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设计
展开课 题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授课PPT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概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2.能说出腔肠动物、扁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腔肠动物与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难点:部分扁形动物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图片、狮子捕食图片和海葵图片。
由于各种各样的动物和千姿百态的植物的存在,让我们的生物圈生机勃勃。
【提出问题】动物和植物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为什么说海葵是植物而不是动物?它属于哪一类动物呢?
新课讲解——腔肠动物
1.出示几种常见的腔肠动物图片:水母、海蜇、水媳;引导学生明确腔肠动物的生活环境。
【归纳总结】水螅多生活在水流缓慢、水草繁茂的清洁淡水中,长约1厘米,身体几乎透明,一端常附着在水草等物体上,另一端有口,口周围有5~12条柔软细长的触手,用于探寻和捕获猎物。
2.出示水蝮的纵切面示意图,指导学生掌握水蝮的形态结构特点。
【播放视频】水蝎捕食水蚤。
【提出问题】
(1)水螅的身体能分出背面和腹面,左侧和右侧吗?
(2)这样的体形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3)水螅怎样捕食水蚤?
(4)推测它如何将水蚤消化?
【归纳总结】通过观察,总结水螅的形态结构特点。思考并回答问题上述问题。
(1)不能。水螅的身体只能分出上下,分不出前后、左右和背腹。
(2)便于它感知周围环境中各个方向的刺激,从各个方向捕获猎物、进行防御。
(3)水螅通过柔软细长的触手来捕获猎物。
(4)吃进去的水蚤就在消化腔内被内胚层细胞消化,消化腔与口相通,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从口排出。
3.以水蝗为例,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等方面归纳腔肠动物的主要特点。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让学生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新课讲解——扁形动物
1.出示图片认识扁形动物的代表动物:涡虫、日本血吸虫。
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认识涡虫的生活环境与外部形态。
【提出问题】涡虫的体形是怎样的?这样的形体结构与捕食有什么关系?
3.出示华枝睾吸虫图片,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提出问题】
(1)它的消化器官有什么特点?
(2)它的生殖器官有什么特点?
(3)它是怎样感染人体的?
4.出示日本血吸虫感染人的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预防血吸虫病的措施。
5.师生共同总结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课堂小结
【归纳总结】出示表格,引导学生比较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特征异同点。
板书设计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水螅(淡水)、海葵、海蜇、水母、珊瑚虫(海水)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3.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扁形动物
1.代表动物:涡虫、华枝睾吸虫、绦虫、血吸虫
2.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左右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营寄生生活的扁形动物消化器官简单,生殖器官特别发达
4.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反思
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共2页。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健康地生活第一章 传染病和免疫第二节 免疫与计划免疫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