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枣庄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枣庄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政治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枣庄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地理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枣庄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历史含解析 试卷 0 次下载
- 2024枣庄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含解析 试卷 1 次下载
2024枣庄高一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展开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 分离定律可以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
C. 在 F₂中出现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2. 孟德尔用杂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得到了 166株子代,其中高茎有87株,矮茎有79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代高茎: 矮茎=87:79,不符合1:1的理论比例
B. 子代87株高茎植株是杂合子
C. 题干所述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D. 子代中有高茎和矮茎体现了性状分离
3.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将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果穗上结有甜玉米、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种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玉米做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去雄→套袋→传粉一套袋
B. 玉米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多便于遗传统计分析
C. 甜玉米果穗上的非甜玉米种子一定为杂合子
D. 非甜玉米既可以做母本也可以做父本
4. 如图是某动物器官中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 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B和染色体C发生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 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四条染色体
D. 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
5. 某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动物交配,由于存在某种类型的配子致死,子代的表型为黑色直毛:黑色卷毛:白色直毛:白色卷毛=3:3: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 BbDd
B. 该结果一定由于 B基因雄配子致死
C. 子代白色直毛的基因型为 Bbdd
D. 子代黑色卷毛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
6. 在下列遗传病系谱图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 )
A. B. C. D.
7. 番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
B. ①、②、③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AaBb
C. 第2组杂交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6
D. 若AaBb植株自交,则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中有4种基因型
8. 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人们逐步认识了生命的奥秘。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减少了体内无关变量的干扰,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运用离心技术,使DNA分布在上清液中,蛋白质外壳留在沉淀物中
C.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腺嘌呤的量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等于胞嘧啶的量
9. 下图是细胞内某DNA 片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解旋酶可以打开①,②是核苷酸链的3'端,③是5'端
B. 图中的双链DNA 分子中含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DNA两条链碱基数量相等,且都含有 A、T、G、C四种碱基
D. 在DNA双链的结构中,碱基的数目总是(A+G)=(T+C)
10. 用¹⁵N标记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然后让该精原细胞在¹⁴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发生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Ⅱ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¹⁵N标记的染色体有2或4条
C. 该细胞产生含有¹⁵N标记的精细胞占的比例为50%
D. 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含有¹⁵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4条
11. 我国科研团队构建出国际首个人工合成的光控RNA 结合蛋白 LicV,可通过光对 RNA进行精准调控。LicV 单体是由 LicT 蛋白与光敏蛋白(VVD)构成的融合蛋白。用不同的连接子蛋白连接LicT 与 VVD,形成的 LicV 存在差异,在黑暗和蓝光照射下检测,可筛选出调控效果最佳的LicV。该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 RAT由终止子转录而来,可以使转录终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RAT 是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
B. LicT 蛋白合成时核糖体沿着 mRNA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
C. 在黑暗条件下能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出连接LicT 与 VVD 的最佳连接子蛋白
D. 蓝光照射条件下,终止子不能转录得到 RAT,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表达
12.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中不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表达
B.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
C. 原癌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蛋白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癌变
D. 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
1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 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A. 开发新型抗生素可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B. 细菌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随着该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增加,该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
D.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存活下来,细菌抗药性增强
14.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有效地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遗传病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应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C. 基因检测可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 序列来精确的诊断病因
