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惠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24惠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 2024惠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惠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2024惠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展开本试卷共8页,23小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举出谢庄《月赋》中的诗句,是为了证明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屈原那里得到了启发这一观点。
B. 材料一在论证上采用了递进式结构,主体部分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层次清晰,读来一目了然。
C. 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和《拿来主义》一样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条理清楚。
D. 材料二多处使用了如“似乎”“十分”“全然”等表示可能性或肯定性的修饰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我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才能意识到,并用它来成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B. 林庚的写作目的不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而艺术形象上却有天壤之别,而是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C. 材料一提到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木含有落叶的因素,还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D. 两则材料都在说“木叶”,但观点却不相同,这启发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同一意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必人云亦云。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D.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法。
5. 吴均《答柳恽》一诗中有这样两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请运用材料一观点,说说诗中用“木”的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雕侠侣(节选)
金庸①
杨过伤势渐愈,几日待在洞中不免心中烦闷,他本性好动,这一日见洞后树木苍翠,山气清佳,便信步过去观赏风景,行了里许,来到一座峭壁之前。峭壁之上一块大石,石上隐隐刻得“剑冢”两个大字,他好奇心起,心想左右无事,便上去探探那剑冢,但剩下独臂,攀援大是不便,但想:“爬不上便爬不上,难道还有旁人来笑话不成?就算笑话,却又如何?”紧一紧腰带,提一口气,窜高数尺,反复借力几次,窜上了平台。见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下,许多石块堆着一个大坟,想是剑冢了。杨过在剑冢之旁仰天长啸,忽听得山壁下咕咕的叫了数声,俯首望去,见神雕正自纵跃上来,顷刻间便上了平台。
那神雕稍作顾盼,伸出钢爪,抓起剑冢上的石头,移在一旁。双爪起落不停,搬开冢上石块,露出并列着的三柄长剑,在第一、第二两把剑之间,另有一块长条石片。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确是利器。
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啷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沉重之极,三尺多长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因提起时未曾想到,便拿捏不住。又再俯身拿起,见那剑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看剑下的石刻,见两行小字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却与常理相反,缅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哪知这剑拿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剑下的石刻是:“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他将木剑恭恭敬敬的放于原处,浩然长叹,说道:“前辈神技,令人难以想像。”
正自出神间,那神雕咕的一声叫,低头衔起重剑,放在杨过手里,突然左翅势挟劲风,向他当头扑击而下。杨过笑道:“雕兄,你要试试我的武功么?左右无事,我便跟你玩玩。”但那七八十斤的重剑怎施展得动,放下重剑,拾起第一柄利剑。神雕收拢双翼,转过了头不再睬他,神情之间颇示不屑。
杨过立时会意,笑道:“你要我使重剑?但我武功平常,在这绝壁之上跟你过招,决非雕兄敌手,可得容情一二。”换过了重剑,力贯左臂,缓缓挺剑刺出。神雕左翅后掠,与那重剑一碰,杨过只觉一股极沉猛的大力从剑上传来,压得他无法透气,急忙运力相抗,“嘿”的一声,剑身晃了几下,眼前一黑,登时晕去。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这才悠悠醒转,只觉口中奇苦,见神雕衔着灵药,正喂入他口中。杨过吃过灵药,又调息片刻,俯身提起重剑,竟似轻了几分。便又振作精神,与那神雕过起招来。
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着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实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
过得月余,竟勉强可与神雕相抗,发剑击刺,呼呼风响,不禁大感欣慰。武功到此地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回想昔日所学,颇有渺不足道之感。
这一日清晨起身,满天乌云,大雨倾盆而下。神雕咬着他衣襟,拉着他向东北方行了几步,随即迈开大步,纵跃而行。杨过心知是要与他练剑,于是提了重剑,冒雨跟去。
①行了数里,隐隐听到轰轰之声,不绝于耳,越走声音越响,显是极大的水声。转过一个山峡,水声震耳欲聋,只见山峰间一条大白龙似的瀑布奔泻而下,冲入一条溪流,奔腾雷鸣,湍急异常,水中挟着树枝石块,转眼便冲得不知去向。
只见神雕跃入水中,示意杨过下来。杨过见山洪势道奇猛,心中微生惧意。不想那神雕大翅突出,唰的一下,拂在杨过臀上。它站得甚近,杨过出其不意,身子直往溪中落去,甫一入水,山洪便冲得他左摇右晃,难于站稳。杨过本生性好强,一击之下反激起了杨过好胜之心。当下屏气凝息,奋力与激流相抗,耗了一炷香时分,他力气渐尽,伸剑在石上一撑,跃回岸上。
他没喘息得几下,神雕又挥翅拂来。杨过无法,只得自行跃入溪心,气沉下盘,牢牢站住,时刻稍久,渐渐悟到了凝气用力的法门,山洪虽越来越大,他反不如先前的难以支持。又过片刻,山洪浸到胸口,杨过又待跃出,哪知神雕守在岸旁,不待他双足落地,已展翅扑出。杨过被它这一扑之力推回溪心,跌入了山洪。只得凝气守中,双足稳稳站定,如中流砥柱般在水中屹立不动。
如此反复,杨过在水中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到这时方始大悟,以此使剑,真是无坚不摧,剑上何必有锋?
