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期末]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试卷(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放舟下巫峡,心在十二峰”。12月的巫山县神女峰景区,漫山红叶,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巫山红叶有200多个品种,以黄栌、乌桕、枫叶为主。下列关于神女峰景区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由简单到复杂排序正确的是( )
①黄栌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②神女峰景区的全部红叶植物③黄栌的表皮细胞④黄栌的一片叶⑤神女峰景区的所有黄栌⑥整个神女峰景区⑦神女峰景区的所有生物⑧寄生在黄栌叶肉细胞中的病毒⑨黄栌叶的保护组织⑩一株黄栌
A. ①⑧③⑨④⑩⑤⑦⑥B. ③⑨④⑩②⑤⑦⑥
C. ③⑨④⑩②⑦⑥D. ③⑨④⑩⑤⑦⑥
【答案】D
【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其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生物圈是最大的结构层次。
【详解】①黄栌叶肉细胞中的蛋白质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
②神女峰景区的全部红叶植物包括多个种群,不属于生命系统的任何层次;
③黄栌的表皮细胞属于细胞层次,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④黄栌的一片叶属于器官层次;
⑤神女峰景区的所有黄栌指的是同种生物所有个体,为种群层次;
⑥整个神女峰景区包括了该区域的所有生物和环境,为生态系统层次;
⑦神女峰景区的所有生物属于群落;
⑧寄生在黄栌叶肉细胞中的病毒,没有i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因而不构成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⑨黄栌叶的保护组织属于组织层次;
⑩一株黄栌属于个体层次。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即③细胞→⑨组织→④器官→⑩个体→⑤种群→⑦群落→⑥生态系统,D正确。
故选D。
2. 完整的核糖体由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如图为真核细胞核糖体大、小亚基的合成、装配及运输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DNA可通过核孔进出细胞质
B. 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RNA中
C. 核仁是合成rRNA和核糖体蛋白的场所
D. 核糖体亚基在细胞核中装配完成后由核孔运出
【答案】D
【分析】核糖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不论是真核细胞还是原核细胞,都有核糖体。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核孔、染色质组成。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选择性,核孔虽然可以允许大分子物质通过,但仍然具有选择性,如细胞核中的DNA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
【详解】A、核孔对物质的进出具有选择性,但rDNA属于大分子物质,无法通过核孔进出细胞质,A错误;
B、细胞的遗传信息主要储存于核仁外的DNA(染色体DNA)中,B错误;
C、核仁是合成rRNA的场所,核糖体蛋白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C错误;
D、据图可知,核糖体大、小亚基在细胞核中组装完成后,由核孔运出,D正确。
故选D。
3. 下列叙述中,能较好实现分离相关物质或结构目的的是( )
A. 使用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将分生区细胞的细胞壁与原生质层分离
B. 使用差速离心法将细胞中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分离
C. 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扩散速度不同将绿叶中不同种类的色素分离
D. 根据密度梯度离心后放射性强弱不同将14N-DNA和15N-DNA分离
【答案】B
【分析】色素在滤纸条上分离的原因是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扩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扩散速度慢。
【详解】A、分生区细胞没有大液泡,难以发生质壁分离,A错误;
B、细胞器密度不同,使用差速离心法可将细胞中不同大小的细胞器分离,B正确;
C、根据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可将不同色素进行分离,C错误;
D、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可将14N-DNA和15N-DNA通过密度梯度离心进行分离,D错误。
故选B。
4. 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往往蕴含了一定的生物学原理。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分析】植物生长需要光照、水分和二氧化碳以及适宜的矿质营养,从而满足了植物光合作用的需要为植物的增产创造了条件,植物是自养生物,不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而是能利用无机物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满足自身生长需要。
【详解】A、粪便中有丰富的有机物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之后转变为无机物能被植物吸收利用,而植物不能利用其中的有机物,A符合题意;
