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素养综合测试(一)课件
展开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
1.(2024山东泰安岱岳期中)下列估测的数据中最符合实际的 是 ( )A.全新的2B铅笔长约10 dmB.一般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100 m/sC.普通中学生100 m短跑成绩约为8 sD.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 cm
解析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在20 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一 般自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故B不符合实际;普通中学生 100 m短跑成绩约为15 s,故C不符合实际;物理课本的宽度约 为18 cm,故D符合实际。
2.(新课标·模型建构)(2024山东烟台牟平期末)将汽车模型放 在风洞中不动,让风高速从前向后吹,模拟汽车在空气中高速 行驶的情形。以下对于该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模是高速向前行驶的B.以车模为参照物,地面是向后运动的C.以高速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地面是运动的D.由于车模放在风洞中不动,所以无论选择哪个物体做参照 物,车模都是静止的
解析 以地面为参照物,车模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 的,故A错误;以车模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 静止的,故B错误;以高速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地面的位置发 生了改变,是运动的,故C正确;虽然车模放在风洞中不动,但 如果选择流动的空气为参照物,车模是运动的,故D错误。
解析 宋家辉在冲刺时,以看台上的观众为参照物,宋家辉的 位置发生变化,宋家辉是运动的,A错误;宋家辉比赛时的平均 速度v= = ≈7.93 m/s,故B错误;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在冲刺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C错误;以宋家辉为参照物,跑道边 的计时牌位置发生了变化,计时牌是运动的,故D正确。
4.(2023山东阳谷期末)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4 cm处,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16 cm处的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光屏上所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 该透镜的焦距f一定满足8 cm
④“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山峰遮住太阳是由于光的直 线传播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③④正确C.只有②④正确 D.只有③正确
解析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们看到了红 花,是因为花反射了红光,故①错误;“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 倒影入池塘”诗句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光的 反射形成的,故②错误;“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彩虹是 复色光“分解”成单色光的色散现象,故③正确;“峰多巧障 日,江远欲浮天”,山峰遮住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④ 正确;故选B。
6.(新情境·安全与健康)(2024山东肥城期末)冬季气候干燥, 容易发生火灾。如若被困火灾现场,建筑物内受困人员应捂 鼻、弯腰迅速撤离火场,这是因为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 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 ( )①温度较低 ②密度较大③温度较高 ④密度较小A.只有①②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
解析 发生火灾时,燃烧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与空气相比,温 度较高,密度较小,故①②错误,③④正确,故选D。
解析 20 s后甲、乙运动图线互相平行,表明甲、乙在20 s后 的平均速度相同,方向也相同,以甲为参照物,此时乙是静止 的,故A正确;由图像看出两同学在第15 s时相遇,且0~15 s内 通过的路程相等,都是100 m,故B正确;由图像可知,在10~20 s 内,乙同学静止不动,故C错误;由图像看出乙在0~10 s内通过 的路程等于100 m,所以v乙= = =10 m/s,故D正确。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8.(2024山东新泰期中)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解析 图中,刻度尺上1 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 表的长度是0.1 cm=1 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 mm;物体 左侧与2.00 cm对齐,右侧与3.40 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L= 3.40 cm-2.00 cm=1.40 cm。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山东东营实验中学月考)唐诗《枫桥夜泊》中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样一句。“钟声”是由僧人撞击钟使其 产生的,客船上的人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定的。
解析 钟声是钟振动产生的;人们能辨别出传来的是“钟 声”,是根据钟声的音色来判定的。
10.(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四川眉山中考)班主任 用照相机拍摄初三毕业照,在相机底片上成 (选填 “放大”或“缩小”)的实像;若两个同学的像出现在照相机 取景框外,要拍摄所有同学完整的像,照相机应 (选 填“远离”或“靠近”)同学们,同时将镜头向后缩。
解析 照相机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两个同学的像出 现在照相机取景框外,说明所照的像大了,应该让像变小一 些,则应使照相机远离同学,增大物距,同时减小像距,才可以 在底片上得到清晰的像。
11.(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3 上海闵行期末)容积为7×10-2 m3的水缸放置在室外,水缸装满水后水的质量为 kg。当气温骤降至0 ℃以下时水结成冰,缸被“冻裂”,如图所示,冰的质量为 kg,“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结成冰后,体积 。(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解析 由题意可得,V水=V缸=7×10-2 m3,根据ρ= 可得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 kg/m3×7×10-2 m3=70 kg;水全部结成冰 后,质量不变,所以冰的质量是70 kg;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根据ρ= 可知,缸被“冻裂”的主要原因是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
