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测试卷(二)-中图版地理必修第一册
展开1.“鲸鱼座γ星”与其5颗行星构成的天体系统,其级别相当于( )
A.可观测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
2.“鲸鱼座γ星e”行星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可能是因为( )
A.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
B.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是一颗特殊的星球
C.该行星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
D.该行星体积质量较大,有厚厚的大气层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祝融号”成功登陆火星,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为其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提供中继服务。下图为“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祝融号”上四块大面积电池板的作用是利用太阳辐射( )
A.为其维持恒定的温度B.为其正常运转提供能量
C.为其提供光能和生物能D.为其运动提供平衡保障
4.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干扰最大的是( )
A.距日远近B.宇宙射线C.耀斑爆发D.太阳辐射
5.与地球相比,火星的特点是( )
A.是一颗行星B.距离太阳较近C.质量、体积较大D.表面温度较低
6.太阳、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一起构成了( )级天体系统
A.1B.2C.3D.4
地球表面各圈层联系紧密,存在物质、能量转换,从而形成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下图为四大圈层物质交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①圈层的特点是( )
A.连续但不规则 B.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
C.能够进行光合作用D.由坚硬岩石组成
8.下列关于图示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圈层上下平行分布B.各圈层相互渗透
C.③圈层单独占有空间D.④圈层是最活跃的圈层
9.“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直接反映的圈层有( )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下图为地质时期(局部)全球平均气温、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问题。
10.裸子植物繁盛时期全球气候特征是( )
A.总体比较湿润 B.总体比较寒冷
C.冷暖干湿交替 D.温暖干旱明显
11.在图示甲时期( )
A.被子植物开始出现 B.是铁、金等的成矿时期
C.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 D.地壳运动剧烈,联合古陆开始解体
抛物线形沙丘分布于半荒漠边缘地区或海岸带,主要是由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右图是我国某区域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抛物线形沙丘的形态特征应为( )
A.迎风坡陡峻而凹进,背风坡平缓而凸出 B.迎风坡陡峻而凸出,背风坡平缓而凹进
C.迎风坡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峻而凸出 D.“迎风坡平缓而凸出,背风坡陡峻而凹进
13.据图分析,风速最快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4.该抛物线形沙丘未来的方向移动是( )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
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中心点火发射,约577秒后,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距离地球400多千米的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5.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选择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
A.纬度低,节省燃料B.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
C.地形隐蔽,安全性高D.海陆交通便利,便于火箭的运输
16.神舟十四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 )
A.甲层臭氧吸收大量太阳紫外线B.乙层大气上冷下热,适合航空飞行
C.丙层空气对流旺盛,易成云致雨D.空间站所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
17.神舟十四号飞船属于天体的阶段是( )
A.进入轨道 B.升空时 C.发射前 D.返回后
2020年11月28日,佛山某学生在微信朋友圈分享傍晚最美的天空(左图)。右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
18.该学生拍摄的“最美天空”,这种现象出现在( )
A.对流层B.平流层C.高层大气D.臭氧层
19.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
A.②B.③C.④D.⑤
20.用上图解释“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的原因是( )
A.⑤较弱,③较弱B.②较弱,③较强
C.①较弱,⑤较强D.⑤较强,③较强
热压通风是一种由室内外空气温度差而造成空气密度差,形成热气向上、冷气向下的空气流动现象。下图为海南省某剧院地道——太阳能通风塔一体化系统设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与进风口相比,出风口空气( )
A.密度小B.温度低C.湿度大D.灰尘多
22.为了提高观众的舒适度,该剧院可以( )
A.增加地道深度B.增加通风塔高度C.增加地道弯曲度D.增加地道条数