B、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液的浓度,植物细胞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出现烧苗现象,B不符合题意;
C、犁地松土有利于增加根部细胞有氧呼吸,为根部吸收矿质元素提供能量来源,进而促进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C不符合题意;
D、“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说明种子萌发与氧气含量有关,适宜氧气量利于有机物分解,利于种子萌发,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需氧量不同,埋种深度不同,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下图为某同学进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不变混浊
B. 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甲中是否有酒精产生
C. 乙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有氧呼吸产生的
D. 甲装置培养液A上可滴加几滴花生油形成油脂层以创造无氧条件
【答案】D
【分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的反应式如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如下:。分析图可知,甲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乙装置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有氧呼吸。
【详解】A、由题图可知,装置甲探究的是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酵母菌无氧呼吸也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A错误;
B、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可用于检测是否有产生,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溶液进行检测,B错误;
C、乙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错误;
D、甲装置装培养液A的试管中有少量空气(氧气),因此在培养液A上可滴加几滴花生油形成油脂层以创造无氧条件,使结论更加严谨,D正确。
故选D。
6. 实验人员用物质甲处理球形的淋巴细胞,发现有部分淋巴细胞分化为扁平状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细菌)。为了进一步探究物质甲的作用,实验人员将取自某动物的淋巴细胞均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适量的物质甲处理,对照组不做处理,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所含核酸相同
B. 实验组处于细胞周期的细胞多于对照组的
C. 实验组吞噬细菌效率高可能与溶酶体增多有关
D. 去除物质甲后,扁平状细胞可恢复成球形
【答案】C
【分析】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基因表达情况不同,如血红蛋白基因只在红细胞中表达。
【详解】A、 根据图示结果,实验组中核DNA数量增加的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因此淋巴细胞与吞噬细胞所含核酸不相同,A错误;
B、虽然实验组中核DNA数量增加的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核DNA数量增加的细胞可能处于分裂间期,也可能处于分裂期,B错误;
C、据图可知,实验组细胞吞噬细菌效率较高,而溶酶体与细胞吞噬细菌的功能有关,故吞噬细菌效率较高与细胞中溶酶体增多有关,C正确;
D、经药物甲处理的淋巴细胞部分呈扁平状,但细胞分化一般具有不可逆性,失去药物甲的作用,细胞也不会从扁平状恢复成球形,D错误。
故选C。
7. 在减数分裂模型制作实验中,某同学用橡皮泥制作了4条蓝色(2个2cm,2个5cm)和4条红色(2个2cm,2个5cm)的橡皮泥条,再结合细铁丝等其他材料模拟具有两对同源染色体的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过程,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模拟1条已经复制完成的染色体,可将2个5cm的蓝色橡皮泥粘在一起
B. 模拟减Ⅰ前期时,一定要用到两种长度的4条蓝色以及4 条红色橡皮泥条
C. 模拟减Ⅱ后期时,一定要用到两种颜色不同的4条橡皮泥条
D. 模拟产生的一个配子,可能要用到两种颜色不同的橡皮泥条
【答案】C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2个5cm的蓝色橡皮泥粘在一起代表已经复制完成的一条染色体,A正确;
B、减数分裂需要模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现象,两种长度的4条蓝色以及4 条红色橡皮泥条代表两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因此减Ⅱ后期时,可能只有含有一种颜色的4条橡皮泥条,C错误;
D、颜色代表父方和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中可能只有一种颜色的橡皮泥或两种颜色的橡皮泥,D正确。
故选C。
8. 如图为细胞内DNA复制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方式
B. DNA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
C. 新形成的两个子代DNA上的碱基数目相同
D. 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的 5'端向3'端移动
【答案】D