D. 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发病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病
15.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能够抑制洋葱鳞片叶表皮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纺锤体的形成
B. 剪取材料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中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C. 实验过程中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
D. 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为白花三叶草叶片细胞内氰化物代谢途径,欲探究控制氰化物合成的基因是否独立遗传,现用两种叶片不含氰的白花三叶草杂交,F₁叶片中均含氰,F₁自交产生F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推测 F₂ 中叶片含氰个体基因型可能有 1种或4种
C. F₂ 中不含氰化物个体为7/16,其中3/7 能够稳定遗传
D. 若F₂ 中含氰个体占9/16,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7. 下图一中泡状结构称为 DNA 复制泡,是 DNA 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 DNA 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没有细胞周期的细胞不发生DNA复制
B. 图一中存在多个复制泡,说明在复制过程中存在多个起点
C. 图二中的 DNA 解旋方向向左,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有一条与解旋方向相同
D. 图二中 DNA 聚合酶可以催化单个的核糖核苷酸在模板作用下延伸子链
18. 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母鸡是 ZW,公鸡是ZZ。羽毛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其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F₁代自由交配产生 F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₁母鸡的性状和亲本公鸡相同,F₁ 公鸡的性状和亲本母鸡相同
B. F₂ 和F₁相比,芦花基因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C. 根据羽毛的特征可以把 F₂雏鸡的雌性和雄性区分开
D. F₂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交配,F₃母鸡均为芦花,公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占一半
19.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2n=18)所结果实的圆形和椭圆形受到等位基因A/a 的控制,纯合的圆形植株和椭圆形植株杂交,F₁表现为圆形,F₁ 自交得到F₂。该种植物的某条染色体多1条称为三体(2n+1),三体产生的配子可育。为确定基因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3号染色体的三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该种植物的三体类型有9种
B.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配子为AA: Aa:A:a=1:2:2:1
C. 纯合圆形三体和正常椭圆形植株杂交,F₂三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
D. 纯合圆形三体和正常椭圆形植株杂交,F₂椭圆形占1/36,则 A/a 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20.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有300多种马先蒿同域分布且共享熊蜂这一传粉者。异种花粉落到马先蒿的柱头上,或不能萌发,或花粉管生长缓慢,或花粉管不能到达胚珠,从而不能发生受精作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马先蒿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 该地区不同种的马先蒿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 该地区所有马先蒿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基因库
D. 不同种马先蒿之间,马先蒿与熊峰之间均存在协同进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1 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图2中丁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1中CD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对应的时期为_______,DE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的________段;图2甲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22. 人类 ABO血型受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IA 和IB对i为显性, IA 和IB分别控制A抗原和B抗原,只含A抗原的表现为A型血,只含B抗原的表现为B型血,同时含有A、B抗原的为AB型血,A、B抗原均不含的表现为O型血。已知在人群中IA、I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0%、25%、25%,有一家庭成员的血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群中有关ABO 血型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________基因型所占比例最低。
(2)个体1和2再生一个杂合A型血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个体4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与A型血的人结婚,生一个 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3)一对夫妻所生的孩子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有4 种血型,判断理由是_______。
(4)图中3号个体的O型血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请说明理由________。
23.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三链核酸结构,称为R环(如图所示),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的三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表示______,其中酶A 和酶B分别为______,该过程的原料是______。
(2)过程②中酶C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该过程中若非模板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TTCCGGTAG-3′,则转录出的mRNA 的碱基序列为5′-______ -3′。
(3)过程③中将原料运至核糖体的工具是_______,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到同一条 mRNA上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研究发现R环通常出现在富含 G 的片段,据此推测 R环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24. 斑马体细胞含有22对染色体,驴体细胞含有31对染色体。公斑马和母驴杂交后代称为斑驴兽,母斑马和公驴杂交的后代称为驴斑兽。回答下列问题:
(1)斑驴兽体内造血干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_______,含有的Y染色体的条数_______。斑驴兽和驴斑兽均不可育,是由于体细胞内无____________。
(2)斑驴兽属于___(填“单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理由是_______。
(3)斑马在非洲草原上的主要天敌是狮子、鬣狗和猎豹,有人认为这些捕食者的存在对斑马种群来说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 某种果蝇群体野生型的眼睛为红色,通过诱变处理培育出多种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与野生型个体只有一对基因不同)。品系甲和丙的眼色为白色,品系乙的眼色为黄色。研究发现,眼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 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让甲品系中一只纯合的白眼雄果蝇与乙品系中一只纯合的黄眼雌果蝇杂交,F₁均为红眼,让F₁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₂代中红眼:黄眼:白眼=9:3:4,已知相关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各配子育性正常,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白眼相对于野生型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决定眼色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根据上述结果不能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
