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核心素养】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整套
科学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2.昼夜交替现象优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型
实验探究课
课时
1
学情分析
昼夜交替现象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但是学生熟悉的是现象的特征,对现象的 成因却比较模糊,有过探究经历的学生就更少了。学生对于“地球自转”这个关键因素常常 表现出不理解或不确定。当然,也有部分学生会提及地球自转,但他们并不能合理解释昼夜 交替现象的成因。如果同时考虑地球的公转,部分学生甚至会改变原有的解释或给出更多
的假设。还有的学生会把月球与地球的关系作为昼夜交替现象的成因。
核心素养 目标
科学观念
*通过昼夜交替模拟实验,知道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解释可以有多种。
科学思维
*运用比较的方法,能区别昼夜交替现象成因的假设中地球和太阳的相对运动关系。
*能用批判性思维大胆质疑,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探究实践
*能根据已有知识,用口述、画图等方式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提出有依据的假设。
*能基于假设,制订可行的探究方案,并通过模拟实验对假设进行验证。
态度责任
*对昼夜交替现象成因感兴趣,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模拟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了解他人的假设。
难点
在认真聆听其他小组汇报后,思考并归纳出各种假设的本质区别是地球运动状 态不同。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班级记录表、彩色笔(记录学生假设)、学生实验材料一套、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手电筒、上节课做的地球模型、学生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一、聚焦 (3分钟)
1.用课件展示学校白天和黑夜交替的动态图,提问:这是什么 现象?
2.学生基本了解昼夜交替现象后,聚焦:昼夜交替现象是如何产 生的呢?(板书课题)
让学生直观观察熟悉的 场景,引发思考。
二、探索 (20分钟)
活动一:独立思考,形成我们的假设。
1.学生提出假设后不需要学生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记录 即可。
2.引导学生画图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展示1位学生的记录,全班 讨论出记录方案。
3.各组学生交流讨论各自的观点,此环节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 很难被说服。
【教学反思】
在假说的画图环节,提前示范了如何画,学生在掌握了画法后整个过程都画得比较清晰。对于运动过 程中是顺时针转动还是逆时针转动,学生比较混乱,在这里可以设下伏笔,让学生自己查阅相关资料,为后 面的课程作铺垫。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二、探索
4.教师及时提出:既然大家各说各有理,那么我们可以如何证明 自己的观点呢?
活动二:做模拟实验,初步检验我们的假设是否成立。
1.各组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构思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 假设。
2.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画出的示意图和构思的实验方法,做模拟 实验,解释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
3.实验结束后,各小组组内交流分析:原来的假设成立吗?观察 到的什么现象可以判断出现了昼夜交替现象呢?
自己提出假设,自己再独
立完成实验验证自己的 假设,这对学生来说是一 项挑战,也增加了对未知 的探索兴趣。
三、研讨 (10分钟)
1.通过模拟实验能证明我们的假设吗?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判断 地球模型上出现昼夜交替现象的?
各组完成实验后,分小组展示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2.展示结束后,各小组对比昼夜交替现象的假设,并分析有什么 不同。
各组的模拟实验验证了各自的假设后,互相是很难被说服的, 都认为各自有道理,教师注意中间协调。
3.各小组的分析都有自己的道理和实验结果支撑,但是地球的 运动状态只有一种,如何进一步确认哪一种假设是正确的呢?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总结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关键在于确定 地球与太阳的运动关系,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学习。
学生各自为自己的假设 和实验分析论证,体现科
学研究的严谨性。同时 也因为最后没有定论,从 而引出下节课继续研究, 让学生保持好奇、探究的 心态。
板书设计
昼夜交替现象
我的假说
是否产生昼夜交替(是“ √ ”,否“×”)
1 日 地
2 日 地
3 日 地
4 日
5
(根据学生提出的假说逐步罗列)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5.电磁铁公开课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研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3.电和磁公开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和,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六年级上册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精品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聚焦,探索和,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