【分析】DNA分子复制:(1)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能进行;(2)时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前的间期;(3)条件:原料(四种游离的脱氢核苷酸)、模板(DNA的两条链)、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能量ATP。(4)方式:半保留复制;(5)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6)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8)产物:DNA分子。
【详解】AB、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和半保留复制,新合成的DNA分子是一条含有母链,一条含有子链,AB正确;
C、新形成两个子代DNA上的碱基数目相同,且与亲代DNA分子相同,这保持亲子代遗传信息的稳定性,C正确;
D、DNA聚合酶沿着模板链从3'端向5'端移动,新链的合成是由5'端到3’端的,D错误。
故选D。
9. “三体细胞”(染色体比正常体细胞多1条)在有丝分裂时,三条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随机丢失,可产生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体细胞,这种现象称为“三体自救”,其过程如图所示。二倍体的体细胞中,若某对同源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称为单亲二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图中染色体为常染色体,则由甲、乙、丙发育的个体性别相同
B. 甲、乙、丙三种细胞中可发育为单亲二体的是丙
C. 图中受精卵发生“三体自救”时,不会出现联会现象
D. 二体卵子形成的原因是母方减数分裂Ⅱ出现了异常
【答案】D
【分析】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前,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详解】A、若为常染色体,则甲、乙、丙中所含性染色体组成可能都为XX或都为XY,则由甲、乙、丙发育的个体性别相同,A正确;
B、有题干知二倍体的体细胞中,若某对同源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或母方,称为单亲二体,甲、乙、丙三种细胞中只有丙细胞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全部来自母方,可以发育为单亲二体,B正确;
C、受精卵不可能发生减数分裂,所以图中受精卵发生“三体自救”时,不会出现联会现象,C正确;
D、二体卵子中含有同源染色体,说明同源染色体没分离,所以其形成原因是母方减数分裂I出现了异常,D错误。
故选D。
10. 假性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该病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如下图所示。其中 Ⅱ-2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 若 Ⅱ-1 再次怀孕,可通过染色体组型分析来检测胎儿是否患病
C. 若 Ⅲ-2 与一个正常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女儿的概率是1/2
D. 若Ⅲ-4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其父亲
【答案】D
【分析】“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父正(或子正)非伴性”,可据此回答。
【详解】A、根据Ⅱ1与Ⅱ2都正常但Ⅲ1却患病,说明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该遗传病患者中有男性也有女性,所以不可能是伴Y遗传, Ⅱ-2 不携带该病的致病基因,说明该遗传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A错误;
B、该遗传病为单基因遗传病,可通过基因检测来分析胎儿是否患病,B错误;
C、设该病的等位基因为A、a,因为该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Ⅲ2基因型为XAXa或XAXA,两种基因型比例为1:1,若与一个正常男性XAY结婚,无论是那种基因型,后代女儿都不会患病,C错误;
D、若Ⅲ-4性染色体组成为XXY,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可能是其父亲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没有分裂所致,D正确;
故选D。
11. PenrS 型菌是S型肺炎链球菌的变种,致病能力不变但具抗青霉素能力,而R型肺炎链球菌无抗青霉素能力。现用加热杀死的PenrS 型菌与活的R型菌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如下实验:
甲组:注入小鼠体内;乙组:接种到含青霉素培养基;丙组:接种到普通培养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组小鼠患病死亡
B. 乙组培养基不能分离得到活的 PenrS 型菌
C. 丙组可分离得到活的两种菌且以 PenrS 型菌居多
D. PenrS 型菌的出现是发生了染色体畸变
【答案】A
【分析】R型和S型肺炎链球菌的区别是前者没有荚膜(菌落表现粗糙),无毒性,后者有荚膜(菌落表现光滑),有毒性。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PenrS型菌有抗青霉素的能力,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
【详解】A、加热杀死的PenrS 型菌可将一部分R型菌转化成PenrS 型菌,PenrS 型菌有致病能力,甲组小鼠患病死亡,A正确;
B、PenrS型菌有抗青霉素的能力,能在含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形成菌落,乙组培养基能分离得到活的 PenrS 型菌,B错误;
C、只有少数R型菌转化成PenrS 型菌,因此,丙组可分离得到活的两种菌且以R型菌居多,C错误;
D、PenrS 型菌的出现是因为PenrS 型菌的DNA整合到了R型菌的DNA上,发生了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A。
12. 艾弗里和同事利用肺炎链球菌进行了离体转化实验,下图为实验设计中的一组,物质X为某种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用于制备细胞提取物的S型菌不需加热处理
