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183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18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193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1961/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198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2019/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2062/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章光现象第3节平面镜成像第2课时平面镜的应用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6010789/0-1721873712099/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鲁教版 (五四制)八年级上册第三节 平面镜成像教学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凸面镜,答案如图所示,玻璃板既透光又能成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像和物大小相等,更容易观察到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3 平面镜的应用
1.(2024山东济宁任城期中)舞蹈演员站在平面镜前训练,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演员在平面镜中成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C.演员在平面镜中成实像D.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不变
解析 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正确;因平面镜成正
立、等大的虚像,故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的大小不变,故B错误;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演员在平
面镜中成虚像,故C错误;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与像到平面镜
的距离相等,演员靠近平面镜时,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变小,故D
错误。
2.(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2辽宁营口期末)汽车的后
视镜是 (选填“平面镜”“凹面镜”或“凸面
镜”),对光有 (选填“发散”或“会聚”)作用。
解析 汽车的后视镜是凸面镜,凸面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2024山东桓台期中)图中的两条光线是由同一点光源S发
出经平面镜反射后形成的,请完成光路图并确定光源S的位
置。
解析 首先反向延长两条反射光线交于一点即像点S',然后
作出像点关于镜面的对称点即光源S,最后完成光路。
关键点拨 本题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因和特点找到光源
的,注意平面镜成的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4.(2024山东济南莱芜期中,9,★★☆)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
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
图中的 ( )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分析,当镜面竖直放置时,所成的
像是正立、等大、左右相反的;符合该条件的只有D图,故选
D。
解析 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所以该钟的
实际时间是4时35分,故D正确。
6.(跨学科·物理学与日常生活)(2024山东淄博张店期中,14,★★☆)(多选)如图所示,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挂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视力表在镜中的像是缩小的虚像B.在平面镜后方放置一块不透光的挡板,被测者不能看到视
力表在镜中的像C.视力表中开口向上的“E”,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开口向上D.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4.6 m
解析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正立、等大的虚像,故A错误;因为平面镜成像原理属于光的反射,所以在平面镜后方放置一块不透光的挡板,不影响视力表在镜中成像,因此被测者能看到视力表在镜中的像,故B错误;平面镜成的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故若视力表中的“E”开口向上,则被测者看到“E”的像开口向上,故C正确;视力表到平面镜的距离是2.5 m,根据物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视力表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也是2.5 m,所以人到视力表的像的距离为2.5 m+2.5 m-0.4 m=4.6 m,故D正确。
7.(2024山东龙口期中,17,★☆☆)小明身高1.6 m,他站在竖直
放置的平面镜前2 m处,则他在镜中的像与他相距 m,若他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则像的大小将 ,像以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
解析 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的距
离相等,所以由他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可得,镜中所成的像
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2 m;此时他与平面镜中的像之间的
距离为2 m+2 m=4 m;若人以1 m/s的速度靠近镜面,像也会以
1 m/s的速度靠近镜面;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形状、大
小相同,所以在他以1 m/s的速度向平面镜靠近时,像的大小不会改变。
8.(2023山东东营中考,19,★☆☆)如图所示,OB是平面镜前的一个物体。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OB在平面镜中成的像。
解析 先作出物体OB的端点O、B在平面镜中的对称点O'、
B',连接O'、B'点即可得物体OB在平面镜中的像O'B',注意辅
助线和像用虚线。
关键点拨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在平面镜成
像作图中,若要作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要先根据像与
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
各点即可得物体的像。
9.(2022山东威海中考,22,★★☆)如图所示,激光笔从A点发
出激光,在平面镜上留下一个红色亮点O,请画出激光入射到
镜面和离开镜面后的径迹。
解析 方法一:依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图。首先画出法线,连接
A、O,作出入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如图1。方法二: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过A点作平面镜的垂
线并延长等长的距离,作出A的像A',连接A'、O并延长,作出
反射光线,然后连接A、O,作出入射光线,如图2。
10.(新考法·设计实验)(2024山东莱州期中,24,★★☆)如图甲
所示,是小明在水平桌面上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
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是因为玻璃板有什么特
点? 。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
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另一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在玻
璃板后面移动,当后面的蜡烛移动到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蜡
烛A的像完全重合。改变位置到B、C时,重复实验,可以观察
到相同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
(3)如果玻璃板放置得不够竖直,对实验产生的影响是什么?
。(4)经过三次实验,记录了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为
了获得更多信息,基于证据得出更多实验结论,小明接下来应
该继续进行的操作是什么? 。
玻璃板后面的蜡烛无法和像完全重合
将对应的像点和物点相连,判断连线是否和镜面垂直,测出像距和物距并进行比较
解析 (1)在实验中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透光的特点,玻璃既透光又能成像,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未点燃的蜡烛与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可知蜡烛和它成的像大小相等;(3)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蜡烛的像就会偏高或偏低,后面的蜡烛是摆在纸板上的,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4)图乙中像与物的位置已经确定,下一步应该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研究像距和物距的大小关系,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11.(新考法·设计实验)(2024山东烟台芝罘期中)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一直认为“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为了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我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如图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 ;(2)将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然后应
进行怎样的操作?
;(3)为了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需确
保 (选填“左右”或“前后”)位置不同;
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4)要得出像距与物距的大小关系,常规实验中测像距、物距
比较麻烦,请你提出改进意见:
;(5)实验时应选择较 (“暗”或“亮”)的环境进行
实验,原因是 。
利用方格纸代替白纸,通过数格子进行物距和像距大小的比较
解析 对于生活中的疑问,我们不能凭想象和感觉去回答,最
好能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具体的证据去解决问题。(1)如图
所示,将白纸平铺在水平桌面上,用支架把玻璃板架在白纸
上,并让玻璃板与纸面垂直;(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像与物
的大小关系,接下来应点燃蜡烛A,并移动蜡烛B,直至蜡烛B与
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3)为了纠正人们的错误认知,即“人离
平面镜越近,人在镜中的像越大”,多次改变蜡烛A的位置时,
需确保前后位置不同;(4)常规实验中测像距、物距比较麻烦,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学第2讲光现象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直线传播,确定像的位置,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物理复习声、光、热学第2讲光现象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教学课件,共3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的反射,确定像的位置,可以减小重影,像和物体之间的位置,完全相同,玻璃板与桌面不垂直,不透过,刻度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中考物理复习第2讲光现象第2课时平面镜成像作业课件,共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完全重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