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解析版),共22页。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30分)
1. 下列遗传现象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
A. 对某株高茎豌豆进行测交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
B. 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白化病的儿子
C. 某香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既有长形又有圆形
D. 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均表现为粉红花
【答案】B
【分析】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作性状分离。也就是说只有亲本表型一致,子代出现不同性状时可称为性状分离。
【详解】A、对某株高茎豌豆进行测交时,子代既有高茎又有矮茎(亲本2种表现,子代也2种表现),不属于性状分离,A错误;
B、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正常的女儿和白化病的儿子,亲代一种表型,子代出现不同表型,属于性状分离,B正确;
C、某香豌豆植株产生的花粉既有长形又有圆形,不是子代性状,不属于性状分离,C错误;
D、纯合红花和纯合白花的植物杂交,所得F1的花色均表现为粉红花(后代只有一种表型),属于不完全显性,不属于性状分离,D错误。
故选B。
2. 某种两性花植物的花朵有紫花和白花两种颜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紫花对白花为完全显性,现将纯合紫花与纯合白花植株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F1产生的含A的花粉和a的卵细胞数量比为1:1
B. 若F2有120棵植株,则有90棵开紫花,30棵开白花
C. F2既开紫花又开白花由于F1产生后代时发生了基因重组
D. 若让F2的紫花植株自交,后代开紫花的概率为5/6
【答案】D
【分析】 分离定律的内容: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成对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详解】A、某种两性花植物的花朵有紫花和白花两种颜色,由等位基因A/a控制,紫花对白花为完全显性,则亲本纯合紫花基因型为AA,白花基因型为aa,子一代基因型为Aa,Aa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但雄配子的数量一般会多于雌配子的数量,因此F1产生的含A的花粉和a的卵细胞数量比不是1∶1,A错误;
B、子一代基因型为Aa,自交产生的子二代AA∶Aa∶aa=1∶2∶1,若F2有120棵植株,则理论上有3/4×120=90棵开紫花,1/4×120=30棵开白花,但由于子二代数量较少,因此子二代开紫花的不一定是90棵,开白花的也不一定是30棵,B错误;
C、F2既开紫花又开白花是由于F1产生配子时A和a进行了分离,受精时含有A和a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使子二代出现了性状分离,C错误;
D、子二代开紫花的植株AA∶Aa=1∶2,自交后代开白花的概率为2/3×1/4=1/6,故后代开紫花的概率为5/6,D正确。
故选D。
3. “假说演绎法”是生物学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下列给出的事例中,演绎推理过程正确的是( )
A. 如果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那么杂合子测交会出现1:1的结果
B. 如果某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那么该对等位基因是控制性别的基因
C. 如果DNA是遗传物质,那么蛋白质不能由亲本传递给后代
D. 如果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那么基因的数目和染色体的数目相等
【答案】A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详解】A、如果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分离定律,设相关基因是A/a,那么杂合子Aa测交子代是Aa∶aa=1∶1,会出现1∶1的结果,A正确;
B、如果某对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那么该对等位基因不一定是控制性别的基因,如果蝇的红眼和白眼,B错误;
C、如果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那么蛋白质可能通过转录和翻译过程由亲本传递给后代,C错误;
D、如果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那么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有多个基因,而一条染色体有1或2个核DNA,故基因的数目和染色体的数目不相等,D错误。
故选A。
4.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其中子叶颜色由Y/y控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 F2黄色圆粒豌豆中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4
B. F2绿色豌豆中圆粒与皱粒的比例为3:1
C. F2中黄色圆粒纯合子占的比例为1/16
D. F2绿色圆粒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yR:yr=2:1
【答案】A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F2黄色圆粒豌豆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YyRR:YyRr=1:2:2:4,即F2黄色圆粒豌豆中双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4/9,A错误;
B、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F2绿色圆粒(1yyRR、2yyRr)与绿色皱粒(1yyrr)比例为3:1,B正确;
C、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F2中黄色圆粒纯合子(YYRR)占的比例为1/4×1/4=1/16,C正确;
D、F2绿色圆粒的基因型及比例为yyRR:yyRr=1:2,故产生的配子的比例为yR:yr=2:1,D正确。
故选A。
5. 某植物的花色有白色、紫色和蓝色三种类型,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现用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蓝花植株作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理论上推测,F2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花:蓝花=10:3:3
B. 用F1进行测交,推测后代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花:蓝花=2:1:1
C. 从F2中任选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交配,后代的表型有1种或3种