(2)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₂代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黄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若两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该情况下 F₂代中黄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
(3)选用甲、乙、丙品系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品系丙与品系甲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突变导致的。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2023~2024 学年高一教学质量检测
生 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孟德尔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的科学方法是假说—演绎法
B. 分离定律可以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
C. 在 F₂中出现的3:1性状分离比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D. 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答案】D
【解析】
【分析】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实现3:1的分离比必须同时满足的条件是:F1形成的配子数目相等且生活力相同,雌、雄配子结合的机会相等;F2不同的基因型的个体的存活率相等;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是完全的;观察的子代样本数目足够多。
【详解】A、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到了两大遗传规律,A正确;
B、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各自符合分离定律,可以用分离定律分析,B正确;
C、在 F₂中出现的3:1性状分离比的条件之一是,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C正确;
D、纯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纯合子,但杂合子自交后代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D错误。
故选D。
2. 孟德尔用杂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得到了 166株子代,其中高茎有87株,矮茎有79株,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子代高茎: 矮茎=87:79,不符合1:1的理论比例
B. 子代87株高茎植株是杂合子
C. 题干所述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D. 子代中有高茎和矮茎体现了性状分离
【答案】B
【解析】
【分析】1、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2、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解释:(1)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3)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详解】A、子代高茎: 矮茎=87:79,符合1:1的理论比例,A错误;
B、杂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子代87株高茎植株是杂合子,B正确;
C、通过测交实验得到的166株豌豆植株中,87株是高茎,79株是矮茎,属于实验验证,C错误;
D、杂合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测交,得到了 166株子代,其中高茎有87株,矮茎有79株,测交实验不能体现了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B。
3. 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是遗传学研究的良好实验材料。将纯种甜玉米与纯种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果穗上结有甜玉米、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种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玉米做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去雄→套袋→传粉一套袋
B. 玉米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代多便于遗传统计分析
C. 甜玉米果穗上的非甜玉米种子一定为杂合子
D. 非甜玉米既可以做母本也可以做父本
【答案】A
【解析】
【分析】玉米是单性花,且雌雄同株,纯种甜玉米和非甜玉米间行种植,既有同株间的异花传粉,也有不同株间的异花传粉;甜玉米上的非甜玉米,是非甜玉米授粉的结果,而非甜玉米上的没有甜玉米,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
【详解】A、玉米雌雄同株异花,用玉米做杂交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是套袋→传粉一套袋,A错误;
B、玉米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可作为遗传杂交实验的材料,子代多便于遗传统计分析,B正确;
C、甜玉米果穗上结有甜玉米、非甜玉米的种子,但在非甜玉米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种子,说明甜是隐性性状,非甜是显性性状,所以甜玉米果穗上所结的非甜种子是杂交产生的种子,一定是杂合子,C正确;
D、玉米雌雄同株异花,细胞中没有性染色体,非甜玉米既可以做母本也可以做父本,D正确。
故选A。
4. 如图是某动物器官中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B. 减数分裂前期染色体B和染色体C发生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C. 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四条染色体
D. 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染色体,1个染色体组
【答案】C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该细胞正在进行减数分裂,因为细胞中的同源染色发生了两两配对的联会行为,A错误;
B、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B和A发生部分片段的互换属于基因重组,而B和C是非同源染色体,B错误;
C、该细胞中的同源染色发生了两两配对的联会行为,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细胞中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两个四分体,四条染色体,C正确;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该细胞形成的子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D错误。
故选C。
5. 某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两只基因型相同的雌雄动物交配,由于存在某种类型的配子致死,子代的表型为黑色直毛:黑色卷毛:白色直毛:白色卷毛=3:3:1:1。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亲本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为 BbDd
B. 该结果一定由于 B基因雄配子致死
C. 子代白色直毛的基因型为 Bbdd
D. 子代黑色卷毛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3
【答案】B
【解析】
【分析】只看黑色和白色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黑色∶白色=3∶1,属于杂合子自交类型,亲本的基因型为Dd;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而由于杂交亲本基因型相同,不可能是纯合子,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且其中一方的配子中含有B基因的致死。
【详解】A、因为亲本基因型相同,且两对性状在后代均出现不同类型,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Dd,A正确;