B. 若不添加物质X,则Y中只有光滑型的菌落
C. 若物质 X是蛋白酶,则Y 中有S型菌和R 型菌
D. 若物质X是DNA酶,其作用是催化S型菌DNA的水解
【答案】B
【分析】20世纪40年代,艾弗里和他的同事将加热致死的 S 型细菌破碎后,设法去除绝大部分糖类、蛋白质和脂质,制成细胞提取物。将细胞提取物加入有 R 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出现了 S 型活细菌。然后,他们对细胞提取物分别进行不同的处理后再进行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分别用蛋白酶、 RNA 酶或酯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仍然具有转化活性;用 DNA 酶处理后,细胞提取物就失去了转化活性。
【详解】A、本实验中可通过相应酶设法将里面的蛋白质等物质去除,所以用于制备细胞提取物的S型菌不需加热处理使蛋白质等变性,A正确;
B、若不添加物质X(各种酶),细胞提取物存在 S 型细菌的DNA,加入有 R 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会出现 S 型(转化)和 R 型(未转化)细菌两种,B错误;
C、若物质 X是蛋白酶,细胞提取物中蛋白质被分解,但还存在 S 型细菌的DNA,加入有 R 型活细菌的培养基中,培养后的Y 中会有S型菌和R 型菌,C正确;
D、若物质X是DNA酶,其作用是催化S型菌DNA的水解,S型菌DNA被降解后 R 型菌就不能发生转化,从而说明DNA是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13. 某生物体内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过程分别如图①~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以α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半不连续的原因是酶2只能从5`端→3`端合成新链
B. ①②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酶2是DNA聚合酶
C. 酶3使DNA双链打开,是mRNA合成必要条件
D. tRNA分子中,存在局部的碱基互补配对,它的5'端携带氨基酸
【答案】D
【分析】图中①为DNA的复制,②为转录,③为翻译。
【详解】A、由于α链与β链是反向平行,且DNA复制过程中子链合成方向只能从5'端→3'端合成,由图可知,以β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是沿着解旋的方向连续进行,则以α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沿着与解旋相反的方向半不连续进行,因此以α链为模板合成的子链半不连续的原因是酶2DNA聚合酶只能从5'端→3'端合成新链,A正确;
B、①过程为DNA复制,参与DNA复制的酶2是DNA聚合酶,②过程表示转录,参与转录的酶3是RNA聚合酶,两个过程均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正确;
C、酶3是RNA聚合酶,具有解旋的功能,其使DNA双链打开,是mRNA合成的必要条件,C正确;
D、tRNA分子中,存在局部的碱基互补配对,它的3'端携带氨基酸,D错误。
故选D。
14. 某植物的花色由位于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该植物的野生型只有红花,在经过紫外线照射后某些植株发生基因突变,出现白花。下列有关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花基因与红花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置不同
B. 杂合子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发生基因重组
C. 白花基因可能重新突变为红花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随机性
D. 白花基因和红花基因的碱基对序列不同,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不同
【答案】D
【分析】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所以确定是否是基因突变,只能推测其花色基因碱基序列。
【详解】A、控制白花和红花的基因为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相同位置,A错误;
B、杂合子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红花基因和白花基因发生基因的分离,B错误;
C、白花基因可能重新突变为红花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错误;
D、白花基因和红花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本质区别在于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携带的遗传信息也不同,D正确。
故选D。
15. 巴拿马海峡将许多海洋生物分成太平洋种群和加勒比海种群,如鼓虾属的7个物种之间在形态和体色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差异,只有约1%的种间交配可能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环境变化可引起种群基因频率变化
B. 鼓虾属7个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的结果
C. 食物和栖息空间的不同,导致不同海洋种群基因突变的方向不同
D. 新物种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答案】C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的种类,染色体变异改变了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环境对种群的性状进行选择,从而改变基因频率,所以三者都可以引起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A正确;