D. F1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答案】C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详解】A、题意分析,A、a和B、b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根据表格可知,纯合紫花的基因型是AAbb,纯合蓝花的基因型是aaBB,杂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AaBb,由于2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理论上推测,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A_B_、aabb为白花,A_bb为紫花,aaB_为蓝花,所以F2的表型及比例为白花∶紫花∶蓝花=10∶3∶3,A正确;
B、让F1进行测交,即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基因型为aabb个体杂交,子代基因型有四种,分别为1AaBb(白花)、1aaBb(蓝花)、1Aabb(紫花)、1aabb(白花),测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蓝花∶白花∶紫花=1∶2∶1,B正确;
C、F2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aabb,任选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交配,AABB与aabb杂交后代为AaBb,为白花,AaBb与aabb杂交会有白花、紫花和蓝花三种表型,AABb与aabb杂交后代AaBb为白花,Aabb为紫花,AaBB与aabb杂交后代AaBb为白花,aaBb为蓝花,因此从F2中任选两株白花植株相互交配,后代的表型有1种、2种或3种,C错误;
D、F1的基因型为AaBb,由于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F1个体自交产生F2的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D正确。
故选C。
6. 下列关于四分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有在减数分裂I前期可以观察到四分体
B. 人类造血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最多可观察到23个四分体
C. 减数第一次分裂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内四分体个数也减半
D. 存在四分体的细胞中,必然存在染色单体
【答案】D
【分析】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作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由于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因此,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
【详解】A、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配对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含有4条染色单体,称为一个四分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也可以观察到四分体,A错误;
B、四分体出现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人类造血干细胞进行有丝分裂,观察不到四分体,B错误;
C、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子细胞内没有四分体,C错误;
D、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存在四分体的细胞中,必然存在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D。
7. 下图所示一些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和丙的细胞中均含有4个DNA
B. 甲、乙、丙均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
C. 甲和丙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 图丙M和m基因的出现一定是交叉互换造成的
【答案】C
【分析】据图分析,甲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丙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详解】A、甲和丙细胞内含有4条染色体,含有4条核DNA,由于细胞质中也存在DNA,故甲和丙的细胞中DNA数大于4,A错误;
BC、甲和丙细胞内不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图像,B错误;C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图丙细胞所在个体的基因型,因此不能判断图丙M和m基因的出现一定是交叉互换造成的,也可能是基因突变形成的,D错误。
故选C。
8. 周末双休,男生小明把生物学《必修2》课本带回家,利用课文“红绿色盲检查图”给全家做了个检测,发现自己色觉正常,妈妈也正常,弟弟和爸爸均色盲,奶奶色觉正常,爷爷也是色盲,外婆外公舅舅姨妈色觉均正常。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小明弟弟色盲基因来源于其奶奶
B. 若小明的父母又生一女儿,该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生出正常男孩的概率是3/8
C. 小明的女儿不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
D. 弟弟每天服用适量维生素A,几年后色觉可恢复正常
【答案】C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A、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男性的X染色体来自其母亲,故小明弟弟色盲基因来源于其母亲,由于外公色觉正常,不含色盲基因,故母亲的色盲基因来自小明的外祖母,即小明弟弟色盲基因来源于其外祖母,A错误;
B、设色盲基因为b,小明弟弟和爸爸色盲,故小明妈妈基因型为XBXb,小明爸爸基因型为XbY,若小明的父母又生一女儿,该女儿基因型为XBXb或XbXb,每种基因型的概率为1/2,该女儿与正常男子(XBY)结婚,生出正常男孩(XBY)的概率是1/2×1/4=1/8,B错误;
C、小明色觉正常,基因型为XBY,其X染色体一定会传给女儿,因此小明的女儿(XBX-)不可能是红绿色盲患者,C正确;
D、红绿色盲属于伴X隐性遗传,不能通过补充维生素A让视觉正常,D错误。
故选C。
9. 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
①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碱基序列中
②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部分原核生物和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③烟草叶肉细胞含碱基5种,核苷酸8种,五碳糖2种