②其时大雨初歇,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之上。杨过瞧着山洪奔腾而下,心通其理,手精其术,知重剑的剑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他在溪边来回闲步,仰望明月,想像先贤风烈,又佩服,又心感。
(有删改)
【注】①金庸,新武侠代表作家。本文节选自《神雕侠侣》第二十六章。杨过与人争斗被断去一臂,失血昏迷之际为神雕所救。本文为杨过在谷中养伤时发生之事。
6. 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神雕拟人化,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令作品情节生动、曲折,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B. 杨过武功成长很快,其中有客观因素,比如寻到重剑、服食灵药;也有主观因素,比如不怕苦累、边学边悟。
C. 文中“大巧不工”告诫读者要达到“大巧”只需要重复、坚持不懈地练习,绝不可使用任何技巧。
D. 小说语言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但又传神洗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7. 杨过的主角成长性十分明显,剑冢中的四把剑分别代表了杨过性格发展的四个阶段。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把剑——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冲动刚烈,不知变通
B. 第二把剑——软剑——灵巧多变,随心伸展——处事灵活,冲动而易失去原则
C. 第三把剑——重剑——厚重涩滞,朴实无华——成熟稳重,做事果敢,力压千钧
D 第四把剑——木剑——不滞于物,恍若无剑——不受规则束缚,随心所欲
8. 分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作用。
9. 如果为本文单独拟定一个标题,你认为“神雕重剑”和“剑道”哪一个更好?请阐明你的理由。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氏①将伐颛臾②。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③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⑤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⑥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⑦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注】①季氏,季康子,名肥,鲁国执政大夫。②颛臾,附属于鲁的小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③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季康子的家臣。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季康子的家臣。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④先王以为东蒙主,周先王让颛臾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⑤邦域,这里指鲁国境内。邦,诸侯封地。⑥夫子,指季康子。⑦费,季氏的封地。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夫B颛臾C固D而近E于费F今不取G后世H必为子孙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也指国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是指后者。
B. 从文言特殊句式上来看,“何以伐为?”和《侍坐》中的“不吾知也!”是相同的,都是宾语前置。
C. “则将焉用彼相矣?”中“焉”与《阿房宫赋》中的“盘盘焉,困困焉”中的“焉”意义用法不同。
D. “干戈”中“干”是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戈”是盾牌,文中“干戈”指军事战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的年代里孔子和他弟子冉有的言论。
B. 孔子批驳了冉有的观点。用“虎兕”“龟玉”作比,论证了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C. 孔子主张用“修文德”的方式使远人归附,“文德”即礼乐教化,季氏采纳了孔子主张。
D. 文中三处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使批驳力更强。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4. 孔子为什么反对攻打颛臾?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括其原因。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各题。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①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①无赖:无聊,无意趣。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笔“漠漠”既写出了空间的广漠,又写出了词人感受到的无情的冷漠。
B. 上阕由楼外之景写到楼内的画屏,营造了凄清、孤寂的深秋的氛围。
C. 尾句从词脉上说可以作为下阕首句,但修改后就缺少原词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
D. 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表达了词人幽微的感受,描写了词人感觉中的世界。
16.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此词“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请从比喻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借酒浇愁是很多忧愁忧思之人的选择,李白曾放声高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设问表达此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用“______,______”描写了诗人突然惊醒、起身长叹,作为从梦境重回现实的过渡。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覆灭相继。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这八位宗师,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化矩阵。他们才华横溢,孤标傲世,以如椽巨笔阐理明道,又以浩荡胸襟济天下苍生。他们的文章不拘泥、不流俗,历经风霜砥砺,在千古不绝的传唱中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