B、只看直毛和卷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后代直毛∶卷毛=1∶1,而由于杂交亲本基因型相同,不可能是纯合子,因此亲本基因型为Bb,且其中一方的配子中含有B基因的致死,不一定是雄配子,B错误;
C、由于亲本一方B基因配子致死,因此子代直毛基因型为Bb,因此白色直毛的基因型为Bbdd,C正确;
D、黑色卷毛基因型为bbD_,其中bbDD占1/3,D正确。
故选B。
6. 在下列遗传病系谱图中(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一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分析】判断系谱图可利用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进行判断。
【详解】A、第2代双亲没有病,而儿子有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A不符合题意;
B、第1代中父母患病,女儿也患病,但儿子正常,有可能是常染色体显性也可能是伴X显性,B不符合题意;
C、该家族中所有男性都是患者,可能是伴Y遗传,可能是伴X隐性,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C不符合题意;
D、第2代双亲没有病,而女儿有病,只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符合题意。
故选D。
7. 番茄的紫茎和绿茎(用A、a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用B、b表示)是一对相对性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
B. ①、②、③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 AABb、aaBb、AaBb
C. 第2组杂交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6
D. 若AaBb植株自交,则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中有4种基因型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第1组中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出现性状分离,说明缺刻叶为显性性状,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由第1组中紫茎与绿茎番茄杂交后代均为紫茎可知,紫茎为显性性状。
【详解】A、第1组中紫茎和绿茎杂交,后代只有紫茎,故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后代出现马铃薯叶,故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A正确;
B、紫茎对绿茎为显性,缺刻叶对马铃薯叶为显性,第1组中紫茎和绿茎植株杂交,子代均是紫茎,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和aa;亲本缺刻叶和缺刻叶植株杂交,子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和Bb,故第1组亲本的紫茎缺刻叶①的基因型是AABb,绿茎缺刻叶②的基因型为aaBb;第2组中亲本紫茎缺刻叶③(A_B_)与绿茎缺刻叶②(aaBb)杂交,后代紫茎与绿茎之比为1: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后代缺刻叶:马铃薯叶=3:1,说明亲本的基因型均为Bb,因此③的基因型为AaBb,B正确;
C、第2组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杂交,子代中纯合子比例为1/2×1/2=1/4,C错误;
D、若AaBb植株自交,子代紫茎缺刻叶植株(A_B_)中有4种基因型,分别为AABB、AaBB、AaBb、AABb,D正确。
故选C。
8. 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断探索,人们逐步认识了生命的奥秘。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减少了体内无关变量的干扰,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B. 赫尔希和蔡斯运用离心技术,使DNA分布在上清液中,蛋白质外壳留在沉淀物中
C.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时,采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D.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腺嘌呤的量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等于胞嘧啶的量
【答案】A
【解析】
【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详解】A、艾弗里运用细菌的培养技术进行体外转化实验,减少了体内无关变量的干扰,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A正确;
B、赫尔希和蔡斯运用离心技术,使蛋白质外壳分布在上清液中,DNA分布沉淀物中,B错误;
C、梅塞尔森和斯塔尔证明DNA分子半保留复制时,采用的同位素为15N,没有放射性,C错误;
D、查哥夫提出腺嘌呤的量等于胸腺嘧啶的量,鸟嘌呤的量等于胞嘧啶的量,D错误。
故选A。
9. 下图是细胞内某DNA 片段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解旋酶可以打开①,②是核苷酸链的3'端,③是5'端
B. 图中双链DNA 分子中含4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C. DNA两条链碱基数量相等,且都含有 A、T、G、C四种碱基
D. 在DNA双链的结构中,碱基的数目总是(A+G)=(T+C)
【答案】B
【解析】
【分析】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图中①是氢键,解旋酶可以打开①,据图可知,②是脱氧核苷酸链的3'端,③是5'端,A正确;
B、图中的双链DNA 分子中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B错误;
C、DNA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碱基A-T配对,C-G配对,所以DNA两条链碱基数量相等,且都含有 A、T、G、C四种碱基,C正确;
D、由于DNA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碱基A-T配对,C-G配对,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数和嘧啶碱基数相等,因此,碱基的数目总是(A+G)=(T+C),D正确。
故选B。
10. 用¹⁵N标记某动物一个精原细胞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然后让该精原细胞在¹⁴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Ⅰ的前期和后期发生基因重组
B. 减数分裂Ⅱ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¹⁵N标记的染色体有2或4条
C. 该细胞产生含有¹⁵N标记的精细胞占的比例为50%
D. 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含有¹⁵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4条
【答案】D
【解析】
【分析】染色体是DNA的载体,依题意,含有2条非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核DNA均被15N充分标记,每条染色体上的每个核DNA经过1次复制所产生的2个子代DNA分子都是1条链含有15N、另一条链不含15N,且分别位于组成该条染色体的2条姐妹染色单体上。
【详解】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A错误;
B、若该被标记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一个精原细胞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复制后每个DNA均含15N,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可能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细胞一条该染色体,且减数分裂Ⅱ后期着丝粒分裂,染色体出现暂时加倍,所以减数分裂Ⅱ后期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¹⁵N标记的染色体有0条、2条或4条,B错误;
C、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条非同源染色体可能到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形成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一个细胞一条该染色体,该细胞产生含有¹⁵N标记的精细胞占的比例为50%或100%,C错误;
D、一个精原细胞的2条非同源染色体复制后每个DNA均含15N,即每个染色单体均含15N,即减数分裂过程中,2条非同源染色体复制后含有4条染色单体,所以减数分裂Ⅰ后期细胞中含有¹⁵N标记的染色单体有4条,D正确。
故选D。