B、鼓虾属7个物种之间的差异,是由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从而产生了生殖隔离,B正确;
C、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与环境无关,食物和栖息空间的不同导致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C错误;
D、新物种大多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16.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与胃、小肠等器官的细胞表面的转运蛋白相关。H+-K+-ATP酶(一种质子泵)位于胃壁细胞,能通过催化ATP水解完成H+/K+的跨膜转运,对胃酸的分泌有重要的生理意义,其作用机理如下图1所示。图2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M1-R、H2-R、G-R为胃壁细胞膜上的____,与胞外不同信号分子结合后可通过____激活H+-K+-ATP酶活性。H+-K+-ATP酶催化ATP水解后,释放的磷酸基团使H+-K+-ATP酶磷酸化,导致其____发生改变,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2)药物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活性抑制剂,能够抑制____的活性,从而治疗胃酸过多导致的胃溃疡。
(3)食物中的脂肪、淀粉、蛋白质等经过消化酶的作用分解为____、葡萄糖、氨基酸等小分子物质后,通过小肠上皮细胞吸收。
(4)主动运输常见的两种类型:ATP直接提供能量(ATP酶驱动)和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转运)。图2中葡萄糖通过载体蛋白S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时消耗的能量来自____,属于ATP____(填“直接”或“间接”)提供能量。
【答案】(1)①. 特异性受体 ②. cAMP和Ca2+ ③. 空间结构
(2)H+-K+-ATP酶
(3)甘油、脂肪酸 (4)①. Na+的电化学势能 ②. 间接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H+−K+−ATP 酶位于胃壁细胞的细胞膜上,是一种质子泵。它通过自身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完成H+/K+跨膜转运,不断将胃壁细胞内的H+运输到膜外胃腔中,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H+ 运输到膜外的方式属于主动运输。胃蛋白酶属于分泌蛋白,在合成与分泌过程涉及到的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线粒体,细胞膜。
(1)图1中M1-R、H2-R、G-R能与信号分子结合,属于特异性受体;根据图示信息,当与信号分子结合后,可以通过cAMP和Ca2+激活H+−K+−ATP 酶活性。磷酸基团裹挟能量导致H+−K+−ATP 酶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具有活性,从而促进胃酸的分泌。
(2)H+-K+-ATP酶是一种质子泵,药物奥美拉唑是一种质子泵活性抑制剂,可已通过抑制H+-K+-ATP酶的活性而治疗胃酸过多。
(3)脂肪是甘油三酯的基本单位是甘油和脂肪酸,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脂肪可被分解称基本单位。
(4)根据图示信息载体蛋白属于同向转运载体,转运葡萄糖需要的能量来自于Na+的电化学势能,属于ATP间接提供的能量。
17. 建立模型和模拟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1)“模拟探究细胞的大小与扩散作用的关系”的实验,每个琼脂块中NaOH扩散的深度如图中阴影所示(琼脂块中空白部分数据表示未被扩散部分的长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本实验通过构建__________模型,推断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领悟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②NaOH在不同边长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__________(“相同”、“不同”),扩散有NaOH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__________,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__________(“低”、“高”)。
(2)在4个容器内,各放入两种小球,如下图所示,进行“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的活动。回答下列问题:
①从容器I和II中各随机抓一个小球,模拟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__________的行为;将抓取的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__________过程。
②从容器III和IV中各随机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F1产生配子时__________的行为,该种基因行为的意义是__________。
【答案】(1)①. 物理 ②. 相同 ③. 细胞的物质运输速率 ④. 高
(2)①. 分离 ②. 受精作用 ③.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④. 子代产生多种基因型和表型(或子代产生更多变异类型)
【分析】(1)①本实验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推断细胞大小与物质扩散的关系,领悟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②NaOH在不同边长的琼脂块内扩散的速率相同,扩散有NaOH的琼脂块体积与琼脂块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细胞的物质运输速率,细胞体积越小,其相对表面积越大,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越高。