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
24.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减少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5.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天问一号是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的仪器,于2020年7月23日发射,历时202天,于2021年2月10日顺利进入环火轨道,随后成功着陆并开展探测任务。下图为天问一号自地球出发至着陆火星简图。
材料二2021年5月15日,携带着“祝融号”火星车的“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进行火星勘测甚至取样分析,并传回了在火星上拍摄的第一批照片。下图示意“祝融号”火星车构造。
指出火星公转一周所需时间并写出推理过程。(6分)
据图指出“祝融号”进行火星勘测的重要任务。(6分)
若太空探测器登陆火星轨道之外的天体,指出太阳能电池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4分)
(4)与地球相比,指出木星遭遇陨星撞击的频率高低并分析原因。(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面问题
材料一天鹅洲长江故道(牛轭湖)位于江汉平原,因为长江干流河道在平原上摆荡,侧蚀强烈,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后形成。天鹅洲故道原有连接通道与长江连通,1998年后修建沿江大堤后,仅汛期长江水才会通过连接通道流入故道,天鹅洲故道已被列入中国重要湿地名录,这块湿地已建有天鹅洲白鳍豚国家级保护区和麋鹿国家级保护区。下图为天鹅洲故道简示图和牛轭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材料二研究表明:河流流量大,流速快,携带的物质粒径大,沉积速率慢,当河流流速慢时,携带的物质粒径小,沉积速率快速增加。下表是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特征随深度变化情况。
根据材料一,说明天鹅洲长江故道(牛轭湖)的形成过程。(6分)
根据材料二描述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和河水流速的变化特点,并由此推断天鹅洲故道完成裁弯取直大致年份。(6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下,经过城市化后,在城市的特殊下垫面和城市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一种气候,改善城市气候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城市垂直绿化又叫立体绿化,指充分利用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攀缘植物或其他植物栽植或铺贴于建筑物等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图1中甲为海滨城市,乙为海滨地区一工厂,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近年来,甲城加大了城市垂直绿化的建设力度(如图2)。
试从海陆风和逆温角度考虑,分析甲城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6分)
分析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的原因。(6分)
指出甲城建设城市垂直绿化的益处。(6分)
2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2020年测得其水域面积1646km2,湖面海拔1048m,平均深度9m,最深处达17m。湖区内湖陆风(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较显著。下图分别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左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右图)。
根据材料,判断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8分)
若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试分析此举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6分)
(3)湖区附近有大片农业区,试分析农业生产可能对当地水循环的环节造成的影响。(6分)
中图版必修一期中复习卷(二)答案
1.C 2.C
1.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恒星太阳,有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材料中所涉及的鲸鱼座γ星也是恒星,有五颗行星环绕,因此与太阳系级别相同。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根据题干内容无法确定该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差不大,A不符合题意。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该行星与其他行星一样,是一颗普通的星球,B不符合题意。“鲸鱼座γ星e”行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说明该行星与恒星的位置适中,表面的温度适宜,具备存在液态水的条件,C正确。题干中不能确定该行星体积质量巨大,有厚厚的大气,D不符合题意。
3.B 4.C 5.D 6.B
3.根据所学知识,“天问一号”环绕器朝向太阳和背向太阳获得的太阳能差异较大,造成无法依赖太阳辐射维持恒定的温度,A错误;太阳辐射照射到电池板上转化为“祝融号”运转的能量,B正确:太阳辐射无法向“祝融号”提供生物能和平衡保障,CD错误。故选B。
4.根据所学知识,“天问一号”向地球传输数据利用的是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增强时,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因此太阳活动(耀斑爆发)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C正确;与距日远近关系不大,主要受地火距离遥远的影响,会造成传送信号延迟和衰减,A错误;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不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BD错误。故选C。
