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1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2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3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4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5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6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7页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一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理解诗人情感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解读】——探究命题规律
    复习任务一 理解思想情感,把握观点态度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但常见题材是有限的,大致有送别怀人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言志诗、山水田园诗、即事(景)抒怀诗、题(咏)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酬和诗几类。相同题材的诗歌在“思想感情”“观点态度”上往往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平时学习诗歌时,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在考场上,完全可以“知一类诗,通一首诗”,即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将其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其具体内涵、思想感情与观点态度。
    课时一 高考十类常考题材——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一、送别怀人诗——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古人远行的原因大致有游历、游学、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戍等。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常折柳送别、摆酒饯行、吟诗话别,因此送别成了古代诗歌中的一个永恒主题。对接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蜀道难》(李白)、初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1.(2013·福建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送何遁山人归蜀梅尧臣春风入树绿,童稚望柴扉。远壑杜鹃①响,前山蜀客归。到家逢社燕,下马浣征衣。终日自临水,应知已息机②。【注】 ①杜鹃:又名子规。②息机:摆脱琐事杂务,停止世俗活动。后两联是怎样借助想象之景来抒发情感的?请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颈联想象友人回家喜逢燕子,一洗征尘,表现出归家时轻松愉悦的心情。尾联进一步设想友人归家后悠闲自在的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真诚的祝福,也暗含着诗人对超脱世俗的自由生活的向往。
    二、咏史怀古诗——历览古今通得失,观景知人论兴衰咏史怀古诗往往将历史与现实结合,通过对历史事件的陈述、对历史人物的议论、对历史陈迹的描绘,或讽刺当朝统治的黑暗,或警告、劝诫当朝统治者,或抒发个人的沧桑之感,有怀古惜今、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借古伤今的作用。对接教材:必修上册《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王安石)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荆门道怀古①刘禹锡南国山川旧帝畿,宋台梁馆尚依稀。马嘶古道行人歇,麦秀空城野雉飞。风吹落叶填宫井,火入荒陵化宝衣。徒使词臣庾开府②,咸阳终日苦思归。
    【注】 ①这首诗是诗人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赴任途经荆州时所作。②庾开府:即庾信,一开始在梁朝为官,后奉命出使西魏,被强留在北方,历仕西魏、北周二朝,官至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所以世称“庾开府”。本诗的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用典,借庾信思归的典故,暗喻诗人牵挂长安。表达了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
    三、边塞征战诗——金戈铁马征战事,大漠秋风慷慨情边塞征战诗多描写军旅生活、边塞风光、战争场面等,边塞征战诗的语言多豪迈奔放、沉郁劲健,其表达的情感以爱国主义为主,或表现勇于杀敌的豪情,或抒发保家卫国的决心,或表达对战争的厌倦,或抒发思乡之情等。对接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燕歌行并序》(高适)、初中《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使至塞上》(王维)、《燕门太守行》(李贺)、《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塞下曲(其六)戎 昱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注】 ①骎骎(qīn qīn):形容马跑得很快的样子。②卢龙塞:古地名。这首诗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颈联表现了诗人对边塞将士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的同情;②尾联表现了诗人对从古至今接连不断的战争的厌倦;③全诗寄寓了诗人渴望和平的美好愿望。
    四、羁旅思乡诗——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一般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如对月思亲、望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对接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初中《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春夜洛城闻笛》(李白)、《次北固山下》(王湾)、《黄鹤楼》(崔颢)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含山店梦觉作韦 庄①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注】 ①韦庄(约836-910):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该诗写于他第三次科举落榜后客居外地时。
    这首诗的三、四句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这两句在抒情方式上有其独特之处,试加以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孤灯所具有的孤寂意味,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无奈,而山月西斜,使诗人愈加惆怅。②诗的末句寓情于景(或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使情感的抒发显得含蓄、深沉。诗人从思乡的梦中惊醒,所见的是山边的斜月,清幽、冷寂,更增添了羁旅思乡的惆怅。