④格里菲思、艾弗里、赫尔希和蔡斯的实验共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⑤在艾弗里将S型肺炎链球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肺炎链球菌活菌混合培养后得到S型活菌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基因重组
⑥染色体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
⑦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转录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
A. 2项B. 3项C. 4项D. 5项
【答案】C
【分析】真核生物、原核生物和DNA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DNA,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碱基序列中。
【详解】①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碱基序列中,①正确;
②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错误;
③烟草叶肉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碱基5种,核苷酸8种,五碳糖2种,③正确;
④格里菲思的实验没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④错误;
⑤在艾弗里将S型肺炎链球菌的细胞提取物与R型肺炎链球菌活菌混合培养后得到S型活菌的实验原理是基因重组,实验设计基因重组,⑤正确;
⑥染色体DNA分子中含有多个基因,故一条单链可以转录出不同的RNA分子,⑥正确;
⑦果蝇体细胞中核DNA分子通过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子代,⑦错误。①③⑤⑥正确,②④⑦错误。正确的有4项,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0. 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含有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使其分裂3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DNA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由2条姐妹染色单体构成
B. 所有子代大肠杆菌都含有15N
C. 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1/4
D. 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3/4
【答案】C
【分析】一个双链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的子代DNA分子数为2n个。根据DNA分子半保留复制特点,不管亲代DNA分子复制几次,子代DNA分子中含有亲代DNA单链的DNA分子数都只有两个,占子代DNA总数的2/2n。
【详解】A、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染色体,A错误;
B、所有子代大肠杆菌都含有14N,只有2个子代大肠杆菌含有15N,B错误;
C、含有15N的大肠杆菌占全部大肠杆菌的比例为2/23=1/4,C正确;
D、子代共有DNA为8个,全都含有14N,则含有14N的DNA分子占全部DNA分子的比例为1,D错误。
故选C。
11. DNA甲基化是指DNA中的某些碱基被添加甲基基团,此种变化可影响基因的表达,如图所示。研究发现小鼠体内一对等位基因A和a(完全显性)在卵子中均发生甲基化,传给子代后仍不能表达;但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甲基化修饰后基因蕴藏的遗传信息不变,但表型可能发生变化并遗传给下一代
B. 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翻译过程中与核糖体的结合进而影响基因的表达
C. 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
D. 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
【答案】B
【分析】甲基化只是在DNA的碱基上做甲基化修饰,既没有改变DNA的碱基序列,也没有改变(被甲基化)碱基的碱基配对规则,甲基化可能阻止了RNA聚合酶与基因的结合,从而影响了该基因的转录过程。
【详解】A、DNA甲基化后,DNA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但表型会发生可遗传变化,A正确;
B、启动子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对其的识别,影响基因的转录,B错误;
C、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所以雄鼠体内可能存在相应的去甲基化机制,C正确;
D、由于A和a基因位于卵子时均发生甲基化,且在子代不能表达;但A和a基因在精子中都是非甲基化的,传给子代后都能正常表达,所以基因型为Aa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性状分离比约为1:1,D正确。
故选B。
12. 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突变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若发生在体细胞中,则不能遗传给后代
B. 抑癌基因一旦突变或过量表达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过强,就可能引起细胞癌变
C. 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
D. 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答案】D
【分析】基因一般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
【详解】A、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配子中,一般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而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能遗传,但对于植物来说可以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A错误;
B、抑癌基因表达的蛋白质能抑制细胞的生长和增殖,或者促进细胞凋亡,一旦突变而导致相应蛋白质活性减弱或失去活性,可能引起细胞癌变,B错误;
C、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C错误;
D、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细胞内不同的DNA分子上,以及同一个DNA分子的不同部位,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D正确。
故选D。
