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调研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经典作品四大名著中蕴含了丰富的知识与哲理。下列描述的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三国演义》中曹冲称象
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
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
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
2.下列有关资源,环境等的一些说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A.爱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治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
B.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保护环境
C.煤、石油、天然气是混合物,属于可再生能源
D.、、都是污染环境的气体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厨房就是一个小小的化学世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铝锅锅底的黑垢要经常打磨以免影响导热性
B.发现燃气泄漏要立即打开排风扇排出燃气
C.铁锅的锅柄由热塑性塑料制成防止烫伤皮肤
D.煮肉时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4.下列有关化学实验操作的图示中正确的个数( )
A.1个B.2个C.3个D.都不对
5.我国在四川雅江探获锂资源近百万吨,是亚洲迄今探明最大规模伟晶岩型单体锂矿。锂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锂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B.x=2,锂原子核内质子数为3
C.锂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二周期
D.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
6.氨燃料因具有“零碳”意义而成为全球的研究热点。合成氨的某工艺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
B.“电解槽”出来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可达到“分离”的目的
C.“压缩”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D.“氨合成”过程中发生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7.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以下对常见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A.氧化物:水、生石灰、五氧化二磷
B.碱:火碱、熟石灰、纯碱
C.混合物:煤、食盐水、冰水混合物
D.天然高分子材料:羊毛、塑料、棉布
8.“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该车使用了新型镁锂合金。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镁锂合金是金属镁与金属锂组成的新型化合物
B.镁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熔点更低
D.向镁锂合金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9.项目式学习小组利用自制的简易净水器处理黄河水样(如图)。下列对水样处理过程分析错误的是( )
A.能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B.能除去水样中难溶性杂质
C.该过程能将水样转化为软水D.该过程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10.如图所示探究实验,反应开始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铁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有气泡冒出B.烧杯甲中溶液质量变大了
C.烧杯乙中溶液由无色变蓝色D.杠杆失去平衡,左边低右边高
11.下列实验方案设计正确的是( )
A.AB.BC.CD.D
12.甲、乙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两种物质,两者之间存在如图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乙甲
A.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②可用于解释的变质
B.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①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
C.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①、②的基本反应类型可能相同
D.若甲为,乙为,则反应②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化合物或单质
13.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科普阅读题
14.阅读下列科技短文并回答问题。
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在海底,AIP技术的常规潜艇和现代核潜艇采用电解水制氧装置,但还是会保留氧烛,氧烛的主要成分是(化学性质与相似),在燃烧时产生氧气,还能提供光照,作为辅助光源使用。其他常规潜艇通过涂有过氧化钠的薄板(再生药板),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在潜艇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控制在0.8%以下,每升空气中的一氧化碳的含量不得大于15毫升,氢气的含量为1%以下。
规定不得将某些化妆品、剃须膏等带上艇,艇上的油漆以水基漆代替油基漆,选用防火耐高温的艇内绝缘材料。在密闭的舱室里,设置了空气除尘净化装置、放射性微尘测量收集装置、活性炭吸收器(主要用于厕所、厨房等)等装置,以净化浑浊的空气,保证舱室空气清新。
(1)电解水制氧中“氧”指的是_______(用化学用语表示)。
(2)氧烛的主要成分在燃烧时产生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在现代核潜艇上还保留氧烛的原因是_______。
(4)在潜艇上,舱内氢气含量限制在1%以下的原因是_______。
三、计算题
15.某校化学社团为了测定一块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过滤后滤渣损失忽略不计,氯化钙易溶于水。)
(1)假设该同学过滤所得的滤渣未洗涤、干燥就直接称量,这一操作会导致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或“不变”)。
(2)化学社团此次测定大理石的质量分数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
四、填空题
16.我国家用燃料的变迁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纤维素的化学式为,其中C、H、O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
(2)蜂窝煤燃烧的上层火焰呈蓝色,是_______(填化学式)在燃烧的缘故。
(3)液化石油气属于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4)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17.烧碱—纯碱法净化卤水过程产生的盐泥中主要含有及少量的、和。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以该盐泥为原料制备的操作流程:
(1)操作a、b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和_______。
(2)步骤②中的试剂X为_______。
(3)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写一个)。
(4)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包括降温结晶,说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18.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实验结束后,若要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应用的分离方法是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则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_______。
(3)欲使用装置F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19.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自动化机器人的工作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工业炼铁。其中Arduin主机能实时读取氧气传感器的数据,自动控制“的抽入”和“空气的排出”,并判断装置内的浓度是否安全,在屏幕上显示“危险”或“安全”。(装置气密性良好;单向阀可以防止气体逆向流动)
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Ⅰ.转动三通阀,将其连接到储气袋,被抽入装置中,装置中空气被排出。
Ⅱ.实验开始时,屏幕上显示“安全”,持续通入。当屏幕上再次显示“安全”时,点燃酒精喷灯对氧化铁进行加热。
Ⅲ.观察到明显现象后,熄灭酒精喷灯,继续通入一段时间。
Ⅳ.冷却后,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甲的名称为_______(填“铁架台”或“三脚架”)。
(2)实验过程中装置会自动不断开启电子点火器,其作用是_______。
(3)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4)步骤Ⅳ冷却后,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
