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第四节 光的折射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第四节 光的折射教案配套课件ppt,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答案如图所示,知识点5焦点和焦距,乙或丙丁,控制变量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3 凸透镜和凹透镜
解析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所以属于凸透镜的
是A、D;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所以属于凹透镜
的是B、C。
知识点4 透镜对光的作用
2.(2023山东枣庄十五中期末)如图所示,一块玻璃砖内有一凸
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
光将会 ( )A.仍然平行 B.会聚C.发散 D.无法确定
解析 一块玻璃砖被气泡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都是中间
薄、边缘厚,都是凹透镜,因此对光有发散作用,C正确。
易错警示 本题中的一个干扰因素就是那个凸形的气泡,学
生往往只注意气泡的形状,而忽视了对光起主要作用的其实
是玻璃砖。
3.(2024山东烟台牟平期中)如图,上、下是两个相同的玻璃
三棱镜,中间是一块玻璃砖,请画出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
解析 上、下两个玻璃三棱镜,光先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折射
角小于入射角,光线会靠近法线;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
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线会远离法线。中间的玻璃砖,光
垂直射入时传播方向不变。
关键点拨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折射定律,当光从空气斜射入
水、玻璃等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
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画出法线是作图的依
据。
4.(2023山东广饶期中)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
图是 ( )
解析 通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故A
错误;入射光平行于主光轴,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应该
过焦点,故B错误;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经过凹透镜折射后,
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C正确;凹透镜对光有发散
作用,而图中的凹透镜对光起了会聚作用,故D错误。
5.(新考向·开放性设问)(1)给你一个透镜,你怎样辨别是凸透
镜还是凹透镜?答:方法一: 。 方法二: 。(2)如果是凸透镜,请你写出测定此凸透镜焦距的办法: 。
解析 (1)方法一: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光)移动,另一侧能得到最小最亮的点说明是凸透镜,出现一个暗圈说明是凹透镜;方法二:把透镜放在字的附近去看字,放大的是凸透镜,缩小的是凹透镜。(2)测凸透镜焦距: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量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凸透镜的焦距。
6.(新情境·安全与健康)(2024山东广饶实验中学期中,7,★☆☆)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停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通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矿泉水瓶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凸透镜 B.凹透镜C.平面镜 D.潜望镜
解析 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
会聚作用,会使太阳光会聚于一点,易引起火灾,故A正确。
解析 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则该光斑不是凸透镜
的焦点;这个光斑可能是焦点之后的,也可能是焦点之前的,
所以凸透镜的焦距不等于8 cm;由题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
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点在光斑之前,因此焦距一
定小于8 cm,故选A。
关键点拨 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会
聚于一点,即焦点,该点为最小、最亮的光斑。
解析 由图知,通过甲透镜的光线相比入射光线向主光轴靠
近,所以甲对光有会聚作用,甲是凸透镜;通过乙透镜的光线
相比入射光线远离主光轴,所以乙对光有发散作用,乙是凹透
镜,故A、B、D错误,C正确。
9.(2022山东沂源期末,4改编,★★☆)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焦点C.无论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经过透镜光心的光线方向都不
改变D.光经过凹透镜后发散,折射光线一定不会相交于一点
解析 凸透镜对所有的光都有会聚作用,故A错误;平行于凸
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该点才是凸
透镜的焦点,故B错误;经过凸透镜或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
方向不变,故C正确;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是指折射光线相
对于入射光线发散了,并非指通过凹透镜的光线都是发散光
线,因此折射光线仍有可能相交于一点,故D错误。
10.(2023山东烟台中考,21,★☆☆)光通过透镜会发生折射,
请将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解析 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经凸透镜折射
后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
点,据此作图,注意入射光的方向与折射光的方向一致。
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3四川成都中考,A21节选,★★☆)如图甲所示是博物馆内“刘充国印”的展台,上方是凸透镜,透过它能看到放大的印章;下方是平面镜,通过它能看到印章底部的字。图乙是其示意图,F为凸透镜的焦点,O为凸透镜的光心,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图中虚线)。请在图乙中画出:①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②光线b经过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
解析 ①由图知,光线a平行于主光轴,光线a经过凸透镜折射
后折射光线过右焦点F;②过光线b与平面镜的交点作法线,
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12.(2024山东枣庄山亭期末,21,★★☆)如图所示,凸透镜的主光轴与水面相平,F是凸透镜的焦点,一束与水面平行的光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在水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请画出:(1)经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反射光线和进入水中光线的大致位置。
解析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
光线过焦点。(2)过焦点(入射点)F画出法线,根据光的反射规律在法线右侧空气中画出反射光线;在法线右侧的水中,根据折射角小于
入射角画出折射光线。
13.小明在学习了凸透镜后,想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什么
因素有关,于是他让平行光通过如图(a)的四个透镜(其中甲、乙和丙、丁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成)。
(1)当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经过甲、丙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
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凸
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镜的焦距越
(选填“大”或“小”);(2)如果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系,应选择
两个凸透镜,这里主要用到的一个物理研究方法是 ;(3)小明用乙透镜测焦距时发现边缘有一小块已经缺损,这会
使测得的焦距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析 实验题是考试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
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
析、概括的能力。(1)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现象,可以
得到的结论是在凸透镜的材料相同时,凸透镜表面越凸,凸透
镜的焦距越小;(2)如果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材料的关
系,应选择两个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相同,而材料不同的凸透
镜,所以应选择甲、乙(或丙、丁)两个凸透镜,这里主要用到的一个物理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配套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凸透镜,屏幕上,实际光线会聚,反向延长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背景图课件ppt,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凸透镜,屏幕上,实际光线会聚,反向延长线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中考复习 第2单元 第2课时 透镜及其应用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光的折射,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物距大于2f,照相机,倒立实像,同一高度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