    五、即事(景)抒怀诗——一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的感慨。即事(景)抒怀诗,内容上并无严格的界定,怀亲、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的诗作,皆可笼统地称为“即事(景)抒怀诗”。对接教材:必修上册《登高》(杜甫)、必修下册《登岳阳楼》(杜甫)、《念奴娇·过洞庭》(张孝祥)、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陆游)、《客至》(杜甫)、《登快阁》(黄庭坚)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 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清的地方。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表现了诗人政治失意后的寂寞以及对世态炎凉的感叹。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由这些凄冷的景色可以看出诗人政治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自己的家门,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叹。
    六、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咏物言志诗是借吟咏自然景物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所咏之“物”往往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诗人在描摹事物中寄托了一定的感情。咏物诗的基本特点是“咏物之意不在物”,而是别有兴寄,别有怀抱。咏物言志诗有三种:一是借物以自况,表达自己的志向节操、追求理想、经历处境,这样的咏物诗均是托物言志;二是借物表达对他人他事的看法,是借物抒怀;三是借物来说明一个普世的道理,是借物寓理。对接教材:初中《望岳》(杜甫)、《卜算子·咏梅》(陆游)、小学《石灰吟》(于谦)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汉宫春·梅晁冲之①潇洒江梅,向竹梢稀处,横两三枝。东君②也不爱惜,雪压风欺。无情燕子,怕春寒、轻失花期。惟是有、年年塞雁,归来曾见开时。清浅小溪如练,问玉堂③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④去后,冷落新诗。微云淡月,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
    【注】 ①晁冲之:北宋词人,因朝廷党争遭贬,后隐居阳翟(今河南禹州市)具茨山。②东君:司春之神。③玉堂:指华贵的宫殿。④故人:此指林逋,北宋著名隐逸诗人,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1)上阕写梅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写出了梅怎样的品格?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运用衬托、正面和侧面(直接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写出了梅花孤傲、坚强的高洁品格。
    (2)下阕借梅花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表达了词人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②“伤心故人去后,冷落新诗”表达了词人对林逋的仰慕和追思。③“对孤芳、分付他谁”借林逋去世后无人欣赏梅的孤芳,表达了词人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④“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人知”借梅表达了词人自己坚守高洁品格的情怀。
    七、山水田园诗——水光山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表达对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的喜爱,表现淡泊名利的心境。诗人往往从山水中体验人生的真谛,或借山水来阐释其人生观、世界观。田园诗始于东晋陶渊明,山水诗始于南朝谢灵运,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人物还有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柳宗元等。对接教材:必修上册《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初中《游山西村》(陆游)、小学《过故人庄》(孟浩然)、《山居秋暝》(王维)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山居即事王 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的后四句情景交融。描绘了绿竹青翠、红莲花谢、炊烟四起、人们采菱而归的清新之景,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以及陶醉于自然美景的闲适之情。
    八、题(咏)画抒怀诗——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题画诗,是指画家本人或鉴赏者根据绘画的内容有感而作之诗,是赏画者对绘画内容、思想的评定,对作品格调的艺术总结。狭义的题画诗是指把诗题在画上,是绘画章法的一部分;广义的题画诗,是品评画作之诗(咏画诗)和题于画面之诗的统称。对接教材:小学《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墨梅》(王冕)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杜 甫十日画一水,五日画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迹。壮哉昆仑方壶①图,挂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东,赤岸水与银河通,中有云气随飞龙。
    舟人渔子入浦溆,山木尽亚②洪涛风。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焉得并州③快剪刀,剪取吴淞半江水。【注】 ①方壶:神话中的东海神山。这里泛指高山,并非实指。②亚:同“压”,俯偃低垂。③并州:地名。唐朝时期的河东道,即今山西太原,当地制造的剪刀非常有名,有所谓“并州剪”。相传西晋索靖观赏顾恺之画,倾倒欲绝,不禁赞叹:“恨不带并州快剪刀来,剪松江半幅练纹归去。”
    请赏析本诗最后两句。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诗的最后两句意为:王宰不知从哪里弄来并州锋利的剪刀,把吴淞江水也剪来了一半。这里运用典故,将王宰的画和顾恺之的画并论,一方面赞美了王宰的画逼真传神,另一方面惊叹于昆仑方壶图的巨大艺术感染力,诗句写得含蓄简练,精绝无比。
    九、干谒言志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干谒言志诗是古代文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诗歌,类似于自荐信。古代一些文人为求得进身机会(科举登第、入仕、入幕等),常十分含蓄地写一些诗歌,呈献给达官贵人,展示自己的才华与抱负,以求引荐。对接教材:选择性必修下册《望海潮》(柳永)、初中《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①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②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③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④欲荐谁?【注】 ①楚客:指贾谊。②袍:官袍。③烟霄:喻显赫地位。④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人推荐。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②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了自己年长官微的慨叹。③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以及希望朝中群僚援引之情。