(5)已知: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2.5%~74.2%。当装置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x时,屏幕上显示“安全”,则x的范围是_______。
20.图甲是20℃时向装有50g固体物质X(不含结晶水)的烧杯中逐渐加入水,所得溶液的浓度与加入水的质量关系如图:
(1)=_______,20℃时,物质X的溶解度为_______。
(2)关于整个向烧杯中加水的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溶液的质量在一直增大
B.从开始到A点时,溶质质量在一直增大
C.从开始到A点时,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
D.由图可知,物质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3)图乙是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加入硝酸钾固体(悬挂物不参与反应),弹簧秤读数将_______(填“变大”或“不变”或“变小”)。
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A、《三国演义》中曹冲称象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正确;B、《水浒传》中张顺在城门引爆炸药,火药爆炸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C、《西游记》中太上老君用炼丹炉炼丹,炼丹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D、《红楼梦》中“万艳同杯”酒的制作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2.答案:C
解析:A、爱护水资源要注意防治水体污染和节约用水,正确;B、大力发展氢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有利于节约化石能源,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正确;C、煤、石油、天然气是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错误;D、、、都是大气污染物,都是污染环境的气体,正确。故选:C。
3.答案:D
解析:A、铝锅的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可以防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所以锅底的黑垢不能经常打磨,以防除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故A错误;B、发现燃气泄漏不能打开排风扇排出燃气,以防爆炸,因为打开排风扇的一瞬间可能会产生电火花,可燃性气体接触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故B错误;C、铁锅的锅柄是由热固性塑料制成,受热也不熔化,导热系数小,可以防止烫伤皮肤,故C错误;D、煮肉时能闻到香气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香味分子运动到人的鼻腔中,故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①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图中操作正确;②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用该装置收集氢气,应“短进长出”,图中操作错误;③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用外焰加热,液体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夹夹在中上部,用手拿试管夹的长柄,试管口斜向上,与水平方向大约成45°夹角,图中操作错误;④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图中操作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A、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锂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故选项说法错误。B、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x+1,x=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故选项说法正确。C、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锂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锂元素位于第二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D、锂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锂元素为+1价,氢氧根为-1价,根据化合价法则可知,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6.答案:B
解析:A、通电分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所以电解槽”中发生的反应为,选项正确;B、电解水后的气体中含有氧气、氢气和水蒸气,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但不能吸收氧气,选项错误;C、分子间存在着间隔,“压缩”过程中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选项正确;D、“氨合成”过程氢气与氮气反应生成了氨气,符合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故选B。
7.答案:A
解析:A、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水和五氧化二磷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正确;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错误;C、冰水混合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错误;D、羊毛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故选A。
8.答案:A
解析:A、镁锂合金是金属镁与金属锂组成的混合物,不是新型化合物,说法不正确;B、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所以镁锂合金属于金属材料,说法正确;C、合金的熔点小于组成它的纯金属,所以与纯金属相比,合金熔点更低,说法正确;D、向镁锂合金中加入稀盐酸,两者都为氢前金属,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有气泡冒出,说法正确;故选A。
9.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除去颜色和异味,该选项分析正确;B、该装置具有过滤的作用,能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该选项分析正确;C、该装置不能除去水中的钙、镁离子,则不能将硬水软化,该选项分析错误;D、该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该选项分析正确。故选C。
10.答案:D
解析:A、铁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可以看到铁片逐渐溶解,铁片上有气泡冒出,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选项说法正确;B、烧杯甲中铁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化学方程式为:,溶液质量变大,选项说法正确;C、烧杯乙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可以看到溶液由无色变蓝色,铜片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选项说法正确;D、甲中铁与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硫酸亚铁,铁片质量在不断减小,杠杆左边质量减小,乙中铜与硝酸银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铜,化学方程式为:,每64份质量的铜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反应中铜片上有银白色物质生成,固体质量增大,即杠杆右边质量增大,所以杠杆失去平衡,左边高右边低,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会引入新杂质硝酸钠,该选项设计不正确;B、氯化钙能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则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得到氯化钙,但还需对滤渣进行洗涤、干燥,该选项设计不正确;C、甲烷和氢气燃烧都生成水,则点燃后,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不管是否混有氢气,烧杯内壁都有水雾,该选项设计不正确;D、高锰酸钾能溶于水,但碘难溶于水,则能鉴别,该选项设计正确。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若甲为,乙为,反应②可以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可用于解释的变质,说法正确;B、若甲为,乙为,反应①中的另一反应物不可以是,因为盐只能和可溶性碱反应,说法错误;C、若甲为,乙为,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两个反应均为化合反应,基本反应类型相同,说法正确;D、若甲为,乙为,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甲烷与氧气反应也能生成水,则②中的另一反应物可以是化合物或单质,说法正确。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要证明二氧化锰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方案验证了二氧化锰能改变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还需证明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A错误;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红磷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可得出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无法确定是否与氧气有关,B错误;C、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能与氧气、水充分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钉只能与水接触;一段时间后,第一支试管中的铁钉生锈;另外一支试管的铁钉没有生锈,说明铁锈蚀与氧气有关;无法确定铁锈蚀与水有关,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需要与氧气、水接触的条件,C错误;D、蜡烛燃烧时,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有水产生,反应物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改变,故可得出蜡烛中含有氢元素,D正确。故选D。
