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15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176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1825/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188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1972/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203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2065/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6021939/0-172229710210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4--2025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知识课件(新教材,新一轮)
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展开
这是一份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 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使用建议,教学建议,夯实必备知识,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NaCl+Ti,石蜡油或煤油中,对点自测,提升关键能力,考点二钠的氧化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金属是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物质,特别是钠、铁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基于以上命题规律,在复习本单元知识时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从物质类别的视角认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研究金属及其化合物,可以按照“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盐”的类别,认识各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例如:
2.借助钠、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系统复习相关物质的性质与转化关系,从物质类别、元素化合价角度认识物质的性质,推测可能发生的反应等。3.注意把握规律,联系具体应用高考化学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与生活、生产、社会、科技等密切联系,体现知识的应用性。这些试题以现实生活实例或现代科技立意,以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等来凸显能力素质的考查。体现新高考对“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这一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二、课时安排 本单元共4讲,建议10课时完成,其中7课时用于在课堂上互动式完成第11~14讲,3课时进行测试及讲评。
第11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
考点一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考点二 钠的氧化物经典真题·明考向作业手册
夯实必备知识 | 提升关键能力
考点一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4Na+O2 = 2Na2O
(2)与水、酸、盐等的反应
2Na++2OH-+H2↑或2NaOH+H2↑
2Na+2H+ = 2Na++H2↑
Cu(OH)2↓+Na2SO4+H2↑
2C2H5ONa+H2↑
2CH3COONa+H2↑
(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 。 (2)保存密封保存,通常保存在 。 (3)用途
3. 钠的制取、保存和用途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l Na与氧气反应生成Na2O、Na2O2或二者混合物时,均转移1 ml电子 ( )(2)金属钠具有强还原性,可与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 )(3)4Na+O2 = 2Na2O和2Na+O2 Na2O2,说明相同反应物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发生不同的反应 ( )
[解析] (2)钠首先与TiCl4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NaOH和H2,不能制取金属Ti。
[解析] (1)Na发生化学反应,其化合价均由0价升高到+1价。
(4)将金属钠投入CuSO4溶液中,析出红色金属,溶液颜色变浅( )(5)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则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 ( )
2.[2024·湖南长郡中学模拟] 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探究钠的性质,下列关于钠的实验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解析] 切开钠后,钠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切面颜色变暗,但最后不会呈淡黄色,A错误;小块钠投入CuSO4溶液中,钠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H2,现象是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产物NaOH再与CuSO4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B正确;钠投入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冷水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与H2,现象是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变蓝色,C正确;钠的熔点低,加热熔化成小球状,然后剧烈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D正确。
