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设计,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2.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重难点
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及书写格式的规范化
难点:物质间量的关系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
三、考点精讲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典型例题1: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所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事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其反应原理如下:NaCl + CO2 + NH3 + H2O = NaHCO3 + NH4Cl。请计算:
(1)碳酸氢钠(NaHCO3)中原子的个数比(Na:H:C:O)为____________。
(2)碳酸氢钠(NaHC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0.1%)
(3)要生产8.4吨碳酸氢钠(NaHCO3),理论上需要氯化钠(NaCl)的质量是多少吨?(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1:1:1:3 (2)27.4% (3)5.85t
【解析】(1)根据碳酸氢钠的化学式NaHCO3,可知一个碳酸氢钠分子是由一个钠原子、一个氢原子、一个碳原子、三个氧原子构成,故碳酸氢钠中原子的个数比(Na:H:C:O)为1:1:1:3;
(2)碳酸氢钠(NaHCO3)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23+1+12+16×3)×100%=27.4%;
(3)设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x
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58.5 84
x 8.4t
x=5.85t
答:理论上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85 t。
典型例题2: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8g 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11g 物质C和9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 )
A. 64 B. 48 C. 32 D. 16
【答案】C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11g+9g-8g=12g
设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 + 3B = 2C + 4D
2×32 3x
8g 12g
(2×32)/3x=8g/12g
x=32
答: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巩固提升】
1.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在此反应中,硫、氧气、二氧化硫的质量比是( )
A.1:1:1 B.1:1:2 C.32:16:64 D.32:16:48
【答案】B
【解析】根据硫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即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S + O2 点燃 SO2
32 32 64
因此硫、氧气、二氧化硫的质量比为32∶32∶64,即1∶1∶2。
2.在化学反应2A+B=2C中,设有6克A与B完全反应生成14克的C,若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7 B. 14 C. 28 D. 56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6克A与B完全反应生成14克的C,则B的质量为:14g-6g=8g
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
2A + B = 2C
32 2x
8g 14g
32/8g=2x/14g
x=28
答: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
3.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多少克,需要消耗氧气多少克?
【答案】31g 40g
【解析】设参加反应的磷的质量为x,消耗的氧气的质量为y
4P + 5O2 点燃 2P2O5
124 160 284
x y 71g
124/x=284/71g 160/y=284/71g
x=31g y=40g
答:制取71克五氧化二磷,需要磷31克,需要消耗氧气40克。
【课后练习】
1. 关于碳在氧气中的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3 g C和8 g O2生成11 g CO2
B.2 g C和4 g O2生成6 g CO2
C.4 g C和5 g O2生成9 g CO2
D.5 g C和9 g O2生成14 g CO2
【答案】A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点燃CO2可知,参加反应的C、O2及生成的CO2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
2. 可与3.1 g红磷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的氧气质量是( )
A.3.2 g B.4 g C.5 g D.16 g
【答案】B
【解析】设氧气的质量为x
4P + 5O2 点燃 2P2O5
124 160
3.1g x
124/3.1g = 160/x
x=4g
答:氧气的质量为4g。
3.木炭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在此反应中,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是( )
A.1:1:1 B.2:1:2 C.3:8:11 D.3:4:7
【答案】D
【解析】根据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即相对质量之比等于实际质量之比
2C + O2 点燃 2CO
24 32 56
因此碳、氧气、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24∶32∶56,即3∶4∶7。
4. 模型认知是化学研究的重要科学方法。如图是工业制取硝酸第一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1
B.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0
C.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D.丙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A
【解析】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H3 + 5O2加热 催化剂4NO + 6H2O可知,生成的丙、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错误;
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乙的质量比为(17×4):(5×32) =17:40,正确;
