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全册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语文园地教案 (5)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语文园地教案 (6)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语文园地教案 教案 2 次下载
人教部编语文三上语文园地教案 (7)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语文三上语文园地教案 (7),共6页。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 感受新鲜,积累词句1.观察《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师:《语文园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交流平台”)2.走进“交流平台”。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是让学生围绕读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设计意图】三年级不仅加入了“单元导语”,关注篇章页的学习,《语文园地》中还出现了“交流平台”,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回顾语文要素,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3.学习词句,交流分享。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给出的两个句子,学习体会。(1)读准句子,找准出处。第一句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句子;第二句选自课外,其中要读准“更夫”的“更”,该句与《花的学校》一样来自泰戈尔的《新月集》。(2)了解句子中有新鲜感的词语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更夫”一词是指旧时打更巡夜的人,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告诉人们时间。(3)交流发现。①结合所学,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预设:第一句想象树枝、鸟儿、蝴蝶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第二句中“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②多种形式的读。4.拓展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你还读到过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分享,并把这些有趣的句子抄写在笔记本上,注意句子格式,开头空两格。【设计意图】“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外阅读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并培养其主动积累的意识,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5.小结:课内外阅读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板书:新鲜、有趣的句子)Ⅱ 读准字音,积累成语1.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掌握所示成语的结构特点。2.交流学习。(1)出示成语,观察成语,读准字音。自由练读,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爪、吊、赤、疾、燥”的读音。(2)想一想成语的意思,运用多种形式读成语。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做“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的动作。② 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师生、生生合作读成语。如教师读“面红”,学生读“耳赤”;男生读“提心”,女生读“吊胆”。(3)交流分析:看看这些成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指导梳理。(板书:成语特点)特点一: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描写人的动作;“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描写人的外貌、状态;“提心吊胆”描写人的心理。特点二: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每个成语都含有一对近义词。(4)练一练,课件出示相关练习,巩固理解记忆这些词语。(5)让学生拓展交流所知道的类似的成语,比如:心灵手巧、手舞足蹈。【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合作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在趣味活动中发现这类成语的构词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拓展交流课外积累的类似成语,也是提示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主动积累,丰富语言材料。3.小结:通过学习积累成语,丰富自身知识库,感受成语的魅力。Ⅲ 读好重音,朗读展示1.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题,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2.交流学习。(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句子。①自由朗读句子,指名读,师生评议。②交流读好句子的方法。比如:一边读一边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关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注意停顿。(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板书:句子重读)指名朗读,标出需要重读的词语。◇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3)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设计意图】读好重音是十分重要的朗读技巧。学生能结合对句子的理解,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学习读好句子重音的方法。3.运用学到的方法,展示课内外阅读中相关句子的朗读。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的1、2题,进一步掌握了体会有新鲜感词句的方法,掌握了抓住成语结构的方法,学会了分类积累成语。另外,我们还了解了读好重音的方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2.