(2)①容器Ⅰ、Ⅱ模拟Dd的亲本,从Ⅰ、Ⅱ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模拟F1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的分离,将抓取的两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受精作用过程。②从容器III和IV中各随机抓一个小球组合在一起,模拟F1产生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行为,该种基因行为的意义是子代产生多种基因型和表型。
18. 玉米(2N=20)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时,需测定___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2)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下图示遗传实验,实验中涉及到的传粉方式是___。
(3)玉米的高秆(H)对矮秆(h)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图表示利用品种甲(HHRR)和乙(hhrr)通过三种育种方法(A~C)培育优良品种矮秆抗病(hhRR)植株的过程。
Ⅰ.品种甲、乙杂交的操作步骤是___(用文字和箭头写出主要的操作步骤即可)。
Ⅱ.用方法A培育优良品种时,获得②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___。②hR植株是___,往往长得弱小,高度不育,为获得可育植株④hhRR,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___处理②hR植株。
Ⅲ.用方法B培育优良品种应用的原理是___。用方法B培育优良品种时,先将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获得子代(F2),F2植株中自交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共有___种,这些植株在全部F2中的比例为___。若将F2的全部高秆抗病植株去除雄蕊,用F2矮秆抗病植株的花粉随机授粉,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占___。
Ⅳ.图中所示的方法C最难获得优良品种,其原因是___。
【答案】(1)10 (2)异花传粉
(3)①. 套袋→传粉→套袋 ②. 花药离体培养 ③. 单倍体 ④. 秋水仙素 ⑤. 基因重组 ⑥. 5 ⑦. 3/4 ⑧. 4/27 ⑨. 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
【分析】(1)玉米(2N=20),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有10条染色体,这10条染色体携带着控制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因此测定玉米基因组DNA序列时,需测定10条染色体上的DNA碱基序列。
(2)玉米的雌雄异花,实验中涉及到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
(3)Ⅰ.玉米为单性花,品种甲、乙杂交的操作步骤即人工授粉过程为套袋→传粉→套袋。
Ⅱ.植株②hR由配子发育而来,属于单倍体,获得②hR植株常用的方法为花药离体培养。为获得可育植株④hhRR,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秋水仙素处理②hR植株。
Ⅲ.方法B是杂交育种,应用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基因型为HhRr的植株自交,子代基因型有HHRR、HHRr、HHrr、HhRR、HhRr、HhRR、hhRR、hhRr、hhrr共9种,会发生性状分离的基因型为HHRr、HhRR、HhRr、HhRR、hhRr共5种,占。F2的高秆抗病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为HHRR、HHRr、HhRR、HhRr,F2的矮秆抗病植株中,基因型及比例分别为hhRR、hhRr。F2高秆抗病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HR、Hr、hR、hr;矮秆抗病植株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hr、hR,则杂交所得子代中的纯合矮秆抗病植株(hhRR)占hR×hR=。
Ⅳ.方法C是诱变育种,其原理为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难以获得优良品种。
19. 为了研究大鼠幼崽性格形成的机制,研究人员选取“负责任”母鼠(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和“不负责任”母鼠(不善于舔舐和清洁幼崽)进行亲子抚养实验,观察幼崽成年后对轻微社交刺激的反应,结果发现,“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鼠成年后,遇到刺激表现为安静、放松;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鼠成年后,遇到刺激表现为敏感、紧张。
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根据实验结果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为进一步研究大鼠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是天生的,还是与抚养的母鼠有关,研究人员又进行了两组实验,实验分组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对组别2的大鼠幼崽进行的实验处理是______,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与其生母无关,而与______有关,因此可推测第1组大鼠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为______。
②为了使实验更加严谨,还应设置对照实验,应如何设置?