5.根据所学知识,火星也是一颗行星,A不符合题意;火星由于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较地球低,故B错误,D正确;火星体积、质量较地球小,C错误。故选D。
6.根据所学知识,太阳和火星(包括“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内)及太阳系其它天体等构成了太阳系,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构成了类似于地月系,是低一级别的行星与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由此可知,三者构成了两级天体系统,故B正确,排除ACD。故选B。
7.A 8.B 9.D
7.根据图示各圈层的物质交换关系可知,①圈层向其他圈层提供水、无机盐和水蒸气等,是水圈;②圈层产生降水,是大气圈;③圈层产生有机物、氧气等,是生物圈;④圈层是岩石圈。①圈层是水圈,它的主要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A项正确;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是大气圈,即②圈层,B项错误;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是生物圈,即③圈层,C项错误;由坚硬岩石组成的是岩石圈,即④圈层,D项错误,故选A。
8.地球表面各圈层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圈层有时会交错分布,A项错误、B项正确;③圈层是生物圈,生物的活动和影响范围涉及其他三个圈层,C项错误;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④圈层为岩石圈,D项错误,故选B。
9.“落红”来源于生物圈,“春泥”反映了岩石圈,该诗句直接反映的圈层是生物圈和岩石圈,D项正确,ABC错误;故选D。
10.D 11.C
10.结合所学可知,裸子植物繁盛时期是中生代,图示中生代全球气温较高,全球降水较少,即全球温暖干旱明显,ABC错误,D正确。故选D。
11.在图示甲时期温度较低,降水较多,可能大陆冰川覆盖面积广,C正确;图示甲时期,是古生代晚期,此时期被子植物并没有繁盛,A错误;结合所学可知铁矿形成于太古宙并不是古生代晚期,B错误;古生代晚期地壳运动剧烈,形成了联合古陆,D错误。故选C。
12.C 13.B 14.C
12.由材料可知,抛物线沙丘主要是移动沙丘或沙垄受不连续的植物灌丛阻挡而形成的,因此,抛物线形沙丘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其两翼(丘臂)指向上风向,即图的左侧为迎风坡、右侧为背风坡。故图中抛物线形沙丘是西北风吹拂形成,迎风侧平缓而凹进,背风坡陡峻而凸出。故选C。
13.①处植被阻挡,风速较小;②处狭管效应,使风速增大;③处迎风坡逐渐抬升使风速变慢;④处是背风坡,风速小。故风速最快的是②,B正确。故选B。
14.抛物线形沙丘在西北风的吹拂下,在②处不断侵蚀,④处不断堆积,使沙丘不断向东南移动,C正确。故选C。
【点睛】抛物线形沙丘多是新月形沙丘的变形,是新月形沙丘两个翼角被植被固定后,迎风坡被风力吹蚀而成。在抛物线的迎风坡,会有侵蚀面,所以也称风蚀坑。两个翼角不动,只有迎风面动。所以,翼角就被迎风面“超”了过去。因此,翼角就和迎风面在一侧了。所以,翼角的指向与盛行风向只相反。
15.B 16.D 17.A
15.相较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纬度较高,A错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干燥少雨,地广人稀,大气透明度好,适合卫星发射和回收,B正确;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势平坦,并不隐蔽,C错误;当地位于内陆,海运交通不便,D错误。故选B。
16.甲层位于地面以上至约12km高空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是对流层,臭氧层分布于平流层中,没有分布在对流层,A错误;乙层位于对流层顶(约12km高空处)至约55km高空处,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是平流层,平流层中大气上热下冷(题干写的是上冷下热),空气做平流运动,适合航空飞行,B错误;丙层位于55km高空以上,是高层大气,水汽、固体杂质很少,天气现象很少,C错误;空间站位于离地400km高空处,位于高层大气中,高层大气中的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正确。故选D。
17.神舟十四号飞船进入轨道后,围绕地球运转,成为地球的卫星,属于天体,A正确;神舟十四号飞船升空时、发射前、返回后均位于地表,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是天体,BCD错误。
18.A 19.C 20.A
18.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佛山某学生拍到了红彤彤的晚霞,该现象出现在与人类活动最密切的对流层,A正确,排除BCD。故选A。
19.根据所学知识,近地面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热源在于地面辐射,图中②为太阳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④为地面辐射,⑤为大气的反射(削弱)作用,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0.根据所学知识,秋高气爽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大,主要原因在于,云层较薄,白天时太阳辐射(②)较强,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⑤)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强,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时,由于云层较薄,大气逆辐射(③)的保温作用较差,温度较低,A正确,排除BCD。故选A。
21.A 22.D
21.出风口处由于太阳能加热,空气受膨胀,空气密度小,进风口空气温度低,空气遇冷收缩,空气密度大,A正确,B错误;出风口加热水分蒸发,湿度小,C错误;灰尘应该是进风口多,气流下沉,灰尘积聚,D错误,故选A。
22.增加深度对于降低空气的温度作用不大,且增加深度成本更高,A错误;通风塔高度对于增强通风系统的通风效果作用不明显,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加热的效果,B错误;增加弯曲度不利于空气流动,C错误;增加地道的条数会增加通气量,加强空气的冷却效果,达到降低剧院内部气温的效果,D正确,D故选D。
