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学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优秀学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上、下、前、后优秀学案设计,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探究新知,随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习目标:
1.结合教材创设的情境,了解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高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等思维能力。
3.通过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从图中提取信息,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并能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两种方法的异同。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新龟兔赛跑。
2.一共有多少只企鹅?
□○□=□(个)
口答:一共有( )只企鹅。
你们看,操场上还有啦啦队正在为运动员们加油呢!
二、探究新知
1.知道了什么?
一共有多少人?
从图中我知道了:①后排有( )人,前排有( )人。
②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2)同一幅图,为什么观察到的信息不一样呢?
我发现:观察的角度( ),获取的信息( )一样。
(3)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在上面画出来。
(4)把信息和问题完整的说一遍。
①后排有( )人,前排有( )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一共有多少人。
2.怎样解答?
(1)要求一共有多少人,该怎样解答呢?在练习本上独自列出算式,再和同桌相互交流。
(2)画圆片说说自己的思路。
方法一:
①用( )个红色的圆片表示后排的( )人,用( )个绿色的圆片表示前排的( )人。
②画一画: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实际就是把后排的( )人与前排的( )人( )起来,用( )法计算。
④算式:□○□=□(人)
方法二:
①用( )个蓝色的圆片表示男生,用( )个紫色的圆片表示女生。
②画一画:
③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实际就是把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起来,用( )法计算。
④算式:□○□=□(人)
3.解答正确吗?
他们的解答有什么不同?分组交流。
我发现:算式( ),但是都用的是( )法,结果也( )。
口答:一共有( )人。
4.为什么同一个问题,列出的算式却不同呢?□○□=□(人)是把前、后排人数( )起来。
□○□=□(人)是把男、女生人数( )起来。
但是总人数是( )的。
5.解决问题时,可以从( )角度思考,用( )方法解决,但都是求一共是多少,用( )法计算。
三、随堂检测
1.一共有多少个杯子?(用两种方法解答)
□○□=□(个)
□○□=□(个)
口答:一共有( )个杯子。
2.一共有多少辆车?(用两种方法解答)
□○□=□(辆)
□○□=□(辆)
口答:一共有( )辆车。
一共有多少个?(用两种方法解答)
□○□=□(个)
□○□=□(个)
口答:一共有( )个杯子。
4.一共有多少条船?(用两种方法解答)
□○□=□(条)
□○□=□(条)
口答:一共有( )条船。
【答案】
1.7+6=13(个) 6+7=13(个) 13
2.6+6=12(辆) 7+5=12(辆) 12
3.9+9=18(个) 10+8=18(个) 18
4.7+4=11(条) 5+6=11(条) 11
相关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优质导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旧知,训练深化,六共有学生多少人?,总结收获,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六年级上册1 分数乘法精品学案,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训练深化,总结收获,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一年级上册整理和复习导学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讲故事,引入新课,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全课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