追溯“唐宋八大家”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命途多舛。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既没有 ① ,也没有 ② 。他们坚持文学创作的初衷,合力打破时文窠臼,使当时诗文的陈旧面貌 ③ 。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19. “矩阵”本是一个数学概念,指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后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如“短视频矩阵”,指在不同的平台上建立并管理多个短视频账号,通过这些账号发布和推广短视频内容,以实现更广泛的受众覆盖和品牌传播。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处“文化矩阵”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
20. “宗”与不同部首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这些字可以描述八大宗师的成就、经历等。如“崇——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如高峰巍然而立,令人心生敬意。”请仿照例句,以“宗”为基础,另组一个字,并结合你对八大宗师的理解,对所组之字进行阐释。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21. 文中画线部分依次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对偶、比喻、对比B. 对偶、打比方、对比
C. 比喻、对偶、比拟D. 比喻、打比方、比拟
22. 请以《红楼梦》为主语,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个长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惠州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8页,23小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漏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举出谢庄《月赋》中的诗句,是为了证明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屈原那里得到了启发这一观点。
B. 材料一在论证上采用了递进式结构,主体部分论证“木”的艺术特征及其原因,层次清晰,读来一目了然。
C. 材料二是一篇驳论文,和《拿来主义》一样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结构条理清楚。
D. 材料二多处使用了如“似乎”“十分”“全然”等表示可能性或肯定性的修饰语,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谨。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我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只有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才能意识到,并用它来成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B. 林庚的写作目的不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而艺术形象上却有天壤之别,而是阐述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C. 材料一提到了“木”在形象上的两个艺术特征:木含有落叶的因素,还有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D. 两则材料都在说“木叶”,但观点却不相同,这启发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同一意象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不必人云亦云。
3. 下列各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B.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C.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D.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4. 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方法。
5. 吴均《答柳恽》一诗中有这样两句:“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请运用材料一观点,说说诗中用“木”的理由。
【答案】1. C 2. A
3. A 4. 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列举含“木叶”的例子,论证“木叶”自屈原后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在“木”和“树”、“木叶”和“树叶”的对比中论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5. “木”有“落叶”的特征,暗示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诗句中“秋月”“寒风”加上“扫高木”,营造了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极力渲染了山中秋季的萧条气氛。“木”字渲染出了边地秋天萧瑟肃杀的氛围,符合诗句意境。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和《拿来主义》一样先立后破”错误,材料二和《拿来主义》都是先破后立,本文先引述林庚观点,接着批驳,最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属于先破后立。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我们不会察觉它的存在”错误,原文为“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选项表述绝对化。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论述“木”落叶的特征,指出其暗示微黄干燥与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A.诗句意思是,那五彩缤纷的花朵凋谢又有什么可恨?夏天的树木,浓密葱绿,不也一样使你合意欢心。诗句中夏目不具备文中“木”的特征,二是正好相反,故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