    十、酬和诗——同声相应一唱,同气相求一和酬和诗是诗人间相互应答酬谢所作的诗词,也称为唱和诗。“和”读hè,是唱和,和答,附和的意思。酬和诗要依据原作者的诗词体裁、题材、原韵,或原作者“唱”的思想内容,作诗词和答。唱和之作,内容上要有衔接、呼应,一般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对接教材:初中《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10.(2020·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奉和袭美①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②。因吟郢岸百亩蕙③,欲采商崖④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⑤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 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百亩蕙:《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请简要根据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①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②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
    课时二 把握诗歌思想情感与观点态度——知一类诗,通一首诗[知识导图]
    一、解读诗歌的重要方法——知人论世知人论世是解读诗歌,尤其是把握诗歌思想感情的重要方法。它有两层含义:一是对于诗歌作者,要从诗人的身份、遭遇、品性、文化背景、创作意图和动机出发,理解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二是对中国古代诗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怀做共性梳理,从中把握他们抒发感情的缘由和内涵。
    1.古代诗人的人生理想和人生道路古代诗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儒、道思想是古代诗人的两大主流思想。“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仕途顺畅、建功立业,功成名就。“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代的诗人往往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王维、李白。
    2.古代诗人喜乐、悲愤的缘由
    二、古诗情感分类及答题术语
    任务点一 概括分析思想情感角度一 概括分析思想内容  必修上册《登高》“学习提示”“宋代罗大经曾说‘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一联含有八层意思(《鹤林玉露》)”。这八层意思分别是“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1.请根据第①空,填写下表,体会诗中的思想内容,并总结诗歌写作内容的角度。
    【答案】 ②社会政治 ③人生理想 ④友情 ⑤爱情规律总结:诗歌思想内容创作的五大角度为自然景物、社会政治、人生理想、友情、爱情
    1.(2021·全国甲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和南丰先生①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②,出山犹带骨毛清③。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 ①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②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③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
    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解题提示] 关键词及关键句:①“出山”即由“隐”到“仕”。诗歌前两联描绘先生出山的情景,先写先生的风采,再写出山路上所见;后两联评论先生出山,先写先生向往隐居生活,再写为苍生入仕。根据题干要求,确定答题区间为后两联。②“鸟飞浑自在”,暗示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羡他僧住便平生”,直接表达先生对“隐居山中的僧人”悠然闲适的隐居生活的羡慕。从颈联可以看出,曾巩对隐居生活是充满了向往的。尾联写他为了替天下苍生发声鸣不平,最终还是放弃了隐居生活,决然出山。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②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的生活,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概括分析思想内容“两步骤”。
    角度二 概括分析情感主旨 必修上册《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学习提示”“要在诵读中体会两首诗不同的韵律、节奏和表达技巧,结合诗人的身世领悟诗中的思想感情”——运用多种方法领悟情感。
    2.请找出下列诗句中能够提示诗歌情感的关键词或语句,并据此推断出诗句所要表达的情感。(1)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直接表露情感词“泪”——内心伤感。
    (2)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句为写景诗句——凄清、伤感。(3)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出师一表”,用典——颂扬诸葛亮,自比志向,讽刺朝廷。
    2.(2020·江苏卷)阅读下文宋诗,完成题目。送沈康知常州王安石 作客兰陵①迹已陈,为传谣俗记州民。 沟塍半废田畴薄,厨传②相仍市井贫。常恐劳人轻白屋,忽逢佳士得朱轮。殷勤话此还惆怅,最忆荆溪两岸春。
    【注】 ①兰陵:古地名,诗中代指常州。嘉祐二年(1057年)王安石知常州,嘉祐三年(1058年)诏沈康知常州。②厨传:古代供应过客食宿、车马的处所。诗歌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解题提示] 题目中的“送”表明是送别诗。关键“情语”——“惆怅”“忆”;“劳人”“佳士”都指沈康,“朱轮”是古代王侯显贵所乘的车子,这里指代沈康的到来;“荆溪两岸春”指常州山水;关键句“忽逢佳士得朱轮”,表达了作者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治理者的欣喜之情和对朋友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对常州百姓得到一个优秀父母官的欣喜之情;②对常州治理未能尽如人意的惆怅之情;③对沈康此去政通人和的期许之情;④对常州秀美山水的喜爱之情。
    1.精准审题(1)审答题范围:局部(一句、一联、一片等)/整体。内容越多,层级越大,情感要点越多。(2)审答题要求:概括/分析。情感概括题可根据要点直接概括。情感分析题表述有两种模式:①分析+概括:先分析具体诗句,后概括出情感内涵。②概括+分析:先概括出情感内涵,后分析具体诗句。
    2.规范答题(1)从内容上规范:分层作答,分对象作答(对自己/友人,国家/人生,历史/朝廷,故乡/自然等)。(2)从表达上规范:使用情感术语。格式规范:情感=对(情感对象)+情由/情境+感情基调。
