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课件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三)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苏科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重点实验综合练(三)探究光的折射特点课件,共20页。
重点实验综合全练(三)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1.(新考法·分析论证)(2022山东枣庄中考)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 的作用。(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写出一条即可)。显示光路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小于45°解析 (1)利用光在光具盘表面的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同时能直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20.7°,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所以当入射角等于35°时,20.7°<β<30°。(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且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2.(新考向·创新实验)(2024江苏南京鼓楼期末)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1)图甲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漫(2)小明把光屏F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F上看不到折射光线,此时,折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明将光屏沿PQ剪开,将光屏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光屏右侧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下部在(3)小明多次实验得出表中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将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度。(5)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增大0寻找普遍规律解析 (1)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2)把光屏F绕ON向后折,折射光线仍然存在,此时呈现折射光线的光屏F和呈现入射光线的光屏E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线。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折射光线的位置,将光屏沿PQ剪开,将光屏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光屏右侧的下部仍和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由15°增大到60°,折射角由11°增大到44°,由此可知,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5)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3.(新考法·分析论证)(2024江苏南京玄武期末)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1)光与水面成45°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若入射光束A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水中的折射角将变 。(2)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杯中继续注水,杯底的光斑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且水位上升的速度比光斑移动的速度 。大左快(3)如图乙所示,站在清澈的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泳池里人的腿“变短”,能描述此现象的光路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②解析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若AO绕O点逆时针转动,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变大,则折射角也会变大。(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继续往杯中加水,入射点左移,但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不变,故可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左移动;由于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靠法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杯底部光斑运动的距离小于水位上升的距离,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h>l,故水位上升的速度比光斑移动的速度快。(3)人的腿反射的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进入岸上人的眼睛,岸上的人逆着折射光看去,会看到站在游泳池里人的腿“变短”。4.(新考向·创新实验)(2023江苏射阳外国语学校期中)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某学习小组选用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a和b、刻度尺等器材,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灯泡a,将小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称为物距u,将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称为像距v。甲(1)实验过程如下:①把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此时在水面上方看到水下的小灯泡a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②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上下调整其位置,使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小灯泡a的像 。③用刻度尺测量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2)实验中用小灯泡 (选填“b”或“b的像”)替代了小灯泡a的像。虚b的像重合(3)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A.是虚像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小灯泡a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小灯泡a的 (选填“物距”或“像距”)。C物距(5)某小组实验时,测得小灯泡a的u和v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①根据表格数据,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画出v-u的关系图像。乙如图所示②根据图像我们知道v和u的定性关系是v与u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看起来水深0.6 m 的水坑,其实际深度是 m,因此看起来不深的水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正比0.8解析 (1)①把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此时在水面上方看到水下的小灯泡a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②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上下调整其位置,使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小灯泡a的像重合。(2)该实验中,小灯泡b由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刚好与小灯泡a由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重合,测出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就间接测量了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这里用小灯泡b的像替代了小灯泡a的像。(3)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4)小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为小灯泡a的物距u。(5)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连线作出v-u的关系图像,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所以v与u成正比。看起来水深0.6 m的水坑, = ,解得其实际深度h=0.8 m,因此看起来不深的水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
