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当堂达标检测题,共9页。
题组一 细胞呼吸的本质及有氧呼吸
1.有氧呼吸全过程的三个阶段中,相同的产物是( )
A.ATP B.H2O和CO2
C.H2O和丙酮酸 D.乳酸和ATP
2.(2023·江苏扬州高一期末)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动物体细胞有氧呼吸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用18O标记葡萄糖,产物H2O中能检测到18O
B.用18O标记氧气,能检测到产物Heq \\al(18,2)O和C18O2
C.用14C标记葡萄糖,产物CO2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D.用14C标记葡萄糖,在线粒体中能检测到放射性
题组二 无氧呼吸
3.人体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可以通过无氧呼吸将葡萄糖分解为( )
A.NADPH B.ADP
C.乙醇 D.乳酸
4.(2023·江苏南京高一检测)下列细胞中,其呼吸过程会产生乙醇的是( )
A.缺氧条件下的马铃薯块茎细胞
B.剧烈运动时的人骨骼肌细胞
C.酸奶生产中的乳酸菌
D.受涝的植物根细胞
题组三 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
5.如表是人在剧烈运动时,细胞进行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区别。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3·江苏连云港高一期末)如图表示人体细胞中的两类呼吸作用。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③过程既产生[H],也消耗[H]
B.②过程中需要①过程提供[H]
C.③过程需要O2参与
D.②③过程进行的场所相同
题组四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7.如图是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实验装置,甲瓶中加入10 g酵母菌和240 mL葡萄糖溶液,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实验中需将葡萄糖溶液控制在适宜浓度
B.二氧化碳的检测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
C.甲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与乙瓶相连通
D.从乙瓶中取样,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
8.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
B.实验因变量为是否产生CO2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等
D.相同反应时间内,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更高
9.北欧鲫鱼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能在缺氧的深海中长期生存。其体内的部分代谢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过程①和③均能产生大量能量
B.过程②和④在细胞中发生的场所相同
C.酒精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出肌肉细胞
D.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催化过程①的酶不同
10.(2023·江苏宿迁高一期末)有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逐步释放。其中第一阶段能量的去向不包括( )
A.以热能形式散失 B.储存在ATP中
C.转移到H2O中 D.储存在丙酮酸中
11.(多选)如图表示萌发的小麦种子中可能发生的相关生理过程,a~e表示物质,①~④表示反应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是丙酮酸,e为乙醇
B.d、b进出细胞的方式是简单扩散
C.c为[H],在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中都能产生
D.催化③过程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12.(多选)如图中的a、b、c、d为植物细胞内物质转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d过程都有热能的释放
B.b、d过程在人体细胞中也可进行
C.a、c、d过程都是在生物膜上进行的
D.在光照充足等适宜条件下,a强于b,c强于d
13.(多选)(2023·江苏淮安高一检测)如图中的Ⅰ、Ⅱ、Ⅲ、Ⅳ、AOX、UQ表示在真核细胞中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参与电子传递的蛋白质复合体或脂溶性物质复合体。其中H+通过Ⅰ、Ⅲ、Ⅳ逆浓度梯度运输,建立膜质子(H+)势差,驱动ATP合成酶和UCP发挥作用使膜两侧的质子(H+)势差转变成其他形式的能量。假设只要电子最终能传到H2O中,释放的总能量不变。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示的膜结构为线粒体内膜,下侧为线粒体基质
B.电子在Ⅰ、Ⅲ、Ⅳ之间传递过程中有能量的转化
C.若Ⅲ、Ⅳ不能发挥作用,ATP的生成效率将升高
D.随着UCP含量的升高,热能的生成效率降低
14.如图是利用酵母菌研究有氧呼吸的相关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在1、2、3号试管中加入适量的葡萄糖溶液。
实验二:在4、5、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的丙酮酸和水。
(1)实验一证实,葡萄糖被分解为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氧呼吸第一阶段除产生丙酮酸外,还产生了少量贮能物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实验二证实,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分析作出这样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了有氧呼吸后,有同学总结了如下的有氧呼吸过程概念图:
①填出图中c和d代表的物质名称:c_______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纳概念图所表达的细胞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做酵母菌发酵实验时,先通氧,后隔氧,发现产生的酒精量比一直隔氧情况下产生的量多得多。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酵母菌是兼性厌氧生物,能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图1表示的是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的过程图解,图2为线粒体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和②过程发生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②和③过程都产生了CO2,③过程的CO2产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_(填“A”“B”或“C”)部位。
(3)若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摩尔数相等,则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摩尔数与消耗的O2摩尔数的比为__________。