Ⅰ:大鼠幼崽来源______;
Ⅱ:母鼠的抚养方式______。
预期结果为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大鼠幼崽的性格发育与大脑海马区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水平有关,皮质醇受体基因的高表达能抑制应激反应的强度,使大鼠保持安静、放松的状态。DNA甲基转移酶能使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上述实验中各组大鼠幼崽海马区皮质醇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由于母鼠抚养方式的差异造成成年后性格特点不同的现象称为______。幼崽敏感、紧张的性格形成是由于“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崽因为缺乏关爱使体内DNA甲基转移酶的活性______,导致海马区皮质醇受体基因处于______状态,使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受到______,从而使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表现出敏感、紧张。
【答案】(1)①. 大鼠幼崽来源、母鼠的抚养方式 ②. 母鼠的抚养方式不同会导致其幼崽成年后的性格差异
(2)①. 交由“负责任”母鼠抚养 ②. 母鼠的抚养方式 ③. 敏感、紧张 ④. 将来自同一窝、生理状态一致的第三方大鼠幼崽 ⑤. 分别交由“负责任”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 ⑥. 交由“负责任”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同一窝、生理状态一致的第三方大鼠幼崽分别表现为安静、放松和敏感、紧张。
(3)①. 表观遗传 ②. 升高(或增强) ③. 甲基化 ④. 抑制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本实验的目的为探究大鼠幼崽来源和母鼠的抚养方式对大鼠幼崽性格形成的影响。实验的自变量是大鼠幼崽来源和母鼠的抚养方式,因变量是大鼠幼崽性格特点。
(1)根据题意可知,实验的自变量是大鼠幼崽来源和母鼠的抚养方式。
“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鼠成年后,遇到刺激表现为安静、放松;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鼠成年后,遇到刺激表现为敏感、紧张,推出母鼠的抚养方式不同会导致其幼崽成年后的性格差异。
(2)组别1中实验处理是将大鼠幼崽交由“不负责任”母鼠抚养,则组别2中实验处理应是将大鼠幼崽交由“负责任”母鼠抚养,实验结果表明:大鼠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与其生母无关,则影响大鼠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的因素为母鼠的抚养方式,推导出第1组大鼠幼崽成年后的性格特点为敏感、紧张。
在对照实验中,遵循单一变量原则,为了使得实验更严谨,可设置对照实验,取同一窝、生理状态一致的第三方大鼠幼崽,分别交由“负责任”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若交由“负责任”和“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同一窝、生理状态一致的第三方大鼠幼崽分别表现为安静、放松和敏感、紧张,则进一步验证大鼠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与其生母无关,而与母鼠的抚养方式有关。
(3)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基因表达和表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叫作表观遗传。上述实验中各组大鼠幼崽海马区皮质醇受体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由于母鼠抚养方式的差异造成成年后性格特点不同,符合表观遗传。
根据题意,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受到DNA甲基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不负责任”母鼠抚养的幼崽因为缺乏关爱使体内DNA甲基转移酶活性增强,DNA甲基转移酶能使基因的甲基化水平升高,从而抑制皮质醇受体基因的表达,则大鼠幼崽成成年后性格应激反应的强度无法受到抑制,表现为敏感、紧张。
20. 果蝇的长翅和残翅(V、v)是位于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红眼和白眼(W、w)是另一对未知基因位置的相对性状,现某科研小组利用手头拥有的果蝇个体作为实验材料,对果蝇的上述相对性状进行了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F2长翅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若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长翅个体占___________。