重点实验综合全练(三) 探究光的折射特点1.(新考法·分析论证)(2022山东枣庄中考)如图,是某同学利用光具盘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的光路,经过多次实验并记录了如下数据: (1)实验中,光具盘除了能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大小外,还具有 的作用。(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能得出的结论有: (写出一条即可)。显示光路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斜射(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还可以判断:当光以35°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入玻璃中时,其折射角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30°。(4)当光以30°的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中时,其折射角是 。小于45°解析 (1)利用光在光具盘表面的漫反射可以显示光路,同时能直接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2)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3)由表格数据可知,当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随着入射角的增大,折射角也增大,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20.7°,当入射角等于45°时,折射角为30°,所以当入射角等于35°时,20.7°<β<30°。(4)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当光由玻璃斜射入空气中,且当入射角等于30°时,折射角为45°。2.(新考向·创新实验)(2024江苏南京鼓楼期末)小明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光的折射特点”。 (1)图甲中一束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此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 反射。漫(2)小明把光屏F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光屏F上看不到折射光线,此时,折射光线 (选填“存在”或“不存在”)。为了进一步研究,小明将光屏沿PQ剪开,将光屏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光屏右侧的 (选填“上部”或“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存在下部在(3)小明多次实验得出表中数据,根据数据可知:若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将 。(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 度。(5)小明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增大0寻找普遍规律解析 (1)各个方向的同学都能观察到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的折射现象,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2)把光屏F绕ON向后折,折射光线仍然存在,此时呈现折射光线的光屏F和呈现入射光线的光屏E不在同一平面内,所以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线。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折射光线的位置,将光屏沿PQ剪开,将光屏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光屏右侧的下部仍和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下部会看到折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3)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由15°增大到60°,折射角由11°增大到44°,由此可知,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且折射角小于入射角。(4)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角等于0°,折射角等于0°。(5)实验中多次测量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得到普遍规律。3.(新考法·分析论证)(2024江苏南京玄武期末)如图甲所示,在“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中:(1)光与水面成45°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若入射光束AO沿逆时针方向转动一定的角度,水中的折射角将变 。(2)保持入射光线不变,向杯中继续注水,杯底的光斑将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且水位上升的速度比光斑移动的速度 。大左快(3)如图乙所示,站在清澈的游泳池里,在岸上的人会发现泳池里人的腿“变短”,能描述此现象的光路是图丙中的 (填序号)。 ②解析 (1)让光束沿AO射入杯中时,光束进入水中后折射光线会向法线方向偏折,此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若AO绕O点逆时针转动,入射光线与法线之间的夹角变大,则折射角也会变大。(2)当一束光射入杯中时,会在杯底形成光斑,保持入射光束的方向不变,继续往杯中加水,入射点左移,但入射角和折射角均不变,故可观察到杯底的光斑向左移动;由于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靠法线,所以在相同时间内水杯底部光斑运动的距离小于水位上升的距离,如图所示,由数学知识可知,h>l,故水位上升的速度比光斑移动的速度快。(3)人的腿反射的光射到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进入岸上人的眼睛,岸上的人逆着折射光看去,会看到站在游泳池里人的腿“变短”。4.(新考向·创新实验)(2023江苏射阳外国语学校期中)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从水面上方看水中的物体变浅了,为了确定水中物体所成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某学习小组选用了两个相同的小灯泡a和b、刻度尺等器材,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灯泡a,将小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称为物距u,将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称为像距v。甲(1)实验过程如下:①把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此时在水面上方看到水下的小灯泡a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选填“虚”或“实”)像。②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上下调整其位置,使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小灯泡a的像 。③用刻度尺测量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2)实验中用小灯泡 (选填“b”或“b的像”)替代了小灯泡a的像。虚b的像重合(3)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依据是平面镜所成的像 。A.是虚像B.和物体大小相等C.和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4)测量时,如果直接将刻度尺竖直插入水中,使小灯泡a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齐,则刻度尺在水面处的示数表示小灯泡a的 (选填“物距”或“像距”)。C物距(5)某小组实验时,测得小灯泡a的u和v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①根据表格数据,请在图乙坐标系中描点画出v-u的关系图像。乙如图所示②根据图像我们知道v和u的定性关系是v与u成 (选填“正比”或“反比”),根据上面的实验结果,看起来水深0.6 m 的水坑,其实际深度是 m,因此看起来不深的水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正比0.8解析 (1)①把小灯泡a放在水中某处,此时在水面上方看到水下的小灯泡a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②将另一个相同的小灯泡b放在水面上方,上下调整其位置,使它在水中所成的像与小灯泡a的像重合。(2)该实验中,小灯泡b由光的反射所成的虚像刚好与小灯泡a由光的折射所成的虚像重合,测出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就间接测量了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这里用小灯泡b的像替代了小灯泡a的像。(3)平面镜成像中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所以小灯泡a的像到水面的距离与小灯泡b到水面的距离一定相等。(4)小灯泡a到水面的距离为小灯泡a的物距u。(5)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坐标系中通过描点、连线作出v-u的关系图像,图像为一条倾斜直线,所以v与u成正比。看起来水深0.6 m的水坑, = ,解得其实际深度h=0.8 m,因此看起来不深的水不能贸然下去,以免发生危险。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