其他各项中“木”都有落叶的特征。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
从论证方法来看,材料一运用举例论证,如“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论证“木叶”自屈原后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运用对比论证,如“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将“树”与“木”从颜色和质地上作了对比,来论证“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叶’微黄的颜色……干燥……飘零之意……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诗句意思是:秋月照在层层的高岭之上,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寒风吹拂着高高的树木,枯黄的树叶纷纷飘零。
“木”这一意象含有“落叶”的暗示,“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诗句中“秋月”“寒风”等词语表明这是一个肃杀凄凉的深秋时节,加上“扫”字和“高木”,使人想见寒风阵阵,木叶尽脱的景象,令人感到凄清而幽冷,极力渲染了山中秋季的萧条气氛。由此可知,“木”字渲染出了边地秋天萧瑟肃杀的氛围,契合诗句的意境。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神雕侠侣(节选)
金庸①
杨过伤势渐愈,几日待在洞中不免心中烦闷,他本性好动,这一日见洞后树木苍翠,山气清佳,便信步过去观赏风景,行了里许,来到一座峭壁之前。峭壁之上一块大石,石上隐隐刻得“剑冢”两个大字,他好奇心起,心想左右无事,便上去探探那剑冢,但剩下独臂,攀援大是不便,但想:“爬不上便爬不上,难道还有旁人来笑话不成?就算笑话,却又如何?”紧一紧腰带,提一口气,窜高数尺,反复借力几次,窜上了平台。见大石上“剑冢”两个大字之下,许多石块堆着一个大坟,想是剑冢了。杨过在剑冢之旁仰天长啸,忽听得山壁下咕咕的叫了数声,俯首望去,见神雕正自纵跃上来,顷刻间便上了平台。
那神雕稍作顾盼,伸出钢爪,抓起剑冢上的石头,移在一旁。双爪起落不停,搬开冢上石块,露出并列着的三柄长剑,在第一、第二两把剑之间,另有一块长条石片。
杨过提起右首第一柄剑,见剑下的石上刻有两行小字:“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再看那剑时,见长约四尺,青光闪闪,的确是利器。
他将剑放回原处,拿起长条石片,见石片下的青石上也刻有两行小字:“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悔恨无已,乃弃之深谷。”
出了一会神,再伸手去拿第二柄剑,只提起数尺,呛啷一声,竟然脱手掉下,在石上一碰,火花四溅,不禁吓了一跳。
原来那剑黑黝黝的毫无异状,却沉重之极,三尺多长一把剑,重量竟自不下七八十斤。因提起时未曾想到,便拿捏不住。又再俯身拿起,见那剑剑锋都是钝口,剑尖更圆圆的似是个半球。看剑下的石刻,见两行小字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
杨过喃喃念着“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心中似有所悟,但想世间剑术,不论哪一门哪一派的变化如何不同,总以轻灵迅疾为尚,这柄重剑却与常理相反,缅怀昔贤,不禁神驰久之。
过了良久,才放下重剑,去取第三柄剑,哪知这剑拿在手里却轻飘飘的浑似无物,凝神一看,原来是柄木剑,年深日久,剑身剑柄均已腐朽,剑下的石刻是:“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他将木剑恭恭敬敬的放于原处,浩然长叹,说道:“前辈神技,令人难以想像。”
正自出神间,那神雕咕的一声叫,低头衔起重剑,放在杨过手里,突然左翅势挟劲风,向他当头扑击而下。杨过笑道:“雕兄,你要试试我的武功么?左右无事,我便跟你玩玩。”但那七八十斤的重剑怎施展得动,放下重剑,拾起第一柄利剑。神雕收拢双翼,转过了头不再睬他,神情之间颇示不屑。
杨过立时会意,笑道:“你要我使重剑?但我武功平常,在这绝壁之上跟你过招,决非雕兄敌手,可得容情一二。”换过了重剑,力贯左臂,缓缓挺剑刺出。神雕左翅后掠,与那重剑一碰,杨过只觉一股极沉猛的大力从剑上传来,压得他无法透气,急忙运力相抗,“嘿”的一声,剑身晃了几下,眼前一黑,登时晕去。
也不知过了多少时候,这才悠悠醒转,只觉口中奇苦,见神雕衔着灵药,正喂入他口中。杨过吃过灵药,又调息片刻,俯身提起重剑,竟似轻了几分。便又振作精神,与那神雕过起招来。
如此练剑数日,杨过提着重剑时手上已不如先前沉重,击刺挥掠,渐感得心应手。同时越来越觉以前所学剑术变化太繁,花巧太多,想到独孤求败在青石上所留“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八字,其中境界,实远胜世上诸般最巧妙的剑招。
过得月余,竟勉强可与神雕相抗,发剑击刺,呼呼风响,不禁大感欣慰。武功到此地步,便似登泰山而小天下,回想昔日所学,颇有渺不足道之感。
这一日清晨起身,满天乌云,大雨倾盆而下。神雕咬着他衣襟,拉着他向东北方行了几步,随即迈开大步,纵跃而行。杨过心知是要与他练剑,于是提了重剑,冒雨跟去。
①行了数里,隐隐听到轰轰之声,不绝于耳,越走声音越响,显是极大的水声。转过一个山峡,水声震耳欲聋,只见山峰间一条大白龙似的瀑布奔泻而下,冲入一条溪流,奔腾雷鸣,湍急异常,水中挟着树枝石块,转眼便冲得不知去向。
只见神雕跃入水中,示意杨过下来。杨过见山洪势道奇猛,心中微生惧意。不想那神雕大翅突出,唰的一下,拂在杨过臀上。它站得甚近,杨过出其不意,身子直往溪中落去,甫一入水,山洪便冲得他左摇右晃,难于站稳。杨过本生性好强,一击之下反激起了杨过好胜之心。当下屏气凝息,奋力与激流相抗,耗了一炷香时分,他力气渐尽,伸剑在石上一撑,跃回岸上。
他没喘息得几下,神雕又挥翅拂来。杨过无法,只得自行跃入溪心,气沉下盘,牢牢站住,时刻稍久,渐渐悟到了凝气用力的法门,山洪虽越来越大,他反不如先前的难以支持。又过片刻,山洪浸到胸口,杨过又待跃出,哪知神雕守在岸旁,不待他双足落地,已展翅扑出。杨过被它这一扑之力推回溪心,跌入了山洪。只得凝气守中,双足稳稳站定,如中流砥柱般在水中屹立不动。
如此反复,杨过在水中悟得了许多顺刺、逆击、横削、倒劈的剑理。到这时方始大悟,以此使剑,真是无坚不摧,剑上何必有锋?
