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公开课作业课件ppt
展开反复诵读,领会诗歌的内容,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情感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
了解诗歌创作背景,知人论世,理解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感悟作品中蕴含的青春价值。
学习从意象、语言、节奏、结构、情感特点等不同角度欣赏诗歌,获得审美体验,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读写结合,撰写鉴赏札记,交流分享,提升思维品质和写作能力。
把握四首诗的核心意象,体会诗歌的意蕴和情感;学习从语言、节奏、结构等其他角度鉴赏诗歌的方法,感悟作品中蕴含的青春价值。
那一年你和我一样年纪年轻得像首青涩的歌曲但为了创造梦中那个新天地你转身 匆匆走进风雨我看见千万个可爱的你不回头向硝烟深处奔去多少个青春背影消失在夜里换来晨曦
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穿过百年时空再相逢你转过身之前的那个笑容我都懂我仰望你看过的星空脚下大地已换了时空你留在风中摇曳的那抹红在心中 心中——节选自《五四特别版错位时空》歌词
寻找时代踪影,畅谈诵读感受
抓住重要意象,品味诗歌意蕴
多维鉴赏诗歌,学写鉴赏札记
感悟青春价值,激荡青春激情
1.《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这四首诗创作于何时?诗人们当时多大年龄?身处怎样的时代?请分享你填写的表格,带领大家穿越回诗人创作时的“历史现场”。
1919年9、10月间
1919年,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跨越太平洋,直接震动了留学于日本的年青气盛的郭沫若。使他的诗兴如火山喷发,写下了诸多新诗。
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图为留学日本时的青年郭沫若(右二)
诗人留学美国,创作《红烛》时,正值五四运动落潮、黑暗势力笼罩全国。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族灾难重压下,这位觉醒的爱国青年经历了探索、奋斗、挫折、再斗争的过程,决心将自己奉献给国家与人民。
闻一多(1899年11月24日-1946年7月15日)
诗人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
1962年8月2日初稿
1958年昌耀因小诗《林中试笛》被打成右派,后流放至青海祁连山牧场劳改,多次投递申诉材料却石沉大海。1962年7月劳改期满本应被赦免,但青海省文联却不知何故对此事毫不知情,昌耀依然带着“劳教分子”身份,遭受不公正的待遇。
1983年7月27日删定
1979年昌耀平反后重返文坛,进入了一个创造力勃发、思想和艺术都臻于成熟的时期。他以重审过去和自我的历史眼光对以前的诗歌进行大规模“重写”。
欧洲正经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和神圣同盟的反动复辟。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思想深入人心,而贵族资产阶级的专制统治却相当强大;早期的工人运动正在兴起,民族解放运动蓬勃高涨,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还没有诞生。1820年夏季的一个黄昏,侨居意大利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听到云雀鸣叫,心有触动而作此诗。
珀西·比希·雪莱(英文原名:Percy Bysshe Shelley,1792年8月4日—1822年7月8日)
2.哪首诗歌最让你感动?哪些诗句给你印象深刻,甚至点燃了你思考人生、积极上进的热情?请读一读,用几句话来分享你的诵读感受。
诗歌的奥妙,可从意象中寻到不少。——中国古典文学专家袁行霈
意象是客观事物与作者主观情感的有机结合。意象是诗歌表情达意的主要载体。
1.本课四首诗分别运用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怎样的特点?请梳理诗中重要意象,填写以下表格。
地球、白云、太平洋、洪涛
红色。从矛盾困惑到坚定,默默奉献
带有阴暗面、破坏光明,暗喻着当时社会的阴暗势力
雪山、彷徨许久的太阳、引力无穷的山海、滑坡的石砾、棕色的深渊、巨石的罅隙
具有苍劲雄浑的藏地特色
威猛强大、傲岸不羁的强者、英雄
高飞欢唱,美妙动听。勇于追求自由、光明、理想。
个人的郁积,民族的郁积,在这时找出了喷火口,也找出了喷火的方式。——郭沫若《序我的诗》
