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第1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第2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

    展开

    这是一份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共9页。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第六单元 医疗与公共卫生 讲义第14课 历史上的疫病与医学成就1.历史上的疫病(1)疫病:天花和鼠疫。(2)影响:疫病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政治、经济变动。(3)防治①公共卫生措施:古罗马和中国注重改善公共卫生条件;中国古代官府在大灾后,及时掩埋尸体,采取各种方法预防疫病。②医疗:青蒿对疟疾的治疗作用;人痘接种防治天花,牛痘接种法;巴氏消毒法;发明青霉素。(4)救治机构①西汉后期政府对疫病患者进行隔离,“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②古罗马时期的医院也收治疫病患者。2.中医药的成就(1)古代①治疗学:战国时期的扁鹊用望、闻、问、切四诊法诊断疾病;《黄帝内经》是一部重要的中医基础理论著作;东汉华佗创制“麻沸散”和“五禽戏”;张仲景著成《伤寒杂病论》,提出对疾病进行辨证施治,奠定了中医临床学基础;建立在经络学说基础上的针灸,适应症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简便经济。②药物学:东汉《神农百草经》、唐朝的《唐本草》、明朝李时珍著成《本草纲目》。(2)现代:中西医结合。3.西医在中国的传播(1)西医成就①17世纪,英国生理学家威廉·哈维著成《心血运动论》,揭示了血液循环的规律。②荷兰人列文虎克通过手工磨制的显微镜,对微生物进行了细致观察。③19世纪,人们将生理与临床结合起来,创立了实验药理学。(2)传播过程①鸦片战争后,分科完备、技术先进的西式医院在通商口岸建立起来。随后,西医院校也建立起来。②公共卫生:中国大城市公共卫生事业逐渐发展起来,推广自来水、改善食品卫生状况、处理垃圾与粪便等。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一、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建立1、基本医疗卫生制度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建立:20世纪中期以来,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基本医疗卫生体系。②公共疾病防控:有效控制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肺结核等重大传染病。中国大力推行计划免疫,积极防治传染病。③公共卫生监督:国家把食品、饮用水、药品的安全监督视为重要工作,出台了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2、医疗服务制度①世界: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医疗服务体系日益完善,欧洲尤其是北欧国家宣布建成“福利国家”。②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步把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改革开放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使全民病有所医。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1)促进了人民健康状况的改善。(2)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3)强化了全民的卫生意识。【高考真题】1、(2021·辽宁高考)1851年欧洲国家召开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1907年国际公共卫生办公室建立。尔后,国际联盟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组织相继成为疫病防治领域技术咨询者和跨国行动计划的倡导者、领导者、协调者和实施者。在此过程中,国际卫生防疫体系(  )A.经历了从区域到全球的转变B.阻止了流行病在全球传播C.顺应了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D.始终是以欧洲国家为主体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国际卫生防疫体系的形成,题干材料出自张勇安《从以邻为壑到跨国行动:国际组织与全球卫生防疫体系的建立》。以1851年第一次国际卫生大会的召开为开端,国际社会通过颁行一系列国际卫生公约、协定或条例,创设防疫机制和平台,研发防治药物和疫苗,形成了现行的以跨国行动、全球治理为核心的疫情防控体系。当前,世卫组织领导下的全球卫生防疫合作正在进入“跨国主义”模式。世界卫生组织既需要借助全球卫生实践活动重塑其治理结构,积极推动全球卫生治理的多元共治新模式,更需要各国政府赋权赋能积极配合,从而实现国际卫生防疫体系理论设计与实践行动的互洽,协同打好“全球抗疫”。2、(2022·海南高考)1952年,以反细菌战为目的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全国展开;到1956年,“除四害”(四害指老鼠、蚊子等病媒虫害)成为该运动的新内容。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这充分反映了(  )A.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B.群众运动取得了成效C.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D.