题组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
1.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图所示: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0.86 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针,使Na(密度为0.97 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加入MgCl2溶液(密度约为1 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MgCl2溶液加入苯中,MgCl2溶液在上层B.钠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C.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至消失,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D.Na在MgCl2溶液底部四处游动,MgCl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析] MgCl2溶液的密度大于苯的密度,分层后MgCl2溶液在下层,A错误;Na的密度介于苯和MgCl2溶液之间,故Na在MgCl2溶液与苯的界面处与水反应,生成的H2附着在Na表面,在H2逸出的过程中带动Na上浮至苯层,H2逸出后,Na在重力作用下又回到界面处,故可观察到Na上下跳动直至消失,B错误;Na在MgCl2溶液和苯层上下跳动直至消失,因为钠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与MgCl2反应生成Mg(OH)2,故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C正确、D错误。
2.在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硫粉,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按如图所示搭建装置,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上滴加一滴水,立即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水是钠与硫反应的催化剂B.酚酞的水溶液可能变为红色C.钠与硫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滤纸逐渐变黑
[解析] 钠与水反应放热,放出的热量引发钠与硫的反应,所以水不是催化剂,A项错误;硫化钠为强碱弱酸盐,溶于水后,S2-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显碱性,所以酚酞的水溶液为红色,B项正确;钠与硫的反应被引发后,不需要加热就能继续反应说明其为放热反应,C项正确;硫化钠与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硫化铜黑色固体,D项正确。
题组二 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3.[2024·山东日照校际联考] 为研究Na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Ⅰ中现象说明Na与水反应放热B.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 = 2Na++2OH-+H2↑C.Ⅲ中白雾比Ⅱ中多,说明Ⅲ中反应放热比Ⅱ中更多D.推测Ⅲ中反应缓慢可能与Cl-的浓度以及生成的白色固体有关
[解析] Ⅰ中钠与水剧烈反应:2Na+2H2O = 2Na++2OH-+H2↑,产生少量白雾,说明钠与水反应放热,使部分水变成水蒸气,A、B均正确;浓盐酸的挥发性比稀盐酸的挥发性强,Ⅲ中挥发出HCl更多,故产生大量白雾,并非反应放出热量更多,C错误;Ⅲ与Ⅱ相比,Ⅲ中Cl-的浓度更大,可能影响Na与H+的反应,烧杯底部白色固体是生成的NaCl,D正确。
4.[2024·湖北黄冈中学调研] 分别向CuSO4溶液和FeSO4溶液中加入等量的金属钠,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两溶液中均有金属单质析出B.CuSO4溶液中最终有蓝色沉淀生成C.FeSO4溶液中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D.钠在CuSO4溶液中的反应更剧烈
[解析] 钠是活泼的金属,投入盐溶液中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NaOH与Cu2+、Fe2+均反应,两溶液中均没有金属单质析出,A错误;CuSO4溶液中最终生成蓝色沉淀Cu(OH)2,B正确;FeSO4溶液中首先产生白色沉淀Fe(OH)2,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Fe(OH)3,C错误;钠在溶液中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溶液中c(H+)有关,不能确定两溶液中的c(H+),故不能比较二者反应的剧烈程度,D错误。
1.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Na2O+H2O = 2NaOH
2Na2O2+2H2O = 4NaOH+O2↑
Na2O+CO2 = Na2CO3
2Na2O2+2CO2 = 2Na2CO3+O2
Na2O+2HCl = 2NaCl+H2O
2. 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Na2O2的性质
一般情况下,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的转化关系可简单表示如下: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1 ml Na2O和1 ml Na2O2固体中含有离子总数均为3NA( )(2)Na2O和Na2O2都属于碱性氧化物,与CO2反应均生成Na2CO3( )(3)Na2O2与CO2反应时,生成1.0 ml O2,转移电子数为4NA( )(4)Na2O2与CO2、H2O、SO2反应时,Na2O2均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5)Na2O2投入滴加酚酞的水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同时产生无色气泡( )(6)Na2O2投入滴加酚酞的NaCl稀溶液中,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同时产生无色气泡( )
[解析] (4)Na2O2与SO2发生反应Na2O2+SO2 Na2SO4,Na2O2只作氧化剂。