11. 我国科研团队构建出国际首个人工合成的光控RNA 结合蛋白 LicV,可通过光对 RNA进行精准调控。LicV 单体是由 LicT 蛋白与光敏蛋白(VVD)构成的融合蛋白。用不同的连接子蛋白连接LicT 与 VVD,形成的 LicV 存在差异,在黑暗和蓝光照射下检测,可筛选出调控效果最佳的LicV。该调控过程如下图所示,图中 RAT由终止子转录而来,可以使转录终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 RAT 是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
B. LicT 蛋白合成时核糖体沿着 mRNA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
C. 在黑暗条件下能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出连接LicT 与 VVD 的最佳连接子蛋白
D. 蓝光照射条件下,终止子不能转录得到 RAT,红色荧光蛋白基因不能表达
【答案】B
【解析】
【分析】基因的表达是指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
【详解】A、由图可知RAT位于mRNA上,mRNA是转录而来的,因此图中RAT是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转录形成的,A错误;
B、LicT蛋白属于蛋白质,经过转录和翻译合成,翻译的场所在核糖体,翻译时核糖体沿着mRNA的5′端移动到3′端,直至遇到终止密码子翻译结束,B正确;
C、由图可知,黑暗条件下,转录会在遇到终止子时停止,因此并不会转录和翻译红色荧光蛋白,因此无法根据红色荧光强度差异筛选连接LicT与VVD的最佳连接子蛋白,C错误;
D、由图可知,蓝光照射条件下,终止子能转录得到 RAT,红色荧光蛋白基因能表达,D错误。
故选B。
12. 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癌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人体中不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不表达
B.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
C. 原癌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蛋白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癌变
D. 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其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
【答案】A
【解析】
【分析】原癌基因的作用机制: 原癌基因通常参与调节细胞的正常生长、分裂和分化过程。它们编码的蛋白质可以促进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分化、调节细胞存活等。 抑癌基因的作用机制: 抑癌基因的作用主要是抑制细胞的过度生长和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维持细胞基因组的稳定性。
【详解】A、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除了与细胞增殖有关还有其他的作用例如在细胞的生长方面,正常人体中不能进行分裂的细胞中,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也会表达,只是表达水平相对较低,A 错误;
B、 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促进细胞凋亡,从而起到阻止细胞不正常增殖的作用,B正确;
C、 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原癌基因过量表达导致蛋白活性过强,可能引起癌变,C正确;
D、 癌变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变化,但它仍然是由正常细胞癌变而来,所以仍含有正常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D正确。
故选A。
13.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下表为 2005~2008年,该类抗生素在某医院住院患者中的人均使用量,以及从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变化。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
A. 开发新型抗生素可以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
B. 细菌进化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C. 随着该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该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
D. 抗生素对病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存活下来,细菌抗药性增强
【答案】A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突变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题中使用抗生素,就是对细菌的一种选择,使具有抗药基因的细菌保留下来。
【详解】A、细菌耐药性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开发新型抗生素不能避免细菌产生耐药性,A错误;
B、细菌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发生改变,B正确;
C、据题中信息可知,随着该类抗生素人均使用量的增加,该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升高,C正确;
D、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病菌中本来就存在着抗药性的差异,抗生素的作用是对病菌进行选择,具有抗药性的病菌存活下来,并繁殖后代,经过长时间的变异、选择,使病菌的抗药性逐渐升高,D正确。
故选A。
14.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有效地检测和预防遗传病的发生和发展,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类遗传病主要可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B. “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应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
C. 基因检测可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的DNA 序列来精确的诊断病因
D. 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发病率高于多基因遗传病
【答案】D
【解析】
【分析】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其类型主要有: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染色体病等。
【详解】A、人类遗传病包括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A正确;
B、人类遗传病调查的基本步骤是确定调查的遗传病、设计表格、调查记录以及汇总统计分析,所以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常选择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作为调查对象,B正确;
C、基因检测是通过检测人体细胞中DNA序列,以了解人体的基因情况,基因检测可以精确的诊断病因,C正确;
D、单基因遗传病是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比较高,所以单基因发病率比多基因发病率低,D错误。
故选D。
15.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温能够抑制洋葱鳞片叶表皮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纺锤体的形成
B. 剪取材料放入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中以固定细胞的形态
C. 实验过程中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
D. 在低倍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
【答案】C
【解析】
【分析】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的原理:1、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2、该实验的步骤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详解】A、由于洋葱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所以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材料是用洋葱根尖而不能用洋葱表皮细胞,A错误;
B、该实验需要质量分数为15%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作解离液,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便于压片时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固定细胞的形态用卡诺氏液,B错误;
