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五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五下《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第1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学设计,共3页。
    1.读准字音,做到字正腔圆、有节奏地朗读古诗。
    2.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3.运用想象画面、对比互补等方式体悟古诗的意境,走进古诗,走近陆游,体会陆游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借助注释和图片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主要意思。
    2.运用想象画面、对比互补等方式体悟古诗的意境,走进古诗,走近陆游,体会陆游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题质疑,初读感知
    1.出示诗题,关注停顿
    从诗题中我们能读出时间、地点和事件。
    2.自由读诗,初读感知
    (1)朗读要求:自由朗读古诗三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2)思考:从诗中你发现陆游在感慨什么?
    3.朗读反馈,关注感慨
    (1)指名读诗,关注字音、节奏。
    (2)交流反馈。
    在诗中,陆游在感慨什么?(感慨河山、感慨遗民、感慨王师)同为感慨,这背后的情感是一样的吗?
    板块二:聚焦诗眼,走进诗境
    1.品读诗句,探究“感慨河山”
    (1)了解“黄河、华山”的特殊意义。
    ①读懂诗中所写的“河、山”。
    ②结合资料,思辨:诗人为什么写黄河、华山?
    ③指导读好诗句,读出自豪之情。
    黄河、华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引以为傲。
    (2)体会“三万里、五千仞”的静态气势。
    ①诗句拓展,理解表达方式(虚数,夸张)。诗人往往会在诗中用一些虚数来形容事
    物,你还知道哪些诗也有这样的表现手法?(桃花潭水深千尺;飞流直下三千尺……)
    ②看图读诗:体会黄河、华山的壮丽。
    (出示黄河图片)这就是我们的母亲河,绵延万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学生接读)
    (出示华山图片)这就是五岳中最高的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学生接读)
    (3)体会“入、摩”的动态气势。
    ①“入”横向奔流,气势磅礴。
    哪个词让你感受到了“奔流到海”的气势?(入)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这种奔流不息的气势,请你来读一读。“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这样惊天动地的气势谁再来读一读?
    ②“摩”纵向耸立,直上云霄。
    从哪个词中可以感受到高?(摩天)
    华山还被称为天下奇险第一山。“谁将倚天剑,削出倚天峰”,带着这份豪壮之情一起读。
    ③用多种形式朗读,激发自豪之情。
    仰望着这样壮丽的山河,你的心情是怎样的?(自豪)写诗人的自豪一定胜于读诗人千倍、万倍。
    (4)品悟豪情之下的悲凉。
    ①品读后两句,感受情感的转变。
    这自豪背后是不是还有着我们没有发现的情感呢?请拿出你课前收集的资料,找找有效信息。
    ②借助资料,理解豪情背后的沉重。
    ③回到诗题,感悟诗人对大好河山被侵占的感慨以及内心的悲凉之情。
    2.结合历史,探究“感慨遗民”
    (1)结合历史,借助课文注释初步理解“遗民”,想象遗民的生活。
    (2)播放视频,理解“泪尽”,体会遗民的守望。
    ①观看视频,走进这段历史。
    ②想象回读:想象一下,在金兵铁马扬起的尘土下,遗民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妻离子散、家破人亡、水深火热)
    ③理解“泪尽”:金兵入侵,哀鸿遍野,诗中用一个词道尽了遗民的苦难,那就是——泪尽。泪都流干了,这是怎样的泪呢?(悲凉、痛苦、仇恨)
    (3)回到诗题,感悟诗人悲痛的情感。
    千般苦难,万种仇恨,化成遗民行行泪。想到这些遗民的苦难,陆游辗转难眠,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的心情,会是什么?(悲痛)
    3.拓展古诗,探究“感慨王师”
    (1)理解“王师”,拓展《题临安邸》,进一步了解南宋王朝的无所作为。
    ①了解“王师”:什么是“王师”?
    ②感受“又一年”:到底是多少年呢?(结合学生回答不断回读)直到诗人写这首诗时,北方已经沦陷了多年!
    ③拓展《题临安邸》,进一步了解南宋王朝的无所作为。
    句句含泪,年年守望。多年来他们一直在望谁?(王师)可王师来了吗?他们在干什么?(偏安一隅,耽于享受)
    (2)深入理解“遗民”,体悟遗民失望又盼望的复杂情感。
    ①在古诗对读中加深对“遗民”悲惨生活的体悟。
    你对“遗民”一词有没有新的理解?(被遗忘的百姓、被遗弃的百姓)
    ②进一步理解“泪尽”的新内涵。
    这泪中除了生活的苦、欺压的恨,还有没有其他含义?(期望中有失望,却又不敢绝望)
    (3)拓展诗句,感受陆游盼望又深感悲愤的情感。
    一想到北方百姓的苦难,诗人感到悲痛,一想到王师的偏安一隅,陆游悲中又多了怎样的情感?(愤恨)
    一年又一年,陆游何曾停止过这样的盼望?这一盼就是一辈子(出示《示儿》),一起读一读。
    板块三:回望陆游,体悟爱国
    1.回望诗题,聚焦“有感”
    又一个难眠的秋夜,陆游感慨万千。一起读。
    北望河山,心生悲凉;南望王师,心感悲愤。一起读。
    2.回望陆游,聚焦“爱国”
    拓展诵读陆游的《书愤五首·其一》《病起书怀》《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秋思》《示儿》,理解陆游的爱国之情。
    出示诗句: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剧盗曾从宗父命,遗民犹望岳家军。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拓展,作业设计,前后联系,理解情感,说教学重难点,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9 古诗三首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诗句导入,渲染气氛,初读古诗,感受诗韵,走入诗境,体会诗情,拓展延伸,升华情感,作业设计,巩固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人教部编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人教部编版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教案及反思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