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教学反思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6019645/0-172225528099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 一年级语文上册9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2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9明天要远足教学反思3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教学反思2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10大还是小教学反思3 教案 0 次下载
- 一年级语文上册11项链教学反思1 教案 0 次下载
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10 大还是小优质课教案设计
展开一、教学效果
本节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的教学思路主要还是提示学生读准字音。为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用图片的方式来学习会意字“穿”。出示老鼠挖掘洞穴的图片,告诉学生,上面是一个穴表示的是野兽居住的洞穴,下面是“牙”表示野兽用自己的牙齿来挖掘洞穴,是凿通、凿穿的意思。因为学生认知事物的方式不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识字。组内交流汇报识字方法,效率高。在写字教学中,采取对比学习方式“自”和“白”;“己”“衣”引导观察笔画互相衔接的位置。
2.朗读指导。采取男女生对读、同桌之间对读的形式,引导孩子读出内心成长的感受,体会“大”和“小”的情感变化,当自己觉得很大时,读出自豪之感;当自己觉得自己很小时,读出一种儿童依赖大人的感觉。在熟读的基础上,通过指导读好几个“有时候”和“更多的时候”,读出文章的结构的特点。第一个“有时候”要读出内心的自豪感;第二个“有时候”朗读时语调要有变化,相较于第一个“有时候”在语调上稍微短一点,读出“我觉得自己很小”中的“很小”。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到“我”内心世界的自相矛盾。
3.理解运用。从题目入手,学生说说对大和小的理解,能否用到一个人身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说一说。结合生活实例,将学生带入文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借助句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 )。( )的时候,(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 )”引导学生说感受,把语言学习和内容理解有机结合。
二、成功之处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不分家,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将学生带入文本,借助句式“有时候,我觉得自己( )。( )的时候,( )的时候,我觉得自己( )”练习说话,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效果较好。
三、不足之处
虽然说,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了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但是反观整节课堂,在教学实践中还是有一些遗憾:
1.字词的理解、学习太过粗略。虽然课前引导学生预习了字音,课上重点指导字形,但在检测所学时,“自己”出错较多,与“几个”的“几”相混淆,因此,课上还需对字词的意思做讲解,学生如果了解了字义,再写出错率或许会下降。
2.本课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活跃,如环节设计更丰富、活跃一些会更好。
四、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来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针对学生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基础较差的学生在字词、读课文上多下功夫。首先让学生认识12个生字,读准字音,了解4个会写字的笔顺,能组词两个,正确流利熟读文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要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深入体会“我”内心世界的自相矛盾。并能结合生活体验,说说我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大,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很小。最后拓展“大还是小”的儿歌,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积极性,边拍手边做动作:“有时候,我很大,穿衣服,不拖拉,系鞋带,也很快。有时候,我很小,按按钮,够不着,怕雷声,妈妈抱。我是大,还是小?小朋友,来回答!”
语文一年级上册10 大还是小优秀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一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012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0 大还是小优秀教案设计</a>,共1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课文 310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 (五四制)一年级上册<a href="/yw/tb_c40012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课文 310 大还是小公开课教学设计</a>,共1页。
小学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与反思课文七教学反思参考1大还是小: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本册综合教案设计,共1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