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与光合色素 课时练(含答案)高中生物必修1(苏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014278/0-1721956637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与光合色素 课时练(含答案)高中生物必修1(苏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014278/0-172195663748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与光合色素 课时练(含答案)高中生物必修1(苏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6014278/0-172195663752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第1课时精练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二节 光合作用——光能的捕获和转换第1课时精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实验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题组一 光合作用的发现历程
1.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将绿色叶片放在暗处几小时,然后把此叶片一半遮光,一半曝光,经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成功地证明了( )
A.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
B.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水
C.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
D.光合作用产物中的氧气来自反应物中的水
2.(2022·江苏徐州高一期末)在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中,德国科学家梅耶根据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曾提出了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能量转化的假说。能证明这一假说的实验是( )
A.英格豪斯证明绿叶在光照条件下可以产生气体
B.卡尔文追踪了CO2中碳元素的行踪
C.萨克斯证明绿叶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D.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产生的O2来自水
3.下表为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记录,据表判断甲、乙分别是( )
A.18O2、18O2 B.O2、O2
C.18O2、O2 D.O2、18O2
4.科学家恩格尔曼在证明光合作用放氧部位是叶绿体后,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实验:他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惊奇地发现大量的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从这一实验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
A.红光和蓝光对好氧细菌有吸引作用
B.好氧细菌喜欢聚集在氧气含量少的光区
C.叶绿体主要吸收绿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D.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题组二 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
5.利用纸层析法可分离光合色素。下列分离装置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6. (2023·江苏盐城高一检测)如图中①代表新鲜菠菜叶的光合色素纸层析结果示意图,则如图②所示结果最有可能来自( )
A.清水培养的水仙叶片
B.盆栽的天竺葵的叶片
C.大蒜发芽长出的绿叶
D.秋冬季节的银杏落叶
7.(2023·江苏镇江高一期末)实验操作不规范可能导致实验失败。下列关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可能导致所有色素带颜色变浅
B.未加CaCO3可能导致滤纸上黄色和橙黄色两条色素带的颜色变浅
C.滤液细线浸没到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
D.滤液细线过粗可能导致色素带之间无法分离
8.如图是叶片中两类色素的吸收光谱,试判定甲和乙分别为何种色素( )
A.叶绿素a、叶绿素b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9.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发现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英格豪斯的实验证明了植物需要阳光制造气体
B.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恩格尔曼的实验定量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氧气量
D.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来自H2O
10.(2022·江苏淮安高一期末)对菠菜叶中提取的色素进行纸层析,以色素扩散距离为横坐标,光合色素的含量为纵坐标,绘制图示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色素带最宽的是乙,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
B.四种色素中,丙和丁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实验结果表明,不同色素带的宽度是相同的
D.提取色素时,加入少许二氧化硅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
11.(多选)如图所示,图1和图2分别表示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以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
B.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
C.两实验中只有恩格尔曼的实验设置了对照
D.两实验均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
12.(多选)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做“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实验的改进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应向培养皿中倒入层析液
B.应将滤液滴在b处,而不能滴在a处
C.实验结果应是得到四个不同颜色的同心圆
D.实验得到的若干个同心圆中,最大的一个圆呈黄色
13.(多选)为了测定叶片叶绿体色素含量,某中学兴趣小组利用两种方法分别提取菠菜叶片的叶绿体色素,并测定含量,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方法①中的“?”代表的是SiO2,加入该成分以便研磨更充分
B.方法①②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提高色素的提取量
C.方法②中沸水浴可破坏膜结构,使色素充分释放
D.方法②延长沸水浴时间,色素提取更充分
14.“阳光”生物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将下列探究活动的有关内容填写完整。