13. 果蝇的点状染色体(IV号染色体)多一条(三体)的情况下可以存活并繁殖,三体果蝇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都可以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开分别到达细胞两极,没有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果蝇正常眼和无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IV号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E、e控制。现将基因型为EEe的IV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ee)杂交,得到子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果蝇的IV号染色体三体和单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
B. 果蝇的IV号染色体三体所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 理论上题中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5:1
D. 子代正常眼中IV号染色体为三体的果蝇占的比例为2/5
【答案】D
【分析】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
【详解】A、果蝇的IV号染色体三体和单体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可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A正确;
B、果蝇的IV号染色体三体比正常个体多一条IV号染色体,所发生的变异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B正确;
C、由于三体果蝇减数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任意两条都可以配对,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开分别到达细胞两极,没有配对的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故EEe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EE∶Ee∶E∶e=1∶2∶2∶1,而ee只产生一种配子e,故基因型为EEe的IV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ee)杂交,子代ee占1/6,表现为无眼,其它均为有眼,即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正常眼∶无眼=5∶1,C正确;
D、EEe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EE∶Ee∶E∶e=1∶2∶2∶1,基因型为EEe的IV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与无眼果蝇(ee)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EEe∶Eee∶Ee∶ee=1∶2∶2∶1,正常眼中IV号染色体为三体的果蝇占的比例为3/5,D错误。
故选D。
14. PTC(苯硫脲)是一种具有苦涩味的白色结晶物,在舌根滴入PTC稀释液时,有些人能尝到苦涩味道,称为尝味者;有些人即使是把浓度很高的PTC溶液甚至结晶物放在舌根部,也不能品尝出苦涩味,称PTC味盲者。研究认为该性状是某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T/t控制,下图是一个PTC味盲者的遗传系谱图,已知Ⅲ3和Ⅲ9都是尝味者,但对PTC的敏感性不同,Ⅲ3能品尝出更低稀释度的PTC,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PTC味盲者的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I1、Ⅱ1和Ⅲ1对PTC的敏感性不都相同
C. Ⅲ3和Ⅲ9对PTC的敏感性不同可能是因为两者基因型不同
D. Ⅲ4与Ⅲ9婚配后代出现味盲者的概率是1/6
【答案】B
【分析】亲本均为尝味者,但子代出现了味盲者,可知味盲属于隐性遗传,男性为尝味者,女儿却出现了味盲,说明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根据I3和I4均为尝味者,Ⅱ4为味盲者,可知味盲属于隐性遗传,Ⅲ1为尝味者男性,若为伴X隐性遗传,其女儿应为尝味者,这与图示结果不符,因此PTC味盲者的遗传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
B、味盲基因为t,则根据Ⅱ3基因型为tt,可知I1基因型为Tt,根据Ⅲ2基因型为tt,可知Ⅱ1基因型为Tt,根据Ⅲ1的女儿基因型为tt,故Ⅲ1的基因型为Tt,由于I1、Ⅱ1和Ⅲ1的基因型均为Tt,故对PTC的敏感性相同,B错误;
C、Ⅱ7基因型为tt,Ⅲ9的基因型为Tt,Ⅲ3基因型为TT或Tt,由于Ⅲ3和Ⅲ9都是尝味者,但对PTC的敏感性不同,Ⅲ3能品尝出更低稀释度的PTC,基因型应为TT,故Ⅲ3和Ⅲ9对PTC的敏感性不同可能是因为两者基因型不同,C正确;
D、Ⅲ4基因型为1/3TT、2/3Tt,Ⅲ9基因型为Tt,二者婚配,后代出现味盲者的概率是2/3×1/4=1/6,D正确。
故选B。
15. 某种一年生植物花朵有红色和白色两种颜色,人们在调查某地该种一年生植物群体时发现,20年前,群体基因型频率为40%AA、40%Aa,而现在种群的基因型频率为35%AA、50%Aa。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由于该种植物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 20年前,该种植物种群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60%、40%
C. 该种群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是由于环境导致该种植物发生了定向变异
D. 该地区的此种植物由于不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不能形成新的物种
【答案】B
【分析】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详解】A、20年前,A基因频率为40%+1/2×40%=60%,现在A的基因频率为35%+1/2×50%=60%,故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A错误;
B、20年前,该种植物种群A的基因频率为60%,a的基因频率为1-60%=40%,B正确;
C、变异是不定向的,C错误;
D、该地区的此种植物不存在地理隔离,但可能存在生殖隔离,所以可能形成新的物种,D错误。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孟德尔经过长达八年的实验和观察,成功的发现了生物的遗传规律。下列属于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
A. 采用了科学的实验方法:假说—演绎法
B. 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分析
C. 选择豌豆、山柳菊等合适的实验材料
D. 采用从简单到复杂的研究方法
【答案】ABD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1)选材: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且闭花授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为纯种;品系丰富,具多个可区分的性状,且杂交后代可育,易追踪后代的分离情况,总结遗传规律;
(2)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科学思路(即先研究1对相对性状,再研究多对相对性状);
(3)利用统计学方法;
(4)科学的实验程序和方法。
