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语文一上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上语文园地四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上识字7 大小多少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上识字8 小书包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 部编版语文一上识字9 日月明 教案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精品教学设计
展开本单元是本册的第二个识字单元,由5篇课文组成。继本册书第一单元带领学生认识了象形字后,本单元的重点是带领学生认识会意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偏旁表意的构字规律。教材编排的识字形式丰富多样,带领学生集中识字,通过多种途径建立汉字音、形、义之间的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汉字的有用和有趣。教学本单元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多样的教学情境中走进汉字文化,燃起其识字的热情。本单元的5篇韵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在教学中,边读边体悟,感受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认识60个生字和9个偏旁。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借助会意字识字、归类识字、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2.会写23个字和2个笔画;了解汉字“从左到右”“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3.辨析易混淆的音节,读准平舌音、翘舌音、鼻音和舌尖音。
4.认识走之等9个偏旁;发现草字头和木字旁所代表的意思,了解汉字偏旁表义的构字规律。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文化内涵,喜欢学习汉字。
阅读:
1.正确朗读课文。
2.背诵《画》《大小多少》《升国旗》《悯农》。
3.感受古诗描绘的景色,培养学生爱惜文具的好习惯,懂得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受到初步的爱国主义教育。
4.和大人一起读故事《拔萝卜》,了解故事内容,初步尝试续编故事。
表达:
1.学习课文过程中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针对学习内容说出自己的理解,把话说清楚、说明白。
2.了解《拔萝卜》故事内容后,初步尝试续编故事,把自己的想法讲出来。
6 画
【课前解析】
《画》是一首经典的五言谜语诗,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方位或动作的变化描绘了山、水、花、鸟等景物构成谜面,诗句工整的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带领学生多种方法达到识字目的,有效识记生字。
关注韵文的特点:这首古诗,既充满诗词的韵律感,又展现着谜语的神秘和趣味性;读起来有韵味,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自由读、分组读、想象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感悟古诗的韵味,通过图文对照、动作表演、展开想象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儿歌内容,感受其趣味。
关注插图:课文的插图是一幅装裱过的水墨画,与谜语诗相配,景色秀美,意境悠远,图文对照的形式,给了学生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同时,插图中涉及了诗句中提到的景物,在暗示谜语诗的谜底,有助于学生理解诗句和猜出谜底。
关注识字:本课10个生字中,“色”是平舌音,“声、水”是翘舌音,“远、近”是前鼻音,“听、声”是后鼻音,读音要重点指导。字形识记时,带领学生根据汉字的特点,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多种方法识字。
关注写字:本课书写4个生字,有3个是独体字。这3个字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或竖钩。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领会支撑笔画的作用,采用教师先范写、学生再练写的方式书写生字。
【教学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会写“去”。
2.正确朗读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导入:同学们,大家还记得我们在语文园地一学习的一首谜语诗吗?(出示课件3)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谜底:雪)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谜语诗——《画》。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6 画)
(设计意图:一年级入学不久的小朋友,思维非常活跃、好奇心强,通过复习学过的有趣的谜语诗可以直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的引导启发抓住契机,训练语言表达,顺应学生乐于表达的天性,巧妙地为新知学习创设情境。)
二、初读古诗,认读生字
1.(出示课件4)听老师读古诗,听清每个字的发音。
2.(出示课件5)试着自己读一读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一认,圈画出会认字。
3.学生汇报自己圈画的会认字,教师正音。
(1)认读生字。
①(出示课件6)指名学生拼读本课的会认字,教师正音,提醒学生:“色”是平舌音,“声”是翘舌音,“近”是后鼻音,可以在对比朗读中重点正音。
②去掉拼音齐读。
(2)(出示课件7)把生字放到古诗中和同桌互读,遇到对方读错的地方,帮他(她)改正过来。
(3)交流识字方法:学生交流识字方法,教师相机指导,补充。
①(出示课件8)远:(走之旁),本课走之旁的字还有“近”和“还”。走之旁的字与走路或路有关。(偏旁归类)
②(出示课件9)无、近、色:天-㇏+乚=无 听-口+辶=近 爸-父+⺈=色(换一换)
③(出示课件10)还、色:还 还是 春天过去了,花儿还是那么鲜艳。
色 色彩 这幅画的色彩非常明亮。(联系生活编句子)
④(出示课件11)远、近;有、无;去、来: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诗句中的反义词:远—近 有—无 去—来
(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一说:看看你的周围,谁离你近,谁离你远?