朗读、背诵古诗《所见》。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认读成语:复习上节课学习的8个成语。2.交流积累:组织学生猜读成语,让一个人上台演绎自己积累的成语,其他的同学猜一猜。分享自己课外阅读时摘抄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3.导入新课:我们还了解了在朗读时,要读好停顿和重音。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吧!Ⅱ 观察交流,积累运用1.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三题。2.交流学习,教师引导。(1)课件出示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及标识。自由朗读。同桌交流:结合兴趣小组的标识,观察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有什么特点。(2)根据泡泡中的提示,指导学生反馈交流。预设1:组名能直接体现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比如“篮球”“剪纸”等。预设2:有的组名中加入了能体现该兴趣小组个性特点的词语,比如“侠”“巧手”“鲲鹏”“探索者”。3.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运用以往的积累,试着取名字。(板书:给兴趣小组取名)(1)指导学生学习范例中的取名方法。(2)小组讨论交流,尝试取名。先想一想要成立什么兴趣小组(1~2个),再结合活动内容,取一个有特点的名字。可以恰当运用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让名字更吸引人。(3)组织全班交流评比,评选出“最佳创意奖”。①小组展示给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说说这样取名的原因。②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被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吸引了,想要积极报名参加。③根据所取的名字和对其的介绍,以及吸引程度,评选“最佳创意奖”。【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模仿范例,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积累的词语的能力,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4.小结:所取兴趣小组的名字是我们积累能力的体现,既要体现兴趣小组的特点,又要展现其个性。Ⅲ 品味古诗,想象画面1.请学生们观察古诗插图,描述看到的画面。(板书:《所见》)2.出示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指导学生读准“牧、振、樾”。3.在这首古诗中,哪些字词让你有新鲜感?(林樾、欲、立)4.理解字词,读好诗句。(1)借助插图推测“林樾”的意思,再说说“振林樾”的意思,读好诗句的停顿:歌声/振林樾。(2)联系上下句推测“欲”“立”的意思,再说说“意欲”“闭口立”的意思,读好诗句的停顿: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比赛读,指名读。5.想象画面,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忽然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6.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语文园地新鲜、有趣的句子成语特点 句子重读 给兴趣小组取名《所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时鼓励学生先自读词句,再互相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习古诗时,教会学生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了解诗意,教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这种方式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拓展积累和活动展示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语文园地教学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 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结构特点。3.能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 感受新鲜,积累词句1.观察《语文园地》。(板书:语文园地)师:《语文园地》发生了什么变化?(出现了“交流平台”)2.走进“交流平台”。本单元的“交流平台”是让学生围绕读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设计意图】三年级不仅加入了“单元导语”,关注篇章页的学习,《语文园地》中还出现了“交流平台”,这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回顾语文要素,提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积累意识。3.学习词句,交流分享。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给出的两个句子,学习体会。(1)读准句子,找准出处。第一句是《大青树下的小学》中的句子;第二句选自课外,其中要读准“更夫”的“更”,该句与《花的学校》一样来自泰戈尔的《新月集》。(2)了解句子中有新鲜感的词语的意思。第二句中的“更夫”一词是指旧时打更巡夜的人,每天夜里敲竹梆子或锣,告诉人们时间。(3)交流发现。①结合所学,说一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有趣在哪里,你是怎么理解的,为什么觉得有新鲜感。预设:第一句想象树枝、鸟儿、蝴蝶在听同学们读课文,这样的写法特别新鲜。第二句中“我”的想法很奇特,想做一名更夫去追逐影子。②多种形式的读。4.拓展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你还读到过哪些有新鲜感的词句?交流分享,并把这些有趣的句子抄写在笔记本上,注意句子格式,开头空两格。【设计意图】“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课内外阅读中有特色的、自己感兴趣的词句,并培养其主动积累的意识,让他们逐渐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5.小结:课内外阅读中往往有一些很新鲜、很生动、很有趣的句子,看到这样的句子,我们要多读几遍,并抄写在自己的笔记本上,积累下来,在今后的习作中也可以尝试运用。(板书:新鲜、有趣的句子)Ⅱ 读准字音,积累成语1.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一题,掌握所示成语的结构特点。2.交流学习。(1)出示成语,观察成语,读准字音。自由练读,指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爪、吊、赤、疾、燥”的读音。