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1 法不可违 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1 法不可违 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页
    5.1 法不可违 教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法不可违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展示课题,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5.1 法不可违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
    能力目标: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教学重点
    违法行为的含义与分类、为什么法不可违。
    教学难点
    如何警惕身边的一般违法行为,做到遵章守法。
    教学准备
    教材、ppt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展示七下学习过的法律知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引入法不可违的学习。
    【展示课题】
    《5.1 法不可违》
    【学习目标】
    1.知道什么是违法,了解违法行为的类别。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3.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违法无小事
    教师讲解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
    教师展示违法行为的含义并讲解:
    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一个人如果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就难免做出违法的事情。
    教师展示分类的两种依据并讲解:
    按违法行为的类别进行归类,归纳表格
    根据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进行划分,明确犯罪与违法的联系与区别:
    教师讲解含义及分类后补充判断违法行为的方法:
    一看违反的法律类别(行政法、民事法、刑法)
    二看违法行为的危害(轻或重)
    三看违法者的被处罚结果 (承担的法律责任)P48
    民事违法行为:赔偿、赔礼道歉
    行政违法行为:拘留、罚款、开除、记过
    刑事违法行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等。
    教师展示情景,引导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基础上判断其违法行为的种类、其伤害程度、违反的法律及承担的法律责任。
    情景1:
    情景2:
    情景3: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归纳展示笔记1:违法行为的含义及种类:
    教师归纳后展示材料并提出新的问题:根据材料思考为什么法不可违?
    材料:
    镜头一 “警察同志,今早我发现我的2万元现金被盗了。”8月4日上午8点多,厚街公安分局仙桥派出所接到男子温某报案。当警察赶到案发地侦查后却发现,事有蹊跷,遂带温某到派出所协助调查。没想到的是,温某竟因报假案被行政拘留10天。
    镜头二 邯郸一司机右转不礼让行人被扣分罚款。
    镜头三 17岁中学生赵某,多次持刀抢夺小学生的财物,得赃款1000多元。人民法院认定赵某犯了抢劫罪,依据刑法判处其有期徒刑。
    镜头四 2021年8月16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经依法审查,对犯罪嫌疑人吴某凡以涉嫌强奸罪批准逮捕。加拿大籍吴某凡行为涉嫌严重违法,且严重破坏了影视行业风气,引发恶劣的社会影响。
    教师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分享交流问题并总结:
    教师过渡:法不可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如何做到警惕一般违法行为,做到尊章守法呢?
    教师讲解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
    教师补充讲解行政违法行为的表现和误区: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结伙斗殴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携带危险物品、携带管制刀具;破坏安全标识
    (3)侵犯他人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恐吓他人、殴打他人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吸毒;破坏文物;盗窃、损毁公共设施
    误区一:有人实施了这些行为,却以为只是犯个小错,全然不知道已经违法。
    误区二:有人受到侵害后,不知道可以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
    教师讲解常见的民事违法行为:
    教师总结笔记3: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①行政违法行为: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是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P49
    ②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P50
    教师展示材料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如何警惕一般违法行为做到尊章守法?
    材料:小王家里饲养的宠物狗经常夜里狂吠,邻居很有意见,多次与小王交涉,小王却理直气壮的说:我有权养狗,狗叫是正常现象,邻居于是报警,说狗叫扰乱了他们的正常生活秩序,侵犯了他们的权利,小王被公安机关予以警告,小王很不服气。
    教师引导分析总结笔记4:如何做到遵章守法?
    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明辨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
    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约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P51
    课堂小结:
    本节课法不可违,着重讲解了违法行为的含义及分类、为什么法不可违、身边的违法行为有哪些、如何做到尊章守法这四大问题,脉络清晰可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思品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法不可违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新课讲解,课堂小结,巩固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