(1)暗处理:将一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24小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部分遮光:选择天竺葵的某个叶片,将其半部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用曲别针夹紧,该步骤的目的是设置________实验。
(3)照光:将该盆天竺葵移至阳光下照射30分钟,目的是使天竺葵能够进行________作用。
(4)脱色:对该叶片进行脱色、漂洗等处理,其中脱色用到的试剂是________。
(5)滴加碘液:对该叶片滴加碘液、显色、观察。原理是淀粉遇碘变____________色。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15.(2023·江苏南通高一期末)香菜是一种耐盐碱的经济作物。为探究不同盐浓度对香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两种方法提取色素并测定叶绿素含量,过程如图1。请回答:
(1)方法A中,加石英砂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同时还应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以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2)方法A、B中,研磨后需静置一段时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滤液和上清液应用________(试剂)定容后测定并计算叶绿素含量。
(3)经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盐浓度对香菜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如图2。
①实验中盐浓度范围设置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表明,提取色素较好的方法是________,结合实验过程分析,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课时 光合作用的认识过程与光合色素
1.A 2.C
3.D [光合作用中产生的氧全来自水,组号 Ⅰ 中的水未被18O标记,产物为O2,组号 Ⅱ 中的水被18O标记,则产物为18O2,D正确。]
4.D [该实验中恩格尔曼用透过三棱镜的光照射水绵临时装片,发现好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光区域,说明红光和蓝光部位有氧气产生,所以该实验说明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故C错误、D正确。]
5.C [层析液具有一定的毒性,容易挥发,要用橡皮塞塞住试管口,且不能让滤液细线触到层析液,C正确。]
6.D [据图①分析,由下而上的色素依次为
叶绿素b(黄绿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黄素(黄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图②中无叶绿素,只有叶黄素和胡萝卜素。清水培养的水仙叶片、盆栽的天竺葵的叶片和大蒜发芽长出的绿叶中均有四种色素,而秋冬季节的银杏落叶中叶黄素、胡萝卜素含量高,在低温条件下叶绿素已分解。故选D。]
7.B [无水乙醇加入量太多导致滤液中色素浓度过低,可能导致所有色素带颜色变浅,A正确;未加CaCO3可能导致叶绿素 a和叶绿素b被破坏,进而导致滤纸条上蓝绿色和黄绿色两条色素带的颜色变浅,B错误;滤液细线浸没到层析液中,色素将溶解在层析液中,导致滤纸条上无色素带,C正确;滤液细线过粗可能导致色素带之间的边界相连接,无法分离,D正确。]
8.D [根据曲线分析可知,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乙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甲为叶绿素,乙为类胡萝卜素,D正确。]
9.C [恩格尔曼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场所在叶绿体,但没有做定量分析,C错误。]
10.A [分析图示可知,色素含量最多的是乙,所以色素带最宽的是乙,丁扩散距离最远,所以丁色素的溶解度最大,A正确;丙表示叶黄素,丁表示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错误;不同色素含量是不同的,所以不同色素带的宽度是不相同的,C错误;提取色素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叶绿素分子被破坏,D错误。]
11.ACD [两实验均需进行“黑暗”处理,萨克斯的实验是为了消耗细胞中原有的淀粉,但恩格尔曼的实验并非为了消耗原有淀粉,而是为了用极细的光束照射,A错误;恩格尔曼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进行的场所,萨克斯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所以两实验均需要光的照射,B正确;恩格尔曼的实验中,照光与不照光、黑暗与完全曝光形成对照。萨克斯的实验中,暗处理的叶片一半曝光、一半遮光形成对照。两实验中均设置了对照实验,C错误;恩格尔曼的实验可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氧气,萨克斯的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D错误。]
12.AC [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色素的分离,故分离色素时应向培养皿中加入层析液,A正确;利用图示装置分离色素时,应将色素提取液滴在a处,b处连接层析液,这样层析液由棉线上升至a处将色素分离,色素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由圆心向四周扩散,实验结果将得到4个同心圆,从外向内分别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B错误、C正确;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扩散速度最快,则形成的圆最大,颜色是橙黄色,D错误。]
13.ABC [方法①中的“?”代表的是SiO2,它能破坏细胞结构,加入该成分以便研磨更充分,A正确;方法①②中加入CaCO3的作用是保护叶绿素分子在研磨时不被破坏,提高色素的提取量,B正确;方法②中沸水浴可破坏膜上蛋白质结构,从而破坏膜结构,使色素充分释放,C正确;方法②延长沸水浴时间,叶绿体中的色素可能被分解,色素提取量变少,D错误。]
14.(1)耗尽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2)对照 (3)光合 (4)酒精 (5)蓝
15.(1)有助于研磨充分 碳酸钙(CaCO3) (2)使色素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便于充分提取色素 提取剂 (3)①盐碱地的盐浓度 ②方法B 液氮处理能充分破碎细胞释放叶绿素 温度低能降低叶绿素的降解(或时间短能降低叶绿素的降解,或离心能减少叶绿素的损失)
解析 (1)方法A中,加石英砂的目的是有助于研磨,使研磨更充分,同时还应添加一定量的碳酸钙以防止研磨过程中叶绿素被破坏。(2)方法A、B中,研磨后需静置一段时间的原因是使色素充分溶解在提取液中,以便于充分提取色素。另外,获得的滤液和上清液应用提取剂定容后测定并计算叶绿素含量。(3)①由柱形图及题意分析可知,实验中盐浓度范围应是盐碱地的盐浓度,以便使结果更加真实可靠。②结果表明方法B得到的叶绿素含量始终高于方法A,因此提取色素较好的方法是方法B;分析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a.液氮处理能充分破碎细胞释放叶绿素;b.温度低能降低叶绿素的分解;c.时间短能降低叶绿素的分解;d.离心能减少叶绿素的损失等。
组号
提供的物质
结果产生的气体
备注
Ⅰ
H2O和C18O2
甲
其他条件相同
Ⅱ
H218O和CO2
乙
其他条件相同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浙科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第1课时课时作业,共5页。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1课时巩固练习,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第1课时同步达标检测题,共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