(2)想一想成语的意思,运用多种形式读成语。①一边做动作一边读成语。如做“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的动作。② 想象成语描写的动作、神态、心情等,师生、生生合作读成语。如教师读“面红”,学生读“耳赤”;男生读“提心”,女生读“吊胆”。(3)交流分析:看看这些成语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指导梳理。(板书:成语特点)特点一:这些成语都含有身体部位名称,都和人有关。“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描写人的动作;“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描写人的外貌、状态;“提心吊胆”描写人的心理。特点二: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每个成语都含有一对近义词。(4)练一练,课件出示相关练习,巩固理解记忆这些词语。(5)让学生拓展交流所知道的类似的成语,比如:心灵手巧、手舞足蹈。【设计意图】通过表演读、合作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在趣味活动中发现这类成语的构词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和积累。引导学生拓展交流课外积累的类似成语,也是提示学生在课外阅读时要主动积累,丰富语言材料。3.小结:通过学习积累成语,丰富自身知识库,感受成语的魅力。Ⅲ 读好重音,朗读展示1.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二题,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读出恰当的重音。2.交流学习。(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句子。①自由朗读句子,指名读,师生评议。②交流读好句子的方法。比如:一边读一边想象句子描写的画面;关注句子中的一些词语,注意停顿。(2)说一说你对这些句子的理解,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板书:句子重读)指名朗读,标出需要重读的词语。◇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3)自由练读,分小组比赛读,代表展示读。【设计意图】读好重音是十分重要的朗读技巧。学生能结合对句子的理解,根据语义表达的需要,学习读好句子重音的方法。3.运用学到的方法,展示课内外阅读中相关句子的朗读。4.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中的1、2题,进一步掌握了体会有新鲜感词句的方法,掌握了抓住成语结构的方法,学会了分类积累成语。另外,我们还了解了读好重音的方法。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2.朗读、背诵古诗《所见》。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教学过程Ⅰ 复习巩固,导入新课1.认读成语:复习上节课学习的8个成语。2.交流积累:组织学生猜读成语,让一个人上台演绎自己积累的成语,其他的同学猜一猜。分享自己课外阅读时摘抄的有新鲜感的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出来。3.导入新课:我们还了解了在朗读时,要读好停顿和重音。这节课让我们接着学习吧!Ⅱ 观察交流,积累运用1.学习“词句段运用”中的第三题。2.交流学习,教师引导。(1)课件出示5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及标识。自由朗读。同桌交流:结合兴趣小组的标识,观察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有什么特点。(2)根据泡泡中的提示,指导学生反馈交流。预设1:组名能直接体现兴趣小组的活动内容,比如“篮球”“剪纸”等。预设2:有的组名中加入了能体现该兴趣小组个性特点的词语,比如“侠”“巧手”“鲲鹏”“探索者”。3.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运用以往的积累,试着取名字。(板书:给兴趣小组取名)(1)指导学生学习范例中的取名方法。(2)小组讨论交流,尝试取名。先想一想要成立什么兴趣小组(1~2个),再结合活动内容,取一个有特点的名字。可以恰当运用积累的有新鲜感的词语,让名字更吸引人。(3)组织全班交流评比,评选出“最佳创意奖”。①小组展示给兴趣小组取的名字,说说这样取名的原因。②学生发表意见,说说自己被哪个兴趣小组的名字吸引了,想要积极报名参加。③根据所取的名字和对其的介绍,以及吸引程度,评选“最佳创意奖”。【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模仿范例,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积累的词语的能力,体现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增强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4.小结:所取兴趣小组的名字是我们积累能力的体现,既要体现兴趣小组的特点,又要展现其个性。Ⅲ 品味古诗,想象画面1.请学生们观察古诗插图,描述看到的画面。(板书:《所见》)2.出示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通顺。指导学生读准“牧、振、樾”。3.在这首古诗中,哪些字词让你有新鲜感?(林樾、欲、立)4.理解字词,读好诗句。(1)借助插图推测“林樾”的意思,再说说“振林樾”的意思,读好诗句的停顿:歌声/振林樾。(2)联系上下句推测“欲”“立”的意思,再说说“意欲”“闭口立”的意思,读好诗句的停顿: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3)学生自由读古诗,同桌比赛读,指名读。5.想象画面,了解诗意。(1)教师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自己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诗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牧童)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忽然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6.引导学生借助插图,想象画面,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语文园地新鲜、有趣的句子成语特点 句子重读 给兴趣小组取名《所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成功之处:教学时鼓励学生先自读词句,再互相交流对词句的理解,然后再有感情地朗读,并抄写下来,能够很好地达到积累的目的。学习古诗时,教会学生结合插图想象画面,了解诗意,教师在关键的时候提示一下,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这种方式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拓展积累和活动展示使课堂的容量、密度增大,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