“不但打破五言七言的诗体,并且推翻词调曲谱的种种束缚;不拘格律,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有什么题目,做什么诗,诗该怎么做,就怎么做”。——胡适的新诗创作主张
2.小组讨论,根据与古典诗歌意象的关系,给《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这两首诗中的意象分类,并具体品析。
地球:这是一个全新的意象,全新的词语。古典诗歌中最广阔的意象也未能超出天地,而地球这一意象的出现意味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立在地球边上放号”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巨人的身影,他挺拔地站立在宇宙中,审视着地球,审视着这个时代,他大声疾呼,似乎在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古典诗歌从未出现过的新意象
太平洋:海洋在古典诗歌中并不少见。“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海是辽阔的、庞大的,或是神秘的、虚幻的。
太平洋:本诗中的太平洋则不同,它被赋予了人格。“无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太平洋作为地球的一部分,要把地球推倒。联系五四运动这一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当时的新青年们意识到必须彻底推翻旧文化、旧制度,才能建造一个新的自由民主的国家。无限的太平洋有着巨大的毁坏的力,毁坏之后才能创造。
白云:白云在古典诗歌中十分常见,具有自由与无拘束,变幻与流动,纯洁与神秘的意蕴。“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古典诗歌中出现过但是意义翻新的意象
白云:本诗中的白云则“正在空中怒涌”,拥有翻卷涌动的强大的力。古典诗歌中“乌云”才是具有翻卷涌动的特征的,如“黑云压城城欲摧”。本诗为什么不用“乌云”呢?“白”字表明了白云所代表的这种力量是正面的、积极的。
洪涛:这一意象与古典诗歌一脉相承。“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本诗的“洪涛”气势更盛,突显浪之大之猛,是太平洋将地球“推倒”的结果,带来了“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这样震撼的画面。
红烛:红烛是从蜡烛意象继承而来的,本诗开头直接将“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
红烛:叶嘉莹认为,在中国古典文学传统中,蜡烛的象征意义有三:象征光明皎洁之心意;象征悲泣流泪;象征中心煎熬痛苦。李商隐诗中的“蜡烛”,有的是爱情和相思的象征,有的则是奉献的象征。
红烛:本诗中,红烛象征奉献,同时还强调了“红”,让我们联想到心脏、赤诚、火焰。第一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正是基于这样的联想。本诗从题材上说是一首咏物诗,托物言志。“红烛”中寄托着诗人自己的思想情怀,体现出诗人的赤子之心。
泪:“泪”是蜡油,古典诗歌常常将蜡油滴落比作流泪。本诗的“泪”更进一步。“泪”是不顾惜自己的无私无畏,也是面对黑暗社会的焦虑和担忧,还是培花结果的“脂膏”。我们可以从这一意象的翻新中感受到诗人的那份赤子之心、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改变社会造福人民的伟大理想。
小结:无论是白云、太平洋,还是洪涛,《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意象都透露出无穷无畏的力量感。“力”是整首诗诗眼,是内在的线索,它是摧毁旧世界的破坏力,也是构建新生活的创造力,是“五四”时期狂飙突进的时代精神的浓缩,也是青年郭沫若感时忧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我们结合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初中学习过的两篇与闻一多相关的课文(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去读《红烛》,就会对红烛这一核心意象有更深刻的认识。红烛就是诗人自我的写照。《红烛》是24岁的闻一多真诚坚定的青春宣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3.《峨日朵雪峰之侧》运用雪峰、太阳、山海、深渊、雄鹰、雪豹等意象营造出壮美雄浑的氛围,但为何以“一只小得可怜的蜘蛛”结尾?提示:除了“小得可怜”,蜘蛛还有什么特点?蜘蛛与“我”有怎样的关系?