C、铂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金属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正确;
D、丙是一氧化氮,是空气污染物之一,正确。
5.在实验室中,将含有15.3 g过氧化氢的溶液与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求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生成氧气的质量。
【答案】7.2g
【解析】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H2O2 MnO2 2H2O+O2↑
68 32
15.3 g x
68/32=15.3g/x
x=7.2 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7.2 g。
6.从宇宙飞船的舱内除去CO2,可用LiOH与CO2反应:CO2+2LiOH===Li2CO3+H2O。一天内,一个人呼出1 kg CO2。为消除3名宇航员6个月的太空飞行所产生的CO2,需要LiOH的质量约为多少千克?(每月按30天计算,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B
【解析】3名宇航员6个月的太空飞行所产生CO2的质量为:1 kg×3×6×30=540kg
设需要LiOH的质量为x
CO2 + 2LiOH===Li2CO3 + H2O
44 48
540kg x
44/48=540kg/x
x≈589.1 kg
答:需要LiOH的质量约为589.1 kg。
7. 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主要反应原理为ZnCO3+2C高温Zn+3CO↑,现用200 kg炉甘石与足量碳充分反应,产生CO的质量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此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 kg。
(2)列式计算此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1)84 (2)62.5%
【解析】(1)由图像可知过程中产生CO的质量是84kg。
(2)解:设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为x
ZnCO3 + 2C 高温 Zn + 3CO↑
125 84
x 84kg
125/x = 84/84kg
x=125kg
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125kg/200kg ×100% = 62.5%
答:炉甘石中ZnCO3的质量分数62.5%。
8. 某创新小组的同学,在用MnO2作催化剂制取O2的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困惑,通过老师点拔,他们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小华将图像绘制在黑板上,并将方法分享给其他同学。
(1)观点分享:b曲线始终不变的原因是 。
(2)展示交流:结台黑板上的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写出解题过程(最后结果精确到0.01)。
【答案】(1)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2.35g
【解析】(1)氯酸钾要在400℃以上才分解并放出氧气,常温或温度太低不会分解,所以原因是没有加热、加热温度太低(合理即可);
(2)解:KClO3的质量为: 2g÷25%-2g=6g
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x。
2KClO32KCl+ 3O2↑
245 96
6g x
245/6g = 96/x
x≈2.35g
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2.35g。
9. 铝碳酸镁咀嚼片(主要成分是AlMg(OH)3CO3)可治疗胃酸过多症,反应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AlMg(OH)3CO3 + 5HCl = MgC12 + AlCl3 + 4H2O + CO2↑。某化学兴趣小组使用下图所示装置,对该咀嚼片中的铝碳酸镁含量进行测定。先取足量稀盐酸于烧杯中,再向其中加入20片铝碳酸镁咀嚼片,开始计时,并将电子天平的读数记录在下表中,已知AlMg(OH)3C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 g。
(2)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含量为多少(计算结果保留到0.1g) ?
【答案】(1)2.7 (2)0.5g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及电子天平的读数判断生成二氧化碳质量为:198.4g – 195.g = 2.7g
(2)解:设20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含量为x
AlMg(OH)3CO3 + 5HCl = MgC12 + AlCl3 + 4H2O + CO2↑
162 44
x 2.7g
162/x = 44/2.7g
x≈9.9g
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含量为:9.9g÷20≈0.50g。
答:每片该咀嚼片中铝碳酸镁的含量为0.50g。
10.甲酸(HCO0H)的水溶液可溶解镁,反应式为Mg+2HCOOH =(HCOO)2Mg+H2↑,请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甲酸分子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2)46g甲酸和多少克乙醇(C2H5OH) 中的含碳量相等?
(3)4.8g镁和足量的甲酸溶液反应,最多能产生氢气多少克?
【答案】(1)6:1:16 (2)23g (3)0.4g
【解析】(1)甲酸(HCOOH)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1×2):(16×2) = 6:1:16
(2)解:设与46g甲酸中含碳量相等的乙醇的质量为x
46g×12/46 ×100%=x×24/46 ×100%
x=23g
答:46g甲酸和23克乙醇(C2H5OH)中的含碳量相等。
(3)解:设最多能产生氢气的质量为y
Mg + 2HCOOH = (HCOO)2Mg + H2↑
24 2
4.8g y
24/2 = 4.8g/y
y=0.4g
答:最多能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4g。
步骤
注意事项
1
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
设未知数时不带单位
2
写:正确书写有关化学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②注明反应条件、气体和沉淀符号要标注
3
找:找出已知量、未知量的质量关系
正确计算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已知量为纯净物的质量且要带单位
4
列:列出比例式,求解
等式两边化学意义应相同,计算结果要带单位
5
答:简明地写出答案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学案设计,共15页。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学案,共1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课题2 水的净化导学案,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重难点,考点精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