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7)六年级上册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优质教案
展开单元
《化石的奥秘》
课题
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课时
1
核心概念
8.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学习内容及要求
8.6生物的遗传变异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了生物的进化。
5~6年级④根据化石资料,举例说出已灭绝的生物;描述和比较灭绝生物与当今某些生物的相似之处。
核心素养
科学观念
通过阅读资料,知道什么是化石,识别常见化石,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
科学思维
观察几组化石图片,学会从中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
探究实践
在分析化石资料和古生物复原图的过程中,发现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态度责任
感受生物化石的神奇,懂得从一些化石等材料中获得相关信息。
教学重点
本课必须掌握
学会从化石中获取信息,知道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教学难点
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过程中难以掌握的点。
分析古生物与当今生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和视频,恐龙化石等。
学生小组准备:恐龙化石图片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思路
教学备注
上课仪式
教师自我介绍:
同学们好!
……
好,我们开始上课了。大家坐好。从今天开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预设5分钟)
1.上一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类发现与研究恐龙化石的历史,以及取得的巨大成就,知道科学家根据恐龙化石复原出了形态各异的恐龙。
2.出示各种各样的恐龙图片。
3.化石究竟是什么?除了恐龙化石,还有哪些化石?化石又是怎样形成与被发现的?科学家研究化石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些问题。
4.板书课题:9.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二、创设活动
活动一:化石及化石的种类
1.化石的定义及分类
(1)出示课本29页上面的一段文字,学生读一读这段文字,初步了解什么是化石。
全班交流
(2)什么是化石?
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
(3)常见的化石有哪些?
常见的化石有骨骼化石、外壳化石、叶子化石、脚印化石等等。
(4)在上一课的学习中,科学家发掘的恐龙化石就是属于哪一种化石呢?
恐龙化石属于骨骼化石。
2.自然界中的化石
(1)除了恐龙化石之外,大自然中还有没有其他的化石呢?
是的,除了恐龙之外,大自然中还有许多其他生物的化石。
(2)出示课本29页下面的6幅化石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6幅画时图片,了解图片里的化石是什么?
(3)除了书上出示的这6种化石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化石。
(4)相机出示一些其他化石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辨别一下他们是什么化石。
3.刚刚我们了解了什么是化石,还观察了一些化石的图片。化石是如何形成的?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下面我们继续探究。
活动三:化石的形成与发现
1.出示课本30页“化石的形成与发现”这段文字资料,学生认真阅读这段资料,初步了解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又是怎样被发现的?
全班交流
2.化石是如何形成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球上曾经生活过无数的生物,这些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被当时的泥沙掩埋起来。在随后的岁月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遗物的坚硬部分和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3.化石又是如何被发现的呢?
由于地壳运动的作用,已经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随着岩石的侵蚀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来。
4.出示课本30页“动物骨骼化石的形成与发现”一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这组图片,并且结合化石的形成与发现的文字资料进一步体会化石是怎样形成与发现的?
5.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一般化石的形成时间需要上万年,有的甚至需要上千万年乃至上亿年。
活动4:研究古生物化学的意义
教师引导:化石的形成和被发现其实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现在去研究这些古生物的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意义一:从化石中获取信息
1.出示课本30页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这两种恐龙的头骨化石图片,猜一猜哪种是食肉恐龙,哪种是食草恐龙?并说一说你的依据。
2.出示课本30页恐龙蛋化石图片,提出要求:仔细观察恐龙蛋化石图片,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出示课本31页上面两幅插图,提出要求:观察两种恐龙的足迹化石图片,判断哪一种是二足行走恐龙,哪一种是四足行走恐龙?并说一说自己的判断依据。
4.教师引导:通过刚才观察和比较三组恐龙化石图片,想一想科学家研究化石的意义是什么呢?
意义二:古生物复原图和化石图片能告诉我们什么
1.教师引导:远古时期曾经在地球上生活过的一些古生物,现在已经在地球上消失了,我们只能通过化石图片了解他们的样子,并且通过化石来复原他的原来的样貌。
三、游戏活动,验证猜想
出示课本32页下面的三组插图,引导学生分别观察这三组插图,比较蟑螂化石与现在的蟑螂、银杏化石与现在的银杏、鲎(hòu)化石与现在的鲎,看一看这些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变化大吗?被人类称为“活化石”的动植物除了银杏、蟑螂、鲎(hòu)之外,还有什么呢?
教师出示水杉、香果树、国宝大熊猫、中华鲟等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进一步了解这些动植物在千百万年的进化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去原始的特性。
8.教师引导:通过刚才几组图片的对比,大家想一想科学家现在研究化石又有哪些意义呢?
四、拓展延伸,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者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化石等等。同时我们还了解了化石是怎样形成,又是怎样被发现的,探讨了科学家研究化石的重大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查阅更多有关古生物化石的资料,了解更多的知识。
五、练一练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
一、选择题
1.化石可以保存生物的( )。
A.骨骼 B.肌肉 C.内脏 D.皮肤
2.下列关于化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于植物比较柔软,所以它们不会形成化石。
B.科学家可以根据化石知道生物生活的年代。
C.化石的形成必须经过上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D.
3.许多特殊的动植物被称为“活化石”,如我国的银杏树。1938 年在南非附近的印度洋中捕获了第一条被称为“活化石”的腔棘鱼,到现在已经发现并捕获了好几百条腔棘鱼。银杏树和腔棘鱼被称为“活化石”是因为它们( )。
A.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较晚,但目前稀有。
B.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早,但形态结构至今无多大变化,在自然界仍有后代生存但稀有且珍贵。
C.在地球上出现的年代很早,其化石稀有且珍贵。
4.观察恐龙蛋化石图,你认为恐龙的繁殖方式为( )。
A.胎生 B.卵生 C.卵胎生 D.孵化
5.下列生物中是活化石的是( )。
A.恐龙 B.长颈 C.蟑螂 D.银杏
答案:1.C 2.A 3.C 4.A 5.A
判断题
化石的发现与地壳运动有关。( )
恐龙蛋里有恐龙胚胎。( )
在化石形成的过程中,生物的有机质被分解,遗体的坚硬部分或生物的活动痕迹被沉积物包裹,并被矿物化。( )
保存在地层岩石中的脚印不是化石。( )
植物的化石包括根、木、叶、种子、果实、花粉、孢子、植石和琥珀。( )
答案:1.× 2.√ 3.√ 4.√ 5.√
在线练习
六、整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
培养学生使用整理材料的好习惯。
七、板书设计
9.化石告诉我们了什么
1.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2.从化石中你获取了哪些信息?
八、课堂反思
《化石告诉我们了什么》一课是苏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根据课件教学,本节课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化石,知道化石的成因知道化石是进化的证据。教学中主要通过大量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将有关化石的一些基本知识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指导学生自制印迹化石模型,使学生了解化石的形成过程再次重申证据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人翁的意识,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拓展研究,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教师只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让学生自主地发展自己的才能。
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化石告诉我们什么_苏教版: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科学教学反思化石告诉我们什么_苏教版,共2页。
科学六年级上册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精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9 化石告诉我们什么精品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落实,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