②其时大雨初歇,晴空一碧,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之上。杨过瞧着山洪奔腾而下,心通其理,手精其术,知重剑的剑法已尽于此,不必再练。将来内力日长,所用之剑便可日轻,终于使木剑如使重剑,那只是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至于剑术,却至此而达止境。他在溪边来回闲步,仰望明月,想像先贤风烈,又佩服,又心感。
(有删改)
【注】①金庸,新武侠代表作家。本文节选自《神雕侠侣》第二十六章。杨过与人争斗被断去一臂,失血昏迷之际为神雕所救。本文为杨过在谷中养伤时发生之事。
6. 下列与本文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将神雕拟人化,充分发挥了想象力,令作品情节生动、曲折,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B. 杨过武功成长很快,其中有客观因素,比如寻到重剑、服食灵药;也有主观因素,比如不怕苦累、边学边悟。
C. 文中“大巧不工”告诫读者要达到“大巧”只需要重复、坚持不懈地练习,绝不可使用任何技巧。
D. 小说语言通俗、浅显、流畅,灵活生动,但又传神洗练,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功底。
7. 杨过主角成长性十分明显,剑冢中的四把剑分别代表了杨过性格发展的四个阶段。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把剑——利剑——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冲动刚烈,不知变通
B. 第二把剑——软剑——灵巧多变,随心伸展——处事灵活,冲动而易失去原则
C. 第三把剑——重剑——厚重涩滞,朴实无华——成熟稳重,做事果敢,力压千钧
D. 第四把剑——木剑——不滞于物,恍若无剑——不受规则束缚,随心所欲
8. 分析文中两处画线的句子的作用。
9. 如果为本文单独拟定一个标题,你认为“神雕重剑”和“剑道”哪一个更好?请阐明你的理由。
【答案】6. C 7. B
8. (1)第一句描写瀑布壮观和水流的湍急的自然环境,营造了激荡的场景,为下文神雕帮杨过悟得重剑剑理的情节发展做铺垫,反映出杨过内心的激动和练剑的决心。
(2)“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之上”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图,这为杨过在经历了紧张激烈的练剑情节之后,提供了一种情绪上的缓解和转换,暗示着杨过已经心通剑理,手精剑术。
9. 示例一:“神雕重剑”好。因为此标题包含了“神雕”和“重剑”两个物象,涵盖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即全文叙述了杨过在神雕的引导和帮助下发现并悟得重剑剑理的过程,这一过程是杨过成长路上中的重要转折点,帮助杨过形成成熟稳重,做事果敢的性格。另外,标题“神雕重剑”直接、具体,能够立即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示例二:“剑道”好。因为“剑道”这个标题重在“道”,涵盖了剑法、剑术及哲学含义。该标题突出了杨过悟得重剑剑理的个人收获,更深入探讨练“剑”与悟“道”的关系。告诉了读者杨过通过练习重剑,领悟到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的人生哲理。此外,该标题能激发读者对文章深层主题的好奇心。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语言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要达到‘大巧’只需要重复、坚持不懈地练习,绝不可使用任何技巧”错,文中“不工”并不是指不使用任何技巧,而是指技艺高超到了不需要刻意雕琢就能达到完美的地步。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B.“冲动而易失去原则”错,软剑的特点是柔韧和变化多端,这应该更接近于杨过性格中灵活应变、机智过人的一面,而不是冲动失去原则。正确的对应关系应该是软剑代表杨过在成长过程中变得更加机智和灵活,但同时也学会了如何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而不是冲动而易失去原则。
故选B。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分析第一句的作用:这句话描写环境,营造了一个充满动态和力量的场景。通过“轰轰之声”、“大白龙似的瀑布”、“奔腾雷鸣”等,读者可以感受到瀑布的壮观和水流的湍急。这种强烈的自然现象往往预示着故事中的重要转折或事件的发生,可能为接下来的情节发展做铺垫。杨过内心的动荡或决心,与此处自然景观形成呼应。
分析第二句的作用:通过“新月的银光洒在林木溪水之上”的描写,描绘了一幅宁静美丽的夜景图,大雨初歇,晴空一碧,给人宁静的感觉。在经历了紧张激烈的练剑情节之后,该句提供了一种情绪上的缓解和转换。雨后的清新和新月的光辉暗示着杨过已经心通剑理,手精剑术。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如果认为“神雕重剑”好,理由如下:
“神雕重剑”这个标题直接引用了“神雕”和“重剑”两个元素。文章内容主要是围绕杨过在神雕的引导和帮助下发现并悟得重剑剑理的经历。练习使用重剑的过程对今后杨过成熟稳重,做事果敢的性格形成有很大影响,这一过程是杨过成长路上中的重要转折点。另外,标题“神雕重剑”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
如果认为“剑道”好,理由如下:
“剑道”这个标题重在“道”,涵盖了剑法、剑术及哲学含义。该标题不仅是局限于杨过在神雕的帮助下联系使用重剑,并悟得其剑理的个人经历,而是更深入探讨了剑法的深层意义、练“剑”与悟“道”之间的关系,即杨过通过练习重剑,领悟到功力自浅而深,全仗自己修为的人生哲理,这也能引发读者对剑法背后更深层次含义的思考。这个标题更含蓄,能够激发读者对于文章深层主题的好奇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季氏①将伐颛臾②。冉有、季路见于孔子③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⑤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⑥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⑦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选自《季氏将伐颛臾》)
【注】①季氏,季康子,名肥,鲁国执政大夫。②颛臾,附属于鲁的小国。故城在今山东费县西北。③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弟子,季康子的家臣。季路,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弟子,季康子的家臣。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论语》是孔子门人及后学编辑整理孔子言行以及孔门弟子互相谈话的记录。④先王以为东蒙主,周先王让颛臾担任东蒙山的主祭人。⑤邦域,这里指鲁国境内。邦,诸侯封地。⑥夫子,指季康子。⑦费,季氏的封地。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A夫B颛臾C固D而近E于费F今不取G后世H必为子孙忧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和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社稷”在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也指国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中的“社稷”是指后者。