【详解】A、孟德尔采用了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的基本规律,是他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
B、应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大量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正确;
C、选择了严格自花传粉的豌豆作为实验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C错误;
D、由单因子到多因子、由简单到复杂的科学思路是孟德尔成功的原因之一,D正确。
故选ABD。
17. 下图甲是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后两种细菌的含量变化;图乙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步骤。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甲中,后期出现大量的S型细菌主要是R型细菌大量转化造成的
B. 图乙实验中,若搅拌不充分,上清液中放射性会增强
C. 图乙中仅少量子代噬菌体中含有35S
D. 若用3H标记噬菌体,则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答案】ABC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中AB段由于细菌刚进入小鼠体内,小鼠还没有产生相应的抗体,所以R型细菌会增多,该实验中部分R型菌转化成了S型菌,然后大量增殖。从理论上讲,乙图中的放射性只会出现在上清液中,但在实际操作中沉淀物中也会出现部分放射性。乙图中的实验如果没经过搅拌过程,则很多噬菌体会附着在细菌表面,经过离心后会进入沉淀物中,使得沉淀物中的放射性增强。
【详解】A、由于是将杀死的S型细菌与R型活菌混合注射到小鼠体内,所以甲图中最初的S型细菌是由R型细菌转化来的,但之后产生的S型细菌有的是由转化形成的S型细菌增殖而来,A错误;
B、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能进入细菌,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图乙中,如果搅拌不充分,蛋白质外壳进入沉淀物中,沉淀物出现较高放射性,B错误;
C、乙图中噬菌体被标记的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不进入细菌内,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都是新合成的,不具有放射性,C错误;
D、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都可以被3H标记,所以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能检测到放射性,D正确。
故选ABC。
18. 原核生物的拟核DNA为环状,真核生物的染色体DNA为链状。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拟核DNA和染色体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发挥作用时均需要能量
B. 拟核DNA和染色体DNA都是由磷酸基团和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C. 拟核DNA和染色体DNA的一条链上相邻碱基均通过氢键相连
D. 拟核DNA和染色体DNA的两条互补链上的(A+C)/(G+T)均相等
【答案】BCD
【分析】(1)原核生物的拟核的环状DNA与真核生物的染色体的链状DNA,都是双螺旋结构,主要特点是: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
(2)DNA的复制是指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开始时,DNA分子首先利用细胞提供的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这个过程叫做解旋。然后,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细胞中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一段子链。随着模板链解旋过程的进行,新合成的子链也在不断地延伸。同时,每条新链与其对应的模板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这样,复制结束后,一个DNA分子就形成了两个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详解】A、拟核DNA和染色体DNA复制过程中解旋酶发挥作用时均需要细胞提供的能量,将两条链上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解开双螺旋,A正确;
B、拟核DNA和染色体DNA的基本骨架,都是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的,B错误;
C、拟核DNA和染色体DNA的一条链上相邻碱基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结构相连,C错误;
D、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一条链上的(A+C)/(G+T)比值与互补链(G+T)/(A+C)相等,即两条互补链上的(A+C)/(G+T)呈倒数关系,D错误。
故选BCD。
19. 家鸡(2n=78)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其Z染色体上携带影响羽毛生长速度的基因,其中慢羽基因M对快羽基因m为显性,基因结构见下图。正常情况下,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子二代的公鸡和母鸡中,慢羽与快羽的比例均为1: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精子中含有1条W染色体
B. 据图可知,与M基因相比,m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
C. 子二代随机交配得到的子三代中,慢羽公鸡所占的比例是5/16
D. 养鸡场若要筛选出基因型为ZMZM的种鸡,亲本必须都是慢羽
【答案】BCD
【分析】家鸡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雄性是ZZ,雌性是ZW,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体现了性别差异,说明控制快羽和慢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代的基因型可表示为ZmZm、ZMW。
【详解】A、家鸡为二倍体,正常情况下,公鸡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公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产生的精子不含有W染色体,A错误;
B、据图可知,与M基因相比,m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缺失片段2,B正确;
C、题意显示,快羽公鸡与慢羽母鸡杂交,子一代的公鸡均为慢羽,母鸡均为快羽,体现了性别差异,说明控制慢羽和快羽的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是ZmZm、ZMW,由第二问可知,子一代为ZMZm、ZmW,子二代为ZMZm∶ZmZm∶ZMW∶ZmW=1∶1∶1∶1,子二代随机交配采用配子法,雄性产生的配子为1/4ZM、3/4Zm,雌性产生的配子为1/4ZM、1/4Zm、1/2W,则子三代中慢羽公鸡(ZMZ-)所占的比例为1/4×1/4+1/4×1/4+3/4×1/4=5/16,C正确;