(出示课件13、14)借助图片理解“有”“无”“来”“去”的字义。
4.识字游戏——放大镜找一找。(出示课件15)
创设情境,玩识字游戏,放大镜对准生字,学生认读,认读过程中教师注意正音。
三、整体感知,学写生字
1.(出示课件16)自己读一读古诗,读完后,用笔圈一圈这幅画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山、水、花、鸟。(板书:6 山 水 花 鸟)
2.(出示课件17)根据节奏划分读古诗,注意把生字都读正确哦!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1)教师带读,学生跟读,注意诗句中的停顿、
(2)学生自主练读,教师指名朗读展示。
(3)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一句,学生读一句,交替朗读。
3.学写“去”。
(1)(出示课件18)老师带读“去”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去”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上下结构。
★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
★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四、巩固练习,布置作业
1.巩固练习。(出示课件19、20)
2.布置作业:课下请同学们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然后把这堂课学习生字抄写3遍,注意写正确,写规范,写整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复习巩固10个生字,会写“水、来、不”3个字。
2.展开想象,在朗读中感受诗中景象与生活景象的不同,体会“画”的特点。
3.背诵课文。进一步感受诗中描绘的美景。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复习旧知
1.生字组词小红花。(出示课件21)
学生认读卡片上的词语,读对后可获得卡片翻转后的小红花。
2.读读古诗。(出示课件22)
借助课本插图中的事物读出对应的诗句。
二、图文对照,理解诗意
1.学习前两句诗。
(1)(出示课件23)齐读古诗的前两句,然后看看课本插图,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的。
预设: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听水却没有声音。
(2)(出示课件24)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的山是什么颜色的?
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远看山无色”,而画中是“远看山有色”。(板书:远看山有色)
(3)(出示课件25)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到过的水是什么样的?
教师播放瀑布视频,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近听水有声”,而画中是“近听水无声”。(板书:近听水无声)
(4)(出示课件26)结合课本插图再读一读前两句诗吧。
2.学习后两句诗。
(1)(出示课件27)齐读古诗的后两句,说说你从哪些地方看出这首诗说的是一幅画吧!
预设:春天过去了花儿还在开放,人走来鸟儿没有受惊吓飞走。
(2)(出示课件28)联系生活想一想:春天走了,花儿是什么样的?
学生借助插图,理解现实生活中是“春去花不在”,而画中是“春去花还在”。(板书:春去花还在)
(3)(出示课件29)联系生活想一想:画中的小鸟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有什么不同?
教师借助图片,引导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是“人来鸟会惊”,而画中是“人来鸟不惊”。(板书:人来鸟不惊)
(4)(出示课件30)结合课本插图,男女生对读这首诗。
三、熟读成诵,感受画面
1.合作读课文,练背谜语诗。
2.唱一唱:教师播放歌曲《画》。(出示课件31)
3.填空背诵。(出示课件32)
画
远看( )有色,近听( )无声。春去( )还在,人来( )不惊。
(答案:山 水 花 鸟)
4.根据动作和表情背诵古诗。(出示课件33)
5.教师指名学生背诵——开火车分句背诵——全班齐背诵。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中,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见闻和体验,与诗句中对“山、水、花、鸟”的鲜明对比,进而明白描绘的是画中的景象,突破理解上的难点,又体会了诗句的巧妙之处。)
四、观察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观察“水、来、不”三个字的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寻找相同点。(出示课件34)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都有一个纵向支撑的关键笔画竖或者竖钩,都写在竖中线上。
2.学写“水”字。
(1)(出示课件35)老师带读“水”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水”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
★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转折处不要与竖钩相连。
★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教师强调“水”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3.学写“来”字。
(1)(出示课件36)老师带读“来”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来”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字形左右对称,竖要写在竖中线上。
★上横稍短,下横略长,两横之间的距离要适中,不要过远或过近。
教师强调“水”笔顺规则:先撇后捺。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3.学写“不”字。
(1)(出示课件37)老师带读“水”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水”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教师提示学生书写要点。
★第一笔横要长。
★第三笔竖从撇上起笔,不要在横与撇的交叉点上起笔。
★长点收尾。
(3)教师范写,学生先书空,后描红,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4)学生自主练写,教师巡视,关注写字姿势。
(5)教师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每个汉字书写的关键点,再通过扩充词语等方式帮助学生记忆理解记忆汉字,有效增强写字的趣味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能够循序渐进。)
五、拓展阅读,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39)课文小结:这首古诗是一则五言谜语诗,谜面描述了山、水、花、鸟等景物,通过远、近、来、去等方位或动作的变化,突显“画”的形象特征。
2.拓展阅读。(出示课件40)
小溪里散步,池塘里睡觉。江河里奔跑,海洋里舞蹈。(谜底:水)
3.巩固练习。(出示课件41、42)
【板书设计】
6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课堂教学中,在感悟古诗的环节,我通过利用课文插图与调动学生生活中的见闻和感受相结合的方式,对比后让孩子理解诗句大义,进而思考、猜测;又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诵方法来回归古诗。以此实现低年级古诗教学侧重积累的目标。对于学生原有认知的调动比较到位,效果较好。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拘泥于教材资源,多方面资源相融合的课堂会使我们的孩子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变得更加灵动。
不足之处与改进措施:在写字环节中,教师范写之后,学生出错在“水”字的第二笔横撇,巡视时进行了挨个指导,导致在生字环节用时较长,后期如果发现学生在书写方面有统一性的错误,不必挨个指导,针对全体学生进行统一的重点提醒即可。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学设计,共9页。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画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探究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2021学年识字(二)6 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识字(二)6 画教案设计,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