(2)根据实验2可知,红眼和白眼是位于___________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F2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_________。若选用实验2F2中所有的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自由交配,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
(3)现有一只长翅红眼雌果蝇个体丙,要验证其基因型是否为VvXWXw,科研人员选用残翅白眼雄果蝇(vvXwY)与个体丙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数量较多)个体表型及比例。若后代表现为___________,则个体丙的基因型为VvXWXw;否则其基因型不为VvXWXw。
【答案】(1)①. VV、Vv ②. 8/9
(2)①. X ②. XWXW、XwY ③. 1/2 ④. 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3:3:1:1
(3)长翅红眼雌果蝇:长翅红眼雄果蝇:长翅白眼雌果蝇:长翅白眼雄果蝇:残翅红眼雌果蝇:残翅红眼雄果蝇:残翅白眼雌果蝇:残翅白眼雄果蝇=1:1:1:1:1:1:1:1
【分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杂合体内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生成配子时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独立的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1)实验1中,长翅×残翅F1全为长翅,说明长翅为显性性状(用V表示),残翅为隐性性状(用v表示),F1中长翅基因型为Vv,F1长翅杂交,则F2中长翅的基因型为VV、Vv,且VV:Vv=1:2,则F2长翅果蝇中V基因频率为2/3,v基因频率为1/3,F2中长翅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长翅个体占2/3×2/3+2×1/3×2/3=8/9。
(2)实验2中,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用W表示),白眼为隐性性状(用w表示),F1红眼果蝇杂交,F2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说明眼色的遗传与性别有关,则红眼和白眼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则亲本关于眼色的基因型XWXw、XwY,F1中雌雄基因的组合为XWXw×XWY,F2基因型为1XWXW、1XWXw、1XWY、1XwY,F2雌果蝇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中红眼雌果蝇(1XWXW、1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自由交配,雌配子有3/4XW,1/4Xw,雄配子有1/2Xw,1/2Y,则后代的表型及比例为(3/4XW×1/2Xw)红眼雌果蝇:(3/4XW×1/2Y)红眼雄果蝇:(1/4Xw×1/2Xw)白眼雌果蝇:(1/4Xw×1/2Y)白眼雄果蝇=3:3:1:1。
(3)若个体丙的基因型为VvXWXw,与残翅白眼雄果蝇(vvXwY)进行杂交,根据基因分离定律及自由组合定律可知,产生的后代中,长翅:残翅=1:1,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1:1,则后代表现为:长翅红眼雌果蝇:长翅红眼雄果蝇:长翅白眼雌果蝇:长翅白眼雄果蝇:残翅红眼雌果蝇:残翅红眼雄果蝇:残翅白眼雌果蝇:残翅白眼雄果蝇=1:1:1:1:1:1:1:1,所以若后代表现为长翅红眼雌果蝇:长翅红眼雄果蝇:长翅白眼雌果蝇:长翅白眼雄果蝇:残翅红眼雌果蝇:残翅红眼雄果蝇:残翅白眼雌果蝇:残翅白眼雄果蝇=1:1:1:1:1:1:1:1,则个体丙的基因型为VvXWXw;否则其基因型不为VvXWXw。
选项
生产实践活动
生物学原理
A
作田无粪,瞎子无棍
粪便中有丰富的有机物,能被作物根部吸收利用
B
薄肥壮苗,多肥烧苗
施肥过多使土壤溶液浓度增大,根细胞失水
C
犁地深一寸,等于上层粪
犁地松土有利于增加根部细胞有氧呼吸,促进根部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D
麦种深,谷种浅,荞麦芝麻盖半脸
种子萌发与氧气的含量有关,不同作物种子萌发时需氧量不同,埋种深度不同
组别
大鼠幼崽来源
母鼠的抚养方式
幼崽成年后性格特点
1
“负责任”母鼠的幼崽
交由“不负责任”母鼠抚养
______
2
“不负责任”母鼠的幼崽
______
安静、放松
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家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鹤壁市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生物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果蝇有翅,如图表示两种生物当年的种群数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河南省鹤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生物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