2.[2024·河北保定名校联考] 某实验小组通过下列实验探究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Na2O2与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B.过程①产生大量气泡可能是反应过程中温度升高,H2O2受热分解C.过程③红色褪去说明Na2O2过量且Na2O2具有漂白性D.过程④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O2+MnO2 = Mn(OH)2↓+O2↑
[解析] 过程④加入少量MnO2,有气泡生成,说明Na2O2与水反应过程中有过氧化氢生成,此反应是复分解反应,A错误;过程①中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放出大量的热,H2O2受热分解,产生大量气泡,B正确;过程③红色褪去有可能是过氧化氢表现漂白性,并不能说明Na2O2过量,C错误;过程④加入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使过氧化氢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O2↑,D错误。
1.[2024·湖北武汉重点校联考] 过氧化钠常用作漂白剂、杀菌消毒剂。某兴趣小组以过氧化钠为对象进行如下探究:“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和“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试剂X为浓硫酸B.在点燃酒精灯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CO2排出装置内的氧气,防止其与铜反应干扰实验C.若“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则打开K1,关闭K2时,铜丝受热不发生变化D.“CO2在有水存在时才能与Na2O2反应”,此时,Na2O2只作氧化剂
[解析] 要证明“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试剂X应是干燥剂,故是浓硫酸,A正确;装置中含有空气,氧气会与铜反应,干扰实验结果,所以应先通一段时间CO2排尽装置中的氧气,B正确;若“干燥的CO2不能与Na2O2反应”,则打开K1,关闭K2时,铜丝受热不发生变化,干燥的CO2没有与Na2O2反应生成O2,C正确;CO2与Na2O2的反应中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D错误。
2.某密闭容器中共有16.5 g CO、H2和O2的混合气体和足量Na2O2固体,用电火花引燃,使其完全反应,测得反应后Na2O2固体质量增加7.5 g,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质量分数约为( )A.54.5% B.40%C.36% D.33.3%
【方法技巧】 Na2O2与H2O、CO2的反应规律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2022·海南卷] 钾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钠B.[2022·全国甲卷] 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向乙醇中加入一小粒金属钠,产生无色气体,则乙醇中含有水C.[2022·浙江卷] 高压钠灯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射程远,可用于道路照明D.[2023·浙江卷] 金属钠导热性好,可用作传热介质E.[2023·浙江卷] 过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可作潜水艇中的供氧剂
[解析] 钠和钾都是极活泼金属,都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相应碱和H2,故钾不能置换出NaCl溶液中的Na,A错误;乙醇和水都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H2,故不能用金属钠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应利用无水CuSO4粉末检验,B错误。
2. [2023·北京卷] 离子化合物Na2O2和CaH2与水的反应分别为①2Na2O2+2H2O = 4NaOH+O2↑;②CaH2+2H2O = Ca(OH)2+2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O2、CaH2中均有非极性共价键B.①中水发生氧化反应,②中水发生还原反应C.Na2O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2,CaH2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2∶1D.当反应①和②中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时,产生的O2和H2的物质的量相同
3. [2021·河北卷节选] 对固体NaHCO3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Na2O2,Na2O2增重0.14 g,则固体NaHCO3的质量为 g。
1. 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 ③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能 ④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溶液先变红后褪色,并有气泡生成 ⑤钠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有H2和NH3A.①③⑤B.②③④C.④⑤D.③④⑤
[解析]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故①错误;钠在常温下易被氧化成氧化钠,故②错误;Na2O2能和水蒸气或二氧化碳反应放出氧气,可用作供氧剂,而Na2O不能,故③正确;
向酚酞溶液中加入Na2O2粉末,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溶液先变红,由于反应中可能有H2O2生成,且H2O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溶液会褪色,故④正确;钠与浓NH4Cl溶液反应,生成NaCl、H2和NH3,故⑤正确。
2. 通过测定混合气体中的O2含量可计算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纯度,实验装置如图(Q为弹性良好的气囊)。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干燥管b中装入碱石灰B.Q气囊中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是O2、CO2C.测定气体总体积必须关闭K1、K2,打开K3D.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可观察到Q气囊慢慢缩小