B. 从文言特殊句式上来看,“何以伐为?”和《侍坐》中的“不吾知也!”是相同的,都是宾语前置。
C. “则将焉用彼相矣?”中的“焉”与《阿房宫赋》中的“盘盘焉,困困焉”中的“焉”意义用法不同。
D. “干戈”中“干”是古代用来刺杀的一种长柄兵器,“戈”是盾牌,文中“干戈”指军事战争。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是一篇对话体议论文,记录了在鲁国王室衰微的年代里孔子和他弟子冉有的言论。
B. 孔子批驳了冉有的观点。用“虎兕”“龟玉”作比,论证了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C. 孔子主张用“修文德”的方式使远人归附,“文德”即礼乐教化,季氏采纳了孔子主张。
D. 文中三处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使批驳力更强。
1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2)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14. 孔子为什么反对攻打颛臾?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括其原因。
【答案】10. CFG
11. D 12. C
13. (1)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贫困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远方的人还不归服,那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使他们归服。使他们来归服之后,就要使他们安定下来。
14. (1)颛臾是先王封国;
(2)颛臾在鲁国的邦域之内;
(3)颛臾是国家的臣子。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今夫颛臾”强调主语,在C处断开;“固而近于费”为“颛臾”的谓语,句意完整,在F处断开;“不取”为谓语,“为”为谓语,中间必须断开,所以在G处断开。
故选CF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正确。“何以伐为”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以何伐为”;/“不吾知也”是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吾也”。句意:为什么要讨伐它呢?/没有人了解我。
C.正确。“焉”,疑问代词,哪里,何必;/……的样子。句意:那何必要用那个辅助的人呢?/曲折盘旋的样子。
D.错误。原题“干”和“戈”释义混淆,“干”在古代是盾牌,“戈”是一种装有长柄的冷兵器。句意:反而在境内策划发起战争。
故选D。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季氏采纳了孔子主张”错误。依据原文“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可知这只是孔子对冉有说的话,“季氏采纳了孔子的主张”说法属于无中生有,在文中无据。
故选C。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患”,担忧,害怕;“寡”,少;“均”,平均。
(2)“服”,归服;“来”,使……来;“安”,使……安定。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1)“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的意思是:从前先王把颛臾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先王封国,不可以讨伐。
(2)“且在邦域之中矣”的意思是: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所以孔子认为颛臾在鲁国邦域内,不必要讨伐。
(3)“是社稷之臣也”的意思是:这是鲁国的臣属。所以孔子认为颛臾是鲁国之臣,不应该讨伐。
孔子认为无论从历史情况,还是君臣关系,都不应该攻打颛臾。
参考译文:
季康子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康子准备对颛臾采取军事行动。”
孔子说:“冉有!我恐怕该责备你了。那颛臾,从前先王把颛臾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这是鲁国的臣属,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康子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
孔子说:“冉有!周任有句话说:‘能施展才能就担任那职位,不能这样做则不担任那职务。’盲人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辅助的人呢?况且你的话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龟甲和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城,现在不夺取,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虑。”
孔子说:“冉有!君子厌恶那种不说自己想去做却偏要编造借口(来搪塞态度)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封邑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忧东西少而担忧分配不均,不担忧贫困而担忧社会不安定。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没有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依照这个道理,原来的远方的人不归服,就发扬文治教化来使他归服;使他来了之后,就要使他安定下来。如今由与求两人辅佐季康子,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使他们来;国家四分五裂而不能保持它的稳定统一;反而在境内策划发起战争。我恐怕季孙氏的忧虑,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部。”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各题。
浣溪沙
【宋】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①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注】①无赖:无聊,无意趣。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起笔“漠漠”既写出了空间的广漠,又写出了词人感受到的无情的冷漠。
