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
能力目标:能够判断犯罪行为,能够明辨是非,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罚的种类,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犯罪的特征和刑罚的种类
难点: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
问:违法行为的分类?
那么,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有哪些特征?今天我们共同学习《预防犯罪》(板书)
思考回答问题,明确知识点。
回顾旧知,明确违法行为和犯罪的不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目标
课件展示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学生代表朗读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了解罪与罚(板书)
活动一:了解刑法
课件展示三组图片,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责任。
问:罪与罚都与它相关。它是什么?其作用和内容是怎样的?
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
内容: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
活动二:走近犯罪
1、以上图片行为的共同点是什么?
2、你还了解哪些犯罪行为?
活动三:探究犯罪
P53“探究与分享”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试对比分析上述行为。(表格略)
通过上面的表格,你能说出什么行为是犯罪吗?
你知道犯罪的三个特征吗?
师生共同学习犯罪的特征。
活动四:明确刑罚
过度: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是应受刑罚处罚性,那么,什么是刑罚?如何分类的?
课件展示刑罚的种类
师生共同分析主刑和附加刑的特点。
相关链接:课件展示刑罚相关材料
观察图片,判断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分析承担的责任。
查找教材内容,回答问题。
结合教材和课件,标记要点。
结合已学知识和已有经验回答问题,区分一般违法行为和犯罪的区别。完成表格,说出犯罪的定义。
结合教材正文和相关链接回答。
阅读教材,结合相关材料理解、分析刑罚的种类及特点,并标记要点。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
逐步引导学生明确什么行为是犯罪、犯罪的基本特征以及三个特征之间的关系。
引导学生明确什么是刑罚及其分类,帮助学生积累法律知识。
目标导学二:加强自我防范(板书)
活动五:远离犯罪
1、“中学生年龄还小,就算犯了罪也不要紧。”这个观点对吗?说明理由。
2、P55探究与分享
(1)陈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
(2)陈某的经历给我们什么启示?
相关链接: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
结合教材相关链接的法律规定回答。
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由代表回答。
帮助学生了解刑法中关于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从而增强法律意识。
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理解犯罪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四、课堂小结
五、随堂检测
1.犯罪的基本特征是( )
①严重社会危害性 ②一般社会危害性
③应受刑罚处罚性 ④刑事违法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山东济宁李某父子伪造20元人民币715张用于家庭开支,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李某父子的行为,其本质特征是( )
A.触犯刑法 B.严重社会危害性
C.要受刑罚处罚 D.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六、布置作业
A:刑法的重要作用及主要内容。
B:我国刑法对犯罪是如何定义的?
C:青少年应如何预防犯罪?
板书设计
预防犯罪eq \b\lc\{(\a\vs4\al\c1(了解罪与罚\b\lc\{(\a\vs4\al\c1(什么是犯罪,犯罪的特征,刑罚的含义及其种类)),加强自我防范\b\lc\{(\a\vs4\al\c1(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杜绝不良行为,从小事做起,防患于未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多媒体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特色学习资源分析,学习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资源准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