(4)将酵母菌培养液进行离心处理,把沉淀的酵母菌破碎后,再次离心处理为只含有酵母菌细胞质基质的上清液和只含有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两部分,按照下表处理(“+”表示加入,“-”表示未加入)。
一段时间后,能通过细胞呼吸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检测到酒精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1.A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H]和少量ATP;第二阶段的产物是CO2、[H]和少量ATP;第三阶段的产物是H2O、大量的ATP,故三个阶段的相同产物为ATP。]
2.A 3.D
4.D [马铃薯块茎、人和乳酸菌无氧呼吸的产物都是乳酸,植物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乙醇和CO2,D正确。]
5.C [人体细胞进行无氧呼吸时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成不彻底的氧化产物乳酸,并释放出少量的能量,C错误。]
6.D [③包括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H],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消耗[H],A正确;②过程是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反应物是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即图中的①产生的[H]和丙酮酸,故②过程中需要①过程提供[H],B正确;③过程是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第三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C正确;②过程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③过程的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
7.D [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色变为黄绿色,故二氧化碳的检测也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B正确;探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时,甲瓶应先密封培养一段时间,目的是消耗瓶中的氧气,然后再连通乙瓶,C正确;乙瓶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结果可证明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应从甲瓶中取样鉴定酵母菌无氧呼吸是否产生酒精,D错误。]
8.B [由于甲、乙装置分别是无氧和有氧环境,该实验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A正确;该实验利用酵母菌探究细胞呼吸类型,自变量为是否通入O2,因变量为无氧和有氧环境下酵母菌细胞呼吸的产物,B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氧气的有无,而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条件均是无关变量,无关变量要适宜且相同,C正确;相同反应时间内,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更多,故乙装置中澄清石灰水的混浊程度更高,D正确。]
9.B [过程①和③都能产生少量的能量,A错误;过程②和④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所以发生的场所相同,B正确;酒精为小分子,以自由扩散的方式排出肌肉细胞,C错误;酶具有专一性,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都是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和[H],所以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催化过程①的酶相同,D错误。]
10.C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能量的去向包括以热能形式散失、储存在ATP中、储存在丙酮酸中,H2O是第二阶段的反应物和第三阶段的产物,第一阶段的能量不能转移到H2O中。]
11.ABC [据图分析可知,a是丙酮酸,e为乙醇,A正确;d是氧气,b是CO2,二者进出细胞的方式为简单扩散,B正确;c为[H],在有氧呼吸的前两个阶段以及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中都能产生,C正确;③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场所为线粒体内膜,小麦种子中催化③过程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D错误。]
12.ABD [根据图中的物质变化可知,b表示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d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均有热能的释放;人体细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即会发生图中的b、d过程;a过程表示暗反应,暗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在光照充足、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细胞呼吸,所以a强于b,c强于d。]
13.CD [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有机物的进一步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反应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H+通过Ⅰ、Ⅲ、Ⅳ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说明电子在Ⅰ、Ⅲ、Ⅳ之间传递过程中有能量的转化,B正确;若Ⅲ、Ⅳ不能发挥作用,将有较少H+通过Ⅲ、Ⅳ逆浓度梯度运输,膜两侧的质子(H+)势差降低,ATP的生成效率也降低,C错误;随着UCP含量的升高,有较多H+通过UCP顺浓度梯度运输,产生的ATP减少,热能的生成效率升高,D错误。]
14.(1)细胞质基质 NADH([H]) ATP (2)线粒体 只有含线粒体的实验(或4、5试管)产物为CO2和H2O
(3)①乙酰辅酶A O2 ②C6H12O6+6O2+6H2Oeq \(――→,\s\up7(酶))6CO2+12H2O+能量 (4)先通氧有利于酵母菌生长、繁殖,提供更多的酵母菌参与酒精发酵
15.(1)细胞质基质 (2)C (3)4∶3 (4)甲 乙
序号
类别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①
场所
主要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
②
是否需氧
需氧参加
不需氧参加
③
分解产物
二氧化碳、水
二氧化碳、乙醇
④
产生ATP
较多
较少
试管
加入成分
酵母菌
酵母菌细胞质基质
只含酵母菌细胞器的沉淀物
葡萄糖溶液
氧气
甲
+
-
-
+
+
乙
-
+
-
+
-
丙
-
-
+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同步测试题,共8页。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苏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练习,共9页。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节 细胞呼吸——能量的转化和利用第二课时课时作业,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