14.答案:(1)
(2)
(3)作为制氧的补充,还能提供光照,作为辅助光源使用(合理即可)
(4)防止氢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或静电等火源引发爆炸
解析:(1)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则这里的“氧”是指氧气,化学式为;
(2)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则氯酸钠受热能分解为氯化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烛燃烧时会产生氧气,则作为制氧的补充,还能提供光照,作为辅助光源使用(合理即可);
(4)氢气不纯时点燃会发生爆炸,则氢气的含量要限制在1%以下,防止氢气浓度达到爆炸极限,遇到明火或静电等火源引发爆炸。
15.答案:(1)偏小
(2)2.2g
解析:(1)若滤渣未洗涤、干燥就直接称量,则会使滤渣因为含有杂质而使得滤渣质量偏大,会导致该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偏小。故填偏小;
(2)解:根据题意,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8g-3g=5g;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解得x=2.2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2.2g。
16.答案:(1)6:10:5
(2)
(3)混合物
(4)
解析:(1)C、H、O的原子个数比=,故填6:10:5;
(2)蜂窝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燃烧时上层火焰呈现蓝色是因为碳的 不完全燃烧产生的一氧化碳又被点燃,故上层火焰呈现蓝色,故填;
(3)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因此是混合物,故填混合物;
(4)甲烷在空气中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填
17.答案:(1)玻璃棒
(2)稀盐酸
(3)或
(4)减小
解析:(1)操作a、b均实现了固液分离,均是过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2)盐泥中主要含有碳酸钙及少量的氢氧化镁、氢氧化铁和氯化钠,加水溶解,氯化钠能溶于水,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铁难溶于水,故固体A中含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铁,向固体A中加入适量试剂X,得到氯化钙溶液、氯化镁溶液,氯化铁溶液,则试剂X为稀盐酸,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氢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
(3)步骤③中加入适量试剂Y,得到氢氧化镁固体、氢氧化铁固体和氯化钙溶液,则加入的Y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铁和氯化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④中“一系列操作”包括降温结晶,说明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且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
18.答案:(1);过滤
(2)BC或BF
(3)b
解析:(1)利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是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束后,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是可溶性物质和不可溶性物质的混合物,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锥形瓶中的固体物质。
(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固液常温型反应,发生装置为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用的收集装置为C或F。
(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欲使用装置F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气体应从b端通入,氧气具有助燃性,则验满方法为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c端,若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19.答案:(1)铁架台
(2)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
(4)排尽装置内一氧化碳,防止打开装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5)大于17.5%或小于5.16%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甲的名称为铁架台;
(2)一氧化碳有毒,所以实验过程中装置末端会自动不断开启电子点火器,其作用是点燃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
(3)硬质玻璃管中一氧化碳和氧化铁高温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4)步骤Ⅳ冷却后,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的目的是排尽装置内一氧化碳,防止打开装置,一氧化碳污染空气;
(5)一氧化碳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为12.5%~74.2%,所以当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小于12.5%或大于74.2%时,装置处于安全模式,所以氧气的体积分数x的范围是大于或小于。
20.答案:(1)50;100g
(2)D
(3)变小
解析:(1)由图可知,加入水的质量为g时,50g固体恰好完全溶解,则,=50;
20℃时,50g固体X在50g水中恰好完全溶解,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100gX,则20℃时,物质X的溶解度为100g;
(2)A、根据图示可知,A点之前加水,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在一直增大,溶液质量不断增大,A点以后继续加水,溶质质量分数不断减小,则此时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不断增大,溶液质量不断增大,故溶液的质量在一直增大,故A说法正确;
B、从开始到A点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则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在一直增大,故B说法正确;
C、从开始到A点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温度不变,则溶液一直处于饱和状态,故C说法正确;
D、根据图示,无法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3)在恒温条件下,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随硝酸钾的溶解,溶液密度增大,根据公式可知,浸没在溶液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变大,则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小。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硫酸钠
加入适量硝酸钡溶液,过滤
B
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
加入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
检验甲烷中是否混有氢气
点燃,在火焰上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
鉴别高锰酸钾和碘
各取2小粒,分别加入5mL水,振荡、观察
选项
A
B
C
D
目的
探究二氧化锰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探究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
探究蜡烛中含有氢元素
方案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5月份调研联考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计算题,实验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部分学校中考适应性考试联考化学试题卷,文件包含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联考化学试题卷解析docx、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部分学校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联考化学试题卷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湖北省黄石市黄石港区第八中学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