扬,是肉眼可见的宏观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
11.答案:C
解析:A、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锰酸钾是由K、、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不符合题意;B、食盐、铁具有固定的熔点,属于晶体,沥青没有固定的熔点,是非晶体,不符合题意;C、液态氧是液态氧气,由氧气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金刚石由同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混合物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塑料、玻璃不导电,属于绝缘体,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不符合题意。故选C。
12.答案:D
解析:A、用湿布擦拭正在发光的台灯,容易触电,不安全,故A做法不合理;B、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用钢丝球擦洗铝制水壶,会把铝制水壶表面氧化膜除去,因此不能用钢丝球擦洗铝制水壶,故B做法不合理;C、过量使用防腐剂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故C做法不合理;D、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所以安装螺丝时使用垫圈可减小对接触面的压强,故D做法合理;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食品包装袋中充氮气以防腐,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B、被蚊虫叮咬后,蚊虫会分泌一些酸性物质,可涂抹肥皂水消肿,是因为肥皂水呈碱性,故选项说法正确;C、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高山上气压低,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升高了锅内气压增大了水的沸点,故选项说法错误;D、大型飞机很多零件采用密度小的合金材料制成,密度减小,是为了减小自身质量,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4.答案:C
解析:A、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所以大坝的形状修成上窄下宽,故选项说法正确;B、薄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都与氧气接触,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时才能够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高锰酸钾溶于水,几乎不溶于汽油,说明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可证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剂的种类有关,不是只与溶剂的种类有关,故选项说法错误;D、口含b管对a管上方吹气,a管上方气体流速加快,压强减小,因此a管水面将上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5.答案:(1)蓝色沉淀
(2)只有碳酸钠
(3)产生白色沉淀;/氢氧化钠
(4)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5)隔绝水和二氧化碳、密封
解析:(1)步骤三:根据实验结论有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钠可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因此可观察到有蓝色沉淀出现;
(2)过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和,若水和二氧化碳都与过氧化钠反应,则固体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若只与水反应,则固体只有氢氧化钠,若只与二氧化碳反应,则固体只含有碳酸钠;根据已知猜想,则猜想2为只有碳酸钠;
(3)步骤一:根据实验结论含有碳酸钠,取少量剩余固体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溶液,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步骤二: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滴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即为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则说明含有氢氧化钠;
(4)步骤一中加入过量的溶液,可以检验并完全除去碳酸钠,防止对氢氧化钠的检验产生干扰;
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5)“氧气再生剂”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水和二氧化碳接触都会变质,因此“氧气再生剂”应隔绝水和二氧化碳、密封保存。
16.答案:(1)蛋白质;隔绝可燃物
(2)乳化
(3)+1
(4)C
解析:(1)鸡蛋清高含的营养素是蛋白质;
炒菜结束后,关闭燃气阀门,是利用隔绝可燃物,达到灭火的目的;
(2)用洗洁精去除餐具上的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
(3)次氯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有(+1)+x+(-2)=0,解得x=+1;
(4)A、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A不符合题意;
B、中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故B不符合题意;
C、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属于钾肥,故C符合题意;
D、中只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属于磷肥,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7.答案:(1)铁架台;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2)排出溶解的氧气;将无锈的铁钉放入盛有干燥空气的密封试管中
解析:(1)根据图中显示仪器a的名称为铁架台。
在实验中,如果先停止加热,容器内的气体会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收缩,致使冷水倒吸,容器在骤冷骤热的情况下会炸裂,故填:防止水倒吸进入热的试管中,造成试管破裂。
制取氧气的反应物中,高锰酸钾显紫红色,推断为: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造成高锰酸钾粉末进入水槽。
(2)金属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所以用经煮沸后迅速冷却的蒸馏水的目的是除去水中可能溶解的氧气。
金属生锈的条件是水和氧气,应该补充的实验是关于有无水的参与,故加一组将无锈的铁钉放入盛有干燥空气的密封试管中的实验。
18.答案:(1)
(2)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3)
(4)化合反应
解析:分析:根据题目信息中,A、B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则可知A和B从过氧化氢和水中选择,A能生成B,则A为过氧化氢,B为水,则C是氧气,D为黑色固体,所以D是碳,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H为红色金属单质,则H为铜,一氧化碳可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则E为一氧化碳,F为氧化铜,G为二氧化碳,H为铜,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遇到紫色石蕊溶液后变红,所以I为碳酸,带入验证,推理正确。
(1)由分析可知,A为过氧化氢,化学式为:;
(2)C是氧气,可以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等;
(3)反应③是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应④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步骤一
步骤二
步骤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有气泡产生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出现_______
实验结论
能与反应,产生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一:取少量剩余固体溶于水后,加入过量的溶液
_______
含有
步骤二:将上述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取滤液滴加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含有_____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张北县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月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32,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19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化学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