B. 上阕由楼外之景写到楼内的画屏,营造了凄清、孤寂的深秋的氛围。
C. 尾句从词脉上说可以作为下阕首句,但修改后就缺少原词回环变化的结构之美。
D. 全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表达了词人幽微的感受,描写了词人感觉中的世界。
16.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此词“无边丝雨细如愁”一句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请从比喻的角度分析二者之间的不同。
【答案】15. B 16. 秦词是以抽象事物来比喻具体事物,不说愁如丝雨,而说丝雨如愁,如梦似雨,是一种淡淡的哀愁;李词是以具体事物来比喻抽象事物,用一江春水来喻愁,似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是一种浓重的悲愁。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B.“深秋”错误,诗中有“似穷秋”,则不是深秋景象,结合“轻寒”“飞花”“思雨”可推知应是早春时节。
故选B。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李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为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是以具体事物一江东流的春水来比喻抽象事物“愁”,用滚滚东流的一江春水来喻愁,极言愁之重、愁之多、愁之广,源源不断。
秦词“无边丝雨细如愁”意为雨淅淅沥沥的下着,漫无边际地飘洒着,就像愁绪飞扬。是以抽象事物“愁”来比喻具体事物“思雨”,诗句不说愁如丝雨,而说细雨如丝如愁,迷迷蒙蒙,迷漫无际,其实是呈现一种细雨蒙蒙般茫无边际的淡淡的哀愁;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10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借酒浇愁是很多忧愁忧思之人的选择,李白曾放声高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设问表达此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梦游天姥吟留别》用“______,______”描写了诗人突然惊醒、起身长叹,作为从梦境重回现实的过渡。
(3)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认为如果唐太宗能全面做到“十思”的要求和弘扬“九德”,并且在用人和从谏方面做到“______,______”,那么管理好这个国家就是一件很轻松的事了。
(4)关于荆轲刺秦王,历来颇多赞语,但也有对此非议的,如宋朝的苏洵在《六国论》中就这样评论刺秦事件:“______,______。”
(5)《桂枝香·金陵怀古》“______,______”两句,化用杜牧《台城曲》“门外韩擒虎,楼头张丽华”诗句,感叹统治者不以历史为鉴,覆灭相继。
【答案】 ①. 何以解忧 ②. 唯有杜康 ③. 忽魂悸以魄动 ④. 恍惊起而长嗟 ⑤. 简能而任之 ⑥. 择善而从之 ⑦. 至丹以荆卿为计 ⑧. 始速祸焉 ⑨. 叹门外楼头 ⑩. 悲恨相续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词:唯、魂悸、魄、恍、简、卿、速、续。
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宋八大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这八位宗师,组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化矩阵。他们才华横溢,孤标傲世,以如椽巨笔阐理明道,又以浩荡胸襟济天下苍生。他们的文章不拘泥、不流俗,历经风霜砥砺,在千古不绝的传唱中滋养着中国人的心灵。
追溯“唐宋八大家”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大多命途多舛。但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们既没有 ① ,也没有 ② 。他们坚持文学创作的初衷,合力打破时文窠臼,使当时诗文的陈旧面貌 ③ 。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成语
19. “矩阵”本是一个数学概念,指一个按照长方阵列排列的复数或实数集合。后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如“短视频矩阵”,指在不同的平台上建立并管理多个短视频账号,通过这些账号发布和推广短视频内容,以实现更广泛的受众覆盖和品牌传播。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画横线处“文化矩阵”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
20. “宗”与不同部首组合,可以构成不同的字,这些字可以描述八大宗师的成就、经历等。如“崇——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如高峰巍然而立,令人心生敬意。”请仿照例句,以“宗”为基础,另组一个字,并结合你对八大宗师的理解,对所组之字进行阐释。
【答案】18. ①耀武扬威 ②放任自流 ③焕然一新
19. ①“文化矩阵”的含义:它指的是由“唐宋八大家”这八位宗师组成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的文化群体。
②这个群体以其卓越的才华、傲人的个性以及广阔的胸怀,通过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古代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20. 选“综”。
“综——唐宋八大家的成就如丝织品般纷繁复杂,却又条理清晰,综合了文学的各种元素,展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卓越才华。”
这句话既强调了八大宗师成就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又指出了他们在文学上的综合性和创新性。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无论顺境”对应后文的“既没有”的相关内容,故推断顺境也没有得意,更没有依仗得意而骄横,故可填写“耀武扬威”。耀武扬威:形容人或团体炫耀武力或权势,表现出骄横跋扈的态度。
第二空,依据“还是逆境”对应后文的“也没有”的相关内容,故推断逆境也没有放弃,听凭任意发展而不加管束,故可填写“放任自流”。听凭自然的发展,不加改变或过问。
第三空,依据“合力打破时文窠臼”推断唐宋八大家推陈出新,改变了当时文坛的陈旧面貌,故可填写“焕然一新”。焕然一新:改变陈旧的面貌,呈现出崭新的样子。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词语含义的能力。