人民生活条件的改善解析:C 据材料“在整个过程中,群众是主体力量,既是参与者也是服务对象”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充分发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反映了新中国的建立实现了人民的当家作主,激发了人民建设新政权的积极性,故选C项;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排除A项;材料并未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爱国卫生运动的具体效果,而且群众运动往往用来表示人民群众合法宣泄不满情绪和表达意见的一种方式,排除B项;新中国成立初期依然面临着物资匮乏、人民生活水平不高的困境,排除D项。3、(2021·河北高考)20世纪初,清政府对城市清洁、防疫检疫等公共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个人卫生也提出了要求,疫情期间要求更加严格,居民如患病应积极向医院或主管机构上报。对此,时人多有微词,而有识之士不仅积极支持,更是大力提倡。有识之士旨在(  )A.推动政府政治改革B.促进民主思想传播C.提升居民个人素质D.唤起民族强健意识解析: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中国已经从学习西方制度向学习西方思想深入,有识之士积极支持和提倡防疫要求是为了唤起民族的强健意识,推动国人深入地了解医疗健康知识,从而提升身体素质,故选D项。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对公共问题作出规定,并对个人卫生也提出要求,没有体现出政府的政治改革,排除A项。有识之士主要是为了唤起民族的强健意识,促进民主思想的传播不是他们的主要目的,排除B项。有识之士主要是为了促进民族意识的改变,不仅是提升居民的个人素质,排除C项。4、 (2020·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进程(摘要)续表——摘编自昝馨《历史的往复:1978~1992年的中国公立医院改革》(1)根据材料,概括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举措和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9~1988年中国公立医院改革的背景。试答 (1)措施:放权让利(扩大自主权);双轨制。特点:仿效国企改革(或政府主导,立法保障,内容详尽、广泛,注意民生,逐渐完善)。(2)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简政放权,按经济活动规律办事等举措出台;公立医院存在需要改革的问题。5、材料 鸦片战争后,西方一批教会医生与军医随殖民者而来,在通商口岸建立教会医院,后深入到内地。20世纪初,教会大学开始设置医科或医学院。西医东来,推动近代公共卫生事业的起步,1906年,清政府设民政部,下设卫生司,掌管全国卫生事务。同时,城市公共卫生事业开始起步。上海华界在市政建设、卫生管理、法规建设等方面基本采纳了租界的办法,并在食品检验、疾病预防等方面与租界合作。北京、天津、武汉、广州、厦门等城市在公共卫生方面都有明显的改善。在中国乡村,医疗事业十分落后,卫生状况很差。——摘编自郝先中《西医东渐与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肇始》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西医在中国传播的历史背景。提示:背景:近代中国封闭状态被打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改革和革命的推动;西方思想的冲击。6、材料 民国时期在科学主义的影响下,中医数次处于被取缔的边缘,基本被排斥到卫生防疫的边缘。1950年8月,第一届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广东、广西、山东、浙江、陕西,开始运用中医中药进行麻风病的治疗。在党和政府的动员下,广大中医纷纷将珍藏的秘方、验方贡献出来。治疗急慢性传染病的各种验方,被各地的卫生管理部门、中医学术团体等结集刊印并广泛传播,部分秘方、验方被用于中药的试验和生产。有学者专门对中西医结合治疗伤寒、血吸虫病进行过历史考察,指出中西医结合不仅能治疗某些慢性病,而且对某些急性传染病也有很高的疗效。1953年11月,中华医学会邀集中医中药、西医西药和针灸等方面40多名专家,成立了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多次组织中西医学术交流座谈会。——摘编自马金生《20世纪五十年代的中医药与传染病治疗》探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50年代我国中医药与传染病治疗的变化及原因。提示:变化:党和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和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医药在传染病防治方面受到重视(中医药被纳入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中西医结合治疗传染病并进行经验交流。原因: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中国是人民的国家;由于特定的国际环境以及国内现代制药工业的相对落后,西药不能满足我国现实的需求。 时间名称备注1979年《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第一份明确提出医院经济管理的文件。该《意见》提出,医院试点方案与国企改革“放权让利”有一定相似性1981年《关于解决医院赔本问题的报告》建议实行价格改革,对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按不包括工资的成本收费,增加的开支由地方财政和企业单位负担;对城镇居民和农民的收费标准可以保持不变《医院经济管理暂行办法(修改稿)》进一步扩大医院财务管理自主权,调动医院职工积极性时间名称备注1984年《关于贯彻财政部“关于控制行政事业经费和企业管理费开支的通知”的意见》卫生部从官方层面认可了承包制的做法,将“打破大锅饭”的改革意向写入了正式文件,特别指出“奖金发放要克服平均主义”1988年《关于部属医院试行承包责任制的意见(试行)》在坚持全民所有制基础上,参照两权分离原则,以承包合同的形式确定国家、医院的责权利关系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