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5.2 预防犯罪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5.2 预防犯罪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1页
    5.2 预防犯罪 教案--2022-2023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2页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设计意图,自主学习,课堂总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预防犯罪
    教科书
    书 名: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2年7月
    教学内容分析
    《预防犯罪》分为“了解罪与罚”和“加强自我防范”两目内容。第一目“了解罪与罚”主要从罪和罚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阐明刑法的作用及内容,犯罪的的基本特征以及犯罪承担的法律后果;第二目“加强自我防范”主要引导学生认清犯罪的危害及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在学习及加强自我防范,遵纪守法,远离犯罪。
    学情分析
    青少年情绪不稳定,做事容易冲动,易受环境影响,如果缺乏对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对生活中的小问题不够重视,易造成违法行为的发生;部分学生对法律存在认识和态度上的偏差,比如误以为未成年人违法从未不受法律制裁,片面认为违法犯罪的成本不高等。
    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遵纪守法的公民。
    2.道德修养:认清犯罪的危害,知道犯罪的严重后果,树立法不可违意识。
    3.法治观念: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
    4.责任意识:从小事做起,依法自律,加强自我防范。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刑罚的含义及种类;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教学难点: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视频播放:《江苏15岁少年制止校园暴力被殴打致死》
    思考:观看视频,两名施暴者的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教师:同学们,《预防犯罪》这一课。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体会到犯罪离青少年并不遥远,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通过设问并引入课题。
    【自主学习】
    1、刑法的含义 P52
    2、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P53
    3、刑罚的含义、分类?P54
    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P55-56
    【设计意图】学生对本堂课知识点形成自己的认识,养成独立思考、生成疑问、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预习过程中加以引导、点拨。
    【探究一】以案说法
    播放视频:《16岁男孩多次盗窃被判刑》
    视频材料:被告人小强16岁,在一年多时间,多次盗窃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累计2万6千多元,构成《刑法》中盗窃罪犯罪数额标准。人民法院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判处小强有期徒刑8个月,罚金1000元。
    思考:(1)案件判罚中,主刑和附加刑分别是什么?
    (2)根据案件,请说明小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理由。
    学生:略
    教师点拨归纳:
    1.犯罪的含义、基本特征
    (1)含义: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2)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最本质特征
    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
    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法律后果
    关系: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了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
    2.刑罚的含义与种类
    (1)含义:刑罚又称为刑事处分、刑事处罚,是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2)种类: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材料,深入情境,引导学生交流,对犯罪行为表现进行辩证分析,从而对犯罪的含义及特征成客观认识。同时通过案例中犯罪嫌疑人所受处罚明确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探究二】加强自我防范
    1.视频播放,材料:16岁中学生小强,结识了一些社会上一群游手好闲的“朋友”,加上父母疏于管教,他逐渐无心学习,不仅夜不归宿,多次进出营业性网吧,为搞到钱去网吧玩游戏,他和几个社会人员竟多次入室盗窃,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多次作案,最终因犯盗窃罪被判刑。
    思考:同学们分析一下,小强是如何走上犯罪道路的?
    学生:略
    教师: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犯罪。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作出了明确规定,给我们划清了是非的界限,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
    2.阅读课本56页相关链接,查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


    判断以下案例属于什么类型的诉讼?
    思考:以上规定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略
    教师:不良行为到严重不良行为,从一般违法行为到犯罪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导致犯罪。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的轨迹,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做到防微杜渐才能远离犯罪。
    【探究三】
    视频:《宪法修正案(十一)解读》
    思考:你认为“我们年龄还小,就算犯罪也不要紧。”这个观点对吗?为什么?
    学生:略
    教师: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路上最凶险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设计意图】运用视频中对未成年人犯罪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修改,让学生清楚认识到犯罪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同样要承担法律责任。
    【课堂总结】
    教师:今天我们认识了刑法、犯罪行为和刑罚,知道了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了什么是犯罪以及犯罪对个人和社会的严重后果。在生活中,也许我们一辈子都不会和法庭有所接触,一辈子都不会违法乱纪,但是当我们正确认识犯罪行为,宣传法治思想,也就是运用自身的力量为共同建设法治社会贡献我们的力量!
    教学反思
    ①真实视频案例展示,学生观看认真,且激发讨论的热情和思维,能够积极与教师互动;
    ②教学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对于犯罪的特点和刑罚的种类区别分析透彻;
    ③教师举例生活化且有趣,营造较为轻松欢快的课堂氛围。

    相关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三维目标在教学中贯彻始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预防犯罪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感,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思品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单元导入,明确目标,自学指导,合作探究,大组汇报,教师点拨,巩固练习,拓展提高,课堂小结,单元回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