    (3)从类型上规范:①情感变化型,表述为“由……(情感)”到“……(情感)”再到“……(情感)”。②情感矛盾统一型,表述为“既有……(情感),又有……(情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情感有机地统一于诗人的……情绪中”,或者为“表面上看,诗人是在表达……(情感),实质上是在表达……(情感)”。 ③情感丰富型。应多角度、多层面地挖掘情感,做到多点答题。④情感单一型。这类题题干上已经给出某种情感,只要求分析。对于这种“逆向分析”型,只要抓住诗中词语,作多角度分析即可。
    任务点二 分析评价观点态度,概括道理或哲理角度一 分析评价观点态度评价观点态度一方面指评价文本中体现的作者的观点态度,另一方面指评价他人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所持的观点态度。
    3.必修下册《桂枝香·金陵怀古》“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说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反复诵读,说说这种‘意趣’是什么”。
    解读:(1)“清空”是就诗词境界而言,清,清新;空,空旷高远。诗人登临览胜,为我们描绘了一幅金陵之清新旷远的晚秋图景。(2)“意趣”即指“思想情感”。“清空中有意趣”是说这首词境界清新旷远,情感由此生发,情与境并生。对此“画图难足”之清新旷远的美景,诗人另翻新意,指出嗟叹荣辱不过是徒然而已。“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点明全词意趣:记住历史,不应只是感叹历史的兴衰,更应以此为戒,奋起改革,有所作为,才可以避免重蹈覆辙。(3)回过头来看上阕,“归帆去棹残阳里”“酒旗斜矗”这“画图难足”的美景中,隐藏着词人的隐忧,登临故国,思接千载,意趣就在“清空”中逐渐展露。规律总结:解读评价——在文本中找对应。
    3.(2021·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②东林住得无?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莫谩③拘牵雨花社④,青云依旧是前途。
    【注】 ①江州白司马:即白居易。②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③莫谩:不要。④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
    [解题提示] 题干中的“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已提示解答此题的关键,要体会第二句隐含的观点,需联系本诗主旨,分析第二句与全诗的关系。关键词句:诗中体现劝告之意的是“惠远东林住得无”和“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三句。前者借典故用问句,后两句直接表达劝慰之意。只要结合这几句诗,联系主旨,把诗人蕴含其中的意思和观点答出即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②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
    1.观点要明确,体悟要深入分析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一定要由表及里,透过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等外在的形式,结合标题、注释、意象等信息,深入体悟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这是分析评价的前提条件。
    2.分析要细致,延伸要具体(1)要紧扣原诗的内容分析。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必须引用原诗中的相关词句来具体分析,千万不要脱离原诗泛泛而谈。(2)要注意点面结合。既要有面上的整体把握,也要有点上的细致解剖,避免架空分析。(3)注意把评价观点态度和分析表达技巧结合起来,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回答,既要分析表达了什么,也要分析是怎样表达的。
    3.归纳要全面,概括要完整概括分析时要注意完整性、全面性,诗词中作者的观点态度所包含的几个方面都要概括出来,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错误。4.评价要准确,分寸要把握评价要准确、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要避免先入为主,用固有的认知代替对具体诗歌的解读;二要避免没有分寸,用不正确的历史观去分析评价。
    角度二 概括道理或哲理 4.选择性必修上册《春江花月夜》“感受诗人以月为核心意象营造出的空灵曼妙的意境,体会其中寄寓的情怀和哲思”——人对美景的赏鉴和美景对人的情思的启发,自然的恒久与个体生命的短暂,游子的离情别绪和亲人的相思之苦。规律总结:深挖意象、意境及事件背后隐含的为人处世的道理或哲理。
    4.(2022·新高考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①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 ①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解题提示] 题干已经明确答题范围——词中;答题方向——做人的道理。关键是读懂诗歌:
    上阕写途中所见所闻,起写春色无边,点明时令,次写人们以极大的热情涌向南山觅春;下阕紧承上阕,继写沿途所见,并在结尾表达了自己的美好心愿,揭出词意。此词情由景出,论随情至。词的末三句“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是词人就此情此景所抒发的感想,“此意”即前面的两句话“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由此确定此为答题区间。“翁前子后孙扶掖”,告诉我们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商行贾坐农耕织”描绘出各行各业各司其职的景象。词人由人们的祈求而联想到各种自食其力的人所从事的争取丰收、幸福的实践活动。在词的最后提出希望,如果人们都懂得家庭和睦、工作各司其职的道理,那就“日日是人日”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翁前子后孙扶掖”,认为家庭中应存在亲厚和睦、谐乐融洽的伦理关系;②“商行贾坐农耕织”,指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应各守本分,各司其职。

    相关课件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三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三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间接抒情,任务点三表现手法,任务点四结构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二鉴赏诗歌形象课件:

    这是一份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板块二古代诗歌鉴赏复习任务二鉴赏诗歌形象课件,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导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

    这是一份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复习任务群3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4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课件,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山水田园诗,即景事抒怀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