C、使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要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C正确;
D、“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细胞是死细胞,在低倍镜下不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D错误。
故选C。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下图为白花三叶草叶片细胞内氰化物代谢途径,欲探究控制氰化物合成的基因是否独立遗传,现用两种叶片不含氰的白花三叶草杂交,F₁叶片中均含氰,F₁自交产生F₂。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
B. 推测 F₂ 中叶片含氰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 1种或4种
C. F₂ 中不含氰化物个体为7/16,其中3/7 能够稳定遗传
D. 若F₂ 中含氰个体占9/16,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答案】AC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子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由图可知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A错误;
B、若控制氰化物合成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基因型为D_H_的个体表型为含氰,含氰个体的基因型有4种;若控制氰化物合成的两对基因不独立遗传,只有基因D和基因h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基因H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时才符合题意,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DdHh为叶片含氰个体,基因型有1种,B正确;
C、若控制氰化物合成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基因型为ddH_、D_hh、ddhh的个体,表型为不含氰,占7/16,不含氰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3/7;若控制氰化物合成的两对基因不独立遗传,只有基因D和基因h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d和基因H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另一条染色体上时才符合题意,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2的基因型有DDhh、DdHh和ddHH,比例接近于1:2:1,F2中DDhh、ddHH为叶片不含氰个体,占1/2,不含氰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占100%,C错误;
D、若控制氰化物合成的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据题推测亲本的基因型为DDhh和ddHH,F1的基因型为DdHh,F2中含氰个体即D_H_,占9/16,D正确。
故选AC。
17. 下图一中泡状结构称为 DNA 复制泡,是 DNA 上正在复制的部分,下列有关 DNA 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没有细胞周期的细胞不发生DNA复制
B. 图一中存在多个复制泡,说明在复制过程中存在多个起点
C. 图二中的 DNA 解旋方向向左,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有一条与解旋方向相同
D. 图二中 DNA 聚合酶可以催化单个的核糖核苷酸在模板作用下延伸子链
【答案】BC
【解析】
【分析】1、DNA分子复制的过程: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 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2、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
【详解】A、DNA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没有细胞周期也可发生DNA复制,A错误;
B、图一细胞中DNA复制,其中一个DNA分子有多个复制泡,说明在复制过程中存在多个起点,B正确;
C、DNA复制是边解旋边复制,据图可知,图二中的 DNA 解旋方向向左,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有一条与解旋方向相同,C正确;
D、图二中 DNA 聚合酶可以催化单个的脱氧核苷酸在模板作用下延伸子链,D错误。
故选BC。
18. 鸡的性别决定是ZW型,母鸡是 ZW,公鸡是ZZ。羽毛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其基因仅位于Z染色体上。芦花母鸡与非芦花公鸡交配,F₁代自由交配产生 F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₁母鸡的性状和亲本公鸡相同,F₁ 公鸡的性状和亲本母鸡相同
B. F₂ 和F₁相比,芦花基因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C. 根据羽毛的特征可以把 F₂雏鸡的雌性和雄性区分开
D. F₂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交配,F₃母鸡均为芦花,公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占一半
【答案】AB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决定生物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
【详解】A、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若用基因A、a来表示,则P:ZAW(芦花母鸡)ZaZa(非芦花公鸡)F1:ZAZa、ZaW,对应的性状分别为:芦花公鸡,非芦花母鸡,故F1公鸡的性状和亲本母鸡相同,A正确;
B、F1代自由交配,即ZAZaZaWF2:ZAZa、ZaZa、ZAW、ZaW,F1代中芦花鸡的基因频率为:ZA的基因频率为1/3,F2中的基因频率依然为1/3,即F2 和F1相比,芦花基因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B正确;
C、、F1代自由交配,即ZAZa × ZaW → F2:ZAZa、ZaZa、ZAW、ZaW,对应的性状分别为芦花公鸡、非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所以根据羽毛的特征不能把 F2雏鸡的雌性和雄性区分开,C错误;
D、结合C项,F2芦花公鸡和芦花母鸡交配,即ZAZaZAWF3:ZAZA、ZAZa、ZAW、ZaW,对应的性状分别为芦花公鸡、芦花公鸡、芦花母鸡、非芦花母鸡,即F3公鸡均为芦花,母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占一半,D错误。
故选AB。
19. 某种自花传粉植物(2n=18)所结果实的圆形和椭圆形受到等位基因A/a 的控制,纯合的圆形植株和椭圆形植株杂交,F₁表现为圆形,F₁ 自交得到F₂。该种植物的某条染色体多1条称为三体(2n+1),三体产生的配子可育。为确定基因A/a是否位于3号染色体上,研究人员构建了3号染色体的三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该种植物的三体类型有9种
B.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配子为AA: Aa:A:a=1:2:2:1
C. 纯合圆形三体和正常椭圆形植株杂交,F₂三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
D. 纯合圆形三体和正常椭圆形植株杂交,F₂椭圆形占1/36,则 A/a 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意分析:三体细胞中某一染色体有三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因而会产生异常配子和正常配子两种类型,三体AAa可以产生配子的类型为1/6AA、2/6A、2/6Aa、1/6a。
【详解】A、由题意可知,该种植物的染色体组成为2n=18,有9种类型的染色体,所以理论上该种植物的三体类型有9种,A正确;
B、三体细胞中某一染色体有三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联会时2条随机配对,另1条不能配对,因而会产生异常配子和正常配子两种类型,三体AAa可以产生配子的类型为AA: Aa:A:a=1:2:2:1,B正确;
C、若A/a位于位于数目正常的染色体上,AA和aa杂交,F1为Aa,F1自交得F2,F2基因型可能为AA、Aa、aa,所以F2三体的基因型可能为Aa,C正确;
D、若A/a基因位于3号染色体上,纯合圆形三体AAA和正常椭圆形aa植株杂交,F1为1/2AAa,1/2Aa,F1自交得F2,F2椭圆形占1/2×1/36+1/2×1/4=5/36,D错误。
故选D。
20. 我国西南横断山区有300多种马先蒿同域分布且共享熊蜂这一传粉者。异种花粉落到马先蒿的柱头上,或不能萌发,或花粉管生长缓慢,或花粉管不能到达胚珠,从而不能发生受精作用。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马先蒿的进化提供原材料
B. 该地区不同种的马先蒿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 该地区所有马先蒿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基因库
D. 不同种马先蒿之间,马先蒿与熊峰之间均存在协同进化