诗歌首行“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一个竭尽全力的孤独的攀登者形象印入眼帘。黄昏时分,山石滑坡,落入深渊,发出凄凉的嚣鸣。面对脚下的险情,“我”已经筋疲力尽、遍体鳞伤。“我”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威猛强大、傲岸不羁的强者为伍,汲取他们的力量。但是雄鹰、雪豹并没有出现,“我”孤独而困窘。这时,“我”与蜘蛛不期而遇,诗歌的第二节诗意陡转、升华。从表象上看,蜘蛛是“小得可怜”,无法与雄鹰、雪豹相提并论的。“一只”说明它也是孤独的。蜘蛛先天缺乏发声器官,所以沉默无言是它的生命状态。
然而从内在精神看,蜘蛛并不渺小,它竟然和我一样攀登到了雪峰的这个高度,坚守在“锈蚀的岩壁”。它的出现,它的沉默,使一切自以为是和虚张声势都失去了分量。表与里的反差,更凸显出蜘蛛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给读者带来极深的震撼。从蜘蛛身上,诗人看到了自己,它的默然沉潜给受难中的诗人以生命启迪,“一同默享着这大自然赐予的/快慰”,直面苦难,悦纳自我,悦纳人生。
4.意象的创造和运用,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个人,还受民族的心理结构、文化背景和文学惯例的影响。请读一读以下中国古典诗文和雪莱《致云雀》,比较中西文化中“云雀”意象有何不同,并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致云雀》一诗的思想感情。
材料一:(1)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2)“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司马迁《史记·陈涉世家》(3)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曹植 《野田黄雀行》(4)嗷嗷空城雀,身计何戚促。——李白《空城雀》材料二:雪莱《致云雀》(略)
大多指代目光短浅、狂妄自大、渺小卑微的人
自由飞翔,尽情高歌的“欢乐精灵”;追求理想,崇尚自由的“诗人化身”
中国古典诗文中的“雀”大多是负面形象,《致云雀》中“云雀”则是积极向上的正面形象。本诗定稿于1820年,雪莱当时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期,他用诗文与罪恶的阶级压迫做斗争,他预见、期盼着工人阶级的奋起反抗。“云雀”象征着欢乐、光明、自由、理想,是诗人理想中的自我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光明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
本节课,我们一起追寻时代踪影,回到诗人创作时的“历史现场”,交流分享读诗感受。我们还从“意象”的角度切入,通过梳理、对比的研读方法,聆听了诗歌中的青春旋律,品味了诗歌中的深刻意蕴。下一课我们将继续进行“诗歌里的青春”专题研讨,从更多的角度鉴赏诗歌,感悟青春价值。
完成《导学案》的课前学习任务二。
青春是什么?青春价值在哪里?李大钊这样说:“愿吾亲爱之青年,生于青春死于青春,生于少年死于少年也。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这节课我们通过多角度鉴赏,进一步读懂诗歌,从诗歌里去寻找青春价值。
1.从同学们的鉴赏札记中可以发现,诗歌除了通过意象这一载体表情达意,语言的锤炼、结构、节奏、韵律、标点等也都体现着诗人的匠心。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下面请同学分享自己的鉴赏札记。
2.交流互评。请简要评价同学分享的鉴赏札记。提示:可参考预习任务中的诗歌鉴赏札记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评价要具体真实。可以谈优点,谈对自己的启发,也可以提批评,提批评时最好给出修改建议。
1.聆听青春旋律,你从四首诗中分别看到了怎样的青年形象?收获了怎样的青春价值?请填写下表。
力图毁坏旧世界、改造新生活的巨人、狂人
立志牺牲自己、奉献国家与人民的仁人志士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高尚雅人
勇于追求自由和理想,造福人类。
2.诗人们的画意诗情,一定掀起了你内心的涟漪。用“青春就是 ”这样的句式开头抒发你的青春感悟和青春激情吧!
示例:青春就是把一朵花种在一片花园,任其绽放;青春就是把一滴水融进一条溪流,任其流淌。无数的花儿绽放,花园满是芬芳;无数的水滴凝聚,溪流奔腾不息。青春的价值就在于把自己的命运与时代的命运紧密相连,不惧平凡,积极进取,勇于创造,甘于奉献。
有人说青春本身就是一首诗。在众多的文体当中,青春和诗歌绝对是标配。青春和诗歌拥有同样的神奇的翅膀,一个翅膀叫激情,一个翅膀叫想象。同学们课前阅读了不少郭沫若、闻一多、昌耀和雪莱的其他诗作,感受了诗人们不同的艺术风格,并摘抄了最喜爱的一首诗或部分诗节。下面请拿出你的笔记本,读一读这些美妙的诗句,分享你的阅读感受吧!
这节课我们通过分享交流,共同探讨了撰写诗歌鉴赏札记的方法,提炼了四首诗中的青春价值,书写了自己的青春宣言。本次“诗歌里的青春”专题研讨会顺利结束!
借鉴专题研讨会上所学的诗歌鉴赏方法,修改自己所撰写的鉴赏札记,收集、整理,编辑电子文集,在班级平台分享、展示。优秀作品投稿到校刊或报纸杂志。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美版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完美版课件ppt,文件包含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PPT课件pptx、2《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8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1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多媒体教学ppt课件,共60页。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一单元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2.4* 致云雀课文配套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素养目标,任务情境,内容索引,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学习资源,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