【点睛】热压通风原理是一种利用热力学原理和流体力学原理来实现空气流动的技术。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加热空气,使其产生热膨胀,从而形成气流,然后利用气流的动力将空气从低压区域输送到高压区域,从而实现通风的目的。 热压通风原理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建筑物、工厂、车间、地下室等各种场所的通风。在建筑物中,热压通风可以通过加热楼梯间或走廊的空气,使其产生热膨胀,从而形成气流,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出去,同时将新鲜空气引入室内,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23.B 24.C 25.D
23.本题考查水循环的过程。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功能,森林植被被破坏后,地表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降水多数转化为地表径流,且地表径流汇流速度加快,雨季快速汇入河流,导致河流径流量大增;而旱季时河流因缺少地下水补给而径流量大减,因此导致河流径流量的变化增大,B对,A错;植被破坏不会导致降水的变率增大,C错;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与河道淤积没有关系,D错。故选B。
24.本题考查植被恢复对水循环的影响。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地表植被保持水土的能力增加,地表水下渗作用增强,地下径流增加,地面径流减少,③④对;植被恢复后,蒸发(腾)量增加,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降水量增加,①错;森林植被恢复后,坡面径流减少,②错。③④正确,故选C。
25.本题考查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由上题可知,森林植被恢复后,涵养水源的能力增加,蒸腾量增加,下渗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因而甲、乙两条河流径流总量减少。岩层向乙河倾斜,雨水下渗到透水岩层后,倾斜汇入乙河,乙河径流量增加,而甲河径流量减少。D正确,ABC错。故选D。
26.(1)606天。过程: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于2021年2月10日顺利进入环火轨道,历时202天,火星大概旋转了120°,故可估算火星绕日公转的周期约为606天。
(2)土壤成分及组成;火星上的天气、光照等;火星上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磁场;生命物质探测。
(3)面积加大。理由:距离太阳距离更远,单位面积获得光照少,需要增加受光面积获得较多太阳能,维持动力。
(4)木星受到陨星撞击的频率高。原因:距离小行星带近;质量、体积大,引力大;体积大,受撞击面广。
【详解】(1)由图可知,从中国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历时202天,于2021年2月10日顺利进入环火轨道,由图可知历时202天,由火星公转轨道可知火星大概旋转了120°,故可估算火星绕日公转的周期约为606天。
(2)由材料二图片可知,探测器携带了地形相机、多光谱相机、磁场探测仪、成分探测仪、气象探测仪和多种雷达等。成分探测仪可探测土壤成分及组成和生命物质探测;多光谱相机和气象探测仪可探测天气、光照等;地形相机和雷达可探测地形地貌、地质构造;磁场探测仪可探测磁场。
(3)与太阳与火星的距离相比,火星轨道以外的天体距太阳更远,能量强度下降,故需要扩大太阳电池板面积,从而获得充足的太阳能,来维持各种仪器的正常运转。
(4)与地球相比,木星距离小行星带近,且木星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大很多。距离小行星带近,使其受到陨星撞击的频率高,且质量大,引力大,导致小行星更容易被拉向木星,体积大,受撞击面广。
27.(1)该区域地形平坦,河流摆动导致河道弯曲,形成“S”形河曲;洪水泛滥时,河曲的颈部被河水冲断,河流自然裁弯取直;原有河道被废弃而形成。
(2)沉积物颗粒先变细后变粗;河水流速先变慢后又变快。年份:1972年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为:1、河流摆动形成弯曲2、河水不断冲刷与侵蚀河岸,河曲随之不断的发展3、河曲愈来愈弯4、河水冲刷与侵蚀最弯曲的河岸,河流遂截弯取直5、河水从截弯取直的部位流走,原有的河曲被废弃6、原有被废弃的河曲成了牛轭湖。结合天鹅洲长江故道四个形成过程图分析,首先是河流出现曲流,该区域地形平坦,河流摆动导致河道弯曲,形成“s”形河曲;再次是河水自然裁弯取直,洪水泛滥时,河曲的颈部被河水冲断,河流自然裁弯取直;最后是形成牛轭湖,原有河道被废弃而形成。
(2)据表格数据显示天鹅洲故道湖底沉积物在阶段三之前是由粗变细,从阶段三到阶段四再由细变粗;河流流速越快沉积物颗粒越大,河流流速越慢沉积物颗粒越小,所以河水流速先变慢后又变快;表中沉积物颗粒变化最大的是1972年附近,沉积物颗粒由极细变成粗,说明流速突然加快,河流最可能在1972年出现裁弯取直。
28.(1)白天海风吹向陆地,将工厂烟囱的污染物带到甲城城区;且较冷的海洋空气在下方,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逆温,污染物扩散速度慢;海风和陆风转换后,原被海风吹走的污染物会被陆风带回原地形成重复污染。
(2)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城市空气中杂质比郊区多,为云层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遮挡阳光;城市建筑物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使云层在城区停留的时间比在郊区长。
(3)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减轻热岛效应的影响;吸烟除尘;减弱噪声;保温隔热,节约能源;截留雨水,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详解】(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海陆风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昼夜风向变化。第一,读图可知,甲城位于海滨,白天海洋气温较陆地低,气压高,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滨地区工厂排放的大气污染物被海风吹向陆地,导致甲城污染严重。第二,白天海风气温低,贴近近地面,较暖的陆地空气在上方,形成上暖下冷的气温状况,即逆温,导致对流运动受到抑制,污染物不易扩散。第三,晚上吹向海洋的陆风又把污染物带回,如此循环,导致甲城大气污染严重。