[解析] 向已变质的Na2O2(含Na2CO3)中滴入稀H2SO4,发生反应:2Na2O2+2H2SO4 = 2Na2SO4+O2↑+2H2O、Na2CO3+H2SO4 = Na2SO4+CO2↑+H2O,反应产生CO2、O2,用碱石灰吸收CO2和水蒸气,在量筒Ⅱ中利用排水法测得O2的量,进而求出Na2O2的量,A、B正确;关闭K1、K2,打开K3,CO2、O2使气球变大,将广口瓶中气体排出,集气瓶中的液体进入量筒Ⅰ中,故量筒Ⅰ中液体的体积为O2、CO2的总体积,C正确;读完气体总体积后,关闭K3,缓缓打开K1、K2,才能观察到Q气囊慢慢缩小,D错误。
3. 金属钠与乙醇反应的改进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钠与乙醇的反应比相同条件下钠与水的反应剧烈得多B.脱脂棉中滴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目的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醇C.反应一段时间后,钠块会上浮D.一段时间后将尖嘴管口的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氢气产生
[解析] 钠与乙醇的反应比相同条件下钠与水的反应缓慢得多,A错误;脱脂棉中滴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目的是吸收挥发出的乙醇,B正确;
有气体生成并逸出,钠块会上浮,C正确;一段时间后将尖嘴管口的气体点燃,并在火焰上罩一干冷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说明有氢气产生,D正确。
考点一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 [2024·山东实验中学模拟] 下列有关金属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后剩余的钠粒不能放回原试剂瓶中B.Na表面自然形成的氧化层能够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C.钠在空气中受热时,熔化为银白色的小球,产生黄色的火焰,生成白色粉末D.一定条件下,2.3 g的Na完全与O2反应生成3.6 g产物,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解析] 实验后剩余的钠应放回原试剂瓶,A错误;Na表面形成的氧化层不是致密结构,不能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空气氧化,B错误;钠在空气中加热,生成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C错误;2.3 g Na的物质的量为0.1 ml,而钠无论反应后产物是氧化钠还是过氧化钠,钠元素化合价均为+1价,故0.1 ml Na失去0.1NA个电子,D正确。
2. 向分别盛有100 mL水、100 mL 0.1 ml·L-1盐酸、100 mL 0.01 ml·L-1 NaOH溶液的X、Y、Z三个烧杯中各投入0.05 ml Na。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个烧杯中均先发生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 = 2Na++2OH-+H2↑B.三个烧杯中钠均在液面上剧烈反应,且X烧杯中的反应最剧烈C.三个烧杯反应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D.三个烧杯反应后,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一定相同
[解析] 钠与盐酸反应时钠先与H+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a+2H+ = 2Na++H2↑,A错误;三个烧杯中,Y烧杯中的氢离子浓度最大,反应最剧烈,B错误;反应后,X烧杯中的溶质为NaOH,Y烧杯中的溶质为NaCl、NaOH,Z烧杯中的溶质为NaOH,且Z烧杯中原溶质为NaOH,由Na原子守恒可知,三个烧杯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同,C错误;因向三个烧杯中加入钠的物质的量相同且钠全部反应完,故生成H2的质量相同,D正确。
3. 探究金属钠性质的实验如下:实验1: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到新切开的钠表面由光亮变暗。实验2: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投到坩埚中,继续加热,观察到钠先熔化,然后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实验3: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产生气体,溶液变红。
[解析] 实验1中钠表面变暗,原因是Na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a2O,A正确;实验2中淡黄色固体是Na2O2,B错误;实验3中钠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溶液呈碱性,使酚酞显红色,C正确;Na与水反应时,Na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Na失去电子转移给H2O,D正确。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1中钠表面变暗是因为钠与氧气发生反应B.实验2中生成的淡黄色固体是Na2OC.实验3中溶液变红是因为生成了碱性物质D.实验3中发生反应的电子转移可表示为
[解析] 钠与乙醇反应只生成气体,不生成沉淀。钠投入碱、盐溶液中均生成NaOH和H2,而NaOH与Ba(OH)2不发生反应;NaOH与MgSO4反应生成Mg(OH)2白色沉淀;NaOH与Cu(NO3)2反应生成蓝色沉淀Cu(OH)2;故B项符合题意。
4. 将一小块金属钠分别投入盛有足量下列溶液的烧杯中,既能产生气体,又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OH)2溶液 B.MgSO4溶液C.乙醇 D.Cu(NO3)2溶液