D、慢羽母鸡(ZMW)×慢羽公鸡(ZMZ-)会产生基因型为ZMZM的羽公鸡,所以亲本必须都是慢羽,D正确。
故选BCD。
20. 河南洛阳栾川竹海野生动物园的大熊猫灵岩因花式“整活儿”成为新晋“熊猫界的顶流”。大熊猫被称为“活化石”,现今的大熊猫臼齿发达,爪子除五趾外还有一个“拇指”,可以帮助它们抓住和剥开竹子,这些变化使它们成功适应了以竹子为基础的饮食,据说食性的改变也跟大熊猫丢失了一个叫做T1R1的基因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熊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内部结构模式相似,说明大熊猫和人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B. 大熊猫的爪子和人的手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C. 大熊猫由食肉到吃竹子的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在不同的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相同的变化
【答案】ABC
【分析】生物具有共同祖先的证据包括:化石证据、胚胎学证据、细胞和分子水平证据、比较解剖学证据。
【详解】A、熊猫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内部结构模式相似,这属于生物具有共同祖先在比较解剖学方面的证据,因此大熊猫和人可能具有共同的原始祖先,A正确;
B、大熊猫的爪子和人的手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B正确;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大熊猫由食肉到吃竹子的食性变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C正确;
D、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在不同的自然保护区,大熊猫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发生不同的变化,D错误。
故选ABC。
三、非选择题
21. 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A/a、B/b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现用红花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窄叶:红花宽叶:白花窄叶:白花宽叶=6:2:3:1。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番茄叶的宽窄这对性状中,________为显性性状,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2)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_定律,子代红花窄叶有_________种基因型,子代表现型比例为6:2:3:1的原因是致死。
(3)让子代白花窄叶植株自由交配,后代表现性及比例为_________。
(4)现欲得到纯合的白花窄叶番茄植株,最简单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
【答案】(1)①. 窄叶 ②. 窄叶植株自交,后代既有窄叶又有宽叶,且窄叶与宽叶的比例为3:1
(2)①. 自由组合(和分离定律)②. 2
(3)白花窄叶:白花宽叶=8:1
(4)让子代的白花窄叶植株自交,对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子代进行自交留种
【分析】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由于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所以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这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1)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白色宽叶,说明发生了性状分离,因而可判断红色对白色为显性,窄叶对宽叶为显性。
(2)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这两对相对性状在子代中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2∶3∶1,这是9∶3∶3∶1的特殊情况,因而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根据红花:白花=2:1可知,红花中显性纯合致死,即AA纯合致死,因此子代红花窄叶的基因型为AaB_,基因型有2种。
(3)子代白花窄叶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3aaBB、2/3aaBb,自由交配后代产生白花宽叶的比例为2/3×2/3×1/4=1/9,则后代表现性及比例为白花窄叶:白花宽叶=8:1。
(4)现欲得到纯合的白花窄叶(aaBB)番茄植株,最简单的方法是让子代的白花窄叶植株自交,对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的植株的子代进行自交留种。
22. 女娄菜为XY型性别决定,其叶形有披针叶形和狭披针叶形,由基因B/b控制,将一披针叶形的雌株与一披针叶形雄株杂交,F1雌性全为披针叶,雄性披针叶:狭披针叶=1:1。果蝇性别决定方式也为XY型,刚毛、截毛性状由基因A/a控制,将一对刚毛雌、雄果蝇杂交,F1雌性中刚毛:截毛=1:1,雄性全为刚毛。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女娄菜叶形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染色体上(不考虑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原因是_________。
(2)女娄菜两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F1的雌性个体中与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_______。现让狭披针叶形雌性个体与亲代披针叶形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后代表型和比例为____________。
(3)控制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填“常染色体”、“仅位于X染色体”“仅位于Y染色体”、“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共有_____________种基因型。让F1中的截毛雌性果蝇和F1中的刚毛雄性果蝇杂交,后代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
【答案】(1)①. X ②. F1雌性全为披针叶,雄性披针叶:狭披针叶=1:1,披针叶和狭披针叶在雌雄中出现的几率不同,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位于性染色体上,而披针叶在雌雄中均有,则不位于Y染色体上
(2)①. XBXb、XBY ②. 1/2 ③. 披针叶雌性:狭披针叶雄性=1:1(或雌性全为披针,雄性全为狭披针)