(2)甲城阴天日数比同时期郊区多主要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污染物提供更多的凝结核等有关。首先,由于甲城为城市,人口密集,工业和交通发达,大量人为热排放,使得城市气温较周边地区高,形成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区形成垂直上升的气流,有利于对流云的形成。其次,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杂质多,为云层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凝结核。第三,城市空气中污染物多,易产生光化学烟雾和雾霾天气遮挡阳光,使城市多阴天。第四,城市建筑物多高楼且数量多,分布密度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使云层长期滞留在城市上空。
(3)第一,垂直绿化使城区的园林绿化从地面提升到空中,丰富了绿化空间结构层次,增强城市立体景观效果美化环境。第二,充分利用了城市立体空间,有助于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同时给建筑物披上绿色外衣,减慢了其吸热升温速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减小城市气温日较差。第三,城市垂直绿化能够吸烟除尘,减弱噪声,改善城区生态环境。第四,可以降低最高温,减少降温设备(室内空调)使用时间,节约能源资源,减少人为热和大气污染物的释放。第五,垂直绿化,丰富了绿化的层次空间和绿植的数量,使城市植物能够截留更多雨水,减少地表径流量,减轻内涝,缓解城市排水压力。
29.(1)冬季。原因:冬季气温低,使得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湖陆风弱;冬季气温低,湖面结冰,湖陆温差小,湖陆风弱;冬季气候寒冷,气温低,湖区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湖陆热力差异小;该地区靠近冬季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冬季风实力强劲,冬季风干扰大,湖陆风不显著。
(2)影响: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原因: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湖陆热力差异增大,使湖风加强;城市的热岛效应减弱了晚上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晚上的湖陆热力差异减小,使陆风减弱。
(3)引水灌溉,减少了河流径流;增大了植物蒸腾作用;影响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
【详解】(1)根据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分析,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是在11月到1月,为冬季。原因分析可以从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冷热不均进行分析,湖陆风弱则湖陆冷热差异小。博斯腾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高山冰雪融水,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冬季湖面结冰;冬季太阳高度角小,昼长短,湖水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强劲。以上因素共同造成湖陆风不显著。
(2)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受城市的热岛效应影响,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弱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陆风减弱。
(3)农业区的引水灌溉,减少了河流径流;植被覆盖率提高,增大了植物蒸腾作用;植被覆盖率的变化影响下渗和地下径流环节。沉积年代
沉积物深度
沉积物颗粒
沉积速率
阶段四(1972~2012年)
0~26cm
粗
0.63cm/a
阶段三(1959~1971年)
26~52cm
极细
2.17cm/a
阶段二(1936~1958年)
53~70cm
自下而上,由粗到细
0.77cm/a
阶段一(1916~1935年)
71~85cm
粗
0.74cm/a
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精品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0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精品随堂练习题</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图示水循环环节中,水循环的意义表现在,能正确反映海陆间循环过程的是,水循环中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精品精练: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单元 自然地理要素及现象第四节 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精品精练,文件包含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练习-原卷版docx、中图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24水循环过程及地理意义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模拟试卷】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 这是一份【期末模拟试卷】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文件包含期末模拟试卷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解析版doc、期末模拟试卷中图版2019地理必修第一册期末备考测试卷03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