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6课 水的作用 教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6课 水的作用 教案第1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6课 水的作用 教案第2页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第2章 地球表面的变化 第6课 水的作用 教案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 累计____1____课时
    课题
    水的作用
    课型
    新授课
    教学
    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2.知道雨水降落到地面会侵蚀土地。
    3.知道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这些被侵蚀的泥土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又会沉积下来。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2.能够通过分析、阅读资料了解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科学态度目标
    1.积极参与模拟实验,尊重事实,愿意沟通交流自己的观点与发现。
    2.提升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认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和减少雨水对土地侵蚀的重要性。
    2.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
    重难点
    重点:认识雨水对土地的侵蚀作用。
    难点:通过模拟实验探究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教学
    准备
    为学生准备: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班级记录表。
    流程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聚焦
    1.提问: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什么重要作用?(预设:水可以保护地球;水可以让植物生长;外层的水可以改善地球的环境。)地面的水是从哪里来的?(预设:从地下来的;地球有时会下雨,就形成了地面的水;地面上的水是水蒸气变化而来的。)
    2.出示:适时出示水在陆地、海洋、大气中循环的图片,供学生进一步思考:地面水会不会有枯竭的一天?(预设:地面水不会干涸,因为水会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
    3.提问: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会给土地的样貌带来怎样的影响?会使地表发生怎样的改变呢?(预设:雨水和河流会把土地冲得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由于地表受到冲击,泥沙被带到河里,会使河床抬高;雨
    探索
    与研讨
    水长期击打会让地表变得坑坑洼洼,河水会把地表有些地方冲成一条一条的渠(qú)道,长期积累会让土地样貌变得不平整。)
    4.揭题: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水的作用”。(板书:水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三个问题的研讨,引导学生认识到,地面水不会干涸,因为水会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在此基础上,再聚焦到本节课要研究的两个问题,在揭示研究主题的同时,也明确了本课的研究对象。
    探索一: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
    1.出示:课件出示泥土、有颜色的沙子、报纸、小桶、自制喷壶、塑料盒、水。
    2.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设计“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模拟实验方法。
    3.布置任务:指导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帮助卡。
    探索
    与研讨
    4.小结:侵蚀作用会造成水土流失。
    探索二:河流对地形带来的改变(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1.展示:课件展示资料,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资料。
    2.出示:出示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和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图片。
    3.提问:请大家观察这两幅图片,并结合资料试着分析河流对地表有什么改变?(预设:乾坤湾主要由河流的侵蚀作用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主要由河水的沉积作用形成。)
    4.研讨汇报:指导学生分组汇报,其他小组补充。
    探索
    与研讨
    5.小结:(1)降雨会侵蚀土地,造成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上的沟壑就是这样形成的。
    (2)水流到低洼处汇集后,水量变大,侵蚀力变强,“河道”变宽,黄河第一湾——乾坤湾就是这样形成的,其凹进去的河岸可能是河水带着泥沙不断冲刷造成的,凸出来的河岸可能是泥沙沉积下来造成的。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到坡脚,黄河入海口的沙洲就是这样形成的,河流速度减慢,带不动泥沙,泥沙就沉积下来了,形成黄河入海口的沙洲。
    拓展
    与小结
    1.小结: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地形地貌。水的作用和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一样,都会给地表样貌带来改变。地震、火山喷发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风的作用、水的作用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
    2.拓展:学习本课后我们知道,水的侵蚀作用会造成水土流失。水土流失会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破坏农田,使得自然灾害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生活中你看到过水土流失现象吗?为了减少或防止水土流失,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与老师同学交流讨论。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
    降雨、河流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自然景象,但是他们并不清楚地面流水也是改变地形地貌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首先引导学生研讨:“在地表的变化过程中,水发挥着什么重要作用?地面的水是从哪里来的?”让学生认识到水会在陆地、海洋、大气之间不间断地循环,由此再聚焦到本课要研究的主要内容“降落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上来。其次,在明确研究主题后,引导学生完成2个探索活动。通过模拟实验认识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使学生真实感受到降雨的侵蚀作用真的改变了地表的形态,理解降雨会冲走松散的土壤,造成水土流失。通过观察图片、阅读资料的方式了解河流对地形带来的改变,丰富他们对河流改变地表的认识。最后,在探索活动进行的同时,完成三个问题的研讨,引导学生形成对“水的作用”的理解,并且通过与地震、火山喷发、风的作用相比较,发现水在改变地形地貌过程中独有的特点,加深对“水的作用”的理解。从而完成本课的各项教学任务。
    课后
    作业
    见“”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7第四题。
    四、用如图所示实验材料模拟降雨给土地带来的变化。
    1.判断对错:在做模拟实验时,要分别观察记录实验前后土壤的样子,目的是形成对比。( )
    2.在做模拟实验时,在土壤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不是为了( )。
    A.便于观察 B.更加美观 C.方便实验前后对比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降雨”时,土壤和彩色的沙子被细流带动沿坡面向下移动
    B.水流到低洼处汇集后,水量变小,侵蚀力变弱
    C.土壤和沙子会堆积到斜坡下部和坡脚处
    4.观察实验现象,我们可以发现,雨水对土地有________作用;雨水会冲走松散的土壤,造成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四、1.√ 2.B
    3.B 【解析】 水流到低洼处汇集后,水量变大,侵蚀力变强。
    4.侵蚀 水土流失

    相关教案

    小学教科版 (2017)6.水的作用优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教科版 (2017)6.水的作用优秀教学设计,共5页。

    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学设计,共2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活动手册使用说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五年级上册6.水的作用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简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