5. 实验小组研究Na与CO2的反应,装置、步骤和现象如下:实验步骤和现象:ⅰ.通入CO2至澄清石灰水浑浊后,点燃酒精灯。ⅱ.一段时间后,硬质玻璃管中有白色物质产生,管壁上有黑色物质出现。检验CO的试剂未见明显变化。ⅲ.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取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ⅳ.将管壁上的黑色物质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生成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ⅰ的目的是排除O2的干扰B.步骤ⅲ证明白色物质是Na2CO3C.步骤 ⅳ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 CO2↑+2SO2↑+2H2OD.根据以上实验推测:CO2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 通入CO2至澄清石灰水浑浊后,可以排除试管内原有氧气的干扰,A项正确;将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溶于水,未见气泡产生,说明不存在Na2O2和Na,向滤液中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产生气体说明白色固体中存在Na2CO3,再次过滤,滤液呈碱性,说明白色固体中也存在Na2O,B项错误;黑色物质是C,C和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C+2H2SO4(浓) CO2↑+2SO2↑+2H2O,C项正确;K和Na都是第ⅠA族的碱金属,化学性质相似,且K比Na更加活泼,根据题述实验推测:CO2与金属K也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项正确。
6. [2024·湖南长沙一中模拟] 钠在液氨(NH3)中溶剂化速度极快,生成蓝色的溶剂合电子,下图为钠投入液氨中的溶剂化图。钠沉入液氨中,快速得到深蓝色溶液,并慢慢产生气泡(H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氨属于电解质B.钠和液氨可发生以下反应:2NH3+2Na = 2NaNH2+H2↑C.e-(NH3)x的示意图也可表示为 D.0.1 ml Na投入液氨完全反应生成0.01 ml H2,转移0.02 ml电子
[解析] 电解质是溶于水或在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液氨为非电解质,A错误;钠和液氨可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NaNH2:2NH3+2Na = 2NaNH2+H2↑,B正确;氮的电负性大于氢,在氨分子中氢显正电性、氮显负电性,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故e-(NH3)x的示意图不可表示为 ,C错误;1个Na原子失去1个电子转变为钠离子,则0.1 ml Na投入液氨完全反应生成0.05 ml H2,Na共失去0.1 ml电子,D错误。
7.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和Na2O均能与水反应,且产物相同B.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中,钠离子数目之比为2∶1C.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过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同D.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在水中电离出相同数目的Na+
[解析] Na2O2和Na2O均能与水反应,但前者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后者生成氢氧化钠,产物不完全相同,A错误;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中,钠离子数目之比为1∶1,B错误;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与过量的盐酸反应,产生CO2的物质的量相同,C正确;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前者所含有钠离子较多,二者在水中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故在水中电离出Na+的数目前者多,D错误。
8. 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1 ml Na2O2中阴离子数目为NA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
9. [2024·湖北新高考协作体联考] 现有如图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将胶头滴管中的水逐滴滴入盛有少量过氧化钠固体的试管中,发生反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未结束),可观察到U形管中液面高度:a>bD.反应结束后(Na2O2已消耗完),往盛有过氧化钠的试管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可观察到试管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解析] 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有氧气生成,不是碱性氧化物,A错误;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生成物中有单质,不是复分解反应,B错误;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反应未结束),反应放热,大试管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形管中液面高度:a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PPT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三讲 铁及其化合物,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夯实必备知识,化合物,铁的物理性质,2铁的化学性质,铁的氧化物,红棕色,白色固体,红褐色固体,铁的氢氧化物,FeOH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PPT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二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碱金属,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夯实必备知识,小苏打,固体质量,NaOH,CO2,对点自测,纯碱或苏打,提升关键能力,焰色试验,2实验操作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PPT课件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四单元重要的金属元素 第十一讲 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使用建议,教学建议,夯实必备知识,钠的物理性质,钠的化学性质,NaCl+Ti,石蜡油或煤油中,对点自测,提升关键能力,考点二钠的氧化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