(3)①. 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②. 7##七 ③. 刚毛雌性:截毛雌性:刚毛雄性=1:1:2(或雌性刚毛:截毛=1:1,雄性全为刚毛)
【分析】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1)将一披针叶形的雌株与一披针叶形雄株杂交,F1雌性全为披针叶,而雄性披针叶:狭披针叶=1:1,即披针叶和狭披针叶在雌雄中出现的几率不同,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位于性染色体上,而披针叶在雌雄中均有,则不位于Y染色体上,因此控制女娄菜叶形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F1雌性全为披针叶,雄性披针叶:狭披针叶=1:1,则狭披针叶为隐性性状,且女娄菜两亲本的基因型是XBXb、XBY,F1的雌性个体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BXb:XBXB=1:1,故F1的雌性个体中与亲代雌性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现让狭披针叶形雌性个体与亲代披针叶形雄性个体进行交配,即XbXb×XBY,故后代表型和比例为披针叶雌性(XBXb):狭披针叶雄性(XbY)=1:1(或雌性全为披针,雄性全为狭披针)。
(3)将一对刚毛雌、雄果蝇杂交,F1雌性中刚毛:截毛=1:1,雄性全为刚毛,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有关,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且刚毛为显性性状。果蝇刚毛和截毛这对性状的共有7种基因型,分别为XAXA、XaXa、XAXa、XAYA、XaYa、XAYa、XaYA。让F1中的截毛雌性果蝇(XaXa)和F1中的刚毛雄性果蝇(1/2XAYA、1/2XaYA)杂交,故后代表型及比例为刚毛雌性:截毛雌性:刚毛雄性=1:1:2(或雌性刚毛:截毛=1:1,雄性全为刚毛)。
23. 图甲表示人体细胞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过程,①~⑥表示物质或结构,a、b、c表示生理过程,图乙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个过程。请回答下列有关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问题:
(1)图甲中①⑤⑥分别是_________,①中___________构成了①的多样性。a、b生理过程分别是________。美国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___________技术,证明进行a过程的方式;________为a过程的进行提供了精确的模板,_________保证了a过程能够准确的进行。
(2)b过程和c过程相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_________。C过程中一个核糖体中有__________个⑤的结合位点。
(3)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___________,把某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也可以正常表达,这一现象体现了密码子的________。
(4)图乙中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不同核糖体合成的多肽链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
【答案】(1)①. DNA、tRNA、mRNA ②. 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 ③. DNA复制、转录 ④. 同位素标记(密度梯度离心)⑤. 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 ⑥.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①. A-U、G-C、C-G(或A-U、G-C或A-U、C-G)②. 2
(3)①. 简并(性)②. 通用性
(4)①. 相同 ②. 这些不同的核糖体都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
【分析】分析图甲:①②DNA,③氨基酸,④核糖体,⑤tRNA,⑥mRNA,a代表DNA复制,b代表转录;图乙代表多聚核糖体,翻译的方向从右到左。
(1)题图分析,①为DNA,⑤为tRNA,⑥为mRNA。DNA分子中碱基(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a为DNA复制,b为转录。美国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采用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技术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DNA复制过程中,DNA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了精确的模板,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了DNA复制的准确进行。
(2)b过程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c过程存在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G-C、C-G,则两个过程相同的碱基配对方式为A-U、G-C、C-G。翻译过程中,一个核糖体中有两个tRNA的结合位点。
(3)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性。把某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内也可以正常表达,这一现象体现了密码子的通用性,这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
(4)图乙中一条mRNA上结合多个核糖体,这些不同的核糖体都以同一个mRNA为模板,因此不同核糖体最终翻译出的多肽链是相同的。
24. “来自星星的玫瑰”是由搭乘神舟载人飞船飞越太空的种子培育而成,这些独特的玫瑰在植株大小、颜色等方面与普通玫瑰有着显著的差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来自星星的玫瑰”的培育主要是利用了太空中的射线,使玫瑰种子发生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发生碱基对的________,而引起的基因碱基序列的改变。开红花的种子被射线处理之后发育成的植株开的花的颜色有多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_________性。经研究发现某玫瑰种子飞越太空后,其体内的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从而导致控制合成的肽链缩短,原因是_______。
(2)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也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无籽西瓜的培育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此过程中要用_________(化学物质)处理萌发的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成为四倍体,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高度不育,原因是______。
