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第5单元第1章第7节 哺乳动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6017251/0-1722239778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初中生物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展示图片,归纳总结,播放视频,图片展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哺乳动物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授课PPT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概述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哺乳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理解哺乳类形态结构特征的进步性表现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哺乳类的主要特征;哺乳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难点:认识哺乳类适于陆地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导入新课
1.指导学生翻开课本第23页
【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鸟类,鸟类有哪些特征?
【过渡】鸟类是恒温动物,那我们这节课一起来学习另一种恒温动物——哺乳动物。
新课讲解——哺乳动物
1.哺乳动物的特征一:胎生、哺乳。
【提出问题】哺乳动物用乳汁哺育幼崽。动物一般在出生后,就会吮吸乳汁。与其他抚育后代的方式相比,哺乳有什么优越性?
【展示图片】小狗喂奶。列出胎生、哺乳的几个要点,对其进行简单解释。
【回顾】前面所学类群的生殖方式及父母对后代的抚养现象。
(1)鱼是卵生,大都是体外受精.
(2)两栖动物是体外受精,其受精离不开水,产出的卵有很多,这些卵靠从卵细胞获得的营养物质发育成蝌蚪,然后变态发育长大。
(3)爬行动物体内受精、陆地产卵,卵外有卵壳,并且产出后其父母就不管了。
(4)鸟类也是卵生,但会有父母会对其进行孵化,但也还是容易受环境影响。
【归纳总结】哺乳动物是胎生,胎儿在雌性体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发育成熟从母体产出,减少外界不良环境的干扰,并且母体会分泌乳汁,给胎儿有充足的营养发育长大,是很为完善的一种生殖方式,能够大大提高后代的成活率。
2.哺乳动物的特征二:大多体表被毛。
【回顾】前面所学类群的体表特点:腔肠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的体表特征,进而过渡到哺乳动物的体表特征;列举体毛退化的鲸鱼。
【提出问题】水牛和耗牛体表的毛有何差别?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吗?——引出体毛的作用:保温。
3.哺乳动物的特征三:牙齿有门齿、犬齿和臼齿的分化。
阅读教材P38“观察与思考”,观察兔子和狼的牙齿,分析兔子、狼的生活习性与其牙齿的特点,讲解各种牙齿(门齿、犬齿和臼齿)的作用、牙齿分化的作用。
【归纳总结】牙齿的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
4.【播放视频】对家兔给予一定刺激,观察家兔的反应。
【归纳总结】具有高度发达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作出反应)。
5.简单介绍几种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野马、非洲象、猎豹、北极熊、猕猴、河马、袋鼠、鲸、海豚。总结哺乳动物的基本特征。
6.【图片展示】吃的猪肉、羊肉、牛肉等都来自哺乳动物;各种各样的宠物猫、宠物狗都属于哺乳动物;警犬、导盲犬等帮助人们破案和照顾盲人生活等。分有利与有害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哺乳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归纳总结】
(1)有利——提供动物蛋白、科研、药用、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宠物、观赏、协助人们生活和工作。
(2)有害——鼠疫、鼠害等。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回顾哺乳动物的特征。
板书设计
第七节 哺乳动物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外部形态,内部结构,消化,生殖与发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七节 哺乳动物教案,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