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海陆的变迁导学案,共7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课前知识梳理,课后巩固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点1 沧海桑田
1.海陆变迁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主要原因):[1]________和[2]________。
(2)人为原因(次要原因):[3]________(例如填海造陆)等
2.海陆变迁的证据
知识点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知识点3 板块的运动
20世纪60年代,在大陆漂移说的基础上,科学家提出了[1]________板块构造学说。
1.板块构造学生的主要内容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划分为[2]________大板块。六大板块分别是[3]________板块、非洲板块、[4]________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以大洲命名的板块有四个,以大洋命名的板块有两个。
(2)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5]________的地带,地壳比较[6]________。
2.板块运动形式及产生的影响
(1)张裂运动:常常形成[7]________或[8]________。
(2)碰撞运动:在陆地常常形成[9]________,世界上许多高大和绵长的山脉,主要分布在板块碰撞挤压地带,例如,[10]________山脉、[11]________山脉等。
(3)两大火山、地震带: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也集中分布在地壳比较活跃的板块交界地带。例如,[12]________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二、课后巩固练
2020年5月27日凌晨,中国测量登山队成功完成珠穆朗玛峰高度测量,这是时隔15年,我国再次重返珠峰之巅测高。完成下面小题。
1.中国科学家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大量海洋生物化石,证明这里以前是( )
A.沙漠B.森林C.海洋D.农田
2.国家测绘局研究结果表明,珠穆朗玛峰正以平均每年1.8厘米的速度在上升。对这一地理现象的合理解释是( )
A.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B.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
C.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
在地球内力的驱动下,印度古陆漂洋过海,经历了地质历史上漫长的漂泊,终于到达现今位置。下图示意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不同时期的经纬度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印度古陆在漂移过程中,其主体( )
A.最初位于南半球热带B.从南温带漂移至北寒带
C.漂移的速度越来越快D.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
4.2亿年以来,印度古陆( )
A.呈逆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B.呈逆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C.呈顺时针旋转并向东北方向运动D.呈顺时针旋转并向西南方向运动
海洋和陆地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附近就经历了海陆的变迁。阅读地中海及其周边地区示意图和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升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读图分析维苏威火山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
C.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拉伸形成的
D.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6.读图可知,公元79年至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柱的运动方向为( )
A.上升B.下降C.先上升后下降D.先下降后上升
答案以及解析
一、课前知识梳理
知识点1 沧海桑田
[1]地壳运动;[2]海平面升降;[3]人类活动;[4]地面隆起;[5]围海造陆;
知识点2 从世界地图上得到的启示
[1]魏格纳;[2]七大洲;[3]四大洋;[4]轮廓线;
知识点3 板块的运动
[1]板块构造学说;[2]六;[3]亚欧;[4]印度洋;[5]交界;[6]活跃;[7]裂谷;[8]海洋;[9]山脉;[10]阿尔卑斯—喜马拉雅;[11]安第斯;[12]环太平洋;
二、课后巩固练
1.答案:C
解析:海洋生物生活在海洋当中,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不能说明未来是海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答案:D
解析:结合图例和图中板块名称可看出,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最初位置位于赤道以南为南半球,大部分位于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A错误;最初位置为南温带,现在位置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的热带,一部分位于北温带,没有到北寒带,B错误;由图可知漂移速度在8千万年前至4千万年前速度相等,C错误;印度古陆现今已与亚欧大陆相连,位于亚欧大陆南部,D正确,故选D。
4.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印度古陆2亿年前位于赤道以南的南半球,现在的位置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向北移动,印度古陆2亿年前经度位于30°E到70°E之间,现在经度大致位于60°E到90°E之间,向东移动,印度古陆移动方向向东北移动;由轮廓2亿年前岛屿位置大致正西方,到现在的大致正南方可知呈逆时针旋转,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答案:A
解析:由图可知,维苏威火山地处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交界处,且这两个板块在碰撞挤压,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等活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公元79年至18世纪那不勒斯海岸大理石柱的运动方向是先下降后上升,D正确,A、B、C错误。故选D。海陆变迁
实例
证据
原因
海洋→陆地
喜马拉雅山脉
岩石中有古海洋化石
[4]________地面隆起
荷兰[5]________围海造陆
荷兰的国土面积在扩大
人类活动
陆地→海洋
我国东部海域海底
海底有古河道和古森林遗迹
地面下沉,海平面上升
提出者
德国科学家[1]________
基本内容
两亿年前,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现在的[2]________、[3]________的分布状况
科学依据
①非洲西岸与南美洲东岸[4]________轮廓线十分相似
②南美洲和非洲两块大陆同时代的古老地层相似
③南美洲和非洲两块大陆上的生物和古生物化石相近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时间设置,重点难点【时间设置,导学过程,菜单作业 【时间设置,学而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同步导学案】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3语言和宗教 导学案(含答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案,探究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优秀导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要点归纳,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