(3)已知玫瑰的蓝花对白花为显性,现有纯合的4号染色体单体的蓝玫瑰和正常的白玫瑰植株,现欲判断控制玫瑰花色的基因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请设计实验思路,并预期结果和结论:____________。
【答案】(1)①. 替换、增添或缺失 ②. 不定向 ③. 与A基因相比,a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或与A基因相比,a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起始密码子推迟出现,答案合理即给分)
(2)①. 秋水仙素 ②. 三倍体西瓜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3)实验思路:让纯合的4号染色体单体的蓝玫瑰和正常的白玫瑰植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后代全为蓝玫瑰,则控制玫瑰花色的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后代蓝玫瑰:白玫瑰=1:1,则控制玫瑰花色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分析】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由于自然界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很多,基因突变还可以自发产生,因此,基因突变在生物界中是普遍存在的;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在自然状态下,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
(1)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做基因突变;开红花的种子被射线处理之后发育成的植株开的花的颜色有多种,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经研究发现某玫瑰种子飞越太空后,其体内的A基因突变成了a基因从而导致控制合成的肽链缩短,原因是与A基因相比,a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导致翻译过程提前终止(或与A基因相比,a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中起始密码子推迟出现)。
(2)射线处理萌发的种子也可以引起染色体变异。无籽西瓜的培育会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此过程中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成为四倍体,四倍体和二倍体杂交得到的三倍体高度不育,原因是三倍体西瓜植株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可育的配子。
(3)实验思路:让纯合的4号染色体单体的蓝玫瑰和正常的白玫瑰植株进行杂交得到子代,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预期结果和结论:若后代全为蓝玫瑰,则控制玫瑰花色的基因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若后代蓝玫瑰:白玫瑰=1:1,则控制玫瑰花色的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上。
25. 银鱼是重要的经济鱼类,科学工作者采取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三种银鱼线粒体COⅡ基因和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程度进行了比较,数据如下表。其中太湖新银鱼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太湖,小齿银鱼主要分布于国外,有明银鱼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回答下列问题:
注:三个物种同一基因的核苷酸序列长度相等;表中数据表示的是核苷酸序列差异相对值。
(1)COⅡ基因和Cytb基因本质区别是_________,人们在研究进化的过程中,除了题中提到的分子水平的证据之外,还有_______(答出两点)和化石等方面的证据。
(2)三种银鱼都有适应相应环境的特点,说明适应具有_________。太湖新银鱼能够适应环境,是太湖新银鱼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协同进化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
(3)太湖中所有太湖新银鱼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________。其它地方的太湖新银鱼是太湖引入的,不同地方的太湖新银鱼的基因频率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答出两点)
【答案】(1)①.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或遗传信息不同)②. 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细胞水平
(2)①. 普遍性 ②. 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3)①. 基因库 ②. 不同地方的太湖新银鱼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同地方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对不同地方的太湖新银鱼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COⅡ基因和Cytb基因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从而使其储存的遗传信息不同。人们在研究进化的过程中,证明不同生物有共同祖先的依据有:比较解剖学证据、胚胎学证据、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证据,化石方面的证据。
(2)三种银鱼都有适应相应环境的特点,说明适应具有普遍性。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太湖中所有太湖新银鱼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作这个种群的基因库。由于不同地方的太湖新银鱼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突变和基因重组,不同地方的环境条件不同,而自然选择对不同地方的太湖新银鱼基因频率的改变所起的作用不同,因此不同地方的太湖新银鱼的基因频率不同。
基因型
A__B__、aabb
A__bb
aaB_
表型
白花
紫花
蓝花
COⅡ基因
Cytb基因
太湖新银鱼—小齿银鱼
13.41
26.57
太湖新银鱼—有明银鱼
14.89
24.32
有明银鱼—小齿银鱼
13.59
16.9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生物][期末]贵州省铜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生物试题,共12页。
这是一份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河南省漯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