关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 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没有关系。
三、作图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2.(2023山东济宁中考)请在图中画出直杆AB在平面镜M中 所成的像。
解析 分别作出直杆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A'B'即AB在平面镜中的像。
方法技巧 在平面镜成像作图中,若要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 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先作出端点和关 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物体的像。
13.(2024山东烟台福山期末)完成下列光路图。
解析 首先作出法线,入射角=90°-45°=45°,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另一侧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 角为90°,反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 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解题关键 确定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 的主光轴,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 点。
四、实验探究题(第14题15分,第15题9分,共24分)
14.(2023山东招远期末)如图所示,在表演“浇不灭的蜡烛” 的魔术时,把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玻璃板前竖放一根蜡 烛,玻璃板后有一玻璃杯,点燃蜡烛,透过玻璃板看到“蜡烛 在杯中燃烧”,向杯中逐渐加水,透过玻璃板,会看到“杯中 燃烧的蜡烛没有被水浇灭”。
(1)该魔术主要利用了 (选填“平面镜”或“凸透 镜”)成像的原理。在较 (选填“明亮”或“暗”) 的环境中表演,现象更明显。(2)杯中的“蜡烛”是实际蜡烛形成的 (选填“正” 或“倒”)立的 (选填“虚”或“实”)像,与实际蜡 烛大小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解析 (1)魔术中的玻璃板相当于平面镜,所以该魔术主要利 用了平面镜成像的原理;蜡烛点燃时比较亮,在较暗的环境中,烛焰和环境的对比度比较大,烛焰的像会更清晰。(2)蜡烛通过玻璃板成正立、等大的虚像。
15.(2023山东泰山外国语学校期末)测量某种液体密度的主要实验过程如下: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当天平再次平衡时,如图甲所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g。(2)将烧杯中的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如图所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为 cm3。(3)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74 g。(4)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g/cm3。
解析 (1)标尺的分度值为0.2 g,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100g+20 g+2 g=122 g。(2)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所以液体的 体积V=60 mL=60 cm3。(4)量筒内液体的质量m=122 g-74 g=48 g,液体的密度ρ= = =0.8 g/cm3。
五、综合应用题(第16题9分,第17题10分,共19分)
16.[答案含评分细则](新素材·现代科技)(2023山东烟台期末) 高速公路ETC收费系统是指过往车辆无需停车即能实现收 费的电子系统。如图所示是某高速公路入口处的ETC通道 示意图。现有一辆汽车在某高速公路上以25 m/s的速度匀 速行驶20 min后到达收费站,在进入ETC收费岛区域前s1=50 m处开始减速,经t1=4 s后运动至ETC收费岛边界,然后再以5 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s2=25 m的ETC收费岛,车长s3=5 m。求:
(1)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2)汽车完全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解题思路 (1)根据速度公式v= 的变形式s=vt计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2)根据题意得出路程,根据公式t= 求出汽车完全通过ETC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3)分别求出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总路程和总时 间,利用v= 即可求出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解析 (1)汽车在高速路上的速度v高速=25 m/s=90 km/h,所用 时间t高速=20 min= h, (1分)由v= 可得,汽车到达收费站前匀速行驶的路程s=v高速t高速=90 km/h× h=30 km; (2分)(2)由题知,汽车以5 m/s的速度匀速通过ETC收费岛的路程s'=s2+s3=25 m+5 m=30 m, (1分)由v= 可得,汽车通过收费岛所用的时间t2= = =6 s; (2分)
(3)汽车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的总路程s全=s1+s2+s3=50 m+25 m+5 m=80 m, (1分)从减速开始到离开ETC收费岛全过程总时间t全=t1+t2=4 s+6 s=10 s,则通过收费站的平均速度v= = =8 m/s。 (2分)
17.[答案含评分细则](2024山东淄博博山期末)在一个质量为 30 g的空瓶中装入100 cm3的冰块,待冰全部熔化后,再将一体 积为30 cm3的实心金属球放入瓶中,球浸没时,水面恰好上升 到瓶口,此时整个瓶子的总质量为357 g。(已知ρ水=1.0 g/cm3, ρ冰=0.9 g/cm3)求:(1)瓶内冰的质量;(2)该金属球的密度;(3)该瓶子的容积。
解题思路 (1)根据m=ρV求出冰块的质量;(2)冰全部熔化成 水后质量不变,瓶子的总质量减去水和空瓶的质量即金属球 的质量,根据ρ= 求出金属球的密度;(3)根据ρ= 求出冰全部熔化成水时水的体积,将一体积为30 cm3的实心金属球放 入瓶中,水面恰好上升到瓶口,水的体积加上金属球的体积即 空瓶的容积。
解析 (1)冰块的质量m冰=ρ冰V冰=0.9 g/cm3×100 cm3=90 g;(2分)(2)因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水的质量:m水=m冰=90g,(1分)金属球的质量m金=m总-m水-m空瓶=357 g-90 g-30 g=237 g, (1分)金属球的密度ρ金= = =7.9 g/cm3; (2分)
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测试课件: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测试课件,共60页。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测试课件: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测试课件,共58页。
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测试课件: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素养综合测试课件,共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