【答案】AB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①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②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③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③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获得新的类型,为马先蒿的进化提供原材料,A正确;
B、 该地区不同种的马先蒿之间不能发生受精作用,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
C、该地区的马先蒿存在不同的物种,不是同一个种群,C错误;
D、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因此该地区不同种马先蒿之间,马先蒿与熊峰之间均存在协同进化,D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图1 表示某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目的变化,图2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变化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动物的性别为________(填“雄性”或“雌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图2中丁细胞内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
(2)图1中CD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对应的时期为_______,DE 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3)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图1的________段;图2甲细胞内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________。
【答案】(1) ①. 雄性 ②. 丙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均等分裂 ③. 4
(2) ①. 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 ②. 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3) ①. CD ②. 4 ③. 甲、乙、丙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其中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由1个变为2个,是由于间期DNA的复制;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表示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后期着丝粒的分裂;EF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为体细胞或原始生殖细胞,丙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小问1详解】
图2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称为初级精母细胞,所以该动物是雄性动物。丁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
【小问2详解】
图1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在减数分裂中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的细胞,DE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为1个,是由于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小问3详解】
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位于图1的CD段;该动物正常有两个染色体组,图2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4个染色体组;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是甲乙丙细胞。
22. 人类 ABO血型受复等位基因IA、IB、i控制,IA 和IB对i为显性, IA 和IB分别控制A抗原和B抗原,只含A抗原的表现为A型血,只含B抗原的表现为B型血,同时含有A、B抗原的为AB型血,A、B抗原均不含的表现为O型血。已知在人群中IA、I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0%、25%、25%,有一家庭成员的血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群中有关ABO 血型的基因型共有________种,________基因型所占比例最低。
(2)个体1和2再生一个杂合A型血的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个体4的基因型为________,其与A型血的人结婚,生一个 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________。
(3)一对夫妻所生的孩子_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有4 种血型,判断理由是_______。
(4)图中3号个体的O型血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请说明理由________。
【答案】(1) ①. 6 ②. ii和IBIB
(2) ①. 1/4 ②. IAIA或IAi ③. 1/12
(3) ①. 可能 ②. 基因型为IAi和IBi的夫妻,可以生出4种血型的孩子
(4) ①. 不是 ②. 血型由一对基因决定,不涉及基因重组
【解析】
【分析】在正常人群中与ABO血型有关的基因型有:A型血的基因型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ii,AB型血的基因型IAIB。
【小问1详解】
A型血的基因型IAIA、IAi,B型血的基因型IBIB、IBi,O型血的基因型ii,AB型血的基因型IAIB,共有6种基因型。根据IA、IB、i的基因频率分别为50%、25%、25%,可以计算各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IAIA1/4,IAi1/4,IBIB1/16,IBi1/8,ii1/16,IAIB1/4,因此所占比例最少的是IBIB和ii。
【小问2详解】
个体1、2均为A型血,而后代个体3为O型血,因此个体1、2的基因型均为IAi,再生一个杂合A型血(IAi)的概率为1/2,因此再生一个杂合A型血的男孩的概率为1/2×1/2=1/4。个体4为A型血,基因型为1/3IAIA或2/3IAi。因为人群中IAIA占1/4,IAi占1/4,因此找一个A型血个体,基因型为1/2IAIA,1/2IAi,生一个O型血孩子的概率为2/3×1/2×1/4=1/12。
【小问3详解】
一对基因型为IAi和IBi的夫妻,可能生出4种血型的孩子。
【小问4详解】
图种3号个体的O型血是基因分离和配子随机结合的结果,血型由一对基因控制,不涉及基因重组。
23. 当某些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分子难与模板链分离时,会形成三链核酸结构,称为R环(如图所示),由于新产生的mRNA与DNA模板链形成了稳定的杂合链,导致该片段中DNA模板链的互补链只能以单链状态存在。下图表示发生在某细胞内的三个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
(1)过程①表示______,其中酶A 和酶B分别为______,该过程的原料是______。
(2)过程②中酶C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该过程中若非模板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TTCCGGTAG-3′,则转录出的mRNA 的碱基序列为5′-______ -3′。
(3)过程③中将原料运至核糖体的工具是_______,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到同一条 mRNA上的生理学意义是_______。研究发现R环通常出现在富含 G 的片段,据此推测 R环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
【答案】(1) ①. DNA复制 ②. DNA聚合酶、解旋酶(顺序不能颠倒) ③. 4种脱氧核苷酸
(2) ①. 右 ②. AUUCCGGUAG
(3) ①. tRNA ②. 少量的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③. 由于该片段富含G,因此氢键数目较多,mRNA不易与模板链脱离
【解析】
【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过程由RNA聚合酶进行,以DNA为模板,产物为RNA;RNA聚合酶沿着一段DNA移动,留下新合成的RNA链;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场所在核糖体;
据图分析:过程①表示DNA复制,过程②是转录,过程③是翻译。
【小问1详解】
过程①是以DNA的两条链为模板,进行半保留复制,表示DNA复制,酶A为DNA聚合酶,催化子链的合成,酶B为解旋酶,破坏氢键,达到解旋的目的;该DNA复制过程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
【小问2详解】