理解“矩阵”的基本含义,结合题目中的信息,它通常指一个按照特定规则排列的集合体。在文中,“文化矩阵”指的是由“唐宋八大家”这八位宗师组成的集合体,他们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从作用上看,“文化矩阵”在文中起到了形象说明和突出强调的作用。这个“矩阵”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集合,它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负盛名的文化群体,他们的作品和成就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仿写的能力。
为了阐释“宗”与其他部首结合所构成的字与八大宗师的关系,我选择“综”这个字进行说明。
我们来理解“综”字。这个字由“宗”和“纟”组合而成,“纟”与丝织品有关,象征着复杂而精细的纹理。在这里,“综”字可以被解释为综合、总结的意思。
结合“综”字的含义,对八大宗师的成就进行阐释。八大宗师在文学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们各自在诗文、散文等领域都有卓越的成就,且相互之间也有交流和影响。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而且在文学形式上也有所创新和发展。
(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6分)
阅读《红楼梦》选段,完成文后题目。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早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定是林姑妈之女,忙来作揖。厮见毕归坐,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贾母笑道:“更好,更好,若如此,更相和睦了。”
21. 文中画线部分依次使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对偶、比喻、对比B. 对偶、打比方、对比
C. 比喻、对偶、比拟D. 比喻、打比方、比拟
22. 请以《红楼梦》为主语,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个长句,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
①《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②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
③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
【答案】21. A 22. 《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方法的能力。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都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林黛玉比喻成“姣花”、“弱柳”。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所以,画线部分运用了对偶、比喻、对比的手法,体现了林黛玉的美貌和病态以及性格特征。
故选A。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短句不变长句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首先要选一个长句作为主干句,如选用句子①作为长句的主干句。然后再分析②③两个短句所写的内容,并将其变成长句的修饰成分。②交代了《红楼梦》的作者,③交代了《红楼梦》的主旨,可以将这两个成为作为定语,修饰“长篇小说”将入到句子中。
变化之后的句子为:《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四、写作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材料并不难,直接给出了中心话题“担当”,并引导考生思考在新时代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
题目引领学生正视自己,思考人生,关注生活,引导学生考量自己的抱负与承担的使命,考虑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和担当。据此,学生可以想到中华民族具有勇于担当的优良传统,许多仁人志士常“以天下为己任”。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杨继盛“铁肩担道义”、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当今社会,担当是道德建设的基本元素。敢于担当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才能创造人生的精彩,做出应有的贡献,赢得人们的尊敬。而敢于担当的人必须是有崇高理想、远大抱负的人,若只是注重眼前利益、个人私利,那也将无法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
综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使命是多元而深刻的,既包括对国家的贡献,也包括个人的成长和价值的实现。新时代的中国青年除了应对小我、小家负责,更应担当起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把握机遇,勇面挑战,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际行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根据“今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承担怎样的使命?”这一引导,可从中学生角度谈责任和担当。写作时,可采用递进式的论证结构,从新时代青年肩上的重任、担起责任的必要性,如何肩负起时代使命等角度展开具体论证。在论述“如何肩负起时代使命”时,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切入,如担当责任需要有“铁肩担道义”的胸襟,不考虑个人的得失,不计较自己的荣辱;担当责任需要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不害怕艰难困苦等。
立意:
1.肩负责任,砥砺前行。
2.做怀揣责任与梦想的追梦青年。
3.勇担责任,以青春托举时代中国。
4.莫忘匹夫之责。
2024南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南平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30页。
2024淄博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淄博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3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 请结合文本分析老张的形象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南充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南充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