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学试卷(含答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读图填空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下列人类与类人猿的关系中,错误的是( )
A.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B.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最近
C.类人猿与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
D.类人猿与人类变化原因是生活环境条件不同
2.下列是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简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a器官是睾丸B.形成②的场所是输卵管
C.①是卵细胞D.新生命诞生的起点是胎儿
3.维生素和无机盐在人体中需要量虽然很少,却起着“人体运作的润滑剂”和“健康的基石”的作用。下面所列物质与缺乏症不相符的是( )
A.维生素A——夜盲症B.铁——缺铁性贫血
C.维生素B1——佝偻病D.钙——骨质疏松症
4.四位同学在体育测试时各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分别如下所示。哪位同学准备的食物能更快补充能量( )
A.水B.牛肉干C.面包D.牛奶
5.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
A.小肠B.胃C.大肠D.口腔
6.淀粉、蛋白质、脂肪在人体消化道内开始分解消化的部位依次是( )
A.口腔、胃、小肠B.小肠、胃、胃
C.胃、小肠、口腔D.胃、口腔、小肠
7.临近考试,明明妈妈为他设计了一份食谱:米饭、清蒸鲈鱼、土豆炖牛肉、排骨汤。为了使营养更全面,请你补充一种食物( )
A.馒头B.炸鸡腿
C.清炒西兰花D.油焖大虾
8.空气中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道和肺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到达肺的途径正确的是( )
A.口→鼻→喉→气管→支气管→肺
B.咽→口→鼻→喉→支气管→肺
C.支气管→口→喉→鼻→气管→肺
D.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9.如图为呼吸运动模拟图,其中描述正确的是( )
A.③模拟胸廓,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B.甲图模拟吸气,此时④处于舒张状态
C.图乙模拟膈肌收缩,膈顶位置上升
D.②模拟的结构是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10.如图为小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白细胞,有细胞核B.②是血小板,形状不规则
C.③是红细胞,数量最多D.④是血浆,属于血细胞
11.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下面关于其中甲、乙、丙三种血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甲血管管壁较厚、弹性大B.丙是动脉,血流快
C.乙是毛细血管,内径最小D.血流方向是甲→乙→丙
12.《黄帝内经》中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由此可见心脏的重要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脏主要由肌肉组成
B.主动脉与心脏的左心室相连
C.体循环是血液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右心房
D.只有心房和心室间存在瓣膜
13.临床上常根据病人病情,针对性的进行成分输血,严重烧伤患者应该输入的成分是( )
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14.若某人的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则病变的部位是( )
A.肾动脉B.肾小球C.肾小囊D.肾小管
15.腰侧集尿器俗称“尿袋”,是一种用于体外收集、储存尿液的辅助型医疗器械产品。它主要替代了人体泌尿系统中哪一器官的生理功能( )
A.肾脏B.尿道C.膀胱D.输尿管
16.在炎热的夏季,人们会大量排汗,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失调,要及时补充( )
A.糖水B.淡盐水C.碳酸饮料D.牛奶
17.人类接收的信息70%来自视觉,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眼中能感受光刺激的结构是( )
A.角膜B.虹膜C.脉络膜D.视网膜
18.俗话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和耳是人们从外界获取信息最多的两个器官,下列说法错误是( )
A.视觉和听觉形成于大脑皮层的相关区域
B.周围环境由亮变暗时,人的瞳孔会变大
C.近视眼可以通过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D.与听觉形成有关的感觉细胞位于鼓膜上
19.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神经元B.反射C.反射弧D.神经纤维
20.下列属于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的是( )
A.鹦鹉学舌B.惊弓之鸟C.蜘蛛结网D.老马识途
21.下列疾病与病因对应错误的是( )
A.甲亢---肾上腺激素分泌不足
B.糖尿病---胰岛素分泌不足
C.呆小症---幼年期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侏儒症---幼年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22.“桑基鱼塘”是一种立体生态农业,鱼塘中的塘泥富含有机质,是非常好的肥料,可以为桑树生长提供( )
A.水B.有机物C.无机盐D.氧气
23.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消耗之间达到平衡。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植树造林增加绿化面积B.使用可降解的塑料制品
C.直接焚烧农作物秸秆D.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24.我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了大量“可燃冰”,燃烧后仅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是清洁能源。和石油、煤炭一样,“可燃冰”中的甲烷也是来源于古生物遗骸。科学家们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甲烷产生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20倍。据此分析下列观点较合理的是( )
A.大量使用“可燃冰”不会造成温室效应
B.温室效应对地球上生物生活是有利的
C.大力植树造林可以有效缓解温室效应
D.“可燃冰”、石油和煤炭都是清洁能源
25.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发展生态农业在实现乡村振兴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措施不属于发展生态农业的是( )
A.核桃树下养殖林下鸡B.农作物施用农家肥
C.信息化手段节水灌溉D.为蔬菜水果喷洒大量农药
二、实验题
26.如图是肾单位结构示意图,表格中的甲、乙、丙三种液体取自于某人肾脏的不同部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说明:“[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文字)。
(1)分析表中三种液体成分与含量的变化,液体乙取自图中的[ ]______________内。判断的理由是该液体含有______________。
(2)表中液体丙是______________,其中葡萄糖含量为0,这是由于图中[ ]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3)尿的形成是连续的,但人体排尿是间断的,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产生尿意后能够有意识地控制排尿。
(4)人体排出尿素,多余的水和无机盐,除了通过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出外,也能通过皮肤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排出。
(5)研究人员发现长期用高脂饲料饲喂的健康小鼠,12周后尿液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白蛋白。据此判断,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肾单位中的______________受损,通透性增大。
27.为了探究酸雨对水稻的影响,生物兴趣组的同学用食醋和清水配制成不同pH值的溶液模拟酸雨溶液,探究其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1)请完善下列实验设计方案:
①将5个培养皿分别编号为A、B、C、D、E。
②先在5个培养皿里各铺一块小纱布,并分别均匀撒上饱满程度相同的30粒水稻种子,然后再用小纱布盖好。
③向A培养皿中均匀喷洒清水(pH=7)5mL,使之刚好将要淹没种子。
④向B、C、D、E四只培养皿中分别喷洒pH=6、pH=5、pH=4、pH=3的“模拟酸雨”各______________mL。(pH值表示溶液酸碱度,当pH=7,为中性;当pH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识图作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