过程②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是转录过程,根据酶C(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推测,转录的方向为左到右,即酶C向右移动,该过程中若非模板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ATTCCGGTAG-3′,模板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为5′-CTACCGGAAT-3′,则转录出的mRNA和模板链碱基互补配对,所以转录出的mRNA的碱基序列为5′-AUUCCGGUAG -3′。
【小问3详解】
过程③为翻译,该过程中将原料运至核糖体的工具是tRNA,不同的核糖体均以相同的mRNA为模板合成多肽链,所以多个核糖体可结合到同一条 mRNA上的生理学意义是可以少量的mRNA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 由于该片段富含G,因此氢键数量较多,mRNA不易与模板链脱离,因此R环通常出现在富含G的片段。
【点睛】本题考查DNA的复制和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DNA复制和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
24. 斑马体细胞含有22对染色体,驴体细胞含有31对染色体。公斑马和母驴杂交的后代称为斑驴兽,母斑马和公驴杂交的后代称为驴斑兽。回答下列问题:
(1)斑驴兽体内的造血干细胞的一个细胞周期中含有的染色体条数_______,含有的Y染色体的条数_______。斑驴兽和驴斑兽均不可育,是由于体细胞内无____________。
(2)斑驴兽属于___(填“单倍体”“二倍体”或“多倍体”),理由是_______。
(3)斑马在非洲草原上的主要天敌是狮子、鬣狗和猎豹,有人认为这些捕食者的存在对斑马种群来说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53或106 ②. 0或1或2 ③. 同源染色体
(2) ①. 二倍体 ②. 斑马与驴都是二倍体,斑驴兽是斑马的精子和驴的卵细胞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
(3)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
【解析】
【分析】单倍体是指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生物,其体细胞内可能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能有多个染色体组;二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多倍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及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隔离包括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是不同物种之间一般不能交配,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地理隔离是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的形成标志着新物种的形成。
【小问1详解】
分析题意可知,斑驴体内有一组斑马的染色体( 22条)和一组驴的染色体(31条),共有53条染色体,斑驴兽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出现暂时加倍,此时染色体为106条,前期和中期是53条,故一个细胞周期中含染色体是53条或106条;斑驴体内染色体组成是51+XX或51+XY,含有的Y染色体的条数0或1或2;斑驴兽和驴斑兽均不可育,是由于体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联会。
【小问2详解】
斑马与驴都是二倍体,有性杂交产生的后代斑驴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属于二倍体。
【小问3详解】
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群发展的作用,所以这些捕食者的存在对斑马种群来说一定程度上是有利的。
25. 某种果蝇群体野生型的眼睛为红色,通过诱变处理培育出多种单基因纯合突变品系(与野生型个体只有一对基因不同)。品系甲和丙的眼色为白色,品系乙的眼色为黄色。研究发现,眼色受A/a和B/b两对基因控制,其中A 基因控制色素的合成。让甲品系中一只纯合的白眼雄果蝇与乙品系中一只纯合的黄眼雌果蝇杂交,F₁均为红眼,让F₁的雌雄个体自由交配,F₂代中红眼:黄眼:白眼=9:3:4,已知相关基因不在Y染色体上,各配子育性正常,活力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白眼相对于野生型属于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决定眼色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根据上述结果不能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理由是_______。
(2)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₂代的红眼果蝇自由交配,子代中黄眼果蝇的比例为_______。若两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则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是_______,该情况下 F₂代中黄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
(3)选用甲、乙、丙品系为实验材料,设计一次杂交实验探究品系丙与品系甲是否为同一基因的突变导致的。写出实验思路和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隐性 ②. 基因自由组合 ③. F2的表型及比例为9:3:4,符合9:3:3:1的变式 ④. F2代中各表型中的雌雄比例未知,不知道性状的遗传是否与性别有关
(2) ①. 8/81 ②. A、a ③. bbXAXA∶bbXAXa∶bbXAY=1∶1∶1
(3)
实验思路:突变体丙与甲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
预期结果:若子代均为红色则不是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若子代均为白色,则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
【解析】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小问1详解】
根据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F2的表型及比例为9:3:4,符合9:3:3:1的变式,表明决定眼色性状的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再根据9:3:4可以判断红眼为A_B_,黄眼为A_bb,白眼为aaB_和aabb,据此说明,白眼性状相对于野生型属于隐性突变,由于F2代中各表型中的雌雄比例未知,不知道性状的遗传是否与性别有关,根据上述结果不能判断这两对基因是否位于性染色体上。
【小问2详解】
若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F2代的红眼果蝇的基因型有1AABB、2AaBB、2AABb、4AaBb,共产生4种配子,类型及比例为4AB:2Ab:2aB:1ab,利用棋盘法计算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子代中黄眼果蝇A_bb的比例为2/9Ab×2/9Ab+2/9Ab×1/9ab+1/9ab×2/9Ab=8/81;
若两对基因中有一对位于X染色体上,假设a位于X上,亲本为BBXaY和bbXAXA,则F1基因型为BbXAXa、BbXAY,都表现红眼符合题意,F2的比例也与题意相符;若b位于X上,则亲本为aaXBY和AAXbXb,则F1应出现红眼雌果蝇(AaXBXb)和黄眼雄果蝇(AaXbY),与题意不符,因此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是A、a,该情况下F2代中黄眼果蝇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bXAXA∶bbXAXa∶bbXAY=1∶1∶1。
【小问3详解】
可以采用突变体杂交的方法,若子代均为野生型则不是同一突变,若子代均表现突变性状则为同一突变,据此设计实验思路:实验思路:突变体丙与甲进行杂交,观察子代的表型;预期结果:若子代均为红色,则不是同一基因突变导致;若子代均为白色,则为同一基因突变导致。
年份
2005
2006
2007
2008
住院患者该类抗生素的人均使用量/g
0.074
0.12
0.14
0.19
某种细菌对该类抗生素的耐药率/%
2.6
6.11
10.9
25.5
2024雅安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雅安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抚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抚州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用15N标记果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枣庄薛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枣庄薛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解析,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1, 花椒和辣椒是传统调味料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